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年前,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我有幸成为冯永老师手下的一个“兵”,在他担任校长的学校里教语文,在他的悉心指导和鞭策下,我快速地成长起来。
还记得我工作后的第一节公开课上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冯老师听后,鼓励我说,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把语文课上成这样很不错。鼓励之后他又提了一些建议。紧接着11月份又听了我讲的一节《飞上蓝天的恐龙》,这回他不淡定了,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上班两个月了,课和第一次相比非但没有进步,反而有些‘油’。”我刚刚上班,发现大学学习的理论和教学实践完全接不上,辜负了师傅的厚望,只能咬着嘴唇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看到我哭了以后想了想,竟决定带一个班的语文课,并且叮嘱我每天去看他的课。现在想来,他是校长,每天有那么多的学校工作,还要备课上课,这需要付出多大的精力!而这对我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可以说开启了我小语教学的大门,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一定认识,学到一点门道,知道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每节课听完后我便依样画葫芦,不断实践,不断探索。
冯老师带徒弟是非常认真的。他经常来听我的课,尽管他的工作非常繁忙,但总说这个任务一定要完成。备课、听课、讨论、修改,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还记得那一次,他带我去绿波小学听一位名师讲《北京亮起来了》,我觉得那位老师讲的和我们平时讲的都一样,重点也都一样,但就是感觉有那么一点不一样。正懵懂之际,师傅问我:“听出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没有?”我只好说:“我不明白,这么浅显的内容一看就懂,为什么能上得这么有意思,让听课的老师都听不够?”师傅笑了:“名师与普通老师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课堂生成和关注细节,你再仔细想一想,这位老师的评价语没有一句多余的,没有一句无意义的评价。她引导学生朗读,会说‘你让北京的夜晚更亮了’这样的话来激励学生,所以课堂气氛也好,学生学习的动力也足。将来在你的课上切忌重复学生的话,或者说无意义的‘你真棒’等等,评价语也是一门学问。”这短短的一番话,让我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不仅如此,他還总是关心着我的专业成长。在我考上研究生之后,他帮助我确定论文的选题、课题研究的方向,还经常发来一些文章、课件资料供我学习。也正是他的督促和指导,我这个慵懒的人才偶有文章发表,也算给自己的专业发展增添一点研究的成果。师傅告诉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学历是银牌,能力是金牌,思维才是王牌。记得第一次上比赛课,讲授的是《乌鸦喝水》一课,这篇老课文怎么才能突出重难点,不跑偏地上出新意?我挠头之际,师傅送给我一本于永正老师编纂的书《名师课堂经典细节》,让我回去读后再重新上一次课。然后他又对课堂导入的时间把控、课堂问题想要达到的具体效果和PPT的化繁就简一一指点。第二次上课时我感觉轻松多了,但是师傅的表情还是那么沉静。上完课后,他打开了自己电脑中的一个文件夹,有《草船借箭1》《草船借箭2》……《草船借箭15》《草船借箭再改版》等。他说:“这是我磨课的过程,发给你看看,你可以看到,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教案设计的改动其实是很大的,不要拘泥于教参,不要拘泥于形式,要用最简单有效的课堂达成教学目标,要用最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的精彩。”他的一席话醍醐灌顶,让我真正了解了什么叫磨课,更了解了“特级教师”这一光荣称号背后经历了怎样破茧成蝶的艰辛过程。
冯老师经常应邀在市区各学校讲学、培训,有时他也把我带上。每次听他的课和讲座,没有重复的内容,他总会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学校进行调整。他的报告也和其他的专家培训不同,理论很少,很多是他个人实践过的活生生的例子,非常生动有趣,贴近教学一线,而且他总会设计一些环节让老师参与其中,注重互动生成。
冯老师读的书很多,而且大部分是与教学无关的“杂书”。一次,他问我喜欢读哪类书,在他面前谈读书我就是个小学生。我平时读书也没有什么特别深入阅读的门类,但师傅问我也不好不说,我就说比较喜欢阅读散文。他如数家珍般地给我推荐了许多好书,让我知道了他涉猎的广泛,其中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便成了我每次出门在外随身携带的必备读物。
可刚跟冯老师学了一些皮毛,由于工作调动,我就调离了得胜小学。走时,师傅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其实本想再教你两年,等你成手后再让你走,但是这次不让你走又怕耽误了你……”我能体会到师傅言语背后的深深期盼之情和谆谆教诲之意,因此即使稍稍远离,也从不敢忘本,尽心尽力工作、教学,不给师傅抹黑。
6年前,冯老师在成为特级教师之后,又成为了市语文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成员,我又有幸“回炉”,成为他的一名学员,再续师徒之情。难忘他在每一次评课时对青年教师一贯的提携与宽厚,难忘他讲解自己在文本解读中提炼出来的种种经验,难忘他在我们教学设计和科研论文的稿纸上留下的密密麻麻的修改字迹……他言传身教教给我的,远不止怎样解读文本,更是怎样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充盈,情怀便自然天成,讲话就会呈现出大气象。冯老师在被评为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后,经常受邀外出讲学,非常忙碌,但是他仍然坚持教一个班的语文课。在教育的星空下奋力前行,研课,研学,研师者之道。作为他的弟子,我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呢?只有努力践行,才是最好的回报。
相信师傅在未来的日子,会继续和他的团队一路,朝着目标不断进发,成为一股力量,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的幸福教育人生。或许教育的美丽,就是因为有师傅这样的人,一直执着地前行,洒下一路芬芳一路歌……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市红星海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还记得我工作后的第一节公开课上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冯老师听后,鼓励我说,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把语文课上成这样很不错。鼓励之后他又提了一些建议。紧接着11月份又听了我讲的一节《飞上蓝天的恐龙》,这回他不淡定了,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上班两个月了,课和第一次相比非但没有进步,反而有些‘油’。”我刚刚上班,发现大学学习的理论和教学实践完全接不上,辜负了师傅的厚望,只能咬着嘴唇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看到我哭了以后想了想,竟决定带一个班的语文课,并且叮嘱我每天去看他的课。现在想来,他是校长,每天有那么多的学校工作,还要备课上课,这需要付出多大的精力!而这对我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可以说开启了我小语教学的大门,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一定认识,学到一点门道,知道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每节课听完后我便依样画葫芦,不断实践,不断探索。
冯老师带徒弟是非常认真的。他经常来听我的课,尽管他的工作非常繁忙,但总说这个任务一定要完成。备课、听课、讨论、修改,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还记得那一次,他带我去绿波小学听一位名师讲《北京亮起来了》,我觉得那位老师讲的和我们平时讲的都一样,重点也都一样,但就是感觉有那么一点不一样。正懵懂之际,师傅问我:“听出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没有?”我只好说:“我不明白,这么浅显的内容一看就懂,为什么能上得这么有意思,让听课的老师都听不够?”师傅笑了:“名师与普通老师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课堂生成和关注细节,你再仔细想一想,这位老师的评价语没有一句多余的,没有一句无意义的评价。她引导学生朗读,会说‘你让北京的夜晚更亮了’这样的话来激励学生,所以课堂气氛也好,学生学习的动力也足。将来在你的课上切忌重复学生的话,或者说无意义的‘你真棒’等等,评价语也是一门学问。”这短短的一番话,让我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不仅如此,他還总是关心着我的专业成长。在我考上研究生之后,他帮助我确定论文的选题、课题研究的方向,还经常发来一些文章、课件资料供我学习。也正是他的督促和指导,我这个慵懒的人才偶有文章发表,也算给自己的专业发展增添一点研究的成果。师傅告诉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学历是银牌,能力是金牌,思维才是王牌。记得第一次上比赛课,讲授的是《乌鸦喝水》一课,这篇老课文怎么才能突出重难点,不跑偏地上出新意?我挠头之际,师傅送给我一本于永正老师编纂的书《名师课堂经典细节》,让我回去读后再重新上一次课。然后他又对课堂导入的时间把控、课堂问题想要达到的具体效果和PPT的化繁就简一一指点。第二次上课时我感觉轻松多了,但是师傅的表情还是那么沉静。上完课后,他打开了自己电脑中的一个文件夹,有《草船借箭1》《草船借箭2》……《草船借箭15》《草船借箭再改版》等。他说:“这是我磨课的过程,发给你看看,你可以看到,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教案设计的改动其实是很大的,不要拘泥于教参,不要拘泥于形式,要用最简单有效的课堂达成教学目标,要用最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的精彩。”他的一席话醍醐灌顶,让我真正了解了什么叫磨课,更了解了“特级教师”这一光荣称号背后经历了怎样破茧成蝶的艰辛过程。
冯老师经常应邀在市区各学校讲学、培训,有时他也把我带上。每次听他的课和讲座,没有重复的内容,他总会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学校进行调整。他的报告也和其他的专家培训不同,理论很少,很多是他个人实践过的活生生的例子,非常生动有趣,贴近教学一线,而且他总会设计一些环节让老师参与其中,注重互动生成。
冯老师读的书很多,而且大部分是与教学无关的“杂书”。一次,他问我喜欢读哪类书,在他面前谈读书我就是个小学生。我平时读书也没有什么特别深入阅读的门类,但师傅问我也不好不说,我就说比较喜欢阅读散文。他如数家珍般地给我推荐了许多好书,让我知道了他涉猎的广泛,其中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便成了我每次出门在外随身携带的必备读物。
可刚跟冯老师学了一些皮毛,由于工作调动,我就调离了得胜小学。走时,师傅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其实本想再教你两年,等你成手后再让你走,但是这次不让你走又怕耽误了你……”我能体会到师傅言语背后的深深期盼之情和谆谆教诲之意,因此即使稍稍远离,也从不敢忘本,尽心尽力工作、教学,不给师傅抹黑。
6年前,冯老师在成为特级教师之后,又成为了市语文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成员,我又有幸“回炉”,成为他的一名学员,再续师徒之情。难忘他在每一次评课时对青年教师一贯的提携与宽厚,难忘他讲解自己在文本解读中提炼出来的种种经验,难忘他在我们教学设计和科研论文的稿纸上留下的密密麻麻的修改字迹……他言传身教教给我的,远不止怎样解读文本,更是怎样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充盈,情怀便自然天成,讲话就会呈现出大气象。冯老师在被评为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后,经常受邀外出讲学,非常忙碌,但是他仍然坚持教一个班的语文课。在教育的星空下奋力前行,研课,研学,研师者之道。作为他的弟子,我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呢?只有努力践行,才是最好的回报。
相信师傅在未来的日子,会继续和他的团队一路,朝着目标不断进发,成为一股力量,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的幸福教育人生。或许教育的美丽,就是因为有师傅这样的人,一直执着地前行,洒下一路芬芳一路歌……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市红星海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