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真正把握文本,理解、品味语言文字,从而形成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就是读。语文课的千变万化都不应离开读,“读”才是活跃于语文课堂的精灵。要于朗读中培养语感,于品读中加深感悟。
关键词:语文素养;朗读;品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可是随着课改的深入,随着语文课的千变万化,作为语文教师的自己渐渐忧从心来:语文课又唱又跳;一忽儿合作探究,一忽儿小组交流,语文课似乎成了表演课,已无视于文本的存在,学生似乎也更致力于表演,而忘了语文课的真正目的。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因此立足于文本,致力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才是形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所在。而把握文本,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就是读。故而语文课的千变万化都不应离开读,“读”才是活跃于语文课堂的精灵。
一、于朗读中培养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对象的直觉的整体感受,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语文能力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因为语言的流畅感、节奏感、和谐感只有在读中锻炼方可生成,所以朗读是培养语感最基本的方法。
1. 朗读可以使学生领略语言美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篇都堪称一篇“美文”。因此我们的语文学习过程更是一种“美文”鉴赏的过程。对于如此美妙的文章,作为教者的我们应如何让学生感受呢?“教”是一种被动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才是学生主动鉴赏的根本。有感情的朗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一个动人的故事更赋有魅力。
《散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既写出了尊老爱幼的美德,又道出亲情的伟大。我在教学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整个课堂将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朗读。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品味着语言的美,感受着亲情与爱,对课文的喜爱之情自然流露,这是教师讲解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2. 朗读更是一种语感积累
《新华词典》中对“朗读”这样诠释: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因此出声是朗读的基本要求。把文章出声地读出来,且经常读之,时常读之,那背诵就不在话下了,熟读则会成诵。由朗读到熟读到背诵的过程,是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由生到熟的过程,更是学生在不自觉中培养语感的过程。可见朗读过程、熟读过程,更是一种语感积累过程,它在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
从朗读对培养学生语感的作用来看,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朗读,就像画画儿离不开眼睛,听音乐离不开耳朵一样,朗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品味语文教材语言美的根本所在。
二、于品读中加深感悟
作为一名多年的语文教师,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语文皮厚”。仔细想想这或许又是人们的一个误区。有感情的朗读会让学生体味其美妙的语言,可语文的学习绝不仅仅止于此。作者那或含蓄、或奔放、或忧郁、或豁达的情怀,那藏于文字内部的东西,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细细品读的。所谓的“品”,是指仔细地辨别,由读中仔细辨别出的是我们一眼看不出来的。因此品读是更深层次的朗读,品读可加深对于文章的深层感悟。对文章有了的深层理解,自然不会感到其“厚”而不透了。
语文课程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生命的世界,而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全部身心感悟语文,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生命的感悟与表达,感受生命的涌动和生长。
《山中访友》是一篇词美、句美、情美的佳作。因此,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将教学目标定为“用我的心品味美言”,“用我的心感受朋友美好的感情”,“用我的心抒发自己对朋友的美好心声”。同学们通过自由品读,找出了喜欢的词句,在感受其语言魅力的同时,又通过品读分析,感悟到了“我”对大自然的尊重、热爱、感激。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参与的人生态度在品读过程中得到熏陶、感染、形成。学生在细细品读中对文章的感悟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品读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文字的“妙”,感悟语言文字中的“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应实施“品读”训练,以“品”为中心环节,引导学生注意咀嚼语言文字,品味蕴涵在重点字、词、句、段中的深刻含义,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语文课堂中各种形式的读,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和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无读就不能成就语文课堂,“读”才是最应活跃于语文课堂的精灵。
(沾化县富国第一实验学校)
关键词:语文素养;朗读;品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可是随着课改的深入,随着语文课的千变万化,作为语文教师的自己渐渐忧从心来:语文课又唱又跳;一忽儿合作探究,一忽儿小组交流,语文课似乎成了表演课,已无视于文本的存在,学生似乎也更致力于表演,而忘了语文课的真正目的。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因此立足于文本,致力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才是形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所在。而把握文本,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就是读。故而语文课的千变万化都不应离开读,“读”才是活跃于语文课堂的精灵。
一、于朗读中培养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对象的直觉的整体感受,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语文能力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因为语言的流畅感、节奏感、和谐感只有在读中锻炼方可生成,所以朗读是培养语感最基本的方法。
1. 朗读可以使学生领略语言美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篇都堪称一篇“美文”。因此我们的语文学习过程更是一种“美文”鉴赏的过程。对于如此美妙的文章,作为教者的我们应如何让学生感受呢?“教”是一种被动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才是学生主动鉴赏的根本。有感情的朗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一个动人的故事更赋有魅力。
《散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既写出了尊老爱幼的美德,又道出亲情的伟大。我在教学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整个课堂将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朗读。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品味着语言的美,感受着亲情与爱,对课文的喜爱之情自然流露,这是教师讲解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2. 朗读更是一种语感积累
《新华词典》中对“朗读”这样诠释: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因此出声是朗读的基本要求。把文章出声地读出来,且经常读之,时常读之,那背诵就不在话下了,熟读则会成诵。由朗读到熟读到背诵的过程,是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由生到熟的过程,更是学生在不自觉中培养语感的过程。可见朗读过程、熟读过程,更是一种语感积累过程,它在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
从朗读对培养学生语感的作用来看,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朗读,就像画画儿离不开眼睛,听音乐离不开耳朵一样,朗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品味语文教材语言美的根本所在。
二、于品读中加深感悟
作为一名多年的语文教师,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语文皮厚”。仔细想想这或许又是人们的一个误区。有感情的朗读会让学生体味其美妙的语言,可语文的学习绝不仅仅止于此。作者那或含蓄、或奔放、或忧郁、或豁达的情怀,那藏于文字内部的东西,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细细品读的。所谓的“品”,是指仔细地辨别,由读中仔细辨别出的是我们一眼看不出来的。因此品读是更深层次的朗读,品读可加深对于文章的深层感悟。对文章有了的深层理解,自然不会感到其“厚”而不透了。
语文课程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生命的世界,而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全部身心感悟语文,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生命的感悟与表达,感受生命的涌动和生长。
《山中访友》是一篇词美、句美、情美的佳作。因此,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将教学目标定为“用我的心品味美言”,“用我的心感受朋友美好的感情”,“用我的心抒发自己对朋友的美好心声”。同学们通过自由品读,找出了喜欢的词句,在感受其语言魅力的同时,又通过品读分析,感悟到了“我”对大自然的尊重、热爱、感激。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参与的人生态度在品读过程中得到熏陶、感染、形成。学生在细细品读中对文章的感悟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品读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文字的“妙”,感悟语言文字中的“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应实施“品读”训练,以“品”为中心环节,引导学生注意咀嚼语言文字,品味蕴涵在重点字、词、句、段中的深刻含义,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语文课堂中各种形式的读,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和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无读就不能成就语文课堂,“读”才是最应活跃于语文课堂的精灵。
(沾化县富国第一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