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阅读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33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閱读教学是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老师过于强调自己“教”的作用,无视学生的自主性。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我们必须改变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局面,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关键词】兴趣方法习惯自主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中我们认识到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高段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兴趣,享受快乐;寻找方法,促进成长;养成习惯,收获成功。
  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指引学生“乐”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的确,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快乐地去阅读;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谈的上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 预设核心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奇好问是孩子们的天性。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备课时会根据文章体裁、高段孩子的特点,预设两到三个核心问题。比如教学《凡卡》这篇记叙文时,我设计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凡卡的心愿是什么?结尾写道:“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另一个问题是找出课文中插叙的部分,想一想,插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当我抛出这两个问题后,由于孩子的求知欲,急切想找出问题的答案,得到老师的赞同,于是自主阅读就在学生中潜移默化开始了[1]。期间,学生还可以进行交流,当讨论无果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帮助孩子分析课文,解决困难,收获成功。渐渐地,学生阅读的信心增强,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二) 创设生动情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为了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形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比如在教学《三峡之秋》这篇散文时,在导入时展示三峡四个季节的图片,学生很快被美丽的景色所震撼,激发了孩子进一步了解三峡的欲望;接着我追问:“三峡的四季的确很美,但作者却认为三峡最美的还是在秋季,想知道为什么吗?”这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紧接着,我马上播放了一段展示三峡之秋的视频,看完后学生们更激动了,开始激烈地讨论起来;于是,我又问道:“多美的三峡之秋,你们想去亲自体会她的美吗?那就走入作者的笔下,去领略她的美吧!”就这样,我利用多媒体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阅读的情景,他们愿意去阅读,并感受到了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
  (三) 运用丰富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曾问过我班的学生:“你们喜欢怎样的阅读形式?”90%的学生都提到了”快乐”一词。在阅读中怎样带给学生快乐呢?我觉得如果教师在阅读课堂上组织游戏、竞赛、表演等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晏子使楚》是北师大版五(下)的一篇历史故事,为了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我安排了几个擅长表演的孩子提前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课本剧的排练,然后在教学时,我把课堂设计成了一个剧场,其他孩子作为观众来观看这场课本剧,孩子们兴趣之高,严肃的课堂一下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当然,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参与,我把剩余的学生分成了四组,然后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排练。期间,我也会进行一些指导。经过精心准备,呈现的节目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这种形式不仅让学生主动融入到阅读中,还让孩子们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让他们爱上阅读。
  二、方法是学生必胜的法宝,启发学生“会”阅读
  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有了,那还需要更好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自主阅读。“授之一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学“会”阅读,教师还应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金钥匙”——自主阅读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金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一) 制定阅读预习卡
  小学高段孩子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不全面的,往往停留在文章的表面,文章读是读了,但是真正没有学到东西。因此,这就需要老师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我个人认为,制定阅读预习卡是个很好的方法,它能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让学生“会”阅读。针对高段孩子的特点,我把阅读预习卡分成五个部分,分别是自学的生字、自学的词语、摘抄优美的句子、摘抄重点段落、我想说(两到三句感想)。每学习一篇文章前,学生先完成阅读预习卡,通过阅读预习卡教会孩子自主阅读。
  (二)批注重点句段
  针对一些长篇文章,为了节约阅读教学时间,我们常常会教给孩子“抓重点句段进行详读、做批注”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比如长篇课文《小英雄雨来》,我们会先让孩子进行快速浏览,拟出故事各个情节的小标题;然后通过情节曲线图找出故事的高潮,对其进行着重分析、理解;接着,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合作对这些重点句段进行批注,即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符号和文字的方式在文中空白处进行标记和书写,用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深入思考,以此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表达意图。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
  (三)学写读书心得
  心得体会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在小学阶段常常表现在写读后感。读后感就是学生在阅读书籍和文章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它是一种学生的感悟和评价。写的时候一定要教会学生抓住两个字,一个是“读”,就是要把文章读懂,另一个就是“感”,要通过读而有感[2]。这种写读后感的方法会促使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去思索,并结合自身实际谈感想,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习惯是学生最佳的学伴,帮助学生“同”阅读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因此,从小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对于他们形成自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高段的孩子,我们一般会培养孩子“边阅读边思考问题”、“不动笔墨不看书”、“借助工具书”的习惯等,学生形成了这些自主阅读的习惯,就不会依赖于老师。他们常常会在老师阅读教学前进行自主阅读,然后会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而老师在教学时,当学生自己的理解和老师、同学的理解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把阅读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综上所述,培养高段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应该认清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点拨、启发、激励的作用,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去阅读、理解、品味、感悟文本,真正成为阅读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杨红艳.培养小学高段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杨姗姗.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J].教学探溪.2011.
其他文献
【摘要】实验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概念、定理、定律等内容的理解程度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尤其在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的今天,实验课的教与学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所以在高考等选拔性考试中,出现在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从事班主任工作十五年,让我深感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很难。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要想利用客观规律科学育人,就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才学、教学法等基本理论,研究学生心理,打动学生心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掌握教育工作的技巧,科学而有创造性地做好学生的工作,特别是对问题学生的疏导。爱心与智慧的结合,工作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一、深入学生内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特有的乡土教育资源,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体验和观察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实际中发现问题,综合的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对社会及生产生活的认知能力。文章从化学教学中如何充分挖掘利用乡土资源,通过简单案例进行点述。  关键词:乡土资源 化学课程 挖掘利用 课程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必须与经济
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中政治教学中,一切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教始终起支配地位,学生的学只能围绕教师的教转,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丧失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少教多学”的方法很多,其中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角色转换”的方法。“角色转换”,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而言,无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索的能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如果儿童的努力不被压力、外来的约束、惩罚或恐惧所扭曲,他们是能够自觉自愿地学习。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中,在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游戏化,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英语,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快,记得牢,也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乐于参与,自然也乐于学习。它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有利于把知识化理性为感性,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利于提高课堂质量,优化课堂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引发学生心灵感悟。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如何在古诗文学习中创设意境;二是如何在网络环境中组织教学,使用网络学习工具完成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也逐渐加快了步伐。为使我們的接班人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抓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是基础。本文就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作出探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学生主体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普及,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课成为了小学的必修课程,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摘要】根据学生各自的基础知识和接受知识能力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和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和快乐,发现学生的成功,并及时给以鼓励,这样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学习体验成功快乐  1、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数学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能力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通过多渠道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依据
【摘要】“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课堂教学中创设历史图片情景是实现“少教多学”的有效途径。运用历史图片反映历史事件具有简洁、直观、形象、具体的特征,可以再现历史场景或创设历史新情景,使学生一看记住,一看就理解,从而降低历史学习的难度,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更加深刻地感知历史,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学会论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