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适宜的教育情境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教学,情境,优化,教育手段。
中图分类号:G451.1
一、教育学视野下推行情境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之中,教师往往采取“一言堂”的方式,单向地按照教材所写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取知识。然而,学习并不只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还是一个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信息的过程。合适的教育情境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理解信息,教育情境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自身发展。
(二)提供知识的应用平台。合适的教育情境除了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之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知识、信息的应用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和信息,让理论与实践真正联系起来。适宜的教育情境是课内与课外的有效衔接,能够为学生提供认知和情感体验,促进教材知识与学生认知、情感体验的结合,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能够散发思考,更好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合适的教学情境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要求,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是集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综合体。因此,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特点,既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又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这个发展既包含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包含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教育学视野下的情境教育手段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情境的创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十分有效,能够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需要付出努力。首先,教师需要准确地解读教材,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多方面特点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要准备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又适合在课堂内开展的游戏、表演、故事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选择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参照国家教育部门的教学大纲,确保活动与国家的教育理念相一致。
(二)优化情境,促进理解。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自我。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教师深思。优化教育情境是很好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工具,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育情境,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针对一个问题,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标准答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教师提供的这个答案,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这一问题。而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与其他学生的头脑风暴之中,更全面、正确地完成对问题的思考,就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又如,单一的教室教学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枯燥乏味,那么教师可以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之下,开展一些户外课堂或者户外活动,同时,可征求学生的建议,让学生自主地去策划自己的户外活动,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户外活动可能存在的问题、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自主地完成整个户外活动方案,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深化情境,挖掘主动。总结在任何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情境教育中同样如此。总结深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果。因此,在开展情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触发、善于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在学生发言时,教师要注意聆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发言和表现,教师要善于触发思考,推进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又在思考中学习更多的内容。
三、教育学视野下创设情境的有效方式
(一)锤炼语言。教育情境需要语言的支撑,如果离开教学语言,教育情境往往不能实现价值,发挥教学作用。教学语言是创设教育情境的基础。课堂在学生的心中,往往是枯燥乏味的,而在情境创设中,教师采用准确、简洁、幽默的语言通常能够使教学内容摆脱枯燥乏味的特征,變得生动形象,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结合生活。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一切理论都是各类专家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从反方向來说,知识也需要运用到生活之中,才能发挥其价值。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往往不能明白知识的重要意义。结合生活创设教育情境,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结合生活创设教育情境还能够引导学生强化体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当中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就是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二者,打开学生的生活体验,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运用实物也是结合生活创设情境的重要方式,课文中的一些物体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教师运用实物演示情境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三)运用多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走进了校园,已经成为学校必备的硬件设施之一。然而,很多教师由于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不擅长使用计算机技术,因此往往忽略了多媒体的使用。运用多媒体是创设情境的良好方式。运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多彩的内容,借助多媒体展现图画,能够将教材具体形象化,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教材内容,更易接受理解。
(四)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的良好方式。角色表演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主要通过了解情境—理解角色—担当角色—体会角色—扮演角色———获得感受等环节来完成。由于将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教材内容中的人物,能够让学生学会站在文中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好地获得理解与体会。角色扮演由四种方式,一是阅读教材内容,让学生直接进入角色,体会思想感情。二是分角色阅读教材内容,让不同的学生阅读不同人物的不同声音,增进对课文的理解。三是直接表演,让学生分角色在朗读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表演。四是改变教材,让学生自己对教材进行改编,编写出合适表演,突出主题的剧本,再进行表演。适宜的教育情境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教学,情境,优化,教育手段。
中图分类号:G451.1
一、教育学视野下推行情境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之中,教师往往采取“一言堂”的方式,单向地按照教材所写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取知识。然而,学习并不只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还是一个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信息的过程。合适的教育情境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理解信息,教育情境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自身发展。
(二)提供知识的应用平台。合适的教育情境除了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之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知识、信息的应用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和信息,让理论与实践真正联系起来。适宜的教育情境是课内与课外的有效衔接,能够为学生提供认知和情感体验,促进教材知识与学生认知、情感体验的结合,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能够散发思考,更好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合适的教学情境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要求,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是集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综合体。因此,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特点,既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又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这个发展既包含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包含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教育学视野下的情境教育手段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情境的创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十分有效,能够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需要付出努力。首先,教师需要准确地解读教材,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多方面特点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要准备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又适合在课堂内开展的游戏、表演、故事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选择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参照国家教育部门的教学大纲,确保活动与国家的教育理念相一致。
(二)优化情境,促进理解。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自我。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教师深思。优化教育情境是很好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工具,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育情境,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针对一个问题,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标准答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教师提供的这个答案,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这一问题。而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与其他学生的头脑风暴之中,更全面、正确地完成对问题的思考,就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又如,单一的教室教学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枯燥乏味,那么教师可以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之下,开展一些户外课堂或者户外活动,同时,可征求学生的建议,让学生自主地去策划自己的户外活动,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户外活动可能存在的问题、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自主地完成整个户外活动方案,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深化情境,挖掘主动。总结在任何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情境教育中同样如此。总结深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果。因此,在开展情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触发、善于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在学生发言时,教师要注意聆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发言和表现,教师要善于触发思考,推进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又在思考中学习更多的内容。
三、教育学视野下创设情境的有效方式
(一)锤炼语言。教育情境需要语言的支撑,如果离开教学语言,教育情境往往不能实现价值,发挥教学作用。教学语言是创设教育情境的基础。课堂在学生的心中,往往是枯燥乏味的,而在情境创设中,教师采用准确、简洁、幽默的语言通常能够使教学内容摆脱枯燥乏味的特征,變得生动形象,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结合生活。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一切理论都是各类专家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从反方向來说,知识也需要运用到生活之中,才能发挥其价值。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往往不能明白知识的重要意义。结合生活创设教育情境,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结合生活创设教育情境还能够引导学生强化体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当中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就是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二者,打开学生的生活体验,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运用实物也是结合生活创设情境的重要方式,课文中的一些物体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教师运用实物演示情境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三)运用多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走进了校园,已经成为学校必备的硬件设施之一。然而,很多教师由于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不擅长使用计算机技术,因此往往忽略了多媒体的使用。运用多媒体是创设情境的良好方式。运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多彩的内容,借助多媒体展现图画,能够将教材具体形象化,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教材内容,更易接受理解。
(四)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的良好方式。角色表演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主要通过了解情境—理解角色—担当角色—体会角色—扮演角色———获得感受等环节来完成。由于将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教材内容中的人物,能够让学生学会站在文中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好地获得理解与体会。角色扮演由四种方式,一是阅读教材内容,让学生直接进入角色,体会思想感情。二是分角色阅读教材内容,让不同的学生阅读不同人物的不同声音,增进对课文的理解。三是直接表演,让学生分角色在朗读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表演。四是改变教材,让学生自己对教材进行改编,编写出合适表演,突出主题的剧本,再进行表演。适宜的教育情境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