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是创设富有生机课堂的必备因子。师生间融洽的关系,情感的深层次交流是获得地理课堂教学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无疑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这也是地理教育在培养合格公民,对社会负责的新一代的重要功能,也是全面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新地理课程标准教育目标强化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这既是课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人类走可持续发展,培养对社会负责的合格公民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中学地理 教学 情感教育
一、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氛围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
课堂上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应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让学生从教师的耐心服务中、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在课堂上,要想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用目光與学生交流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往往都有目的地在课堂来回走动、提问,用眼睛与学生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关注,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尊重,从而吸引他们学习地理。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情感
兴趣是倾向于认识,研究和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学习的兴趣,乃是求知欲的表现。求知欲越强,兴趣就越广泛越浓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兴趣的作用,认为“兴趣是智力之母”“兴趣是入门的向导”。由此可见,学习兴趣的教育主要是靠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培养来实现的。
一是:以语言引趣。在遵循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前提下,“寓理于情”使语言信息呈现出一种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富有启发性和幽默感的动人“魅力”。同时,结合名诗、散文、故事、民谚进行教学,对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启迪学生的心扉能起到“触发”作用。如讲到庐山和长江三峡时,我就用李白作《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的名句来讴歌。当我深情的吟咏着“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绝佳诗句时,学生怎能不为庐山风光秀丽,三峡形势之险峻而倾倒呢?此时此刻,一种激越的民族自豪感就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油然而生!
二是提问设凝引趣。学生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求知欲,新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最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才有问,才有究。在教学时,我经常掌握恰当时机精心设计提问,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矛盾或与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相抵触的地理现象。如我在讲“水循环”内容前,引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然后问学生:“黄河之水究竟是不是从天上来的?”这样提出问题,牢牢吸引住学生思路,让他们思考。我这样做,既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又对激励学生的情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给学生以耐人寻味的悬念,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直接兴趣,然后把直接兴趣引入到正课的学习中去。锻炼了思维,满足了好奇心。
三是培养参与意识引趣。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从现代教育观念出发,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原则,以提高全民素质、全面育人为根本,注意把各部分的技能要求落到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中,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结合在一起,多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当主人的机会,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多亲手操作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应用知识解释社会变迁及人文地理的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会”和“会学”、“会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挖掘教材的内在吸引力,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优雅的教态,漂亮的板书,先进的电教手段,逆向思维,密切联系实际等等,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成功,升华学生奋发学习的情感
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的创设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与回答,并及时的给予鼓励,只要他的发言有一丝闪亮点,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针对其不足点,则诚恳地指出而不是讽刺打击。我这样做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地理教学的积极性。这样以来,我每次上课,无论是提问还是讨论,都人人争先。为了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尽量多提问他们,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开放性的答案,使学生人人都有成就感,使学生个个都觉得“我能行,我愿意尝试”。当他们回答对与不对时,我都作出诚恳的、鼓励性的评价,使答对的学生下次还想再成功,没有答好的学生努力争取下次成功。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激发思维、取长补短,加深对课文内容、插图、图表、景观图等的理解,又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通过多媒体制作的地理教学软件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
在参与合作的教学中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这种兴趣的发生是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过程。主体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自发产生对自身地位、作用、能力、价值的认识及强烈的实践欲望”。当这种意识与客观规律相符时,就会对作为主体的人产生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这种主体意识一旦觉醒,便会稳定地长期地作用于主体身上。这种意识产生在课堂上,会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
课前应根据地理学科内容多、知识杂、涉及面广的特点,兼顾其它学科,多方涉猎,精心编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应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大纲教材为准绳,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地理教学情感教育模式,努力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王艺,浅谈情感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年03期
[2]阎勇明,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关键词:中学地理 教学 情感教育
一、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氛围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
课堂上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应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让学生从教师的耐心服务中、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在课堂上,要想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用目光與学生交流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往往都有目的地在课堂来回走动、提问,用眼睛与学生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关注,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尊重,从而吸引他们学习地理。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情感
兴趣是倾向于认识,研究和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学习的兴趣,乃是求知欲的表现。求知欲越强,兴趣就越广泛越浓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兴趣的作用,认为“兴趣是智力之母”“兴趣是入门的向导”。由此可见,学习兴趣的教育主要是靠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培养来实现的。
一是:以语言引趣。在遵循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前提下,“寓理于情”使语言信息呈现出一种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富有启发性和幽默感的动人“魅力”。同时,结合名诗、散文、故事、民谚进行教学,对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启迪学生的心扉能起到“触发”作用。如讲到庐山和长江三峡时,我就用李白作《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的名句来讴歌。当我深情的吟咏着“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绝佳诗句时,学生怎能不为庐山风光秀丽,三峡形势之险峻而倾倒呢?此时此刻,一种激越的民族自豪感就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油然而生!
二是提问设凝引趣。学生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求知欲,新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最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才有问,才有究。在教学时,我经常掌握恰当时机精心设计提问,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矛盾或与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相抵触的地理现象。如我在讲“水循环”内容前,引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然后问学生:“黄河之水究竟是不是从天上来的?”这样提出问题,牢牢吸引住学生思路,让他们思考。我这样做,既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又对激励学生的情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给学生以耐人寻味的悬念,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直接兴趣,然后把直接兴趣引入到正课的学习中去。锻炼了思维,满足了好奇心。
三是培养参与意识引趣。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从现代教育观念出发,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原则,以提高全民素质、全面育人为根本,注意把各部分的技能要求落到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中,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结合在一起,多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当主人的机会,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多亲手操作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应用知识解释社会变迁及人文地理的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会”和“会学”、“会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挖掘教材的内在吸引力,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优雅的教态,漂亮的板书,先进的电教手段,逆向思维,密切联系实际等等,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成功,升华学生奋发学习的情感
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的创设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与回答,并及时的给予鼓励,只要他的发言有一丝闪亮点,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针对其不足点,则诚恳地指出而不是讽刺打击。我这样做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地理教学的积极性。这样以来,我每次上课,无论是提问还是讨论,都人人争先。为了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尽量多提问他们,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开放性的答案,使学生人人都有成就感,使学生个个都觉得“我能行,我愿意尝试”。当他们回答对与不对时,我都作出诚恳的、鼓励性的评价,使答对的学生下次还想再成功,没有答好的学生努力争取下次成功。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激发思维、取长补短,加深对课文内容、插图、图表、景观图等的理解,又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通过多媒体制作的地理教学软件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
在参与合作的教学中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这种兴趣的发生是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过程。主体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自发产生对自身地位、作用、能力、价值的认识及强烈的实践欲望”。当这种意识与客观规律相符时,就会对作为主体的人产生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这种主体意识一旦觉醒,便会稳定地长期地作用于主体身上。这种意识产生在课堂上,会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
课前应根据地理学科内容多、知识杂、涉及面广的特点,兼顾其它学科,多方涉猎,精心编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应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大纲教材为准绳,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地理教学情感教育模式,努力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王艺,浅谈情感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年03期
[2]阎勇明,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中国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