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观看一场艺术演出,到现场观看与在家里看电视转播感受会有很大不同。在现场,由于身临其境,情绪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跌宕起伏,情感的体验、思想的冲击会久久回荡。如果观看一次艺术表演,看作一次思想道德教学,它与我们的品德课堂应该是异曲同工的。艺术表演除了故事情节外,现场感的营造也是艺术表演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品德课堂要感动学生、增强体验、促动心灵,也需要内容的吸引性、形式的参与性,需要“现场感”。
一、 现场感以真实感为基础
品德学习源于生活。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学要与生活结合。教学与生活结合,就是要使教学生活化,教学资源来源生活化。我们认为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艺术作品可以经过艺术的加工处理,只要合情合理的就是真实的。在艺术作品中所谓合情,首先是通过作者本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体会和感悟,进而给人展示出一个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的艺术世界,这个展示符合人的认识和情感变化,体现出人从形象思维升华到抽象思维的规律。情的指向就是人的主观世界的变化,合情就是合乎人的主观世界的认识变化规律。艺术的合理是指作品创造符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规律,即在作品对象的认知范围之内,符合观赏者的现实经验,使之对作品认同,进而受到感染和启迪。
教学的力量源于真。真实触动真情,促进体验,形成德行。品德内容的假、大、空已经使得不少学生在走进课堂时就有了“德育是假的,品德是无用的”的观点。在这样的意识下,品德教学怎么去表达真实感受?品德教学课堂不是艺术表演,它是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引导,帮助学生过幸福的生活。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典型道德现象的剖析,让学生感悟、认识和理解道德规范,并影响他们的行为。
在品德课堂中,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更能引起同学的共鸣。在品德教学中,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发挥学生在品德课堂中的积极性,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作为课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的话语权,使得他们愿意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思想的碰撞中,在情感的交流中,明辨是非,启迪生活。教师的生活经历是增加课堂现实感的重要资源。因为教师是课堂中的一员,是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加上学生的向师性和好奇性,更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提高教学效能。在品德课堂中教师的出场时机和出现的姿态是品德课堂现场感营造的关键节点。从品德课堂场景而言,教师要更多地扮演的角色是发起者、观摩者、参与者,少当评判者、真理发布者。教师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教学资源时,一定要说实话露真情,任何矫揉造作、虚情假意都不可能激起课堂现场感。
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是品德课堂现场不可缺少的资源。紧扣主题的中外经典故事,与主题相符的社会热点,有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更能营造现场感。
二、 现场感以生活体验为前提
品德的形成既有渐进性,又有突变性,其原因都是生活经历。学生道德品德发展形成的过程实质是一个生活过程。品德课堂要吸引学生,营造现场感要以生活体验为前提,就是说品德教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生活现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出发组织教学,使得学生对品德课堂中出现的品德观点能够认识和理解,并能指导行动。另一方面,在品德教学中,要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活体验,有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参与社会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场景就是品德课堂。当下,学生禁锢在校园狭小的空间中,没有机会了解社会。在校园里,很多校规都是针对学生的“动”来限制学生的“动”,使得本来活泼好动的学生变成安分守己的考试机器。要知道,道德的形成是因为生活,有了历练,才有体验,才会知道对的、善的和好的。道德品德的形成就像游泳,只有在水中才能习得。
鉴于上述认识,品德教学就要利用一切教学机会,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去拓展学生的生活。在品德教学中经历也是一种资源。当然,社会色彩斑斓,学生参与的机会毕竟有限,我们可以通过读书等方式让学生间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但是这也需要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为前提,这样才有可能举一反三。
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样适用于学生品德习得。在品德教学中,教学组织者要了解学生生活经历,参与他们的活动,成为他们的朋友,始终坚守学生的立场。所以,品德课教师要在教学以外找到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空间和方式,了解他们的道德认知,这样组织起来的教学活动才有现场感。学生已经认识和感悟的,引发不了他们的情绪,远超学生认知的道德观点,同样不会引起他们的共鸣。
三、 现场感以唤醒情感为纽带
品德是个知、情、意的结合体,知是基础,情是纽带,意是呈现。对于思想道德观点的认识和认同,需要有一定情感基础。有亲近感的喜欢的,就有更多的机会认识了解,也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而且乐此不疲,此时的思想行为基本处在自然开放的状态中,品德教学的现场感容易形成,教学的效果就好。反之,没有好感,甚至厌恶,就会使得主体处于一种紧张封闭状态,即使参与也只是以伪装的面目出现。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学主题的选择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欢迎的、亲近的,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充满自由的自然的过程,这样教学的现场感才容易形成。在品德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对课堂现场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以怎样的情感、姿态出现在课堂中,一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情绪,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整个课堂的情感氛围。教师对思想品德的认同和学生的热切期望,可以极大地提高品德课堂的现场感。同时,在品德教学中,要聚合情感,就应该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组织教学,在整体把握品德方向的前提下要吻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课堂形式到课堂内容应该是学生喜欢的。任何单一的没有变化的课堂只会让学生产生排斥情绪。从这一点说,品德教学从来不拒绝艺术表现形式,如音乐、影视作品、诗词、名言警句等,因为艺术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为品德课堂营造具有吸引力的现场感。
四、 现场感以互动交流为手段
采取互动交流的手段利于品德课堂现场感的形成。在比赛激烈的球场,球迷们即兴的情绪表现,催生了球场的现场气氛。剧场里演员们直接与观众的神态情绪互动交流,把观众带入故事情节中。品德课堂要产生现场感,也要让在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课堂情境中,没有冷静的旁观者,只有被唤醒的参与者,让思想观点在课堂碰撞中实现交融。品德课堂的现场感来自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对话、解疑。抓住教育的主题,以学生认识的相关社会知识为背景,截取生活中真实的、贴近实际的,使学生学有所知、知有所用的典型案例,激发情感,引发思考。
通过即兴展示社会情境、组织辩题、课堂游戏、典型案例的视频报道、讲自己的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从中扮演角色,引发情感。在课堂中,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在互动思辨中获得真切体验和生活经验。
在品德课堂现场,教师与学生永远是第一要素,忽略了他们的思想、情感而展现的道理、道德都是水中浮萍。品德课堂重视的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生活的体验、情感的升华,进而成为道德素养。我们都说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生活的现场。这种观点可能过于单一,因为学生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品德教学为了学生更好地生活,我们既要多视角关注学生生活,又不可能把学生的生活场景都移植到课堂,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取舍,在课堂中营造现场感。
一、 现场感以真实感为基础
品德学习源于生活。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学要与生活结合。教学与生活结合,就是要使教学生活化,教学资源来源生活化。我们认为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艺术作品可以经过艺术的加工处理,只要合情合理的就是真实的。在艺术作品中所谓合情,首先是通过作者本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体会和感悟,进而给人展示出一个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的艺术世界,这个展示符合人的认识和情感变化,体现出人从形象思维升华到抽象思维的规律。情的指向就是人的主观世界的变化,合情就是合乎人的主观世界的认识变化规律。艺术的合理是指作品创造符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规律,即在作品对象的认知范围之内,符合观赏者的现实经验,使之对作品认同,进而受到感染和启迪。
教学的力量源于真。真实触动真情,促进体验,形成德行。品德内容的假、大、空已经使得不少学生在走进课堂时就有了“德育是假的,品德是无用的”的观点。在这样的意识下,品德教学怎么去表达真实感受?品德教学课堂不是艺术表演,它是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引导,帮助学生过幸福的生活。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典型道德现象的剖析,让学生感悟、认识和理解道德规范,并影响他们的行为。
在品德课堂中,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更能引起同学的共鸣。在品德教学中,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发挥学生在品德课堂中的积极性,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作为课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的话语权,使得他们愿意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思想的碰撞中,在情感的交流中,明辨是非,启迪生活。教师的生活经历是增加课堂现实感的重要资源。因为教师是课堂中的一员,是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加上学生的向师性和好奇性,更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提高教学效能。在品德课堂中教师的出场时机和出现的姿态是品德课堂现场感营造的关键节点。从品德课堂场景而言,教师要更多地扮演的角色是发起者、观摩者、参与者,少当评判者、真理发布者。教师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教学资源时,一定要说实话露真情,任何矫揉造作、虚情假意都不可能激起课堂现场感。
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是品德课堂现场不可缺少的资源。紧扣主题的中外经典故事,与主题相符的社会热点,有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更能营造现场感。
二、 现场感以生活体验为前提
品德的形成既有渐进性,又有突变性,其原因都是生活经历。学生道德品德发展形成的过程实质是一个生活过程。品德课堂要吸引学生,营造现场感要以生活体验为前提,就是说品德教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生活现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出发组织教学,使得学生对品德课堂中出现的品德观点能够认识和理解,并能指导行动。另一方面,在品德教学中,要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活体验,有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参与社会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场景就是品德课堂。当下,学生禁锢在校园狭小的空间中,没有机会了解社会。在校园里,很多校规都是针对学生的“动”来限制学生的“动”,使得本来活泼好动的学生变成安分守己的考试机器。要知道,道德的形成是因为生活,有了历练,才有体验,才会知道对的、善的和好的。道德品德的形成就像游泳,只有在水中才能习得。
鉴于上述认识,品德教学就要利用一切教学机会,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去拓展学生的生活。在品德教学中经历也是一种资源。当然,社会色彩斑斓,学生参与的机会毕竟有限,我们可以通过读书等方式让学生间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但是这也需要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为前提,这样才有可能举一反三。
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样适用于学生品德习得。在品德教学中,教学组织者要了解学生生活经历,参与他们的活动,成为他们的朋友,始终坚守学生的立场。所以,品德课教师要在教学以外找到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空间和方式,了解他们的道德认知,这样组织起来的教学活动才有现场感。学生已经认识和感悟的,引发不了他们的情绪,远超学生认知的道德观点,同样不会引起他们的共鸣。
三、 现场感以唤醒情感为纽带
品德是个知、情、意的结合体,知是基础,情是纽带,意是呈现。对于思想道德观点的认识和认同,需要有一定情感基础。有亲近感的喜欢的,就有更多的机会认识了解,也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而且乐此不疲,此时的思想行为基本处在自然开放的状态中,品德教学的现场感容易形成,教学的效果就好。反之,没有好感,甚至厌恶,就会使得主体处于一种紧张封闭状态,即使参与也只是以伪装的面目出现。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学主题的选择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欢迎的、亲近的,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充满自由的自然的过程,这样教学的现场感才容易形成。在品德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对课堂现场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以怎样的情感、姿态出现在课堂中,一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情绪,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整个课堂的情感氛围。教师对思想品德的认同和学生的热切期望,可以极大地提高品德课堂的现场感。同时,在品德教学中,要聚合情感,就应该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组织教学,在整体把握品德方向的前提下要吻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课堂形式到课堂内容应该是学生喜欢的。任何单一的没有变化的课堂只会让学生产生排斥情绪。从这一点说,品德教学从来不拒绝艺术表现形式,如音乐、影视作品、诗词、名言警句等,因为艺术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为品德课堂营造具有吸引力的现场感。
四、 现场感以互动交流为手段
采取互动交流的手段利于品德课堂现场感的形成。在比赛激烈的球场,球迷们即兴的情绪表现,催生了球场的现场气氛。剧场里演员们直接与观众的神态情绪互动交流,把观众带入故事情节中。品德课堂要产生现场感,也要让在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课堂情境中,没有冷静的旁观者,只有被唤醒的参与者,让思想观点在课堂碰撞中实现交融。品德课堂的现场感来自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对话、解疑。抓住教育的主题,以学生认识的相关社会知识为背景,截取生活中真实的、贴近实际的,使学生学有所知、知有所用的典型案例,激发情感,引发思考。
通过即兴展示社会情境、组织辩题、课堂游戏、典型案例的视频报道、讲自己的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从中扮演角色,引发情感。在课堂中,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在互动思辨中获得真切体验和生活经验。
在品德课堂现场,教师与学生永远是第一要素,忽略了他们的思想、情感而展现的道理、道德都是水中浮萍。品德课堂重视的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生活的体验、情感的升华,进而成为道德素养。我们都说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生活的现场。这种观点可能过于单一,因为学生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品德教学为了学生更好地生活,我们既要多视角关注学生生活,又不可能把学生的生活场景都移植到课堂,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取舍,在课堂中营造现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