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殊教育是大爱、挚爱和真爱的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与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奉献赏识平等尊重
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我要说:没有大爱、挚爱和真爱就没有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爱心教育,是良心教育,是包容一切的教育。而培智教育(含弱智儿、自闭儿、脑瘫儿、发育迟缓儿童的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要阵地,它特别体现弱智儿童的成长、发展之全过程,特殊儿童,尽管他们在智力上有缺陷,心理、生理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但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有安全感、信任自己的老师和同学,最重要一点是爱这些孩子,从心里、心底接纳他们。
一、奉献爱心、永无止境
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有同样的心理上的需要,如:需要轻轻的爱抚、赞许的眼神、弯下腰平等的交流及获得表扬和鼓励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弱智学生容易自卑,心理较压抑。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帮助智力落后儿童树立起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使他们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是教育他们最有效的法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强化,而且还要善于有意识地创造机会,使其获得成功,并且让他们经常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二、赏识激励、尊重个性
所谓赏识激励,就是能慧眼看到每个智力残疾孩子的长处,甚至善于发现他身上隐藏的不易被觉察的优点,并激励每个孩子力求上进,能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多鼓励孩子,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即便是犯了错,也不要一味的指责孩子,要用激励的语言给他加油、给他信心!
赏识的前提是教师要先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多与孩子交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认同它们。教师的认同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满足和喜悦,教师要肯定、表扬他们的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发现并表现出自己不同于他人的长处,以激发他们的自信,找寻快乐的源泉。
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自闭的孩子,教师尤其要付出十二万分的细致、耐心和爱心,要小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对这类孩子我们要给予更多的身体接触,如充满爱意的摸摸他(她)的头,拉拉他的手或给予真情的拥抱等。研究表明,肌肤接触对情绪安定的人格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令身体分泌出令人产生幸福感觉的物质。处于情绪紧张状态的孩子得到无条件的拥抱和一些口头的“你是好孩子”之类的鼓励,让他们较快的恢复健康正常的情绪。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在智障儿童表现出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时,就对其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十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会使智障儿童自信心大大受挫,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主动性。其实,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尝试就免不了犯错误,由于他们身心的缺陷他们可能犯更多的错误,同样的错误不断的重复发生。其实很多错误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经验、相关知识和身心的缺陷的缘故。
因此,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以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们这样那样的错误,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的认知、探索、创造这个世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吸收知识的养料,更好的补偿缺陷。
三、以身作则、传递快乐
智障儿童天性中也好模仿,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要是直观形象的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教师作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引导者、首先成为他们最易跟从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智障儿童学习的良好榜样。因此,我们就从自身做起,有意识地以愉快、喜悦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首先,教师本身要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爱,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滴快乐,做到平凡处事,淡然生活,知足常乐。如果每个教师都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那么这种美好的感受就会溢于言表,从而感染到身边的孩子。
其次要乐于奉献和富于敬业精神,对智力障碍孩子充满关爱。心中有爱就会有激情,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孩子的情绪,照亮孩子的心灵;心中有爱,就会自觉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处处以孩子的情感体验为中心;心中有爱,就会谨慎说话,慎重处事,绝不以自己的任何灰色情绪影响孩子一天的快乐情绪,甚至挫伤孩子幼小的心灵。正如所说:“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没有大爱、挚爱和真爱就没有特殊教育”。 当孩子们被快乐的关爱包围,教师的快乐光辉已熏染到他们纯洁的心灵。
四、家校沟通、共筑平台
家庭是智障儿童与特殊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智障儿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双方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智障儿童学校教育培养的快乐情绪若不能在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得以延续,那么特殊教育者在学校的许多工作是徒劳的。因此,在活动中,我们通过和家长沟通及家访,结合日常的交谈,家长指导手册等,让家长了解快乐情绪对学习得的好处及培养方法,取得家长在认识上的共鸣,争取家长在行动上的配合,使教育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培养能力、学会生活
为了让智障孩子在活动中多取得成功,我们就在活动中多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来培养他们独立生存与生活的能力,智障儿童虽然智力低下,但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尊严,也是独立的人,应该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他们又往往会对自己所选择的事情投入更多的热情,从而以全身的激情投入其中,以快乐的心情去享受快乐,培养生活能力,从而达到生存与生活的最终目的。
弱智儿童是迟开的花朵,如对他们加以妥善的照料,给予适合生长的土壤和营养,也可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我想,只要我们特教工作者倾注更多的爱,让每个弱智孩子拥有自信和快乐,吸取更多的关爱,让这些孩子在晴朗的天空下,在满园的姹紫嫣红中一定也会有他独自的芬芳。
有人说:衡量一个社会或地区的文明程度高低与否,要看他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程度。真心的希望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用大爱、挚爱和真爱来温暖和帮助这些弱势群体,让他们早日融入到我们充满大爱的阳光与温暖之中。
【关键词】 奉献赏识平等尊重
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我要说:没有大爱、挚爱和真爱就没有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爱心教育,是良心教育,是包容一切的教育。而培智教育(含弱智儿、自闭儿、脑瘫儿、发育迟缓儿童的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要阵地,它特别体现弱智儿童的成长、发展之全过程,特殊儿童,尽管他们在智力上有缺陷,心理、生理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但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有安全感、信任自己的老师和同学,最重要一点是爱这些孩子,从心里、心底接纳他们。
一、奉献爱心、永无止境
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有同样的心理上的需要,如:需要轻轻的爱抚、赞许的眼神、弯下腰平等的交流及获得表扬和鼓励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弱智学生容易自卑,心理较压抑。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帮助智力落后儿童树立起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使他们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是教育他们最有效的法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强化,而且还要善于有意识地创造机会,使其获得成功,并且让他们经常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二、赏识激励、尊重个性
所谓赏识激励,就是能慧眼看到每个智力残疾孩子的长处,甚至善于发现他身上隐藏的不易被觉察的优点,并激励每个孩子力求上进,能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多鼓励孩子,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即便是犯了错,也不要一味的指责孩子,要用激励的语言给他加油、给他信心!
赏识的前提是教师要先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多与孩子交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认同它们。教师的认同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满足和喜悦,教师要肯定、表扬他们的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发现并表现出自己不同于他人的长处,以激发他们的自信,找寻快乐的源泉。
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自闭的孩子,教师尤其要付出十二万分的细致、耐心和爱心,要小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对这类孩子我们要给予更多的身体接触,如充满爱意的摸摸他(她)的头,拉拉他的手或给予真情的拥抱等。研究表明,肌肤接触对情绪安定的人格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令身体分泌出令人产生幸福感觉的物质。处于情绪紧张状态的孩子得到无条件的拥抱和一些口头的“你是好孩子”之类的鼓励,让他们较快的恢复健康正常的情绪。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在智障儿童表现出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时,就对其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十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会使智障儿童自信心大大受挫,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主动性。其实,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尝试就免不了犯错误,由于他们身心的缺陷他们可能犯更多的错误,同样的错误不断的重复发生。其实很多错误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经验、相关知识和身心的缺陷的缘故。
因此,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以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们这样那样的错误,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的认知、探索、创造这个世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吸收知识的养料,更好的补偿缺陷。
三、以身作则、传递快乐
智障儿童天性中也好模仿,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要是直观形象的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教师作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引导者、首先成为他们最易跟从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智障儿童学习的良好榜样。因此,我们就从自身做起,有意识地以愉快、喜悦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首先,教师本身要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爱,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滴快乐,做到平凡处事,淡然生活,知足常乐。如果每个教师都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那么这种美好的感受就会溢于言表,从而感染到身边的孩子。
其次要乐于奉献和富于敬业精神,对智力障碍孩子充满关爱。心中有爱就会有激情,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孩子的情绪,照亮孩子的心灵;心中有爱,就会自觉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处处以孩子的情感体验为中心;心中有爱,就会谨慎说话,慎重处事,绝不以自己的任何灰色情绪影响孩子一天的快乐情绪,甚至挫伤孩子幼小的心灵。正如所说:“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没有大爱、挚爱和真爱就没有特殊教育”。 当孩子们被快乐的关爱包围,教师的快乐光辉已熏染到他们纯洁的心灵。
四、家校沟通、共筑平台
家庭是智障儿童与特殊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智障儿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双方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智障儿童学校教育培养的快乐情绪若不能在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得以延续,那么特殊教育者在学校的许多工作是徒劳的。因此,在活动中,我们通过和家长沟通及家访,结合日常的交谈,家长指导手册等,让家长了解快乐情绪对学习得的好处及培养方法,取得家长在认识上的共鸣,争取家长在行动上的配合,使教育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培养能力、学会生活
为了让智障孩子在活动中多取得成功,我们就在活动中多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来培养他们独立生存与生活的能力,智障儿童虽然智力低下,但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尊严,也是独立的人,应该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他们又往往会对自己所选择的事情投入更多的热情,从而以全身的激情投入其中,以快乐的心情去享受快乐,培养生活能力,从而达到生存与生活的最终目的。
弱智儿童是迟开的花朵,如对他们加以妥善的照料,给予适合生长的土壤和营养,也可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我想,只要我们特教工作者倾注更多的爱,让每个弱智孩子拥有自信和快乐,吸取更多的关爱,让这些孩子在晴朗的天空下,在满园的姹紫嫣红中一定也会有他独自的芬芳。
有人说:衡量一个社会或地区的文明程度高低与否,要看他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程度。真心的希望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用大爱、挚爱和真爱来温暖和帮助这些弱势群体,让他们早日融入到我们充满大爱的阳光与温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