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训练为主线 用好课文学语言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n_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抓住题眼明主线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
  生:《黄山奇石》。
  师:从课题你知道黄山的石头有什么特点吗?
  生:很奇特。
  师:如果要表达黄山石很奇特,怎么读呢?
  生:黄山奇石。(朗读侧重“奇”字)
  师:你看,朗读的侧重点不同,传递的信息也不同了。
  二、连词成句练语言
  师:课前预习读了几遍课文?
  生:5遍。
  生:很多遍。
  师:那老师要检测一下,看看课文中带生字的字词你们是否都能认识了。(出示第一组词)
  (生读,师相机正音。)
  师:你去过哪个风景区?
  生:我去过北京的香山。
  生:我去过南山牧场,那里风景很美。
  生:我去過日月潭。
  师:什么是“闻名”?
  生:就是有名。
  生:就是出名。
  师:同学们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真好。我们也可以通过看字形想字义来理解词语。看看“闻”的字形,你能猜猜字义吗?
  生:一个人的耳朵在门边。
  师:是啊,“闻”的字形就像一个人把耳朵贴在门边倾听的样子,(出示图片)所以闻的本义为听见。
  生:老师,就是说黄山风景区很有名,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过它的名字。
  师:是的,和“中外闻名”相近的词还有哪些呢?
  生:远近闻名。
  生:举世闻名。
  师:学一个词,要学会积累一类词。(出示第二组、第三组词语。)
  (生读,师相机正音。)
  师:“部”是什么旁?与什么有关?
  生:耳朵旁,与……
  师:“部”字的耳朵旁在右边,也叫右耳旁,古文写右耳旁是这样的—— (出示:■)下面部分是席地而坐的人,上面部分是一个方形的区域,表示人所居住的地方。现在根据字形猜猜这个“部”指的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是指一个地方吧。
  师:是啊,右耳旁往往与区域或一个地方有关,北方的区域叫——
  生:北部。
  师:南方的区域叫——
  生:南部。
  师:真好。学习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现在老师加大难度,你能用上这三组词语说一个完整的句子吗?
  生:黄山风景区风景秀丽,中外闻名,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生: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它风景秀丽,中外闻名,尤其是怪石十分有趣。
  生: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风景秀丽,尤其是怪石十分有趣。
  ……
  三、梳理内容明大意
  师:刚才大家读的词语全部集中在第1自然段,一起来读读——(出示)
  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师:“尤其”是什么意思呀?
  生:就是“特别”,是说那些怪石特别有趣。
  师:“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在所有景物中,作者觉得最有趣的还是——
  生:怪石。
  师:所以,朗读的时候还要突出“尤其”。
  (生再次练读)
  师:黄山的石头到底奇特、有趣在哪儿?作者又写到了哪些奇石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写到的奇石。)
  生:文中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师:这些石头的名字就很形象、很有趣。这么多的石头,哪些是作者具体描写的?
  生:“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四、精读文段学比喻
  师:你觉得哪块石头最有趣?请反复读读那段,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出石头有趣的?
  (生读后交流汇报)
  生:我觉得“猴子观海”最有趣——“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师:你读得真好!奖励再回答一个问题吧。什么是“陡峭”?
  生:就是山很高,很陡。
  师:从部首我们也可以看出“陡峭”两个字与山有关。
  生:老师,“峭”是山字旁,与山有关。
  师:那“陡”字是——
  生:耳朵旁。
  师:耳朵旁在左边,就叫左耳旁。你看,左耳旁横倒像什么?
  生:也像山的样子。
  师:是啊,左耳旁的字往往与山岭或高地有关。“陡峭的山峰”说明山很高、很陡直。
  生:我觉得这句中猴子的动作“抱着腿,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最有趣,这只猴子可爱极了。
  师:请大家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圈出来。
  (生圈出“抱、蹲、望”,并带上动作朗读体验此段。)
  师:同学们,一“抱”一“蹲”一“望”,因为融入了作者的想象,于是石头便“有趣极了”。所以,想象很重要。
  生:我觉得“仙桃石”很有趣——“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作者把这块石头比作一个大桃子了。
  师:桃子我们都熟悉,这样一比,石头的样子就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这个大桃子是怎样的?
  生:是从天上飞下来,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师:一“飞”一“落”,便让这块石头有了灵性,还把石头的状态写清楚了。看来,要写出好的比喻句,不仅需要写出什么好像什么,还可以写具体这个事物怎么样。[板书:(什么)好像(什么),(怎么样)。]   师:课文还有哪里用了比喻?
  生:“‘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第4自然段也用了比喻。把巨石比作了仙人。
  师:怎么把仙人样子写具体的?
  生:“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
  师:你看,这个比喻句写清了什么真像什么,也具体写了仙人怎么样。[板书:(什么)真像(什么),(怎么样)。]
  师:你能像作者一样用上这样的比喻句式,把这些石头的状态写具体吗?(师出示课后练习2。生练写5分钟。师巡视指导。)
  生:(这块石头)好像(一只可爱的小狗),(静静地趴在山头,望着远处的山峰)。
  生:(那巨石)好像(一个老人),(正在陡峭的山峰上采药)。
  生:(远处的那块石头)真像(一只巨大的鸟),(正站在树枝上望着翻滚的云海)。
  ……
  师:(出示黄山奇石图片,在背景音乐中反复用学生所写的比喻句式描述。)同学们,黄山奇石以多著称,以奇闻名,你看——
  (山峰上那块石头)好像(一只可爱的松鼠),(正准备跳到对面的天都峰上吧)。
  (这两块巨石)真像(两位仙
  人),(正面对面坐着下棋吧)。
  (那几块直立的石头)真像(几
  位童子),(正在月色下拜见观音娘娘呢)。
  ……
  师:黄山的奇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下面请同学们静静地欣赏奇石,想想它们好像什么,是怎么样的。(出示图片)相信你一定可以想出更多贴切的比喻句来。
  (生静静欣赏,各自用本节课所学的比喻句式描述奇石状态,并饶有兴致地给各种奇石命名。)
  【评析】
  让儿童经历语言的建构过程——《黄山奇石》教学评析
  儿童个性化的“语言大厦”是怎么建构起来的?这是一个有待破解的秘密。语文教学通过设计有目的的言语实践活动,通过儿童言语行为的相应变化,探究言语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课堂观察的要诀就在于把握“教师的教学指向”与“儿童的言语表现”之间的内在关联,从中评判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推断儿童言语活动的内生过程,进而实现教学的不断改进。侯春艳老师执教的《黄山奇石》,聚焦“词句训练”,设置了“字词认读、归类积累、句式仿写”三个阶梯式的活动,让儿童充分经历语言的建构过程,促进了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
  一、让字词植根于生活经验
  儿童识字学词的过程,也是认识世界的过程;积累字词,也是丰富人生经验。侯老师深谙此理。在字词教学活动中,她始终将课文中陌生的字词与儿童熟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建构儿童鲜活的语言世界。如“闻”的教学,侯老师出示图画,让儿童猜测字义,进而说说自己去过的中外闻名的风景区。这样,这个字就从多个维度编织进了儿童的经验之网,无论从哪一个点(字理、字形、字义以及相关的生活经验等)触发,都会激活这个汉字。
  值得探讨的是,不是每个汉字都要这么教、这么学,选择哪些汉字精讲细读呢?一是“基本字”,具有强大的构字功能的字,比如“走、肖”等,加上不同的偏旁就构成不同的汉字。这样的字要教字理,要讲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汉字中大约有300个这样的基本字,我们提出“教好300个,学会3000个”,学会方法才能以少胜多。二是“关键字”,对语句的理解具有决定作用的字,在阅读中绕不过去的字,非下功夫停下来读一读、想一想,甚至需要辨别、品味一番的字或词。比如“陡峭”,不用说读音需要辨识,就是字形也需要点醒,重要的是字义、词义的理解,需要结合课文插图,建立一个具体的形象,才能有所体验。这种体验是间接经验的积累,字词往往带着他人的经验与儿童相遇。教学中忽视了这个经验的传递,就在无意中消解了字词的教学意义。
  二、将形象归类于词汇图式
  相对于具体的事物来说,语言是抽象的;但是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语言又往往和具体的事物相伴相生,是形象的。语文教学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是,用“形象的语言”把握“语言的形象”。尤其是低年段的阅读教学,要在朗读、想象中,感受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进而将这种具体的事物形象借助词语进行归类积累,储存在知识图式中。这种知识图式,一般是以词汇为基本单元,而词语归类学习,实质上是建构与丰富个人的知识图式。侯老师熟练运用这一教学原理,先引导学生将《黄山奇石》一文中所写的事物进行归类: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再指导学生将这些词语结合课文语段与插图,在朗读与联想中把握它们所描绘的具体形象,感受奇石之美;最后让学生展开想象,为更多的奇石命名。这样的语文教学,饶有情趣,且充满着语言的魅力。
  需要深思的是,这些奇石的名字,都有鲜明的画面感,一读就能让人产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即使是课文中没有详细描写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也能浮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来。因此,让一块怪石变成一道美景,需要的是丰富的想象与审美的眼光,更需要貼切的语言加以凸显和命名。教学中如能在学生想象“小狗、仙人、松鼠、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一个类似的词语来呈现动态感的画面,构造“小狗抢食、仙人舞剑、松鼠下山、童子早读”这样的命名,就是一种言语创造,比单纯地想象出一个事物,要更为生动与深远。
  三、把句式迁移到真实语境
  儿童的语文能力是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建构与发展起来的,教师的讲解与知识的记忆,都无法替代儿童的言语实践。听说读写是四种运用语言的行为方式,其间的排列组合与生动演绎,就构成了丰富多变的言语活动。侯老师根据低年段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巧妙地设计了“迁移比喻”的实践活动,让儿童根据怪石的画面,借助想象仿写比喻:什么像什么,怎么样。这一句式仿写的关键点在两处:
  一是比喻,能够根据怪石的模样,想象出贴切的喻体。想象出一个事物并不难,难的是要“像”,要“传神”:在你没有说出“像什么”之前,别人怎么都看不出这块石头的妙处,而一经你的点醒,越看越像,越看越有滋味。这样的比喻,才能说考验出了儿童的想象力与表现力。因此,教学中需要提供怪石的图片或者真实的石头,是一种真实语境中的言语创作,绝非文字游戏或者随口戏说。“那块石头就像两个仙人”这样的语句,是儿童已有的言语水平,教学就是要在此基础上往前推进一步,创造出更具体、更形象的语句:正面对面地坐着下棋,一个伸手落子,一个低头沉思。
  二是连贯,能够根据怪石的模样,想象出动态的过程。根据此文特点,句式仿写的难点在于将静态的物象想象成动态的过程性画面,并且要用前后连贯的几个动词描述出来。教学落点于此,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已有言语水平的提升。比如“那巨石好像一个老人,在陡峭的山峰上采药”。可以再引导学生将“采药”前推后延,分解出几个连贯的动作来:背着竹篓,攀着藤条,在陡峭的山峰上采药。于是,“采药老人”的形象就变得栩栩如生,让人越想越有滋味。这,就是用语言建构形象,建构起的是儿童自己的语言。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其他文献
教学《小英雄雨来》阅读分享课,所有的同学都被雨来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品格所折服。  忽然,“机灵鬼”杨宏毅举手提问:“老师,汉奸和特务为什么都很丑陋?难道只有面目丑陋的人当汉奸和特务吗?”他的提问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学生哄笑之际,我把这个问题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当他们看到我严肃的表情时,立刻安静下来。  “同學们,请找一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有关汉奸事件及对他们的外貌的描写。”  学生立刻忙
“隹”不是常用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属于第三级。但它的构字能力却很强,在课标所列的3500个常用字中,构字约50个。師生们掌握“隹”的形音义和构字方式,有助于提高识字效率。  一、“隹”的形音义  1.“隹”的四横是翎毛  隹,音zhuī,金文写作“”,像鸟形,字形突出了鸟头、尖喙和翅膀。小学生常将“隹”与“住”“佳”等形近字搞混。他们如果理解了金文“隹”的四横是鸟的翎毛,就容易认清和写对楷体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单韵母i、u、ü和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知道y和ü在一起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3.正确认读i、u、ü、yi、wu、yu的四声。  教学过程:  活动一:在儿歌情境中认读与书写i、u、ü、y、w  1.小朋友,欢迎来到奇妙的拼音王国!今天,我们将继续汉语拼音的快乐学习之旅,认识三位新的单韵母朋
统编本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排结构,重建了语文目标的序列,加强了语言文字运用。那么,统编本教材对语用的凸显,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呢?广东刘艳老师执教  的《我是一只小虫子》做了很好的  阐释。  一、目标定位凸显语用  本单元以“童心”为主题,编排了《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四篇课文。四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本单元的教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品味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语言,并展开想象,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4.学写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设疑,激情导趣  1.通过预习,你对爬山虎有了哪些了解?  2.像丝瓜、葡萄这样的攀援植物是靠搭架子往上生长的,爬山虎也是攀援植物,它是靠什么往上生长的呢?(
文本解读  《夜色》是一首儿歌,采用第一人称,写“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很怕黑。后来“我”和爸爸出去散步,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从此不再怕黑了。儿歌分两个小节。整篇文章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怕黑的天性使儿童看不到夜的美丽,阻挡了儿童探索的视野。夜晚的星空是怎样璀璨,夜晚的花草是怎样微笑,夜晚的大地又是怎样唱着无声的歌。柯岩的《夜色》正是捕捉到儿童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
教学目标:  1.创设“戏迷”的趣味情境,并通过学习了解京剧,感受京剧艺术之美。  2.借助语言文字,结合阅读经历、生活体验等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结合课前关于“京剧”的问卷调查,用饼状统计图出示其中两题:你了解京剧吗?你对京剧的印象?学生分享答题体会及从图表中获得的信息。  2.交流后出示资料,说说京剧爱好者的不同称呼。  京剧爱好者分为不同层次:喜爱京剧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著译宏富,如《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等等,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影响。  朱先生的研究推动了中国美学以更加系统化、逻辑化的现代学科的形态向前发展。1983年,朱先生在访问香港中文大学答记者问时对自己的学术道路作了这样的评价:“我是移西方美学之花,接中国
不久前,我在山东威海参加了一场《小学生小散文100课》的小读者见面会。见面会不仅有小学生的经典美文朗诵展示、阅读体会交流,还有几位同学的仿写作文展示。其中有个女孩的作文模仿杨朔的《泰山画卷》,描绘出威海当地的山水美景,其构思独特,文辞清雅,语言极富诗意与灵性,再加上她声情并茂的朗读,获得了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  交流互动时,有个小男孩举手提问:“林老师,我怎样才能写得跟她一样好?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
各【gè】甲 金 篆  会意字。从夂,从口。“夂”是“止”字的倒写,俗称折文头。甲骨文写如“”,是朝下的脚趾形;下部的“口”表示家门口(古人穴居,亦可视为洞口),会意为人回到居住之所,走进家门。本义是回到。“出”的甲骨文写如“”,上面的“”是朝上的脚趾形,隶变后写成“屮”(“止”的变形),下“凵”(kǎn)也是表示所居的家或洞穴,意为脚走出家门,“出”()与“各”()一出一进,表义相反。“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