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历史地名的起源和演变,弄清今名由来,古名位置和古今地名的对应关系,是掌握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所不可缺少的。地名学的探明的有关的地名特征,如地名的词语性、地理性、社会性、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对于史地教学来说,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有利于增加教学实践的真实、趣味和美感,以及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地理原因。具体来说,其教学价值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从语言学角度看,地名系由語词构成,属于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语词,它除了有口头的字音和局部的字形外,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具有一定的词义。地名的语词性特殊,主要体现在它的词义上。其内涵一是表示特定空间位置上的某一处所,一是指它展现出来的某种确定的含义。如作为地名的华盛顿,它标志着美国首都这个独一无二的特定的地方,还表现着这是为纪念华盛顿其人对美国所作贡献而命名的地名。再如我国的尚志市、左权县、志丹县等,也属同类情况。明确了地名词语性的定名所指和依据,就可以从这两方面来讲清地名。如此,则能便史地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充实,而收其真实、趣味和美感之良效。
二、根据地学的理论,地名的地理性殊性,是指它所表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形态而言
从构词角度上看,它是以通名来表示所属类型,以专名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区别的,即对位于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地理形态的地方,是通过地名的不同称谓来表示的。如果说地名的词语性赋予了它音、形、义的话,那么地名的地理性则使
它具有了指位性和分类性的特征。同时,它还以自己的专名部分,反映着被命名地方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特征,构成其标志地理形态的基础。讲解历史地名时尤其应将这两点体现出来,如太平军大败湘军的湖口,就应指名是鄱阳湖汇入长江处的一个狭窄的水道。
三、地名是社会共同创造的产物,它不是某个特定地点本身,而是该地点的代号或指称
一个地名的产生,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最初只是被部分提出来并认可,后来在频繁交往中才得到社会的承认并使用,这样它就按照人们约定俗成的方式传播开来。它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要求简明易记并便于读写,于是又不断向简化方向发展。在阶级社会中,统治者利用起名和改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遂对地名的演化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历史教学还是在地理教学中,都是应予注意的,因为象长安、安西、镇南关、绥远、绥化、怀远之类地名是俯首即拾的。
四、地名总是由繁衍生息于当地的居民以其语言定名的,这就赋予了它民族性的特征
地名反映着某些民族历史和称谓的来源,它在历史上迁徙路线以及分布范围,其社会史中经济文化生活的主要情况,特别是政治史上民族关系的变化和一些重大事件的情况等等。如海兰泡、尼满河,萨哈林等皆属满语地名,甚至连黑龙江本身也是满语“萨哈林乌拉”的意译,可见其皆为久居黑龙江流城的满族祖先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而定的地名,说明这一带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实地教学中 讲述这类地名时,应当考虑这种特征的重要意义。
五,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因而也有随历史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一面
由于地名的社会性,要求通行后的地名要基本保持不变,这又使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因此,尽管地名也发生更改,但其主流却是它的相对稳定性。如成都、邯郸等,一经定名以后,就未曾改变过。地名学研究表明:行政区划的名称随时代变化改动较多,而自然地理名称和居民住地称谓的改动则较少;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地名因政治变动一般寿命较短,而表现景观特征的地名因客体稳定则往往长久延续。同样,地名的这种特性在史地教学中也是值得重视的。
总之,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它通常能反映出当时的某些自然特征和历史背景的状况,甚至史事本身的某些侧面或具体细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该地的历史地理特征。因此,将地名学的有关知识运用于史地教学实践,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和加深认知事物的力度上,起着十分特出的作用。
一、从语言学角度看,地名系由語词构成,属于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语词,它除了有口头的字音和局部的字形外,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具有一定的词义。地名的语词性特殊,主要体现在它的词义上。其内涵一是表示特定空间位置上的某一处所,一是指它展现出来的某种确定的含义。如作为地名的华盛顿,它标志着美国首都这个独一无二的特定的地方,还表现着这是为纪念华盛顿其人对美国所作贡献而命名的地名。再如我国的尚志市、左权县、志丹县等,也属同类情况。明确了地名词语性的定名所指和依据,就可以从这两方面来讲清地名。如此,则能便史地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充实,而收其真实、趣味和美感之良效。
二、根据地学的理论,地名的地理性殊性,是指它所表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形态而言
从构词角度上看,它是以通名来表示所属类型,以专名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区别的,即对位于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地理形态的地方,是通过地名的不同称谓来表示的。如果说地名的词语性赋予了它音、形、义的话,那么地名的地理性则使
它具有了指位性和分类性的特征。同时,它还以自己的专名部分,反映着被命名地方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特征,构成其标志地理形态的基础。讲解历史地名时尤其应将这两点体现出来,如太平军大败湘军的湖口,就应指名是鄱阳湖汇入长江处的一个狭窄的水道。
三、地名是社会共同创造的产物,它不是某个特定地点本身,而是该地点的代号或指称
一个地名的产生,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最初只是被部分提出来并认可,后来在频繁交往中才得到社会的承认并使用,这样它就按照人们约定俗成的方式传播开来。它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要求简明易记并便于读写,于是又不断向简化方向发展。在阶级社会中,统治者利用起名和改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遂对地名的演化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历史教学还是在地理教学中,都是应予注意的,因为象长安、安西、镇南关、绥远、绥化、怀远之类地名是俯首即拾的。
四、地名总是由繁衍生息于当地的居民以其语言定名的,这就赋予了它民族性的特征
地名反映着某些民族历史和称谓的来源,它在历史上迁徙路线以及分布范围,其社会史中经济文化生活的主要情况,特别是政治史上民族关系的变化和一些重大事件的情况等等。如海兰泡、尼满河,萨哈林等皆属满语地名,甚至连黑龙江本身也是满语“萨哈林乌拉”的意译,可见其皆为久居黑龙江流城的满族祖先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而定的地名,说明这一带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实地教学中 讲述这类地名时,应当考虑这种特征的重要意义。
五,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因而也有随历史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一面
由于地名的社会性,要求通行后的地名要基本保持不变,这又使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因此,尽管地名也发生更改,但其主流却是它的相对稳定性。如成都、邯郸等,一经定名以后,就未曾改变过。地名学研究表明:行政区划的名称随时代变化改动较多,而自然地理名称和居民住地称谓的改动则较少;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地名因政治变动一般寿命较短,而表现景观特征的地名因客体稳定则往往长久延续。同样,地名的这种特性在史地教学中也是值得重视的。
总之,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它通常能反映出当时的某些自然特征和历史背景的状况,甚至史事本身的某些侧面或具体细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该地的历史地理特征。因此,将地名学的有关知识运用于史地教学实践,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和加深认知事物的力度上,起着十分特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