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同样的教学内容因课堂结构不同,教学效果会存在明显的差异。科学流畅的课堂教学结构,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可以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收获教学的愉悦,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对比式”的课堂结构,就是一种很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这种课堂结构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教学环节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有利于显示矛盾,突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能够加强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们有意识的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语文课堂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对比式”的课堂结构模式了。
一、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梳理文章的脉络,从艺术手法上进行对比,使得课堂形成一种“对比式”的课堂结构
“对比手法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俯仰即是,运用对比手法可以使主题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更鲜明,思想感情更深刻,能够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1]。在我们的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也有很多篇目运用了这种手法。
例如:《曹刿论战》中曹刿和庄公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曹刿的智谋和胆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趣味的对比,突出了“儿童喜欢自由的天性要倍加呵护”的主题;《范进中举》不但把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生活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而且对范进的岳父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后的语言,动作变化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刻画和妙笔生花的对比,使其前倨后恭,欺贫惧富的性格栩栩如生,让人过目不忘。
初中课文运用对比手法的篇目很多,一篇文章中不可能只有一处对比,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首先要梳理文章脉络,将文本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充分分析和解读,明白各处对比的作用。然后,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将这些对比手法进行筛选,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显到隐的原则排列,将教学目标进行有机串联,使得整个课堂结构形成一种“对比式”的模式。
例如:《秋天的怀念》叙述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爱,以及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这篇文章主要从人物形象,生活态度和环境描写上构成三处重要的对比,我们在执教此文时,如果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发现梳理并鉴赏这三处对比,核心问题不是鉴赏这三处对比的表达效果,而是通过对比来完成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
《秋天的怀念》中我是病人,母亲也是。面对疾病的折磨,我是自暴自弃,而母亲把痛苦埋藏在心里,用坚定的信念鼓励着儿子,这是人物形象的对比。母亲生前,我没有能力和机会回报母亲,母亲去世后,我明白:乐观坚强的活着,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于是作者由自暴自弃转变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懂得生命的意义,这是生活态度的对比。描写秋天窗外的落叶,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描写秋天北海泼泼洒洒的菊花,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突出了我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这是环境描写的对比。
当然环境描写除了烘托人物心情外,还有内在的联系。母亲看到萧瑟的落叶,用身子挡在窗前,怕我触景伤情,于是提出让我去北海看菊花,因为盛开的菊花可以让我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同时菊花凌寒斗霜的品质也是我所欠缺的,母亲肯定也希望菊花高洁坚韧的精神对我有所触动,激励我同病魔作斗争。
对比手法是文学艺术中常用的手法,学生在比较中可以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能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课堂教学采用这种对比结构模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对比式”课堂结构的重点不是为学生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和效果,而是通过对比这种形式来串联课堂的教学内容,将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手法鉴赏,人生价值取向等教学内容通过对比这种形式来呈现,让课堂教学流畅简洁,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挖掘阅读体会,根据学生的感受,从阅读体验上进行对比,使课堂形成一种“对比式”的课堂结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具有差异性是古今中外文学鉴赏的共识。如《关雎》的主旨就有“后妃之德说,青年恋爱说,婚典乐歌说,婚俗教化说”等,莫衷一是,董仲舒也有“诗无达诂”的感叹。
诗文同理,在文本鑒赏过程中,个体千差万别,角度各异,解读结果自然存在差异。同时,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文本作者的经历是有时代差距的,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名家作品,肯定和作者的认识存在差异,有差异自然就有对比,如果我们根据学生阅读体验,将课堂设计为“对比式”的课堂结构,让学生自由主动的解读文本,思维不断碰撞,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也可以收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七年级课文《台阶》,父亲在家庭极其贫穷的境况下,历经艰苦卓绝的拼搏,终于建成梦寐以求的九级台阶的新屋,然而父亲却出人意外的若有所失。故事发生的背景离现在的学生久远,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文本有多种解读。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体验,将课堂设计成“对比式”的结构。
文章篇幅较长,可以长文短教,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将父亲的“快乐”和“不快乐”进行对比。直接设置问题:“父亲为什么不快乐?”“父亲什么时候快乐?”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于是学生讨论后可以明确:父亲发现自己老了,青春不再,所以不快乐;房子盖好后,发现自己社会地位并没有真正提高,所以并不高兴;虽然台阶很高,但是父亲的经济地位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所以父亲不快乐。
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是最快乐的。因为父亲的人生目标就要实现了;父亲年轻时候背回三块青石板的时候最快乐,因为三块石料是石匠送的,是对父亲能力的肯定,父亲很自豪,当然很快乐;父亲坐在旧屋台阶上休息的时候最快乐,因为那时人很年轻,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快乐和台阶无关,和心情有关。高高的台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父亲的经济情况,只能徒增名不副实的烦恼。通过这一处对比,就可以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了。 接着,我们可以再设计第二处对比,从课内到课外进行拓展,进而完成情感价值目标的教学。台阶中的父亲,是中国传统农民的典型形象,在他身上集中了中国传统农民的优点和缺点。他倔强,好强,从不服输,只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拼搏,用自己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和希望。有优点,也有缺点,你们的父亲不同于《台阶》中的父亲,但有些东西是相同的,想一想,你最欣賞自己父亲身上的哪一点?
学生讨论交流后可以明确:《台阶》中的父亲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他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绝不是失败的。父亲就算有些可悲,但他的伟大也超越了他的可悲。以父亲为代表的这些草根阶层,正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无论是文中的父亲,还是同学的父亲,都是家中的顶梁柱,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压力,中华民族也正是在这样的坚韧的精神支撑下才繁衍不息的。
当然,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提倡“探究性,创造性,多角度,有创意”[2]的解读是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在坚持多元解读文本构建“对比式”课堂结构模式时,也要坚持教学的规范意识,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中,学生认为母亲是个“爱孩子,勤俭持家的好妈妈”则是明显误读,我们应因势利导,及时纠正。
三、拓展教学的容量和视野,立足名家名篇,将不同文艺体裁的同题作品进行对比,使得课堂形成一种“对比式”的课堂结构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很多经典篇目都会被改编成其他门类的艺术形式,这些改编后的文艺作品,融入了改编者的艺术见解,是对作品的另外一种解读。初中课文中,《范进中举》被改编成戏曲,《卖油翁》被改编为动画片,《植树的牧羊人》被改编为电影。这些作品因为具备深刻的艺术性和丰富的美学价值受到读者欢迎,所以又被改编成其他门类的作品。
这些内涵丰富的作品一个课时肯定不能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可以用一个课时的时间,来引导学生欣赏不同体裁的同题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鉴赏,不仅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还是一种艺术的熏陶。改编后的作品,考虑观众的感受,会对原作进行裁剪和处理。我们以《卖油翁》为例,剖析一下这种“对比式”课堂结构的教学设计。
三维动画片《卖油翁》由语文教育出版社制作,时长8分钟,画面生动,动作精彩,结构紧凑。前面是对文章内容的动态展示,后面是对文章的配乐朗读和主旨分析,是一则很实用的微课视频。观看动画片后引导学生思考:动画片和课文有哪些相同之处?
讨论后明确:人物对话相同,主要情节相同,故事场景相同。这是第一处对比。继续讨论:动画片和课文有哪些不同之处?这是第二次对比。讨论明确:动画片比试了三次,课文一次;动画片增加了转葫芦的细节,课文没有;动画片增加了路人反应;动画片结尾康肃公对卖油翁很尊重,课文只是简单的说“笑而谴之”。
接着,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动画片为什么会增加这些情节?
交流后明确:可以让故事跌宕起伏,吸引观众;运用烘托的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动画片承担一定的教育意义,主要观众是小孩子,告诉小孩子在生活中要谦虚。通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艺体裁的特征。最后提问: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借鉴意义?这就是阅读到写作的迁移,讨论后明确:运用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让文章更生动;写作时要注意运用侧面烘托的技法;中心一定要明确,结尾要点明主旨。
再如:《范进中举》被改编为戏曲后长演不衰。中国的传统戏曲以“歌舞演故事”,重写意和抒情,在重要的关扣之处会安排一些核心的唱段。这些唱段体现了作家对文本的理解,故事虽然脱胎于文本,可是唱词由剧作家重新创作,对原作重新进行文学化和音乐化的解读。我们将学生的理解和剧作家的解读进行对比,会有不同的风景。
例如:《范进中举》一文,我们不妨这样设计:范进去参加乡试前心理活动一带而过,而在戏剧演出时,这是一个重要的场次,你如果是演员,你会说些什么呢?
老师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投影唱词:“倘若此番不应试,愧对老娘与贤妻,老娘留下口边食,贤妻为我缝破衣,含辛茹苦多少年,就为范进上丹墀。考考考,第第第,遭败运,走残棋。此番应试心已决,无银哪怕沿门乞。考不中举就去死,阴曹有学还科举。人不中举鬼中举,权把幡旗当锦旗。范进不是窝囊废,中举要让鬼神泣。”[3]
对比学生的看法和剧作家的唱词,我们可以看出,这段唱词强化了原著的讽刺意味,“人不中举鬼中举”是无奈的自嘲,悲凉酸楚中透出怪诞与滑稽,气势越豪迈,讽刺意味越浓烈,越让人慨叹他的可怜与可悲。
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设置对比:范进苦读的时候,他会怎样演唱,你会如何设计对白?当范进发疯后,他会怎样演唱,你会如何设计对白?
将不同体裁的文艺作品进行对比,一定要注意控制视频时间,尽可能将视频控制在5分钟以内,不然会喧宾夺主,将阅读课变成了影视鉴赏课。
在教学实践中,同样的教学内容因课堂结构不同,教学效果存在差异。如果我们尝试从课堂结构进行梳理,探寻语文课堂结构的内在规律,使整个课堂结构疏密相间、节奏分明、充满活力,给学生美妙的艺术享受,使其在身心愉悦中接受教育,也让老师在上课时收获教学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对比式”的课堂结构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形式,教师大胆尝试使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行知部落.对比手法的作用.
[2]宋志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师生文本解读差异性研究.来自知网
[3]赵爱斌.晋剧.范进中举.
这种课堂结构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教学环节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有利于显示矛盾,突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能够加强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们有意识的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语文课堂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对比式”的课堂结构模式了。
一、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梳理文章的脉络,从艺术手法上进行对比,使得课堂形成一种“对比式”的课堂结构
“对比手法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俯仰即是,运用对比手法可以使主题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更鲜明,思想感情更深刻,能够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1]。在我们的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也有很多篇目运用了这种手法。
例如:《曹刿论战》中曹刿和庄公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曹刿的智谋和胆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趣味的对比,突出了“儿童喜欢自由的天性要倍加呵护”的主题;《范进中举》不但把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生活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而且对范进的岳父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后的语言,动作变化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刻画和妙笔生花的对比,使其前倨后恭,欺贫惧富的性格栩栩如生,让人过目不忘。
初中课文运用对比手法的篇目很多,一篇文章中不可能只有一处对比,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首先要梳理文章脉络,将文本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充分分析和解读,明白各处对比的作用。然后,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将这些对比手法进行筛选,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显到隐的原则排列,将教学目标进行有机串联,使得整个课堂结构形成一种“对比式”的模式。
例如:《秋天的怀念》叙述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爱,以及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这篇文章主要从人物形象,生活态度和环境描写上构成三处重要的对比,我们在执教此文时,如果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发现梳理并鉴赏这三处对比,核心问题不是鉴赏这三处对比的表达效果,而是通过对比来完成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
《秋天的怀念》中我是病人,母亲也是。面对疾病的折磨,我是自暴自弃,而母亲把痛苦埋藏在心里,用坚定的信念鼓励着儿子,这是人物形象的对比。母亲生前,我没有能力和机会回报母亲,母亲去世后,我明白:乐观坚强的活着,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于是作者由自暴自弃转变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懂得生命的意义,这是生活态度的对比。描写秋天窗外的落叶,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描写秋天北海泼泼洒洒的菊花,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突出了我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这是环境描写的对比。
当然环境描写除了烘托人物心情外,还有内在的联系。母亲看到萧瑟的落叶,用身子挡在窗前,怕我触景伤情,于是提出让我去北海看菊花,因为盛开的菊花可以让我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同时菊花凌寒斗霜的品质也是我所欠缺的,母亲肯定也希望菊花高洁坚韧的精神对我有所触动,激励我同病魔作斗争。
对比手法是文学艺术中常用的手法,学生在比较中可以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能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课堂教学采用这种对比结构模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对比式”课堂结构的重点不是为学生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和效果,而是通过对比这种形式来串联课堂的教学内容,将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手法鉴赏,人生价值取向等教学内容通过对比这种形式来呈现,让课堂教学流畅简洁,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挖掘阅读体会,根据学生的感受,从阅读体验上进行对比,使课堂形成一种“对比式”的课堂结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具有差异性是古今中外文学鉴赏的共识。如《关雎》的主旨就有“后妃之德说,青年恋爱说,婚典乐歌说,婚俗教化说”等,莫衷一是,董仲舒也有“诗无达诂”的感叹。
诗文同理,在文本鑒赏过程中,个体千差万别,角度各异,解读结果自然存在差异。同时,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文本作者的经历是有时代差距的,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名家作品,肯定和作者的认识存在差异,有差异自然就有对比,如果我们根据学生阅读体验,将课堂设计为“对比式”的课堂结构,让学生自由主动的解读文本,思维不断碰撞,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也可以收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七年级课文《台阶》,父亲在家庭极其贫穷的境况下,历经艰苦卓绝的拼搏,终于建成梦寐以求的九级台阶的新屋,然而父亲却出人意外的若有所失。故事发生的背景离现在的学生久远,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文本有多种解读。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体验,将课堂设计成“对比式”的结构。
文章篇幅较长,可以长文短教,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将父亲的“快乐”和“不快乐”进行对比。直接设置问题:“父亲为什么不快乐?”“父亲什么时候快乐?”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于是学生讨论后可以明确:父亲发现自己老了,青春不再,所以不快乐;房子盖好后,发现自己社会地位并没有真正提高,所以并不高兴;虽然台阶很高,但是父亲的经济地位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所以父亲不快乐。
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是最快乐的。因为父亲的人生目标就要实现了;父亲年轻时候背回三块青石板的时候最快乐,因为三块石料是石匠送的,是对父亲能力的肯定,父亲很自豪,当然很快乐;父亲坐在旧屋台阶上休息的时候最快乐,因为那时人很年轻,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快乐和台阶无关,和心情有关。高高的台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父亲的经济情况,只能徒增名不副实的烦恼。通过这一处对比,就可以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了。 接着,我们可以再设计第二处对比,从课内到课外进行拓展,进而完成情感价值目标的教学。台阶中的父亲,是中国传统农民的典型形象,在他身上集中了中国传统农民的优点和缺点。他倔强,好强,从不服输,只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拼搏,用自己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和希望。有优点,也有缺点,你们的父亲不同于《台阶》中的父亲,但有些东西是相同的,想一想,你最欣賞自己父亲身上的哪一点?
学生讨论交流后可以明确:《台阶》中的父亲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他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绝不是失败的。父亲就算有些可悲,但他的伟大也超越了他的可悲。以父亲为代表的这些草根阶层,正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无论是文中的父亲,还是同学的父亲,都是家中的顶梁柱,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压力,中华民族也正是在这样的坚韧的精神支撑下才繁衍不息的。
当然,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提倡“探究性,创造性,多角度,有创意”[2]的解读是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在坚持多元解读文本构建“对比式”课堂结构模式时,也要坚持教学的规范意识,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中,学生认为母亲是个“爱孩子,勤俭持家的好妈妈”则是明显误读,我们应因势利导,及时纠正。
三、拓展教学的容量和视野,立足名家名篇,将不同文艺体裁的同题作品进行对比,使得课堂形成一种“对比式”的课堂结构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很多经典篇目都会被改编成其他门类的艺术形式,这些改编后的文艺作品,融入了改编者的艺术见解,是对作品的另外一种解读。初中课文中,《范进中举》被改编成戏曲,《卖油翁》被改编为动画片,《植树的牧羊人》被改编为电影。这些作品因为具备深刻的艺术性和丰富的美学价值受到读者欢迎,所以又被改编成其他门类的作品。
这些内涵丰富的作品一个课时肯定不能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可以用一个课时的时间,来引导学生欣赏不同体裁的同题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鉴赏,不仅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还是一种艺术的熏陶。改编后的作品,考虑观众的感受,会对原作进行裁剪和处理。我们以《卖油翁》为例,剖析一下这种“对比式”课堂结构的教学设计。
三维动画片《卖油翁》由语文教育出版社制作,时长8分钟,画面生动,动作精彩,结构紧凑。前面是对文章内容的动态展示,后面是对文章的配乐朗读和主旨分析,是一则很实用的微课视频。观看动画片后引导学生思考:动画片和课文有哪些相同之处?
讨论后明确:人物对话相同,主要情节相同,故事场景相同。这是第一处对比。继续讨论:动画片和课文有哪些不同之处?这是第二次对比。讨论明确:动画片比试了三次,课文一次;动画片增加了转葫芦的细节,课文没有;动画片增加了路人反应;动画片结尾康肃公对卖油翁很尊重,课文只是简单的说“笑而谴之”。
接着,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动画片为什么会增加这些情节?
交流后明确:可以让故事跌宕起伏,吸引观众;运用烘托的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动画片承担一定的教育意义,主要观众是小孩子,告诉小孩子在生活中要谦虚。通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艺体裁的特征。最后提问: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借鉴意义?这就是阅读到写作的迁移,讨论后明确:运用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让文章更生动;写作时要注意运用侧面烘托的技法;中心一定要明确,结尾要点明主旨。
再如:《范进中举》被改编为戏曲后长演不衰。中国的传统戏曲以“歌舞演故事”,重写意和抒情,在重要的关扣之处会安排一些核心的唱段。这些唱段体现了作家对文本的理解,故事虽然脱胎于文本,可是唱词由剧作家重新创作,对原作重新进行文学化和音乐化的解读。我们将学生的理解和剧作家的解读进行对比,会有不同的风景。
例如:《范进中举》一文,我们不妨这样设计:范进去参加乡试前心理活动一带而过,而在戏剧演出时,这是一个重要的场次,你如果是演员,你会说些什么呢?
老师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投影唱词:“倘若此番不应试,愧对老娘与贤妻,老娘留下口边食,贤妻为我缝破衣,含辛茹苦多少年,就为范进上丹墀。考考考,第第第,遭败运,走残棋。此番应试心已决,无银哪怕沿门乞。考不中举就去死,阴曹有学还科举。人不中举鬼中举,权把幡旗当锦旗。范进不是窝囊废,中举要让鬼神泣。”[3]
对比学生的看法和剧作家的唱词,我们可以看出,这段唱词强化了原著的讽刺意味,“人不中举鬼中举”是无奈的自嘲,悲凉酸楚中透出怪诞与滑稽,气势越豪迈,讽刺意味越浓烈,越让人慨叹他的可怜与可悲。
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设置对比:范进苦读的时候,他会怎样演唱,你会如何设计对白?当范进发疯后,他会怎样演唱,你会如何设计对白?
将不同体裁的文艺作品进行对比,一定要注意控制视频时间,尽可能将视频控制在5分钟以内,不然会喧宾夺主,将阅读课变成了影视鉴赏课。
在教学实践中,同样的教学内容因课堂结构不同,教学效果存在差异。如果我们尝试从课堂结构进行梳理,探寻语文课堂结构的内在规律,使整个课堂结构疏密相间、节奏分明、充满活力,给学生美妙的艺术享受,使其在身心愉悦中接受教育,也让老师在上课时收获教学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对比式”的课堂结构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形式,教师大胆尝试使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行知部落.对比手法的作用.
[2]宋志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师生文本解读差异性研究.来自知网
[3]赵爱斌.晋剧.范进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