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名师”,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以特殊才干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而著称,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教师。他们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等支配作用,引领着教改新潮流。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育教学的专家。然而,名师的慢慢人生征途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都有自己“面壁十年图破壁”的不懈奋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其备课之方法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于老曾对听课老师讲述说:他教了40多年的语文,备了40多年的课。有些课学生喜欢,老师们喜欢,自己也挺得意。于是,有不少是夸奖的,也有不少讨教的话便送到耳边,问的都是一个问题:即怎样备课。于老对备课有三大观点:第一是备课不等于写教案;第二是隐形备课最重要;第三是要思考教法。
  第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于老说: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形的了。因此,于老把备课分成了隐形备课和显性备课两部分。
  第二:隐形备课最重要。于老认为隐形备课是“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法形诸于文字。“内功”好的人,即文化修养高、悟性好、教学经验丰富的人,花的时间会短得多,效率就会高,反之就会低。因此,于老的隐形备课一般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认真钻研教材。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做什么?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抓住了就做上记号。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的字,于老都会一一查字典,弄明白。比如“翻山越岭”(《第一次抱母亲》),“越”是个生字,在这里作何解释?作为老师不但要“会意”,而且要“言出”。一查字典,“越”有七种意思,在这里作“跨”讲。有些词语的意思虽然不一定要讲,但老师必须弄懂。于老反复强调知识性的东西,不能有半点含糊。
  二是认真朗读课文。平时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朗读水平差,不到位,其实老师们自己也从不放声朗读,这怎能指责学生的朗读水平差呢?于老对一篇课文,一般要朗读四五遍,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对于情感型课文,如《月光曲》《第一次抱母亲》,朗读的遍数还要多,一直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随着自己感悟的增强,悟性的提高,个人情感的不断丰富,多数课文于老只读一两遍,便可以进入文中。他说读三四遍是为了熟练,尽量不出一点错。朗读是钻研教材,是语文备课的最重要的一环。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备课时,于老力求把课文读活。他说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听了不潸然泪下,朗读《小稻秧脱险记》,学生听了不手舞足蹈,朗读《桂林山水》,学生听了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于老便认为是范读的失败,没有把文章读“活”。还认为备“朗读”,第一是要多读,用心揣摩课文意境、思想感情(包括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二多听别人朗读,听录音。还要提高艺术修养,情感丰富了,才容易和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对接”。的确如此,从现在的课堂上不难看出,我们老师的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有多高,并超过老师。如果老师的朗读水平低,就不可能期望他的学生朗读水平会出众。只有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三是要正确解读文本的字词和谋篇布局的意图。新编写的语文教材,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如在教学郑振铎《燕子》一文时,于老对文中描写燕子用尾尖或翼尖点水形成的水圈儿,为什么说成“小圆晕”?“燕子飞倦了,落在远处的几痕电线上”,为什么这里不用“根”而用“痕”?别看只是一个字,这里有多少有趣呀!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对文章的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了,课堂上便会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老师毕竟是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教师要认真思考教法问题。
  在思考教法的时候,必然“备学生”、“备学法”。备课要从实际出发,从方便教学出发。钻研教材的时候,于老喜欢和同时讨论。大家在一起磨课、讨论,会让自己思绪豁然开朗。自己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会被别人一语点破。听别人上课,也有助于对教材的把握,即使上得不成功,但至少帮助你熟悉了教材。于老说:我的好多教学方法,也是在听别人的课的时候想出来的。
  写到这里时,我深刻感受到了,我们解读名师们成长的人生轨迹,或是深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或是探讨教师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不论是对名师自己、对立志要成为名师的普通教师,还是对当前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把课文分为了精读、略读和选读三类,如何上好略读课,使它真正成为精读课的有力补充呢?笔者有这样几点感悟:一、切合实际确立教学目标;二、结合阅读提示落实预习;三、把握整体内容,突出重点;四、注重读写结合,以读导写;五、内外结合,进行拓展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方式应更为开放,更多地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迁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和方法,落实新课标要求。  【关键词】略读课文;
期刊
合作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一滴水要想不干涸的唯一办法就是融入大海,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的唯一选择就是融入团队。在体育活动中,合作能力既是体育活动参与者必备的素质也是需要通过体育活动发展的一种能力,需要活动者与他人通力合作,才能使集体的目标得以实现。但是,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的经历等影响,学生往往不会合作或少合作,缺少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影响课
期刊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的知识对事物数量或算式的结果做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估计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估算是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需要了解大致的结果,有的很难算出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帮我们解决问题。因此,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就应该从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开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1贴近生活,感受估算价值  过去教师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缺乏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在班级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德育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以“爱”为班级管理的基石,以榜样为班级管理的向导,以班干部管理为班级管理的桥梁,以班集体奋斗目标为班级管理的动力,以班级管理方案为班级管理的舵手,以关注学生的习惯为班级管理的突破口,以合作为班级管理质量的帮手,以不断总结为班级管理的保障。班主任工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要目标切合实际,用心去做,定能水到渠
期刊
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对于学钢琴来说,方法问题尤为重要,钢琴的技巧性极强,比起其它的专业性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花费相同时间的前提下,每个人练琴的收效是不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练琴方法和练琴习惯是否正确。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效率就高;方法不当,则是事倍功半,效率就低。因此是否按照科学的方法练琴就成了学琴进步快慢的重要因素。对于学习钢琴
期刊
【摘要】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班级管理就更成为不容忽视的大问题。那么,该如何管理好班级呢?鄙人认为,要成功管理好一个班级,应注重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班级管理;情感教育的培养;尊重与激励;培养学生决策;管理能力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班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与发展,有鉴于此,班级的管理就尤显重要,特别是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班级管理
期刊
礼仪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习惯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帮’之称。中国人们热情奔放,文明礼仪,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崇尚礼仪。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不文明,没礼貌的行为随处可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肩上担负着弘扬祖国礼仪传承的重要,因此,我们幼儿园开展的幼儿礼仪教育的课题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的,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感受颇深。  特别是
期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这句话来形容聋校班主任工作,我觉得是再合适不过了。聋生由于生理障碍,产生自卑心理,加之表达交流不畅,心里的想法、委屈、困惑、喜悦等情绪无法适时正确宣泄。时间久了,导致想法平淡了,喜悦和快乐不浓烈了,委屈和困惑压抑与内心成为死结了。这就是大多数聋生“死水一潭,波澜不惊”的状态症结之所在。所以做为聋校的班主任,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全方位关注聋生,构建家校联合,教师家长联手的
期刊
【摘要】中学时期是少年儿童养成习惯形成时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抓好中学生养成教育才能使小学生成为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从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点滴的小事抓起、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关键期抓起两个方面,谈了班主任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班主任;中学生;行为习惯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
期刊
21世纪,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替着,。而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个性各异、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新型学生,过去那种包办代替的保姆式的班主任已不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融情入理,作好专业班主任。  1营造氛围,促进优良班风  1.1班主任是班级方向的引领者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仔细琢摩重点有三项:建立班级文化;班级日常管理和个别生教育。  每一次新班级建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