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基础教育,语文必须把语言教学作为最基本的任务。而语言又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所以训练语言,就必须训练思维。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著浅薄,低级,呆板,滥情。语文教学不是知识体系的传授,而是一种能力建构。教材只是导引学习语文的范例。语文教改,教师要注重自身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需要从课堂教授型向指导策划型转变。教学思维需要让学生从机械模仿到创造性思维的转变。
【关键词】语文本色 语言 素养 实践 返璞归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73-01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就更要让语文课充分展露语文本色。
一、语文要体现姓“语”的本色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开展得红红火火,当然对语文课的要求则是议论纷纷,无论是环节的周到、设计的巧妙、语言的生动、气氛的活跃、效果的理想程度都要面面俱到的考查,但作为基础教育,语文必须把语言教学作为最基本的任务。而语言又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所以要训练语言,就必须训练思维。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语文课要体现姓语的特点,就要有“语文味儿”。“味儿”是通过语言“品”出来的。语文课应强调对语言的诵读、咀嚼和推敲,“在读中感受,在思中悟,在辩中明,在说中得”。在语言的品味中,获得美的濡染,激起情感的韵味,体现出人文的关怀。语文课堂的教学最讲究的就是寓教于言,即以词为重点,描述画面,咀嚼旨意,如分析《安塞腰鼓》,以描绘击鼓的“骤雨、旋风、乱蛙、火花”;体会声势“壮阔、火烈”;以“旋转!辐射!翻飞!升华!”体会浓烈的陕北抒情味。同时语文课应强调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强调语感的培养,天津大港中学特级教师赵福楼老师说:“课堂要引导学生,玩味字眼,不断获得积淀。”语文教育专家章熊说:“积淀渐厚,语感日强,增强了语感,则从根本上培养了学生习得母语的能力。”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趣融融。
二、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语文实践
语文教学不是知识体系的传授,而是一种能力建构。有人认为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学习语文知识,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才谈得上语文能力,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能力,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语文能力是一种实践技能,只能通过大量语文实践才能形成。因此,语文课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动情。让学生“忙”起来,或诵读、或讨论、或思考、或争辩、或练笔写作等,教师的活动要降到最低限度。吕叔湘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培养成的。”语文活动主要是语言和思维活动,而不是语文知识的机械接受和记忆活动。这种实践练习活动还要符合语文教学情景,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和智慧心理,符合学生能力形成的逻辑。
三、教材只是导引学习语文的范例
有人认为学习语文只要求在于理解课文内容,课文教学就是要把课文内容讲清楚,让学生全面地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这实际也是一种片面的观点。语文教材主要是文选的形式。它不是知识的讲解形式,而是知识的使用形式。叶圣陶早就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柳斌也强调:“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因此,繁琐的知识分析不符合语文特点,以语文教材为依据,甚至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考查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也不符合语文特点。同一篇文章,如何理解、教什么、如何教,因对象而异,因情景而异,具有多重生成的可能性。
四、语文是生活的学科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有一句名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母语教育教学要以社会为大课堂,以生活为源头,又高于生活,不断提炼生活实践,关心社会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历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非常重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做到“课内得法,课外练功。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语文学习和实践应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
五、语文教学必备的三个转变
第一、教师要完成自身理念的转变。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是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第二、教学模式需要从课堂教授型向指导策划型的转变。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第三、教学思维需要让学生从机械模仿到创造性思维的转变。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中学语文课要返璞归真,以人为本,体现语文的独特个性,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改必须符合语文自身的学科特点。
作者简介:
曾威,男,1970年出生,湖北恩施市人,湖北省恩施市书院中学语文教师,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恩施州作文教学评审委员会委员,曾参编专业著作三部,发表论文多篇。热爱语文教学,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语文本色 语言 素养 实践 返璞归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73-01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就更要让语文课充分展露语文本色。
一、语文要体现姓“语”的本色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开展得红红火火,当然对语文课的要求则是议论纷纷,无论是环节的周到、设计的巧妙、语言的生动、气氛的活跃、效果的理想程度都要面面俱到的考查,但作为基础教育,语文必须把语言教学作为最基本的任务。而语言又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所以要训练语言,就必须训练思维。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语文课要体现姓语的特点,就要有“语文味儿”。“味儿”是通过语言“品”出来的。语文课应强调对语言的诵读、咀嚼和推敲,“在读中感受,在思中悟,在辩中明,在说中得”。在语言的品味中,获得美的濡染,激起情感的韵味,体现出人文的关怀。语文课堂的教学最讲究的就是寓教于言,即以词为重点,描述画面,咀嚼旨意,如分析《安塞腰鼓》,以描绘击鼓的“骤雨、旋风、乱蛙、火花”;体会声势“壮阔、火烈”;以“旋转!辐射!翻飞!升华!”体会浓烈的陕北抒情味。同时语文课应强调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强调语感的培养,天津大港中学特级教师赵福楼老师说:“课堂要引导学生,玩味字眼,不断获得积淀。”语文教育专家章熊说:“积淀渐厚,语感日强,增强了语感,则从根本上培养了学生习得母语的能力。”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趣融融。
二、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语文实践
语文教学不是知识体系的传授,而是一种能力建构。有人认为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学习语文知识,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才谈得上语文能力,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能力,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语文能力是一种实践技能,只能通过大量语文实践才能形成。因此,语文课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动情。让学生“忙”起来,或诵读、或讨论、或思考、或争辩、或练笔写作等,教师的活动要降到最低限度。吕叔湘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培养成的。”语文活动主要是语言和思维活动,而不是语文知识的机械接受和记忆活动。这种实践练习活动还要符合语文教学情景,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和智慧心理,符合学生能力形成的逻辑。
三、教材只是导引学习语文的范例
有人认为学习语文只要求在于理解课文内容,课文教学就是要把课文内容讲清楚,让学生全面地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这实际也是一种片面的观点。语文教材主要是文选的形式。它不是知识的讲解形式,而是知识的使用形式。叶圣陶早就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柳斌也强调:“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因此,繁琐的知识分析不符合语文特点,以语文教材为依据,甚至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考查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也不符合语文特点。同一篇文章,如何理解、教什么、如何教,因对象而异,因情景而异,具有多重生成的可能性。
四、语文是生活的学科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有一句名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母语教育教学要以社会为大课堂,以生活为源头,又高于生活,不断提炼生活实践,关心社会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历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非常重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做到“课内得法,课外练功。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语文学习和实践应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
五、语文教学必备的三个转变
第一、教师要完成自身理念的转变。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是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第二、教学模式需要从课堂教授型向指导策划型的转变。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第三、教学思维需要让学生从机械模仿到创造性思维的转变。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中学语文课要返璞归真,以人为本,体现语文的独特个性,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改必须符合语文自身的学科特点。
作者简介:
曾威,男,1970年出生,湖北恩施市人,湖北省恩施市书院中学语文教师,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恩施州作文教学评审委员会委员,曾参编专业著作三部,发表论文多篇。热爱语文教学,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