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有规律可循,又无一成不变的模式。对有些教师来说,不是缺乏敬业精神,而是缺乏当好班主任的技巧。自己长期担任主任工作,细细想来,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更有启迪。
一 目标定向,巧管理
制订目标,自主管理。每学期初,班主任根据学校整体安排结合班级实际,制订本班的目标。再由班委会分别订出涵盖学习、纪律、卫生、体育、集体活动等方面的目标,交全班讨论通过,由各小组再负责制订出每个同学相应的个人目标。这样,学校一班级一小组一个人,层层分解,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行为量化,及时反馈。学生量化积分考核办法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规定为标准,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依据,实行量化考核。学生在校期间表现采取增减分办法进行,每周统计一次,由小组组织进行,评出“学习之星”、“纪律之星”等,全班评选出“先进小组”,班主任每月总结一次,选出“班级明星”和“红旗小组”。
在班级实行目标管理,能有效地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利于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同时,便于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随时检查和验证管理结果是否达到了目标要求,从而不断地调整管理手段,可谓事半功倍。
二 周记评语,巧激励
作为班主任来说,周记看重的不在于怎么写,更关心的学生写了什么,对于每一篇周记都要细心批阅,对学生的疑问要给予答复,为学生严守秘密,对于反映的情况要调查清楚,暴露的问题及时重视,批阅时,周记中的错别字也从不放过,给予纠正。同时还采用激励措施,好的表扬,打“优”,有时还抽部分周记在班级朗读,组织讨论。
周记带我深入学生内心,排除他们来自成长中的障碍,更好地进步。从同学们的周记中我了解到了班级中学生在关心什么,思考什么,哪些人爱好什么,有什么特长,哪些同学学习认真,还有哪些人纪律性、自觉性差。以及一些不能公开讲和不愿讲的话,同学们都常在周记中与我进行心的交流。这样,使我了解同学更深入、更全面,与他们也更贴近。利用周记作为载体,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写评语是一门艺术,是班主任的一项基本功。教师的评语要从爱护和教育的原则出发,在肯定中含有激励,在激励中含有教育,在亲切之中融入批评的份量,情理俱在,爱严并存。一般采用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的步骤。
操行评语对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今后努力方向具有很好的导向性。教师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平时的成长记录。在给学生写评语时,班主任要有较强的教育启发意识。教师应使学生从优美、准确并富有教育的语气中,得到教育,受到启发,从而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朝着明确的努力方向前进。评语的措辞艺术在于它的激励力量,评语的每句话都应当是教育的过程而不是终结。一份恰当的评语,应该具体明确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优点、缺点、个性、特长以及本学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应该便于指导学生和家长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切忌写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三 个别谈话,巧沟通
当学生犯错误时,你如果当着众学生的面批评或指责,他能否接受批评?有的甚至于会产生逆反心里,如果找他个别说话,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对优秀学生,当他在某些地方表现突出时,不仅要在班上表扬,如果再找他个别谈话,再次给予鼓励,他会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找学生谈话前务必先摸透学情,尤其是对学生各科学情、优势劣势、兴趣、性格、爱好、与周边同学的关系、家庭情况等要一清二楚,特别是个别批评学生时必须事实清楚,道理充分,这样在谈话时,才能对症下药,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强调什么。不该强调什么,该回避什么,不该回避什么……与学生个别谈话无论是形式、内容、时间、地点、方式等都要因人而宜,灵活多样,同时又紧紧围绕谈话的主题,学情不一样,交流的语气也应不一样,太柔,没有力度,会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太刚,缺乏亲情,学生则产生距离感;太直,没有情趣,使交流气氛沉闷,影响效果,只有根据不同学情,或温暖亲切,以情动人,或明晓事理,以理服人·或以身作则,以人格感人。交流方式或面对面交流,或书面交流,或批阅作业时以巧妙点评交流,或通过其好友传递信息交流,交流的场所或办公室,或走廊,或操场,或学生家里。
个别谈话要把握时机,掌握火侯。我认为应做到“三个必谈”:一是有进步必谈。找有进步的学生谈话,既要对他肯定鼓励,又要促使他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取得更大进步。二是有情绪必谈。学生思想上有情绪,教师就要及时发现,疏导、开导、引导。如果教师对学生流露出来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见而不怪,有可能导致他在没有正确导向的“精神世界”里迷茫失落,乃至走向反面。三是有问题必谈。找有问题或者犯错误的学生谈话,既要指出不足、缺点,更要找到他的闪光点,激励进步。
四 开展活动,巧凝聚
教育的最佳状态是“教育无痕”,班级活动是学生个体和群体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心中的一块生机盎然的沃土,组织开展富有教育意义、学生喜闻乐见的班级活动,对于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班级活动,最核心的思想是快乐和发展。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集体的接纳感,让学生接纳自己的集体是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的第一步。为了让学生接纳自己的集体,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集体是“自己的”,这很重要,只有认为集体是自己的集体,才会热爱自己的集体。活动能激发学生对集体的接纳感,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会爱上自己的集体,并乐意为集体服务,这是通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的第一步。通过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对集体的依恋感:,所以在集体中营造关心集体的氛围,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关心集体的品质。
让学生成为集体活动的主角,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活动是全班学生参加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集体活动能带给孩子们很多快乐,会使孩子真正的热爱自己的集体。集体活动应让学生们自主选择主题、内容与形式等,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在活动中,学生领略到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以及品尝活动成功后为集体带来荣誉后的快乐,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
五 言传身教,巧育人
班主任的工作实际是做人的工作,涉及的是人的细致微妙的内心世界,是在学生的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班主任的威信来自于他的人格的力量。言传是教育的基本方式,身教更是教育的有效手段,费尽口舌讲一百个道理,不如身体力行做一个样子。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每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那作用是震撼心灵的。平时,看到教室地面有纸屑,毫不犹豫地弯下腰去捡;看到窗台上有灰尘,马上用布头擦一擦……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也就逐渐养成了好习惯。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用“忙、累、烦”三个字来概括班主任的心境是最恰当不过了。但只要是做过学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班主任留的印象和影响最深。学生永远的记忆和真诚的感激是班主任最大的快乐。
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认识到奉献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从中获得快乐。愿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够创造快乐,拥有快乐,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一 目标定向,巧管理
制订目标,自主管理。每学期初,班主任根据学校整体安排结合班级实际,制订本班的目标。再由班委会分别订出涵盖学习、纪律、卫生、体育、集体活动等方面的目标,交全班讨论通过,由各小组再负责制订出每个同学相应的个人目标。这样,学校一班级一小组一个人,层层分解,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行为量化,及时反馈。学生量化积分考核办法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规定为标准,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依据,实行量化考核。学生在校期间表现采取增减分办法进行,每周统计一次,由小组组织进行,评出“学习之星”、“纪律之星”等,全班评选出“先进小组”,班主任每月总结一次,选出“班级明星”和“红旗小组”。
在班级实行目标管理,能有效地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利于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同时,便于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随时检查和验证管理结果是否达到了目标要求,从而不断地调整管理手段,可谓事半功倍。
二 周记评语,巧激励
作为班主任来说,周记看重的不在于怎么写,更关心的学生写了什么,对于每一篇周记都要细心批阅,对学生的疑问要给予答复,为学生严守秘密,对于反映的情况要调查清楚,暴露的问题及时重视,批阅时,周记中的错别字也从不放过,给予纠正。同时还采用激励措施,好的表扬,打“优”,有时还抽部分周记在班级朗读,组织讨论。
周记带我深入学生内心,排除他们来自成长中的障碍,更好地进步。从同学们的周记中我了解到了班级中学生在关心什么,思考什么,哪些人爱好什么,有什么特长,哪些同学学习认真,还有哪些人纪律性、自觉性差。以及一些不能公开讲和不愿讲的话,同学们都常在周记中与我进行心的交流。这样,使我了解同学更深入、更全面,与他们也更贴近。利用周记作为载体,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写评语是一门艺术,是班主任的一项基本功。教师的评语要从爱护和教育的原则出发,在肯定中含有激励,在激励中含有教育,在亲切之中融入批评的份量,情理俱在,爱严并存。一般采用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的步骤。
操行评语对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今后努力方向具有很好的导向性。教师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平时的成长记录。在给学生写评语时,班主任要有较强的教育启发意识。教师应使学生从优美、准确并富有教育的语气中,得到教育,受到启发,从而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朝着明确的努力方向前进。评语的措辞艺术在于它的激励力量,评语的每句话都应当是教育的过程而不是终结。一份恰当的评语,应该具体明确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优点、缺点、个性、特长以及本学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应该便于指导学生和家长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切忌写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三 个别谈话,巧沟通
当学生犯错误时,你如果当着众学生的面批评或指责,他能否接受批评?有的甚至于会产生逆反心里,如果找他个别说话,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对优秀学生,当他在某些地方表现突出时,不仅要在班上表扬,如果再找他个别谈话,再次给予鼓励,他会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找学生谈话前务必先摸透学情,尤其是对学生各科学情、优势劣势、兴趣、性格、爱好、与周边同学的关系、家庭情况等要一清二楚,特别是个别批评学生时必须事实清楚,道理充分,这样在谈话时,才能对症下药,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强调什么。不该强调什么,该回避什么,不该回避什么……与学生个别谈话无论是形式、内容、时间、地点、方式等都要因人而宜,灵活多样,同时又紧紧围绕谈话的主题,学情不一样,交流的语气也应不一样,太柔,没有力度,会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太刚,缺乏亲情,学生则产生距离感;太直,没有情趣,使交流气氛沉闷,影响效果,只有根据不同学情,或温暖亲切,以情动人,或明晓事理,以理服人·或以身作则,以人格感人。交流方式或面对面交流,或书面交流,或批阅作业时以巧妙点评交流,或通过其好友传递信息交流,交流的场所或办公室,或走廊,或操场,或学生家里。
个别谈话要把握时机,掌握火侯。我认为应做到“三个必谈”:一是有进步必谈。找有进步的学生谈话,既要对他肯定鼓励,又要促使他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取得更大进步。二是有情绪必谈。学生思想上有情绪,教师就要及时发现,疏导、开导、引导。如果教师对学生流露出来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见而不怪,有可能导致他在没有正确导向的“精神世界”里迷茫失落,乃至走向反面。三是有问题必谈。找有问题或者犯错误的学生谈话,既要指出不足、缺点,更要找到他的闪光点,激励进步。
四 开展活动,巧凝聚
教育的最佳状态是“教育无痕”,班级活动是学生个体和群体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心中的一块生机盎然的沃土,组织开展富有教育意义、学生喜闻乐见的班级活动,对于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班级活动,最核心的思想是快乐和发展。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集体的接纳感,让学生接纳自己的集体是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的第一步。为了让学生接纳自己的集体,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集体是“自己的”,这很重要,只有认为集体是自己的集体,才会热爱自己的集体。活动能激发学生对集体的接纳感,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会爱上自己的集体,并乐意为集体服务,这是通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的第一步。通过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对集体的依恋感:,所以在集体中营造关心集体的氛围,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关心集体的品质。
让学生成为集体活动的主角,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活动是全班学生参加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集体活动能带给孩子们很多快乐,会使孩子真正的热爱自己的集体。集体活动应让学生们自主选择主题、内容与形式等,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在活动中,学生领略到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以及品尝活动成功后为集体带来荣誉后的快乐,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
五 言传身教,巧育人
班主任的工作实际是做人的工作,涉及的是人的细致微妙的内心世界,是在学生的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班主任的威信来自于他的人格的力量。言传是教育的基本方式,身教更是教育的有效手段,费尽口舌讲一百个道理,不如身体力行做一个样子。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每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那作用是震撼心灵的。平时,看到教室地面有纸屑,毫不犹豫地弯下腰去捡;看到窗台上有灰尘,马上用布头擦一擦……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也就逐渐养成了好习惯。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用“忙、累、烦”三个字来概括班主任的心境是最恰当不过了。但只要是做过学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班主任留的印象和影响最深。学生永远的记忆和真诚的感激是班主任最大的快乐。
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认识到奉献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从中获得快乐。愿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够创造快乐,拥有快乐,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