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上,教师如何让学生人人学习兴趣盎然,学习神态个个绽放光彩,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思维在兴趣中绽放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的学习,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学生满怀兴趣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就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案例一】 “1”的认识
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1”,问: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数?
生:(齐答)这是“1”。
师:什么是1呢?
师:举起一支粉笔老师手里拿了什么?
生:老师手里拿了一支粉笔。
教师板书:一支粉笔(贴粉笔图片)
教师又举起一颗糖,
生:老师手里拿了一颗糖。(学生很兴奋)
教师板书:一颗糖(贴糖果图片)
教师又举起一个苹果,
生:老师手里拿了一个苹果。
老师指着板书说:如果哪位小朋友能说说1是什么,老师把糖和苹果奖给他。
学生踊跃举手。有的说一个桃子,有的说一张桌子,有的说一把椅子,答案很多。其中有一个孩子是这样回答:老师,我觉得单独一个就是“1”。
接着老师把一盒粉笔放在讲台上,问,谁来用“1”说一说?
生:这是一盒粉笔。
教师又举起一包糖,
生:这是一包糖。
老师手里拿了一箱苹果的图片,
生:这是一箱苹果。
师:噢,你认为把它们装在一个盒子里、一个袋子里、一个箱子里,也可以用“1”来说,不错,有点意思。
生1:我觉得这个盒子里要装的全部都是粉笔,才能说一盒粉笔。
生2:我觉得这个袋子里要装的全部都是糖,才能说一包糖。
生3:我觉得这个箱子里要装的全部都是苹果,才能说一箱苹果。如果装了别的东西,就不能说一箱苹果了。
师:真聪明,还要装相同的东西。是同一种、同一类的东西。
……
在上述的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找准学生的入趣点,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切入,引导他们理解单个的东西可以用数字“1”表示;接着顺着入趣点,由浅入深,引导他们理解同类的东西放在一块也可以用数字“1”表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对“1”的理解的同时,也会慢慢感觉到抽象的数学知识不仅很有意思,而且很有魅力。随之,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热情逐渐散发出来,求知欲望渐渐强烈起来,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激发出来了。
二、知识在过程中迁移
数学知识就像一根链条,环环相扣,前后贯通。如何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这是数学课堂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案例二】 四年级《数学》(上)练习四
出示题目:(1) 180÷24= (2) 13.5÷30=
18÷2.4= 13.5÷0.3=
1.8÷0.24= 13.5÷0.03=
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述题。
师:做完了吗?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大部分)没有做完,每一道题都要列竖式,时间太短。
师:谁能找到一种快捷的方法,利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这类题型?
没有人举手回答。
师引导:请找出下面二道试题与第1题的共同点。应采取什么方法解题?
生1:它们的共同点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生2:采用整数中“商不变的性质”,后面两道算式可以直接写出答案。
生3:第(2)组也可以采用整数里学习的“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若干倍,商反而扩大相同的倍数。”这个方法在小数、分数里是通用的。只要算出第一道,后面两道算式也直接可以写出答案。
上述的片段,是教师刚讲完小数除以小数这节内容后做的练习。开始做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在刚学的小数除法方法上,思维完全被刚学的方法禁锢了,在短时间内无法打开,也很难展开,所以大部分学生每题都列竖式计算,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只能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后面经教师一点拨,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分析出题目的共同点,寻求到解决新知与旧知方法的相通点,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快速地完成了答案的填写。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了对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感悟到知识迁移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井冈山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孙恭伟
一、思维在兴趣中绽放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的学习,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学生满怀兴趣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就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案例一】 “1”的认识
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1”,问: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数?
生:(齐答)这是“1”。
师:什么是1呢?
师:举起一支粉笔老师手里拿了什么?
生:老师手里拿了一支粉笔。
教师板书:一支粉笔(贴粉笔图片)
教师又举起一颗糖,
生:老师手里拿了一颗糖。(学生很兴奋)
教师板书:一颗糖(贴糖果图片)
教师又举起一个苹果,
生:老师手里拿了一个苹果。
老师指着板书说:如果哪位小朋友能说说1是什么,老师把糖和苹果奖给他。
学生踊跃举手。有的说一个桃子,有的说一张桌子,有的说一把椅子,答案很多。其中有一个孩子是这样回答:老师,我觉得单独一个就是“1”。
接着老师把一盒粉笔放在讲台上,问,谁来用“1”说一说?
生:这是一盒粉笔。
教师又举起一包糖,
生:这是一包糖。
老师手里拿了一箱苹果的图片,
生:这是一箱苹果。
师:噢,你认为把它们装在一个盒子里、一个袋子里、一个箱子里,也可以用“1”来说,不错,有点意思。
生1:我觉得这个盒子里要装的全部都是粉笔,才能说一盒粉笔。
生2:我觉得这个袋子里要装的全部都是糖,才能说一包糖。
生3:我觉得这个箱子里要装的全部都是苹果,才能说一箱苹果。如果装了别的东西,就不能说一箱苹果了。
师:真聪明,还要装相同的东西。是同一种、同一类的东西。
……
在上述的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找准学生的入趣点,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切入,引导他们理解单个的东西可以用数字“1”表示;接着顺着入趣点,由浅入深,引导他们理解同类的东西放在一块也可以用数字“1”表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对“1”的理解的同时,也会慢慢感觉到抽象的数学知识不仅很有意思,而且很有魅力。随之,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热情逐渐散发出来,求知欲望渐渐强烈起来,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激发出来了。
二、知识在过程中迁移
数学知识就像一根链条,环环相扣,前后贯通。如何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这是数学课堂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案例二】 四年级《数学》(上)练习四
出示题目:(1) 180÷24= (2) 13.5÷30=
18÷2.4= 13.5÷0.3=
1.8÷0.24= 13.5÷0.03=
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述题。
师:做完了吗?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大部分)没有做完,每一道题都要列竖式,时间太短。
师:谁能找到一种快捷的方法,利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这类题型?
没有人举手回答。
师引导:请找出下面二道试题与第1题的共同点。应采取什么方法解题?
生1:它们的共同点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生2:采用整数中“商不变的性质”,后面两道算式可以直接写出答案。
生3:第(2)组也可以采用整数里学习的“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若干倍,商反而扩大相同的倍数。”这个方法在小数、分数里是通用的。只要算出第一道,后面两道算式也直接可以写出答案。
上述的片段,是教师刚讲完小数除以小数这节内容后做的练习。开始做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在刚学的小数除法方法上,思维完全被刚学的方法禁锢了,在短时间内无法打开,也很难展开,所以大部分学生每题都列竖式计算,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只能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后面经教师一点拨,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分析出题目的共同点,寻求到解决新知与旧知方法的相通点,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快速地完成了答案的填写。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了对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感悟到知识迁移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井冈山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孙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