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7-000-02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乒乓球技术考试中焦虑情绪与考生技术水平发挥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不同乒乓球技术水平的学生在乒乓球技术考试中的焦虑水平,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技术考试焦虑
焦虑是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对于学生而言,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平时学习程度及努力程度的一个综合评价。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乒乓球技术考试为切入点,研究了乒乓球技术考试与焦虑的关系,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了一定依据。
一、研究对象
(一)研究范围: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二)具体研究对象:乒乓球专选班20人,乒乓球选修班30人,乒乓球普修班30人,共80人。
(三)研究对象的技术特点:专选班考生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并拥有多次技术考试经验;选修班考生有一定技术基础;普修班考生多为初学者。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需要,查阅和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
(二)问卷法:本研究运用具有较高信度的《焦虑自评量表问卷(SAS)》(简称SAS量表)。
(三)访谈法:调查运动员在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的自我感觉,主要询问是否有焦虑情绪,以及焦虑程度如何。
(四)工具。测量工具:SAS量表,采用四级评分。被试者在每个题后ABCDE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最近一周实际情况的选项上画一勾。四级评分标准是:A表示没有或很少有时间有;B表示小部分时间有;C是相当多时间有;D是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有。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得到粗分,再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四舍五入)得到标准分。临界值为50,分数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统计工具:自制统计表,根据调查问卷所得出的焦虑值以及考生的考试成绩计算出不同焦虑范围内的成绩平均值和标准差来看考生成绩的变化及稳定性差异。
(五)考试成绩获取方法:学生在进行问卷填写前后各进行一次测试,第一次成绩作为考试成绩,第二次成绩只作为此次调查的参考数据来源。
(六)测试内容(以考生所在课堂的教学进度为准):专选班:近台快攻;选修班:正手攻球;普修班:左推右攻。
三、结果分析
由问卷调查结果计算出各班各焦虑段考生的焦虑值的平均数、成绩标准差以及成绩平均值,统计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焦虑值平均數及成绩标准差表
标准差
焦虑值 专选班 选修班 普修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
20~30 22.57 31.18 7.35 15.28 5.32 6.43
30~40 10.95 22.69 5.55 18.14 1.95 6.41
40~50 13.08 15.54. 7.52 20.67 3.7 10.08
表2成绩平均值表
成绩平均值 专选班 选修班 普修班
成绩1 成绩2 成绩1 成绩2 成绩1 成绩2
20~30 58 25 56 28 25 13
30~40 59 38 55 45 28 23
40~50 48 52 52 24 26 13
注:由于乒乓球的计位,所以平均值取整数。
由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三个班各焦虑段考生的第一次考试成绩以及成绩的稳定性明显高于第二次。这说明,运动员的焦虑情绪与考试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成绩作为考试成绩记录时,学生注意力集中,虽然成绩的稳定性不好,但技术发挥较好,而一旦在意识上放松,紧张焦虑的情绪随之减轻,导致机体处于低唤醒水平,表现为懒散、注意力不能集中、大脑和神经中枢缺乏一定的紧张度,肢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从而影响力量和灵活性的协调,影响考试成绩。
由表1对三个班级每轮测试的情况进行横向比较,考生成绩标准差成依次降低趋势,且焦虑值在30-40之间的考生两次考试成绩差异较另两个焦虑段的小。表明技术水平越高,成绩稳定性受焦虑情绪的影响越大,同时也说明适当的焦虑有利于成绩的发挥。根据体育心理学“倒U”型理论,即最佳焦虑是以生理为主要特征的躯体焦虑与操作活动是“倒U”型的,因此考生考前保持中等程度焦虑有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焦虑水平过高会阻碍考生对专项运动技能的发挥,由于身体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考生肌肉紧张,从而影响肌肉的协调用力,致使考生肌肉僵硬、动作变形,造成考试成绩不稳定。焦虑水平过低也同样会影响运动技能水平的发挥,当机体处于低唤醒水平时,考生会感到全身无力、情绪低落不稳定,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丧失斗志、大脑和神经中枢缺乏一定的紧张度,肢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会影响力量和灵活性,导致成绩不稳定。
对于乒乓球专选班,在第一轮测试中焦虑值居中的考生成绩稳定性最好,在第二轮测试中随着焦虑值的升高,成绩的稳定性增加,而焦虑值在40~50这个范围内的考生的两次成绩稳定性差异最小。这进一步说明适当的焦虑有利于成绩的发挥,因为在第二次测试中原处于较高焦虑值段的考生由于焦虑情绪降低,反而使其处于较适宜的焦虑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一)焦虑情绪与乒乓球技术考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影响到成绩的高低及其稳定性。在乒乓球技术考试中,教师应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地采取适当手段控制考生的焦虑情绪,从而取得最佳考试成绩。
(二)适当的焦虑有利于乒乓球技术考试水平的发挥,而过高或是过低的焦虑则不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当个体经历一个高焦虑情感过程时,其注意指向过分地集中于中心任务,从而导致运动操作水平受到影响。排除考生的苦恼和减轻心理负担,排除训练和操作的障碍,以增强学生体育技能形成主观上的满足感,以保持运动员的心态平衡。
(三)就高校体育教育学生而言,乒乓球技术水平越高其考试成绩的发挥受焦虑情绪的影响越大。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模拟考试的环境,让学生体验考试情景,从而改善考生心理品质,消除紧张焦虑状态,以适应考时需要。并且应当训练考生掌握降低或提高焦虑情绪的心理技巧,以保持适宜的焦虑程度。这对于提高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形成和运动员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勇,闫万军.焦虑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现代理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6.
[2] 贾玉琳.论控制焦虑情绪与提高运动成绩[J] .张家口师专学报.2002.12.
[3] 李静芳.对篮球技术考试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2006.6.
[4] 阮鹏.赛前焦虑与成绩[J].百科知识.2004.12.
[5] 黄希庭.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4.
[6] 蒋碧艳等.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心理科学.1997.3:235-238.
[7] 李学砦.不同锻炼项目强度和时间对大学生焦虑、抑郁及自我概念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8):20-22.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乒乓球技术考试中焦虑情绪与考生技术水平发挥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不同乒乓球技术水平的学生在乒乓球技术考试中的焦虑水平,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技术考试焦虑
焦虑是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对于学生而言,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平时学习程度及努力程度的一个综合评价。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乒乓球技术考试为切入点,研究了乒乓球技术考试与焦虑的关系,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了一定依据。
一、研究对象
(一)研究范围: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二)具体研究对象:乒乓球专选班20人,乒乓球选修班30人,乒乓球普修班30人,共80人。
(三)研究对象的技术特点:专选班考生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并拥有多次技术考试经验;选修班考生有一定技术基础;普修班考生多为初学者。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需要,查阅和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
(二)问卷法:本研究运用具有较高信度的《焦虑自评量表问卷(SAS)》(简称SAS量表)。
(三)访谈法:调查运动员在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的自我感觉,主要询问是否有焦虑情绪,以及焦虑程度如何。
(四)工具。测量工具:SAS量表,采用四级评分。被试者在每个题后ABCDE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最近一周实际情况的选项上画一勾。四级评分标准是:A表示没有或很少有时间有;B表示小部分时间有;C是相当多时间有;D是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有。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得到粗分,再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四舍五入)得到标准分。临界值为50,分数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统计工具:自制统计表,根据调查问卷所得出的焦虑值以及考生的考试成绩计算出不同焦虑范围内的成绩平均值和标准差来看考生成绩的变化及稳定性差异。
(五)考试成绩获取方法:学生在进行问卷填写前后各进行一次测试,第一次成绩作为考试成绩,第二次成绩只作为此次调查的参考数据来源。
(六)测试内容(以考生所在课堂的教学进度为准):专选班:近台快攻;选修班:正手攻球;普修班:左推右攻。
三、结果分析
由问卷调查结果计算出各班各焦虑段考生的焦虑值的平均数、成绩标准差以及成绩平均值,统计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焦虑值平均數及成绩标准差表
标准差
焦虑值 专选班 选修班 普修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
20~30 22.57 31.18 7.35 15.28 5.32 6.43
30~40 10.95 22.69 5.55 18.14 1.95 6.41
40~50 13.08 15.54. 7.52 20.67 3.7 10.08
表2成绩平均值表
成绩平均值 专选班 选修班 普修班
成绩1 成绩2 成绩1 成绩2 成绩1 成绩2
20~30 58 25 56 28 25 13
30~40 59 38 55 45 28 23
40~50 48 52 52 24 26 13
注:由于乒乓球的计位,所以平均值取整数。
由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三个班各焦虑段考生的第一次考试成绩以及成绩的稳定性明显高于第二次。这说明,运动员的焦虑情绪与考试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成绩作为考试成绩记录时,学生注意力集中,虽然成绩的稳定性不好,但技术发挥较好,而一旦在意识上放松,紧张焦虑的情绪随之减轻,导致机体处于低唤醒水平,表现为懒散、注意力不能集中、大脑和神经中枢缺乏一定的紧张度,肢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从而影响力量和灵活性的协调,影响考试成绩。
由表1对三个班级每轮测试的情况进行横向比较,考生成绩标准差成依次降低趋势,且焦虑值在30-40之间的考生两次考试成绩差异较另两个焦虑段的小。表明技术水平越高,成绩稳定性受焦虑情绪的影响越大,同时也说明适当的焦虑有利于成绩的发挥。根据体育心理学“倒U”型理论,即最佳焦虑是以生理为主要特征的躯体焦虑与操作活动是“倒U”型的,因此考生考前保持中等程度焦虑有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焦虑水平过高会阻碍考生对专项运动技能的发挥,由于身体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考生肌肉紧张,从而影响肌肉的协调用力,致使考生肌肉僵硬、动作变形,造成考试成绩不稳定。焦虑水平过低也同样会影响运动技能水平的发挥,当机体处于低唤醒水平时,考生会感到全身无力、情绪低落不稳定,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丧失斗志、大脑和神经中枢缺乏一定的紧张度,肢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会影响力量和灵活性,导致成绩不稳定。
对于乒乓球专选班,在第一轮测试中焦虑值居中的考生成绩稳定性最好,在第二轮测试中随着焦虑值的升高,成绩的稳定性增加,而焦虑值在40~50这个范围内的考生的两次成绩稳定性差异最小。这进一步说明适当的焦虑有利于成绩的发挥,因为在第二次测试中原处于较高焦虑值段的考生由于焦虑情绪降低,反而使其处于较适宜的焦虑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一)焦虑情绪与乒乓球技术考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影响到成绩的高低及其稳定性。在乒乓球技术考试中,教师应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地采取适当手段控制考生的焦虑情绪,从而取得最佳考试成绩。
(二)适当的焦虑有利于乒乓球技术考试水平的发挥,而过高或是过低的焦虑则不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当个体经历一个高焦虑情感过程时,其注意指向过分地集中于中心任务,从而导致运动操作水平受到影响。排除考生的苦恼和减轻心理负担,排除训练和操作的障碍,以增强学生体育技能形成主观上的满足感,以保持运动员的心态平衡。
(三)就高校体育教育学生而言,乒乓球技术水平越高其考试成绩的发挥受焦虑情绪的影响越大。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模拟考试的环境,让学生体验考试情景,从而改善考生心理品质,消除紧张焦虑状态,以适应考时需要。并且应当训练考生掌握降低或提高焦虑情绪的心理技巧,以保持适宜的焦虑程度。这对于提高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形成和运动员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勇,闫万军.焦虑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现代理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6.
[2] 贾玉琳.论控制焦虑情绪与提高运动成绩[J] .张家口师专学报.2002.12.
[3] 李静芳.对篮球技术考试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2006.6.
[4] 阮鹏.赛前焦虑与成绩[J].百科知识.2004.12.
[5] 黄希庭.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4.
[6] 蒋碧艳等.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心理科学.1997.3:235-238.
[7] 李学砦.不同锻炼项目强度和时间对大学生焦虑、抑郁及自我概念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