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农村学生生活空间狭窄,写起作文来比较困难。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广大农村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我对结合农村生活,实现学生作文乡土化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乡土化
广阔的天地是农村孩子的乐园,也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教师要结合农村特点,就地取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让学生去爬山、野炊、摘野果、捉鱼……也可以根据季节的变换,选择不同的场地,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如收割季节,让他们到田野去拾麦穗,秋天到了,到果园去摘果子……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种植物和一处景物,看它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由此让学生知道他们会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获得更多的素材。活动后进行作文时,要提倡他们自由命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观察,以自己的思路来写作,充分表现他们的个性。
农村天地广阔,生活丰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皆为农村学生提供了丰盈不竭的写作源泉。
1.搜集素材,发展儿童语言
农村有丰富的语言基础,平时可以指导学生多搜集、积累一些这样的素材,以备写作之用。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有关四季农农作物栽种、采摘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这是关于天气变化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虽然没有草也要锄一锄,这样可以切断土壤中农作物的根系,防止水分蒸发。再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大雪勿施肥”是说下大雪有利于麦苗过冬,雪越大,麦子长得越好,而施肥会加快大雪的融化,加快水分流失。学生通过交流,搜集农事农谚,既提高了作文的知识含量,又丰富了写作素材。农村处处有学问,遍地是知识。有一次,我给学生讲对联。书上只给出了两副对联,讲起来觉得不够生动,学生不好理解。我引导学生回忆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贴春联,那就是对联。这下课堂活跃起来,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课后我布置了作业,请学生回家搜集对联,把自己村子里各家贴的对联搜集起来。作业收上来后,令我眼花缭乱:五花八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真是一本对联的活教材。然后我又叫学生把搜集来的对联整理分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丰富了写作素材。
2.积累生活经验
由于生活在农村,学生有亲身体验农村劳动的经历,这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如种玉米,我要求学生观察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锄草、什么时候施肥、收获,刚长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长大后是什么样子、收获时是什么样子,一一记录下来。又如,许多学生都参加过栽种三七的劳动,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劳动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三七是什么样子、三七棚是用什么盖的、怎么盖,三七的每个阶段,每个部分叫什么。在给三七施肥、锄草、浇水等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最后指导学生把这些过程组织好写下来。这样既学到了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活作文大课堂
如今,经济在发展,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写作空间。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走进了大多数农村家庭,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们可以把今天的生活与以前的生活对比一下,以前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不方便记下来,然后再把用上这些电器之后的好处写下来。这样一来,既可以写好作文,又可以激发学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何乐而不为呢?而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如化肥、农药等副作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因此,我又指导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调查,去访问周边的村民。如农药用水对泥鳅、黄鳝等生物体的影响。通过调查,学生们认识到,野生泥鳅、黄鳝越来越少了,我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加深他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增强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扩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使学生觉得有话要说,有话想说。
农村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要让孩子们尽可能地让孩子们融入自然生活中去。接触自然,深入社会,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物映入学生的脑海。让学生以真实的农村生活为题材,以生活需要为目的进行习作训练,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把学生的生活引进作文教学课堂,使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在一个大作文空间里进行。
收稿日期:2012-03-27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乡土化
广阔的天地是农村孩子的乐园,也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教师要结合农村特点,就地取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让学生去爬山、野炊、摘野果、捉鱼……也可以根据季节的变换,选择不同的场地,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如收割季节,让他们到田野去拾麦穗,秋天到了,到果园去摘果子……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种植物和一处景物,看它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由此让学生知道他们会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获得更多的素材。活动后进行作文时,要提倡他们自由命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观察,以自己的思路来写作,充分表现他们的个性。
农村天地广阔,生活丰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皆为农村学生提供了丰盈不竭的写作源泉。
1.搜集素材,发展儿童语言
农村有丰富的语言基础,平时可以指导学生多搜集、积累一些这样的素材,以备写作之用。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有关四季农农作物栽种、采摘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这是关于天气变化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虽然没有草也要锄一锄,这样可以切断土壤中农作物的根系,防止水分蒸发。再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大雪勿施肥”是说下大雪有利于麦苗过冬,雪越大,麦子长得越好,而施肥会加快大雪的融化,加快水分流失。学生通过交流,搜集农事农谚,既提高了作文的知识含量,又丰富了写作素材。农村处处有学问,遍地是知识。有一次,我给学生讲对联。书上只给出了两副对联,讲起来觉得不够生动,学生不好理解。我引导学生回忆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贴春联,那就是对联。这下课堂活跃起来,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课后我布置了作业,请学生回家搜集对联,把自己村子里各家贴的对联搜集起来。作业收上来后,令我眼花缭乱:五花八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真是一本对联的活教材。然后我又叫学生把搜集来的对联整理分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丰富了写作素材。
2.积累生活经验
由于生活在农村,学生有亲身体验农村劳动的经历,这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如种玉米,我要求学生观察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锄草、什么时候施肥、收获,刚长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长大后是什么样子、收获时是什么样子,一一记录下来。又如,许多学生都参加过栽种三七的劳动,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劳动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三七是什么样子、三七棚是用什么盖的、怎么盖,三七的每个阶段,每个部分叫什么。在给三七施肥、锄草、浇水等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最后指导学生把这些过程组织好写下来。这样既学到了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活作文大课堂
如今,经济在发展,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写作空间。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走进了大多数农村家庭,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们可以把今天的生活与以前的生活对比一下,以前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不方便记下来,然后再把用上这些电器之后的好处写下来。这样一来,既可以写好作文,又可以激发学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何乐而不为呢?而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如化肥、农药等副作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因此,我又指导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调查,去访问周边的村民。如农药用水对泥鳅、黄鳝等生物体的影响。通过调查,学生们认识到,野生泥鳅、黄鳝越来越少了,我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加深他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增强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扩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使学生觉得有话要说,有话想说。
农村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要让孩子们尽可能地让孩子们融入自然生活中去。接触自然,深入社会,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物映入学生的脑海。让学生以真实的农村生活为题材,以生活需要为目的进行习作训练,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把学生的生活引进作文教学课堂,使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在一个大作文空间里进行。
收稿日期:201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