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视“开讲啦”节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目标受众需求,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与青年代表交流对话,激情碰撞,与300位大学生组成的现场观众零距离接触,真诚、平等,充满温度、智慧,屡屡带给人们心灵的洗礼与撞击,因为“接地气”而深受追捧。“开讲啦”是面向全国青年的课堂,它的成功让笔者陷入反思,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如何让思想政治课堂成为真正“接地气”的课堂,从而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追捧呢?
一、贴近生活,政治课堂“接地气”的前提
“开讲啦”节目邀请的嘉宾有企业家精英,有著名学者教授,有文体明星等。然而,吸引那么多观众的不只是名人效应,更是脚踏实地的人生分享。嘉宾们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他们的挫折、失败、成功、经验、理想。真实的生活体验,才能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也正是我们高中政治课堂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
在政治课堂处理中,要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感悟、思考、探究,从而避免思想政治课说教式的教育,减少了学生的排斥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让学生首先喜欢上政治课。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多老师的课堂预设中,常常会把“教师”的生活当成“学生”的生活,因而常常形成不了“共识”,不能达到“共鸣”,这也是课堂往往死气沉沉的重要原因。对于我们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来说,贴近生活,必须立足于时代的特征,遵循高中生这一年龄阶段的思维特征,立足于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二、真情实感,政治课堂“接地气”的关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在进行《文化生活》“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教学时,上课之前,笔者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跌倒的老人,你去不去扶?”学生们对这个话题并不陌生,很容易就进入了话题,他们正说得热闹时,笔者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面对跌倒的老人,你会不会扶?”教室里安静下来,有个学生问道:“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吗?”随后向学生展示了这么一个材料,并且设置了两个问题:
“老人跌倒在地却没人敢扶”的情况,几度引发社会讨论。9月6日,卫生部网站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则再次引爆舆论焦点。其实,卫生部的这个《指南》,仅仅是从技术上说明,扶起跌倒后的老人不是谁都会的,它是一项“技术活”。《指南》中指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如老人意识清楚,应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人到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
1.卫生部出台的这样一个原本很有技术指导性的文件,却在出笼后,立马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为什么?
2.《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给我们什么启示?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来做正确的价值选择,比单纯的理论分析更深入人心。在本堂课的教学中,笔者将“扶”与“不扶”的两难抉择呈现给学生,并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道德的现状?在一味的道德拷问中,通过新的情景,引导学生与原有的感知矛盾、碰撞,从而生成新的知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相辅相成。有不少老师常常抱怨学生对自己的“启发”无动于衷,常常有种唱独角戏的感觉,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太过“理性”,缺乏“人情味”。也就是说,老师们常常更注重知识目标的实现,往往忽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认同与引导,思想教育也往往高高在上,当然很难被学生真正接受。
三、幽默时尚,是政治课堂“接地气”的催化剂
在我们的政治课堂上,老师如同主持人,其幽默时尚是一种催化剂,能保持学生大脑的兴奋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更是一种智慧,五分钟发笑,十分钟思考,幽默之中寓有一种深沉的力量。
例如:在讲“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时,很多同学总记不住“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呢?笔者设置了这么一段情景:首先,很认真地看着同学说道:“我是一个老农,你们就是我的一亩三分地。”说着,做出手握锄头状,一边“锄地”,一边念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学生们乐了起来,笔者趁机问道:
1.老农田间耕作,属于什么形式的实践活动?
2.这一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有哪几个?
3.你如何看待“锄禾日当午”式的劳动?
在这堂课中,通过一个轻松的“表演”,设置了具体的情景,通过三个问题,让学生在笑声中理解:在耕作这一生产实践活动中,有三个构成要素,劳动者——老农,生产工具——锄头,劳动对象——一亩三分地。“锄禾日当午”式的劳动,很辛苦,但生产效率是低下的,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发展科技,改进生产工具,改造劳动对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政治课的很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需要政治老师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让学生愿意听;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让学生乐意听,能听懂,会思考。
四、理性责任,政治课堂“接地气”的升华
“开讲啦”节目邀请过嘉宾航天英雄杨利伟。从领到领章帽徽这一天体验了一种责任——军人的责任,到遭遇飞机空中遇险,体会到的一种责任——职业的责任,到真正理解了所从事的工作,因而要热爱,甚至于去仰视我们自己的职业。杨利伟“与责任对话”,生动地诠释了理性责任的内涵。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及为之奋斗的精神。如何建立起理性责任?其实,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无处不在渗透。
如:以《经济生活》为例,每个人处在不同的经济活动中,可能是消费者、劳动者、经营者、投资者等,每个不同的身份就是不同的角色定位,享有相应的权利,也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都要诚实守信,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保证竞争有序的经济秩序,我们要正确认识“角色责任”;每个角色在各自的岗位中要获得成功,离不开社会条件,关键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能力责任”,如:经营者要有敏锐的市场判断力,要提高管理的水平。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投资者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并具备投资理财的知识和能力;每一主体在各自的经济活动中,又要以“义务责任”为导向,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学会区分“原因责任”的主客观因素,减少不利影响。
在教学中,逐步渗透理性责任,才能使我们的政治课堂更有厚度,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要通过课堂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使命感、责任感的人,成为能清晰地认识并实现使命、责任的人。
总之,我们的政治课堂要成为真正“接地气”的课堂,必须以贴近生活为前提,以真情实感为关键,以幽默时尚为催化剂,以理性责任为升华,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需要,遵循时代发展的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的规律。
【责任编辑 郑雪凌】
一、贴近生活,政治课堂“接地气”的前提
“开讲啦”节目邀请的嘉宾有企业家精英,有著名学者教授,有文体明星等。然而,吸引那么多观众的不只是名人效应,更是脚踏实地的人生分享。嘉宾们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他们的挫折、失败、成功、经验、理想。真实的生活体验,才能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也正是我们高中政治课堂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
在政治课堂处理中,要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感悟、思考、探究,从而避免思想政治课说教式的教育,减少了学生的排斥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让学生首先喜欢上政治课。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多老师的课堂预设中,常常会把“教师”的生活当成“学生”的生活,因而常常形成不了“共识”,不能达到“共鸣”,这也是课堂往往死气沉沉的重要原因。对于我们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来说,贴近生活,必须立足于时代的特征,遵循高中生这一年龄阶段的思维特征,立足于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二、真情实感,政治课堂“接地气”的关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在进行《文化生活》“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教学时,上课之前,笔者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跌倒的老人,你去不去扶?”学生们对这个话题并不陌生,很容易就进入了话题,他们正说得热闹时,笔者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面对跌倒的老人,你会不会扶?”教室里安静下来,有个学生问道:“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吗?”随后向学生展示了这么一个材料,并且设置了两个问题:
“老人跌倒在地却没人敢扶”的情况,几度引发社会讨论。9月6日,卫生部网站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则再次引爆舆论焦点。其实,卫生部的这个《指南》,仅仅是从技术上说明,扶起跌倒后的老人不是谁都会的,它是一项“技术活”。《指南》中指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如老人意识清楚,应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人到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
1.卫生部出台的这样一个原本很有技术指导性的文件,却在出笼后,立马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为什么?
2.《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给我们什么启示?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来做正确的价值选择,比单纯的理论分析更深入人心。在本堂课的教学中,笔者将“扶”与“不扶”的两难抉择呈现给学生,并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道德的现状?在一味的道德拷问中,通过新的情景,引导学生与原有的感知矛盾、碰撞,从而生成新的知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相辅相成。有不少老师常常抱怨学生对自己的“启发”无动于衷,常常有种唱独角戏的感觉,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太过“理性”,缺乏“人情味”。也就是说,老师们常常更注重知识目标的实现,往往忽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认同与引导,思想教育也往往高高在上,当然很难被学生真正接受。
三、幽默时尚,是政治课堂“接地气”的催化剂
在我们的政治课堂上,老师如同主持人,其幽默时尚是一种催化剂,能保持学生大脑的兴奋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更是一种智慧,五分钟发笑,十分钟思考,幽默之中寓有一种深沉的力量。
例如:在讲“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时,很多同学总记不住“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呢?笔者设置了这么一段情景:首先,很认真地看着同学说道:“我是一个老农,你们就是我的一亩三分地。”说着,做出手握锄头状,一边“锄地”,一边念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学生们乐了起来,笔者趁机问道:
1.老农田间耕作,属于什么形式的实践活动?
2.这一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有哪几个?
3.你如何看待“锄禾日当午”式的劳动?
在这堂课中,通过一个轻松的“表演”,设置了具体的情景,通过三个问题,让学生在笑声中理解:在耕作这一生产实践活动中,有三个构成要素,劳动者——老农,生产工具——锄头,劳动对象——一亩三分地。“锄禾日当午”式的劳动,很辛苦,但生产效率是低下的,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发展科技,改进生产工具,改造劳动对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政治课的很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需要政治老师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让学生愿意听;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让学生乐意听,能听懂,会思考。
四、理性责任,政治课堂“接地气”的升华
“开讲啦”节目邀请过嘉宾航天英雄杨利伟。从领到领章帽徽这一天体验了一种责任——军人的责任,到遭遇飞机空中遇险,体会到的一种责任——职业的责任,到真正理解了所从事的工作,因而要热爱,甚至于去仰视我们自己的职业。杨利伟“与责任对话”,生动地诠释了理性责任的内涵。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及为之奋斗的精神。如何建立起理性责任?其实,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无处不在渗透。
如:以《经济生活》为例,每个人处在不同的经济活动中,可能是消费者、劳动者、经营者、投资者等,每个不同的身份就是不同的角色定位,享有相应的权利,也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都要诚实守信,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保证竞争有序的经济秩序,我们要正确认识“角色责任”;每个角色在各自的岗位中要获得成功,离不开社会条件,关键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能力责任”,如:经营者要有敏锐的市场判断力,要提高管理的水平。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投资者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并具备投资理财的知识和能力;每一主体在各自的经济活动中,又要以“义务责任”为导向,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学会区分“原因责任”的主客观因素,减少不利影响。
在教学中,逐步渗透理性责任,才能使我们的政治课堂更有厚度,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要通过课堂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使命感、责任感的人,成为能清晰地认识并实现使命、责任的人。
总之,我们的政治课堂要成为真正“接地气”的课堂,必须以贴近生活为前提,以真情实感为关键,以幽默时尚为催化剂,以理性责任为升华,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需要,遵循时代发展的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的规律。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