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应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思考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真正地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综合性。
一、作业设计基本原则
作业目标要有针对性。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不同种类的作用的目的性不同,因此,在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需要有强烈的针对性,在课堂作业需要简单而富有趣味,并且能够控制好课堂作业的实践和内容,让学生短时间的将课堂学习内容通过联想和延展到其他门类。课后作业是学生独立思考课堂学习内容,查缺补漏的环节,需要作业覆盖面广且有启发性。
作业形式要有趣味性。小学生从心理特点和生理成长阶段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因此,在作业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题目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连线题目比填空题目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比题目比抄写题目更有意思。题目新颖、立意独特的题目教育和训练意义更大。
作业难度要有层次性。语文教学是公共基础课程,小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和性格特点的不同,对语文课程的感知度不同,有的学生对语文存在抵触情绪,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则十分喜欢,那么在布置课堂和课后作业的时候,应当注重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的能力,尽量让学生有多样化的选择来实现训练目的。
作业答案要有开放性。语文作业的答案本身没有绝对性,然而一部分教师过分依赖教辅书本,对教辅书的答案推崇备至,对学生的“独特”答案视而不见,有点教辅资料的答案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没有查看和订正,从而误导了学生的例子不在少数。语文作业的目的根本在于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做知识的主人,教师应当不设置标准答案,并且善于发现学生的独具一格的答案,做合理的评判。
二、语文作业现状分析
1. 作业量普遍过多
小学素质教育并没有让学生的书包越来越轻,反而出现了小学生戴眼镜,书包越来越重的局面,一方面是一些家长希望学生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为学生购买了大量的辅导资料,另外一方面一些教师为了评比职称甚至与一些书商进行不良合作,让学生变相购买辅导资料。结果导致学生除了课堂作业之外,辅导资料上的作业也让学生压力过大。
2. 内容局限,形式单一
经典教材的作业编写方面较为中庸,题目形式也单一,教材的课后作业只适合基础训练,而需要进行拔高层次的训练,教师通常采用教辅资料上面的题目,而一些教辅资料编写仓促,并且对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把握不准确,所谓的拔高题目让学生不知所以。简单机械的作业,学生甚至都能够背诵语文教师的布置作业的讨论,可想而知当前教师的语文作业设计能力相当薄弱。
三、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
“听”的作业。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听”最开始训练的能力,小学生在作为婴儿时期就开始通过听周围人群的对话来开始学习语文,但是由于各地方言和说话习惯的不同,存在一些误导和语法错误。因此,在课堂作业方面应当加大“听”的成分,在听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下自己认为好短语也是一种综合训练方法。通过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能够获取课本的朗读音频,对纠正学生发音具有重要意义。
“说”的作业。说是语文教学需要达到最直接和重要的教育目的。目前一些小学生能说会道,不怯场,而另外一些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都是因为说的作业完成情况不佳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转述课文主要内容,让同桌之间发现别的同学对于课文的理解,对相互启发和交流十分重要,其次,在课后作业方面让学生通过问家长问题然后来课堂上转述,能够加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
“读”的作业。“读”的作业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布置许多阅读作业,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丰富学生的知识。小学语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注意对涉及阅读作业的布置。小学生对于漫画类的读本较为偏爱,通过选择有插图或者连环画的书本来吸引小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在快乐当中学习知识。小学语文中“读”的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加,学习语文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写”的作业。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设计相应的实践作业。通过自己动手,可以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责任编辑 邱丽
一、作业设计基本原则
作业目标要有针对性。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不同种类的作用的目的性不同,因此,在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需要有强烈的针对性,在课堂作业需要简单而富有趣味,并且能够控制好课堂作业的实践和内容,让学生短时间的将课堂学习内容通过联想和延展到其他门类。课后作业是学生独立思考课堂学习内容,查缺补漏的环节,需要作业覆盖面广且有启发性。
作业形式要有趣味性。小学生从心理特点和生理成长阶段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因此,在作业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题目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连线题目比填空题目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比题目比抄写题目更有意思。题目新颖、立意独特的题目教育和训练意义更大。
作业难度要有层次性。语文教学是公共基础课程,小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和性格特点的不同,对语文课程的感知度不同,有的学生对语文存在抵触情绪,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则十分喜欢,那么在布置课堂和课后作业的时候,应当注重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的能力,尽量让学生有多样化的选择来实现训练目的。
作业答案要有开放性。语文作业的答案本身没有绝对性,然而一部分教师过分依赖教辅书本,对教辅书的答案推崇备至,对学生的“独特”答案视而不见,有点教辅资料的答案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没有查看和订正,从而误导了学生的例子不在少数。语文作业的目的根本在于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做知识的主人,教师应当不设置标准答案,并且善于发现学生的独具一格的答案,做合理的评判。
二、语文作业现状分析
1. 作业量普遍过多
小学素质教育并没有让学生的书包越来越轻,反而出现了小学生戴眼镜,书包越来越重的局面,一方面是一些家长希望学生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为学生购买了大量的辅导资料,另外一方面一些教师为了评比职称甚至与一些书商进行不良合作,让学生变相购买辅导资料。结果导致学生除了课堂作业之外,辅导资料上的作业也让学生压力过大。
2. 内容局限,形式单一
经典教材的作业编写方面较为中庸,题目形式也单一,教材的课后作业只适合基础训练,而需要进行拔高层次的训练,教师通常采用教辅资料上面的题目,而一些教辅资料编写仓促,并且对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把握不准确,所谓的拔高题目让学生不知所以。简单机械的作业,学生甚至都能够背诵语文教师的布置作业的讨论,可想而知当前教师的语文作业设计能力相当薄弱。
三、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
“听”的作业。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听”最开始训练的能力,小学生在作为婴儿时期就开始通过听周围人群的对话来开始学习语文,但是由于各地方言和说话习惯的不同,存在一些误导和语法错误。因此,在课堂作业方面应当加大“听”的成分,在听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下自己认为好短语也是一种综合训练方法。通过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能够获取课本的朗读音频,对纠正学生发音具有重要意义。
“说”的作业。说是语文教学需要达到最直接和重要的教育目的。目前一些小学生能说会道,不怯场,而另外一些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都是因为说的作业完成情况不佳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转述课文主要内容,让同桌之间发现别的同学对于课文的理解,对相互启发和交流十分重要,其次,在课后作业方面让学生通过问家长问题然后来课堂上转述,能够加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
“读”的作业。“读”的作业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布置许多阅读作业,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丰富学生的知识。小学语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注意对涉及阅读作业的布置。小学生对于漫画类的读本较为偏爱,通过选择有插图或者连环画的书本来吸引小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在快乐当中学习知识。小学语文中“读”的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加,学习语文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写”的作业。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设计相应的实践作业。通过自己动手,可以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