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蒙养教学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读、写、作三事。“读”是指阅读,“写”是习字,而“作”就是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在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老师束修之厚薄,地位之高下,往往以其能否教作文为判。”(陈东原《中国科举时代之教育》)蒙学的写作训练,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一套传统的做法。
首先,作文从模仿入手。
宋朝大学者、大教育家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既是对古人作文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后人写作规律的一般认识。因此,在我国古代,出现了专门用于作文教学的文章选编,以供初学者使用。写文章是这样,写诗作对也是这样。宋朝诗人欧阳修曾说过:“作诗须多诵古今人诗。不独诗尔,其他文字皆然。”边仿边作,慢慢形成熟练技巧,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人们也发现模仿不能代替创作,“文章之道,必师古人,而不可袭乎古人。”如:“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晋陆机《文赋》)、“文律运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所以,在我们现在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模仿的同时,我们还必须鼓励和要求学生“以己之笔,抒己之怀”,既要模仿,更要创造。
第二,十分注重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在古代的蒙学教文中,注重锤字、炼句、布局、谋篇等基础训练,而不尽是笼统的一篇一篇的去写。学诗作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诗与对的一般写法,而且借以进行词句的严格训练。“选义按部,考辞就班”、“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晋朝陆机《文赋》)、“惟首尾相援,则附会之体,固亦无以加于此点”(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蒙学写作练习,注重进行分解练习。特别是较难掌握的议论文,在宋元以后,人们逐渐将其分解为几个部分:“冒、原、讲、证、结”,或者“破题、承题、分股、大结”,或“起、承、转、合”。这些部分,同我们现在写议论文的“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得出结论”大致相同(张治公《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作文教学》)。基本功训练扎实,这是古代蒙学写作教学的长处,但后来愈来拘泥于格律的公式化,特别是明朝成化以后,以八股取士,更使作文格律化、公式化,日益成为习作发展的桎梏,束缚作者的思想,也招徕更多有识之士的责难之声。顾炎武曾斥之曰:“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顾炎武《日知录科举》)。这些对于我们现在的写作教学,依然有着深远的警示意义。所谓文章“文无定法”,“不拘格律”,这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的需要,也是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智力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建设新时期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三、勤于练习,精于批改。
古人十分重视多读、多写。认为多写才能熟练掌握写作技巧。所谓“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多读,乃借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工夫,其益相去远也”(《读书作文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读虽然有借鉴作用,但不能代替写,文章的工夫要靠多写,才能练就。古人有“间日一诗”、或者“一月作文六篇,每逢三、七日必作文一篇”、或者“逢三、八日作文,初一、十五作史记及诗赋”之说,由此可见,写作训练比较频繁。
另一方面,古代蒙学一贯具有精于改文的传统,古人认为“文章频改,工夫自出”(《宋诗话辑佚》),同样具有可取之处。所谓“诗不改不工”(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诗不厌改,贵乎精也”(明谢榛《四溟诗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文心雕龍》)则是从修改方法上说的。
其一、先生改文要“随其立意而改之”,避免沮挫学生的才思。
其二、先生批改要精当,“唯可改之处,宜细心笔削,令有点铁成金之妙,斯善矣”(《父师善诱发》)。
其三、要教学生懂得改文之方。学生作成之文和先生改就之文,让学生重新誊抄,要求学生“细心推究,我之非处何在,先生改之妙处何在……玩索再四,则通塞是非之故明,而学识进矣。”(同上)。
其四、注意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常常代思代作,面语口授,然后令学生抄写领会;对于“稍自能文”的学生,则“当看其资禀所就,意见所及,各顺其性而委曲以成之”(《学海津律》),对于学生习作中丁点的进步或者可取之处,都予以鼓励,以促使其进步。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蒙学中习作训练的方法,对于我国今天的语文基础课程改革,仍然具有可贵的借鉴作用,它不是应当屏弃的过去,而是应当予以继承发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语文课程标准》2004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强调:“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传统”,“对传统要扬弃,而不应抛弃”(转引自2004年9月15日《小学生拼音报教学文摘版》),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事实上,我们也正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发展,有所突破。
写作训练,在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老师束修之厚薄,地位之高下,往往以其能否教作文为判。”(陈东原《中国科举时代之教育》)蒙学的写作训练,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一套传统的做法。
首先,作文从模仿入手。
宋朝大学者、大教育家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既是对古人作文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后人写作规律的一般认识。因此,在我国古代,出现了专门用于作文教学的文章选编,以供初学者使用。写文章是这样,写诗作对也是这样。宋朝诗人欧阳修曾说过:“作诗须多诵古今人诗。不独诗尔,其他文字皆然。”边仿边作,慢慢形成熟练技巧,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人们也发现模仿不能代替创作,“文章之道,必师古人,而不可袭乎古人。”如:“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晋陆机《文赋》)、“文律运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所以,在我们现在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模仿的同时,我们还必须鼓励和要求学生“以己之笔,抒己之怀”,既要模仿,更要创造。
第二,十分注重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在古代的蒙学教文中,注重锤字、炼句、布局、谋篇等基础训练,而不尽是笼统的一篇一篇的去写。学诗作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诗与对的一般写法,而且借以进行词句的严格训练。“选义按部,考辞就班”、“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晋朝陆机《文赋》)、“惟首尾相援,则附会之体,固亦无以加于此点”(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蒙学写作练习,注重进行分解练习。特别是较难掌握的议论文,在宋元以后,人们逐渐将其分解为几个部分:“冒、原、讲、证、结”,或者“破题、承题、分股、大结”,或“起、承、转、合”。这些部分,同我们现在写议论文的“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得出结论”大致相同(张治公《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作文教学》)。基本功训练扎实,这是古代蒙学写作教学的长处,但后来愈来拘泥于格律的公式化,特别是明朝成化以后,以八股取士,更使作文格律化、公式化,日益成为习作发展的桎梏,束缚作者的思想,也招徕更多有识之士的责难之声。顾炎武曾斥之曰:“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顾炎武《日知录科举》)。这些对于我们现在的写作教学,依然有着深远的警示意义。所谓文章“文无定法”,“不拘格律”,这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的需要,也是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智力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建设新时期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三、勤于练习,精于批改。
古人十分重视多读、多写。认为多写才能熟练掌握写作技巧。所谓“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多读,乃借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工夫,其益相去远也”(《读书作文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读虽然有借鉴作用,但不能代替写,文章的工夫要靠多写,才能练就。古人有“间日一诗”、或者“一月作文六篇,每逢三、七日必作文一篇”、或者“逢三、八日作文,初一、十五作史记及诗赋”之说,由此可见,写作训练比较频繁。
另一方面,古代蒙学一贯具有精于改文的传统,古人认为“文章频改,工夫自出”(《宋诗话辑佚》),同样具有可取之处。所谓“诗不改不工”(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诗不厌改,贵乎精也”(明谢榛《四溟诗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文心雕龍》)则是从修改方法上说的。
其一、先生改文要“随其立意而改之”,避免沮挫学生的才思。
其二、先生批改要精当,“唯可改之处,宜细心笔削,令有点铁成金之妙,斯善矣”(《父师善诱发》)。
其三、要教学生懂得改文之方。学生作成之文和先生改就之文,让学生重新誊抄,要求学生“细心推究,我之非处何在,先生改之妙处何在……玩索再四,则通塞是非之故明,而学识进矣。”(同上)。
其四、注意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常常代思代作,面语口授,然后令学生抄写领会;对于“稍自能文”的学生,则“当看其资禀所就,意见所及,各顺其性而委曲以成之”(《学海津律》),对于学生习作中丁点的进步或者可取之处,都予以鼓励,以促使其进步。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蒙学中习作训练的方法,对于我国今天的语文基础课程改革,仍然具有可贵的借鉴作用,它不是应当屏弃的过去,而是应当予以继承发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语文课程标准》2004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强调:“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传统”,“对传统要扬弃,而不应抛弃”(转引自2004年9月15日《小学生拼音报教学文摘版》),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事实上,我们也正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发展,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