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听说读写的技巧。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它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提高阅读能力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能力;方法
朗读,本质是一种凭借语言,用思维能力去体验和感受文字语言内涵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体会语言的准确含义,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学生平常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一、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朗读时间不足。现在初中教学中一部分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教學技能不够,导致教学过程中存在只讲不读的现象。语文教师常常存在不给学生留下充足时间朗读和体会课文的问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讲,讲的学生完全没有兴致,课堂气氛沉闷[1]。一节课45分钟,要么根本不朗读,要么朗读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朗读的时间大多被讲析、问答占用。笔者听课时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开始上课后,教师要求学生朗读一遍课文,3分钟后,不管学生是否已读完,就武断地喊停,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课后笔者问他为何不让学生读完,他回答:“怕朗读占用的时间长了,课讲不完。”
2、朗读形式不当。初中语文教师中有一些了解朗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处,但是没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也没有吸收正确的朗读方式教会学生阅读。前人创造了许多的朗读方式,教师没有有效学习,更谈不到教会学生学习这些有效的朗读方式了。在教学中尽管教师在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但是忽视了自身在课堂上的指导地位,导致整堂课学生都在按照自己不正确的朗读方式朗读,教师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此外教师通常都不会选择利用一些背景音乐为学生朗读课文营造气氛,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感情[1]。
3、朗读指导不佳。一般课堂上学生朗读时的方式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散读,第二种是互读,第三种是在全班朗读。前两种朗读方式,基本上需要班级内的每一学生参与,后一种方式则是一些教师眼中的优秀学生朗读。这前两种朗读方式始终会出现一些不热爱朗读的学生开小差,在其他人朗读的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现象,影响了朗读的效果。后一种则是会影响到学困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成绩的均衡提高,会导致学困生等学生渐渐放弃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
二、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
1、教师要培养学生朗读的技巧。学生朗读时表现出的专业性和特色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培养方可达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朗读之前首先要教会学生一些朗读时的技巧。第一,教会学生朗读时停顿。在朗读中停顿又分为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心理停顿。学生因为刚刚开始深入了解语文这一门学科以及朗读的技巧。教师指导的重要性就需要在这时体现。
(1)语法停顿主要是指在朗读时需要根据段落以及标点符号的分布情况分别作出长度不等的停顿。比如用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范仲淹《岳阳楼记》举例,这篇文章一共分为了五个段落,段落之间的情感以及内容都转换的特别大,因此段落之间的停顿时间需要长一些。而根据每一段的内部之间的标点符号以及内容的情况,选择不同长度的停顿时间,比如在这篇课文的第三段:若夫霪雨霏霏……虎啸猿啼。登斯楼也……感极而悲者矣。两个用句号隔开的句子中间停顿的时间需要略长一些,小分句之间的停顿略短些[2]。
(2)朗读时逻辑停顿是由逻辑思维决定的。需要学生领会了句子或者文章的目的之后才可以准确选择停顿点。比如这样一句话:高血脂是人类的隐形杀手。这一个句子的主谓宾结构非常那个明显,强调的是高血脂,朗读时需要在高血脂后面停顿一下,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3)心理停顿是由朗读者的心理以及文章饱含的情绪决定的。当朗读者朗读到一篇文章的高潮之处的时候,或者朗读到情感最为丰富和复杂的地方的时候,适当选择停顿,可以使听众感染文章中的那种情绪。比如初中语文课本中非常经典的课文《最后一课》中的一句话:韩麦尔先生站起来了,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一句话学生在朗读时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那种心情,会不由自主地在“站起来了”,“我觉得”,“这么”这三个地方作出短暂的停顿,目的是渲染情绪。第二,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好朗读的速度。朗读时的速度决定了朗读的质量,不应该随着朗读者的心情而随意变换,而是应该按照朗读的文章的特点,进行速度的把握。总体来看需要注意到朗读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情、描写的环境等等。比如在初中教材中收录的安徒生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其中一个非常经典的描写是针对皇帝在初次看到新装时的心理活动。由于是心理活动,学生在朗读时需要放低声音并且放慢速度进行朗读,才可以将皇帝那种对自己的怀疑还有疑惑完全表现出来[3]。
2、发现朗读的文章的特点。学生在朗读一篇文章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明白作者在讲什么,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在朗读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在了解诗词的具体内容之后进行朗读,才可以保证朗读时的感情以及语速等达到最佳状态。比如当阅读在读到某一段内容时,段落中作者采用了许多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在朗读时要将重音放在这些词语上面。比如《白杨礼赞》这篇课文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的: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不可或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其中“赞美”,“北方的农民”,“我们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都需要朗读者重读,目的是表现文章标题所写“礼赞”两个字,这就充分把握住了文章的特色。
总之,朗读有利于大脑,因为大声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己欣赏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大声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大声读自己的作品实质是修改完善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齐丽君.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提升策略[J/OL].中国校外教育,2015,(32):36.
[2] 刘淑芳.在语文综合实践中学生提升朗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67.
[3] 汪超.朗读对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能力;方法
朗读,本质是一种凭借语言,用思维能力去体验和感受文字语言内涵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体会语言的准确含义,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学生平常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一、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朗读时间不足。现在初中教学中一部分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教學技能不够,导致教学过程中存在只讲不读的现象。语文教师常常存在不给学生留下充足时间朗读和体会课文的问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讲,讲的学生完全没有兴致,课堂气氛沉闷[1]。一节课45分钟,要么根本不朗读,要么朗读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朗读的时间大多被讲析、问答占用。笔者听课时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开始上课后,教师要求学生朗读一遍课文,3分钟后,不管学生是否已读完,就武断地喊停,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课后笔者问他为何不让学生读完,他回答:“怕朗读占用的时间长了,课讲不完。”
2、朗读形式不当。初中语文教师中有一些了解朗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处,但是没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也没有吸收正确的朗读方式教会学生阅读。前人创造了许多的朗读方式,教师没有有效学习,更谈不到教会学生学习这些有效的朗读方式了。在教学中尽管教师在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但是忽视了自身在课堂上的指导地位,导致整堂课学生都在按照自己不正确的朗读方式朗读,教师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此外教师通常都不会选择利用一些背景音乐为学生朗读课文营造气氛,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感情[1]。
3、朗读指导不佳。一般课堂上学生朗读时的方式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散读,第二种是互读,第三种是在全班朗读。前两种朗读方式,基本上需要班级内的每一学生参与,后一种方式则是一些教师眼中的优秀学生朗读。这前两种朗读方式始终会出现一些不热爱朗读的学生开小差,在其他人朗读的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现象,影响了朗读的效果。后一种则是会影响到学困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成绩的均衡提高,会导致学困生等学生渐渐放弃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
二、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
1、教师要培养学生朗读的技巧。学生朗读时表现出的专业性和特色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培养方可达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朗读之前首先要教会学生一些朗读时的技巧。第一,教会学生朗读时停顿。在朗读中停顿又分为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心理停顿。学生因为刚刚开始深入了解语文这一门学科以及朗读的技巧。教师指导的重要性就需要在这时体现。
(1)语法停顿主要是指在朗读时需要根据段落以及标点符号的分布情况分别作出长度不等的停顿。比如用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范仲淹《岳阳楼记》举例,这篇文章一共分为了五个段落,段落之间的情感以及内容都转换的特别大,因此段落之间的停顿时间需要长一些。而根据每一段的内部之间的标点符号以及内容的情况,选择不同长度的停顿时间,比如在这篇课文的第三段:若夫霪雨霏霏……虎啸猿啼。登斯楼也……感极而悲者矣。两个用句号隔开的句子中间停顿的时间需要略长一些,小分句之间的停顿略短些[2]。
(2)朗读时逻辑停顿是由逻辑思维决定的。需要学生领会了句子或者文章的目的之后才可以准确选择停顿点。比如这样一句话:高血脂是人类的隐形杀手。这一个句子的主谓宾结构非常那个明显,强调的是高血脂,朗读时需要在高血脂后面停顿一下,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3)心理停顿是由朗读者的心理以及文章饱含的情绪决定的。当朗读者朗读到一篇文章的高潮之处的时候,或者朗读到情感最为丰富和复杂的地方的时候,适当选择停顿,可以使听众感染文章中的那种情绪。比如初中语文课本中非常经典的课文《最后一课》中的一句话:韩麦尔先生站起来了,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一句话学生在朗读时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那种心情,会不由自主地在“站起来了”,“我觉得”,“这么”这三个地方作出短暂的停顿,目的是渲染情绪。第二,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好朗读的速度。朗读时的速度决定了朗读的质量,不应该随着朗读者的心情而随意变换,而是应该按照朗读的文章的特点,进行速度的把握。总体来看需要注意到朗读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情、描写的环境等等。比如在初中教材中收录的安徒生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其中一个非常经典的描写是针对皇帝在初次看到新装时的心理活动。由于是心理活动,学生在朗读时需要放低声音并且放慢速度进行朗读,才可以将皇帝那种对自己的怀疑还有疑惑完全表现出来[3]。
2、发现朗读的文章的特点。学生在朗读一篇文章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明白作者在讲什么,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在朗读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在了解诗词的具体内容之后进行朗读,才可以保证朗读时的感情以及语速等达到最佳状态。比如当阅读在读到某一段内容时,段落中作者采用了许多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在朗读时要将重音放在这些词语上面。比如《白杨礼赞》这篇课文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的: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不可或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其中“赞美”,“北方的农民”,“我们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都需要朗读者重读,目的是表现文章标题所写“礼赞”两个字,这就充分把握住了文章的特色。
总之,朗读有利于大脑,因为大声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己欣赏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大声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大声读自己的作品实质是修改完善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齐丽君.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提升策略[J/OL].中国校外教育,2015,(32):36.
[2] 刘淑芳.在语文综合实践中学生提升朗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67.
[3] 汪超.朗读对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