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最终决定力量则是教师;甚至,从区域教育的角度而言,教师群体对教育的理解,表达着区域教育的状态,教师群体的高度,决定着区域教育的高度。因此,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教育理念先进并富有教育理想的优秀教师群体,已经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共识。教师最好怎样发展?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实践,也许会给我们相关的经验与思考。
一、让优秀者更优秀
即使在假期,当走进梁丰高中幽静美丽的校园时,你总能看见一个身影,或安静地看着书,或伏案做着研究,她就是张家港特级教师工作室生物学科领衔人任小文老师。熟悉任老师的人都知道,她喜欢校园,喜欢课堂,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与学生一起成长”。也许就是这样的一种理念,让她一路收获着成长,从省内有名的奥赛金牌教练,到省特级教师,再到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就在这校园里,就在学生中间,作为教师的标杆在一次次抬升,而这些发生在任老师身上又是那么的自然。2011年,任小文老师担任张家港生物学科工作室的领衔人之后,她又把工作室搬进了教室、搬进了实验室,带领生物教学团队探索和实践“做中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她把“教学生有用的东西,与学生共同成长”作为团队的基本教学思想,在课堂中,努力创设真实情景,强调科学实验需动手操作与亲身体验,试图探究默会知识的解码,让学生真正学会知识,形成能力: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的“生物地图”在她和她的团队的手中描绘了出来。2012年10月份,生物学科国家级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成员专程来到梁丰高中,来到了任小文老师的工作室,研究观摩她的教学思想和课堂教学实践。人们羡慕她取得的成绩,更惊讶于她不知疲倦地读书与进步,而她总是这样回答:“不是想表现自己,超过别人,而只是自己的欢喜随意而至。”也正是这种“随意而至”的对教育的“欢喜”,始终促使着这位已经被确定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的娇弱的女子,带领着她的团队,不断向前。
和任老师一样,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的许晓蓉老师领衔的学前教育团队“沙龙”每周五下午三点准时开始。今天沙龙的主题是《绘本〈叶子鸟〉的课程开发》。“深秋时分,小树叶们从枝头一跃而下,秋风赋予了它们生命的灵魂,让它们变成了一只只随风飞舞的‘叶子鸟’,开始了精彩而有意义的旅程。旅途中有快乐,也有争吵,有音乐,亦有舞蹈……”面对着熟悉的教材,团队成员又一次开始了“头脑风暴”:它到底还存在哪些价值呢?利用情节的跌宕起伏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利用有趣的符号元素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利用潜在的节奏特点激发孩子的舞蹈兴趣?还是利用内容的科学元素萌发孩子的探索欲望?经过大家激烈的争辩,绘本的多元化价值逐渐显现,各个领域的教学目标也清晰地呈现在了教育者面前。这只是工作室团队活动的一个画面,却也是工作室活动的一种习惯了。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许晓蓉老师把开发优秀的学前教育课程资源作为自己和团队的主要目标,两年来,她们以“游戏精神”为核心,开发了十几种优秀的园本课程,并积极地向薄弱园校输送,为建立地方学前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库和推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就在这样的开发过程中,许晓蓉和她的团队也站在了更高的发展平台上,许晓蓉入选了南师大学前教育中心专家库,工作室刘慧老师被评为了省特级教师……
任小文和许晓蓉的发展,只是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一个缩影,这种现象在其他领衔人身上也有很明显的体现,像带领团队第一个提出“远点语文”教学思想的语文学科领衔人曹国庆老师,建构了“大英语课堂”的英语学科领衔人郭慧老师,实践“高效课堂”的物理学科领衔人夏彤老师,把“智慧语文”不断引向深入的蒋俊兴老师,等等。经济学上有“马太效应”,意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教育上,我们没有相关的研究,不可妄言。但是,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实践似乎正在给我们以某种启示,那就是让优秀更加优秀。特级教师工作室给了这些优秀教师更加开放、更加广阔的自由创造的舞台,他们就像“飞翔的叶子鸟”一样,炫出独具一格的舞步,绽放独特的个性美。
二、让优秀者成为群体
“老师,我们小组认为,盲孩子的内心由寂寞到快乐,是一个过程。盲孩子由寂寞到快乐,再到遭遇风雨,然后在困顿中迎来光明,我们觉得生命之路本来都是曲折的,盲孩子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灰心,光明总是会到来的。”
“老师,我们小组认为,这个童话真美好,这个童话,给了一个盲孩子以希望、快乐、光明和温暖,这是一个充满善良、充满爱的故事,这是一个让人心灵温暖的童话。”
……
所有孩子的眼睛都熠熠闪光,所有的孩子都想着要分享自己的感悟。这是徐艳霞老师在执教《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在同一条道路不足1000米的地方,一场更大规模的展示活动正在上演。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课堂上书声琅琅,诗意盎然。让人惊叹不已的是,这是顾云良老师在上高三数列专题复习课……
难怪课后一位姓张的同学说:“这节课,我理清了数列的概念,学会了用基本量来处理两个特殊数列,但我更享受着顾老师通过数列这个知识点做载体,给我们带来了数学的美丽,让我们体会数学的魅力。”
这是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通识学科”团队的两位老师,在第三届苏派名师课堂教学思想研讨会上的两节展示课。何为“通识”?就是把各种学科集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包含了多门学科优秀教师的团队,“通识学科”的领衔人是特级教师蔡明。如何让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同一个团队里成长,蔡明选择了“生态课堂”,用先进的课堂思想整合团队理念,给学科老师适合的发展平台,用机制激励他们成长,“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带出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来”,领衔人蔡明有这个自信。
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自信,通识特级教师工作室成立两年来,先后产生了特级教师1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苏州市名教师3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苏州市劳模1人。工作室成员发表文章100余篇,领衔人及成员赴全国各地做学术报告40余场。 毫无疑问,特级教师工作室是把区域内最优秀的教师聚集在一起,形成教师发展共同体,在学科特级教师的引领下,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教学实践,探索教育、教学的改进之道,促进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名师。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也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在工作室成立的近两年时间里,培养了3名特级教师、15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95%以上的工作室成员在教育实践与研究方面实现了“晋级”。简单的数据似乎能够说明,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这种“导师引领、量身发展、群体促进”的工作机制,对优秀教师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这种优秀群体的辐射作用可能还不止于此,为更多的教师和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对于特级教师工作室来说,意义尤为重要。2012年3月,蔡明团队的“生态课堂”走进了张家港市锦丰中学——一所新市民子女占50%多的农村初中,包括特级教师在内的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走进课堂,为来自全市的几百名农村教师展示课堂,并开展广泛的“开放式课堂研讨”,活动不仅推动了这所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也为更多的青年教师提供了课堂引领。
像这样的“行走”,已经成为蔡明团队的常态,近年来,他们集中组织了近20次大型活动、50多场讲座,“生态课堂”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教学模式,走进更多的课堂。正如蔡明老师所说的,特级教师工作室最有价值的地方不仅在于发展了名师,带出了“高徒”,让高徒成为了“名师”,更在于通过一带多的“核聚变”的方式加速大量的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区域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无疑是“核聚变”的能量源。
优秀的教师群体有强大的内生性,这不仅表现在群体数量上具有强大的扩张性,而且,在良好的教育文化的滋养下,其品质提升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亚里士多德说过,只有深埋在土地里的橡树种子长成橡树时,我们才能发现它的本质。特级教师工作室在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的同时,自身的成长也同样重要,在这一点上,我们给它的定位不是“种子”,而是巨大的“橡树”,甚至是橡树林,要成为影响整个区域“教育气候”的重要的学术因子。因此,特级教师工作室一方面是出教育思想的地方,让教师不断向上“摸高”,走向高端;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构筑区域教育的高原平台的使命,引领更多的教师发展,进而推进区域教育的整体提升。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在各学科团队的努力下,积极探索学科教学模式,为更多的教师、更多的课堂提供了科学的、适合的教学范式,从而逐渐形成了整个张家港市基础教育“风调雨顺”的教育气候。
三、机制成就最好的教育
对于张家港来说,建设特级教师工作室,不单是为了培养一些优秀教师或是教师群体,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是张家港市“成就最好的教育”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邵建华对特级教师工作室提出了三项基本任务:一是要培养专家型教师,二是要生发本土教育思想,三是要引领教育实践。实质上,这也是优秀教育的基本支撑点,而作为以名师领衔的工作室,能否担此大任?
要让特级教师工作室有高效的“产出”,能出教学名师、出教育思想、出教学模式,成为区域教育的“高地”,保持创造的活力,必须有科学、合理的机制保证其自身的优秀,并高效运行。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三种工作机制:
集约化管理机制。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不是松散型组织,而是有统一管理、有严格的工作制度、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和考核机制的紧密型组织。领衔人负责制,工作室在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下,实施领衔人负责制,根据领衔人任职资格,在全市范围内选拔领衔人;领衔人在工作室管理章程下开展工作,建设学科团队,学科团队成员经过自主申报并经工作室考核合格,加入学科团队,并与领衔人签订培养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年度考核机制,工作室实行三级考核。第一级是成员自我评价,每学期成员进行自我发展评价考核,从教育实践、教育研究和学科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成长规划和总结;第二级是学科团队内部考核,由领衔人对成员的发展进行年度考核;第三级是工作室考核,由工作室对学科团队发展进行年度发展综合考核。有效的集约化管理,使工作室成为“有形”的教师发展团队,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不仅设置了明确的团队“门槛”,也为每个团队和成员套上了激励进步的“紧箍咒”,促进团队的不断进步。
思想引领机制。以思想引领教育的发展,借助名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动团队发展,是工作室的最高原则。比如语文学科领衔人曹国庆通过“远点语文”的教育思想,带领团队不断“摸高”。曹国庆老师这样描述他的团队教学思想:“我们一直在实践由视点切入文本,到抵达文本质点,再到探寻文本远点的教学模式,从而将语文教学上升到语文教育。”从视点到质点再到远点,不仅说明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路线,也很好地概括了语文教育抑或语文教师的三重境界:视点境界,是技术层面,是方法与工具,语文教师的基本技能就是能抓住文本教学的切入点,并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文本教学;质点境界,是对语文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深度思考,是一个成熟教师对教与学的“拷问”,是具体的语文课堂的选择;远点境界,是优秀教师站在质点的高处对语文教育的瞻望,类似于柏格森哲学中的绵延,这种绵延既是文本的自然延伸,也是生命的自然成长。瞻望教育的远点,既是曹国庆团队的教育思想,也给出了作为优秀教师团队自身发展的价值追求。而郭慧老师“大英语课堂”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学知识、课外求实践,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拓展”的全景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苏州市乃至江苏省已经具有很大的影响,其规模效益越来越显著地得到体现。
基于实践工作制。美国学者富兰讲过,情境性学习是唯一对改变课堂有价值的学习。所谓情境性学习就是鼓励教师在自己所工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的、持续的学习,观察同事的教学和被同事观察教学。特级教师工作室不是脱离教学的学术团体,相反,以课堂为基本实验研究素材,开展多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促进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是工作室的主要工作状态。夏彤老师领衔的中学物理团队就是这样的实践性学习组织,2012年,夏彤团队把研究的焦点定位于“高效课堂”,团队5名成员,先后开设了近20节公开课,通过不同层次的课堂实践寻找建构高效课堂的路径。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每学期组织的区域内以及与其他地区交流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超过了100场,工作室成员每学期上研究课不少于3节。从这个角度看,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情境性学习,而这种方式,对区域课堂教学改革是具有极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的。
在2012年11月份的第三届“苏派名师”课堂教学思想研讨会上,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每个学科团队都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而以工作室为核心建构起来的丰富的教学思想和学科教学模式成为本次教学思想研讨的重点,尤其是学科教学模式,正以一种相对规范和科学的教育实践形式,加速推进张家港的教育。而更为重要的是,特级教师工作室作为本土专家团队,在教师专业培训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学前教育团队承担了2012年张家港市幼儿教师脱产培训的全部课程,特级教师工作室在教师培训方面的辐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邵建华对此有这样的判断:建构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使学校或者区域的教学质量获得整体提升的必要条件,这是已经被教育研究和课堂实践所证实了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张家港市通过课题研究、教学调研以及教学研讨活动等形式,重点推进了以学校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也形成了一些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有56所学校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的“生态课堂”、有暨阳高中的“目标教学”、后塍高中的“活动前置式”教学、新塍初中的“广义阅读”等等。通过建构课堂教学模式,以一种相对规范的教学范式来整合、统领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拉长可能存在的学科、教师以及教学基础管理等方面的“短板”,整体提升了学校的课堂教学水平。
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成立不是首创,但基于本土的教育实践却使他们有了自己的追求。孵化思想、形成模式、创新机制,就是为了培养一大批优秀教师,让山成峰,让树成林,从而成就最好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一、让优秀者更优秀
即使在假期,当走进梁丰高中幽静美丽的校园时,你总能看见一个身影,或安静地看着书,或伏案做着研究,她就是张家港特级教师工作室生物学科领衔人任小文老师。熟悉任老师的人都知道,她喜欢校园,喜欢课堂,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与学生一起成长”。也许就是这样的一种理念,让她一路收获着成长,从省内有名的奥赛金牌教练,到省特级教师,再到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就在这校园里,就在学生中间,作为教师的标杆在一次次抬升,而这些发生在任老师身上又是那么的自然。2011年,任小文老师担任张家港生物学科工作室的领衔人之后,她又把工作室搬进了教室、搬进了实验室,带领生物教学团队探索和实践“做中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她把“教学生有用的东西,与学生共同成长”作为团队的基本教学思想,在课堂中,努力创设真实情景,强调科学实验需动手操作与亲身体验,试图探究默会知识的解码,让学生真正学会知识,形成能力: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的“生物地图”在她和她的团队的手中描绘了出来。2012年10月份,生物学科国家级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成员专程来到梁丰高中,来到了任小文老师的工作室,研究观摩她的教学思想和课堂教学实践。人们羡慕她取得的成绩,更惊讶于她不知疲倦地读书与进步,而她总是这样回答:“不是想表现自己,超过别人,而只是自己的欢喜随意而至。”也正是这种“随意而至”的对教育的“欢喜”,始终促使着这位已经被确定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的娇弱的女子,带领着她的团队,不断向前。
和任老师一样,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的许晓蓉老师领衔的学前教育团队“沙龙”每周五下午三点准时开始。今天沙龙的主题是《绘本〈叶子鸟〉的课程开发》。“深秋时分,小树叶们从枝头一跃而下,秋风赋予了它们生命的灵魂,让它们变成了一只只随风飞舞的‘叶子鸟’,开始了精彩而有意义的旅程。旅途中有快乐,也有争吵,有音乐,亦有舞蹈……”面对着熟悉的教材,团队成员又一次开始了“头脑风暴”:它到底还存在哪些价值呢?利用情节的跌宕起伏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利用有趣的符号元素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利用潜在的节奏特点激发孩子的舞蹈兴趣?还是利用内容的科学元素萌发孩子的探索欲望?经过大家激烈的争辩,绘本的多元化价值逐渐显现,各个领域的教学目标也清晰地呈现在了教育者面前。这只是工作室团队活动的一个画面,却也是工作室活动的一种习惯了。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许晓蓉老师把开发优秀的学前教育课程资源作为自己和团队的主要目标,两年来,她们以“游戏精神”为核心,开发了十几种优秀的园本课程,并积极地向薄弱园校输送,为建立地方学前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库和推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就在这样的开发过程中,许晓蓉和她的团队也站在了更高的发展平台上,许晓蓉入选了南师大学前教育中心专家库,工作室刘慧老师被评为了省特级教师……
任小文和许晓蓉的发展,只是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一个缩影,这种现象在其他领衔人身上也有很明显的体现,像带领团队第一个提出“远点语文”教学思想的语文学科领衔人曹国庆老师,建构了“大英语课堂”的英语学科领衔人郭慧老师,实践“高效课堂”的物理学科领衔人夏彤老师,把“智慧语文”不断引向深入的蒋俊兴老师,等等。经济学上有“马太效应”,意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教育上,我们没有相关的研究,不可妄言。但是,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实践似乎正在给我们以某种启示,那就是让优秀更加优秀。特级教师工作室给了这些优秀教师更加开放、更加广阔的自由创造的舞台,他们就像“飞翔的叶子鸟”一样,炫出独具一格的舞步,绽放独特的个性美。
二、让优秀者成为群体
“老师,我们小组认为,盲孩子的内心由寂寞到快乐,是一个过程。盲孩子由寂寞到快乐,再到遭遇风雨,然后在困顿中迎来光明,我们觉得生命之路本来都是曲折的,盲孩子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灰心,光明总是会到来的。”
“老师,我们小组认为,这个童话真美好,这个童话,给了一个盲孩子以希望、快乐、光明和温暖,这是一个充满善良、充满爱的故事,这是一个让人心灵温暖的童话。”
……
所有孩子的眼睛都熠熠闪光,所有的孩子都想着要分享自己的感悟。这是徐艳霞老师在执教《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在同一条道路不足1000米的地方,一场更大规模的展示活动正在上演。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课堂上书声琅琅,诗意盎然。让人惊叹不已的是,这是顾云良老师在上高三数列专题复习课……
难怪课后一位姓张的同学说:“这节课,我理清了数列的概念,学会了用基本量来处理两个特殊数列,但我更享受着顾老师通过数列这个知识点做载体,给我们带来了数学的美丽,让我们体会数学的魅力。”
这是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通识学科”团队的两位老师,在第三届苏派名师课堂教学思想研讨会上的两节展示课。何为“通识”?就是把各种学科集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包含了多门学科优秀教师的团队,“通识学科”的领衔人是特级教师蔡明。如何让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同一个团队里成长,蔡明选择了“生态课堂”,用先进的课堂思想整合团队理念,给学科老师适合的发展平台,用机制激励他们成长,“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带出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来”,领衔人蔡明有这个自信。
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自信,通识特级教师工作室成立两年来,先后产生了特级教师1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苏州市名教师3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苏州市劳模1人。工作室成员发表文章100余篇,领衔人及成员赴全国各地做学术报告40余场。 毫无疑问,特级教师工作室是把区域内最优秀的教师聚集在一起,形成教师发展共同体,在学科特级教师的引领下,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教学实践,探索教育、教学的改进之道,促进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名师。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也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在工作室成立的近两年时间里,培养了3名特级教师、15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95%以上的工作室成员在教育实践与研究方面实现了“晋级”。简单的数据似乎能够说明,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这种“导师引领、量身发展、群体促进”的工作机制,对优秀教师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这种优秀群体的辐射作用可能还不止于此,为更多的教师和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对于特级教师工作室来说,意义尤为重要。2012年3月,蔡明团队的“生态课堂”走进了张家港市锦丰中学——一所新市民子女占50%多的农村初中,包括特级教师在内的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走进课堂,为来自全市的几百名农村教师展示课堂,并开展广泛的“开放式课堂研讨”,活动不仅推动了这所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也为更多的青年教师提供了课堂引领。
像这样的“行走”,已经成为蔡明团队的常态,近年来,他们集中组织了近20次大型活动、50多场讲座,“生态课堂”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教学模式,走进更多的课堂。正如蔡明老师所说的,特级教师工作室最有价值的地方不仅在于发展了名师,带出了“高徒”,让高徒成为了“名师”,更在于通过一带多的“核聚变”的方式加速大量的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区域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无疑是“核聚变”的能量源。
优秀的教师群体有强大的内生性,这不仅表现在群体数量上具有强大的扩张性,而且,在良好的教育文化的滋养下,其品质提升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亚里士多德说过,只有深埋在土地里的橡树种子长成橡树时,我们才能发现它的本质。特级教师工作室在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的同时,自身的成长也同样重要,在这一点上,我们给它的定位不是“种子”,而是巨大的“橡树”,甚至是橡树林,要成为影响整个区域“教育气候”的重要的学术因子。因此,特级教师工作室一方面是出教育思想的地方,让教师不断向上“摸高”,走向高端;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构筑区域教育的高原平台的使命,引领更多的教师发展,进而推进区域教育的整体提升。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在各学科团队的努力下,积极探索学科教学模式,为更多的教师、更多的课堂提供了科学的、适合的教学范式,从而逐渐形成了整个张家港市基础教育“风调雨顺”的教育气候。
三、机制成就最好的教育
对于张家港来说,建设特级教师工作室,不单是为了培养一些优秀教师或是教师群体,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是张家港市“成就最好的教育”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邵建华对特级教师工作室提出了三项基本任务:一是要培养专家型教师,二是要生发本土教育思想,三是要引领教育实践。实质上,这也是优秀教育的基本支撑点,而作为以名师领衔的工作室,能否担此大任?
要让特级教师工作室有高效的“产出”,能出教学名师、出教育思想、出教学模式,成为区域教育的“高地”,保持创造的活力,必须有科学、合理的机制保证其自身的优秀,并高效运行。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三种工作机制:
集约化管理机制。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不是松散型组织,而是有统一管理、有严格的工作制度、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和考核机制的紧密型组织。领衔人负责制,工作室在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下,实施领衔人负责制,根据领衔人任职资格,在全市范围内选拔领衔人;领衔人在工作室管理章程下开展工作,建设学科团队,学科团队成员经过自主申报并经工作室考核合格,加入学科团队,并与领衔人签订培养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年度考核机制,工作室实行三级考核。第一级是成员自我评价,每学期成员进行自我发展评价考核,从教育实践、教育研究和学科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成长规划和总结;第二级是学科团队内部考核,由领衔人对成员的发展进行年度考核;第三级是工作室考核,由工作室对学科团队发展进行年度发展综合考核。有效的集约化管理,使工作室成为“有形”的教师发展团队,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不仅设置了明确的团队“门槛”,也为每个团队和成员套上了激励进步的“紧箍咒”,促进团队的不断进步。
思想引领机制。以思想引领教育的发展,借助名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动团队发展,是工作室的最高原则。比如语文学科领衔人曹国庆通过“远点语文”的教育思想,带领团队不断“摸高”。曹国庆老师这样描述他的团队教学思想:“我们一直在实践由视点切入文本,到抵达文本质点,再到探寻文本远点的教学模式,从而将语文教学上升到语文教育。”从视点到质点再到远点,不仅说明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路线,也很好地概括了语文教育抑或语文教师的三重境界:视点境界,是技术层面,是方法与工具,语文教师的基本技能就是能抓住文本教学的切入点,并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文本教学;质点境界,是对语文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深度思考,是一个成熟教师对教与学的“拷问”,是具体的语文课堂的选择;远点境界,是优秀教师站在质点的高处对语文教育的瞻望,类似于柏格森哲学中的绵延,这种绵延既是文本的自然延伸,也是生命的自然成长。瞻望教育的远点,既是曹国庆团队的教育思想,也给出了作为优秀教师团队自身发展的价值追求。而郭慧老师“大英语课堂”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学知识、课外求实践,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拓展”的全景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苏州市乃至江苏省已经具有很大的影响,其规模效益越来越显著地得到体现。
基于实践工作制。美国学者富兰讲过,情境性学习是唯一对改变课堂有价值的学习。所谓情境性学习就是鼓励教师在自己所工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的、持续的学习,观察同事的教学和被同事观察教学。特级教师工作室不是脱离教学的学术团体,相反,以课堂为基本实验研究素材,开展多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促进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是工作室的主要工作状态。夏彤老师领衔的中学物理团队就是这样的实践性学习组织,2012年,夏彤团队把研究的焦点定位于“高效课堂”,团队5名成员,先后开设了近20节公开课,通过不同层次的课堂实践寻找建构高效课堂的路径。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每学期组织的区域内以及与其他地区交流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超过了100场,工作室成员每学期上研究课不少于3节。从这个角度看,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情境性学习,而这种方式,对区域课堂教学改革是具有极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的。
在2012年11月份的第三届“苏派名师”课堂教学思想研讨会上,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每个学科团队都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而以工作室为核心建构起来的丰富的教学思想和学科教学模式成为本次教学思想研讨的重点,尤其是学科教学模式,正以一种相对规范和科学的教育实践形式,加速推进张家港的教育。而更为重要的是,特级教师工作室作为本土专家团队,在教师专业培训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学前教育团队承担了2012年张家港市幼儿教师脱产培训的全部课程,特级教师工作室在教师培训方面的辐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邵建华对此有这样的判断:建构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使学校或者区域的教学质量获得整体提升的必要条件,这是已经被教育研究和课堂实践所证实了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张家港市通过课题研究、教学调研以及教学研讨活动等形式,重点推进了以学校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也形成了一些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有56所学校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的“生态课堂”、有暨阳高中的“目标教学”、后塍高中的“活动前置式”教学、新塍初中的“广义阅读”等等。通过建构课堂教学模式,以一种相对规范的教学范式来整合、统领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拉长可能存在的学科、教师以及教学基础管理等方面的“短板”,整体提升了学校的课堂教学水平。
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成立不是首创,但基于本土的教育实践却使他们有了自己的追求。孵化思想、形成模式、创新机制,就是为了培养一大批优秀教师,让山成峰,让树成林,从而成就最好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