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方面是任重而道远的。教师既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要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提高学生在附加题板块的成绩。因此,语文教师需要研究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名著导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策略
阅读名著,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积极地传承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
可是,当不少初中生翻开厚厚的名著,面对数以万计的文字时,往往“望而却步”,出现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1.部分学生习惯阅读快餐式的文学作品,而无法静心、耐心地品读名著内容。
2.现在的初中生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所以部分学生(尤其是初三的学生)无法安排比较多的时间来品读名著。
3.部分学生更喜欢阅读侦探悬疑小说、网络言情小说等,而面对《朝花夕拾》《水浒传》等名著,有时会觉得比较枯燥乏味、难以读懂,或者是觉得书中的内容距离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太遥远了,无法找到共鸣点,所以往往提不起兴趣去深入阅读。
4.班級阅读名著的氛围不浓,会对学生阅读名著造成消极影响。
5.名著附加题的难度有时比较大,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6.有的学生本来已经读完整本名著了,但由于时间过去已久,当考到比较细致的情节时,印象模糊,始终记不起具体的故事情节,心中萌生了挫败感。
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初中语文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方面是任重而道远的。教师既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要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提高学生在附加题板块的成绩。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初步探究了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浅谈如下:
一、组织师生共读名著的活动
2015年,我校师生共读一本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安排一定的时间阅读,然后分享交流阅读心得。
当时,学生纷纷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比如,“说说我心目中的汤姆索亚”“说说你印象深刻的情节”……有的学生还画出自己心目中汤姆索亚的形象来。而教师每人撰写了一篇读书心得,从不同角度去剖析文本。例如,“波莉姨妈的刀子嘴、豆腐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西游记》的比较阅读”“汤姆索亚与孙悟空的相似之处”“汤姆索亚是不是一个好孩子”等,然后,教师在班级、学校交流会上分享心得,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在学校掀起了阅读名著的浪潮,为校园名著阅读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有效地促使学生深入到文本当中去,与作者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教师能够熟悉名著内容,对于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益处。比如,有位教师在讲《童年》时,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即“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当学生畅所欲言时,教师自然补充相关情节,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情节中人物所表现的性格。这样,师生教学相长,互为补充,使课堂节奏紧凑,互动热烈。
在师生共读名著中,有位教师在读书过程中一旦有所感悟,则作批注;他也建议学生多作批注,然后,师生可就批注进行交流。这也是一种互动,是思维火花的碰撞。
二、让学生“超前”阅读名著
每次讲解名著前,教师应让学生提前一两个星期去看书,去准备自己布置的思考任务。若等到要讲名著时,才匆忙地让学生阅读,那么,学生是来不及看完整本名著的。这样也势必会使课堂教学大打折扣。每学期期末可让学生在假期先去阅读下学期必读的名著。每学期的开学初,是各个科目作业最少的时候,也是学生相对轻松、空闲时间比较多的时候,所以,教师应在学期初布置学生阅读相关名著。
三、让学生带着任务读名著
让学生阅读《水浒传》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英雄”的小作文。教师收集优秀作品并打印出来,在课堂上分享精彩纷呈的作品,也可以在期末把这些宝贵的作品作为珍藏版礼品奖励学生。此外,教师可让学生把阅读时想到的问题及时写下来,如,“孙悟空可以一个筋斗云把师父背到西天取经,为何还要辛辛苦苦地行走十万八千里呢?”“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所向无敌,为何在取经路上经常连一个普通的妖怪都打不过呢?”等问题。然后,学生可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并汇总交流成果。
四、举办名著阅读趣味活动
举行《水浒传》名著竞赛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在PPT里设置了一些抢答题。比如,“《水浒传》中林冲、吴用等的绰号是什么?”“绰号为神行太保的英雄是谁?”“书中有两位打虎英雄,是谁呢?”答对的一组加分,最后分数最高的一组可以获得相关的奖品。
举办名著阅读辩论赛。如,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之后,教师把全体学生分为两队。正方辩题是“汤姆索亚是一个好孩子”,而反方辩题是“汤姆索亚是一个坏孩子”。这样,学生在激烈而自由的辩论中能学以致用,能更熟悉名著内容,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穿插分角色朗读环节。如,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众酒客调笑、戏弄孔乙己时的话语;教学《智取生辰纲》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老都管公开反抗杨志的矛盾激化的情节……
举行课本剧表演。如,让学生表演范进发疯的精彩情节,表演孙侦探敲诈祥子的凄惨片段,表演梁山好汉声东击西、浑水摸鱼,巧下药从而智取生辰纲的机智环节……
笔者认为,有时在教学中用潮汕方言来讲故事,也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讲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故事时,把普通话和潮汕话结合起来,故事显得活灵活现。
这样的活动使课堂氛围变得非常热烈开放,既解放了教师,又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五、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
很多名著中的精故事情节,往往被改编拍摄成经典电影。因此,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进行教学。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学生喜欢的电影有《汤姆索亚历险记》《水浒传》《城南旧事》等。 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有的教师穿插播放《三国演义》里隆中对的视频片段,使得学生对刘关张和诸葛亮的表演印象深刻;教学辛弃疾的词时,用辛弃疾带50人冲进金国军营擒拿张安国的电影片段来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投入课堂的心。当然,有的电影由于拍摄年代久远,(下转第22版)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策略
阅读名著,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积极地传承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
可是,当不少初中生翻开厚厚的名著,面对数以万计的文字时,往往“望而却步”,出现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1.部分学生习惯阅读快餐式的文学作品,而无法静心、耐心地品读名著内容。
2.现在的初中生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所以部分学生(尤其是初三的学生)无法安排比较多的时间来品读名著。
3.部分学生更喜欢阅读侦探悬疑小说、网络言情小说等,而面对《朝花夕拾》《水浒传》等名著,有时会觉得比较枯燥乏味、难以读懂,或者是觉得书中的内容距离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太遥远了,无法找到共鸣点,所以往往提不起兴趣去深入阅读。
4.班級阅读名著的氛围不浓,会对学生阅读名著造成消极影响。
5.名著附加题的难度有时比较大,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6.有的学生本来已经读完整本名著了,但由于时间过去已久,当考到比较细致的情节时,印象模糊,始终记不起具体的故事情节,心中萌生了挫败感。
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初中语文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方面是任重而道远的。教师既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要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提高学生在附加题板块的成绩。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初步探究了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浅谈如下:
一、组织师生共读名著的活动
2015年,我校师生共读一本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安排一定的时间阅读,然后分享交流阅读心得。
当时,学生纷纷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比如,“说说我心目中的汤姆索亚”“说说你印象深刻的情节”……有的学生还画出自己心目中汤姆索亚的形象来。而教师每人撰写了一篇读书心得,从不同角度去剖析文本。例如,“波莉姨妈的刀子嘴、豆腐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西游记》的比较阅读”“汤姆索亚与孙悟空的相似之处”“汤姆索亚是不是一个好孩子”等,然后,教师在班级、学校交流会上分享心得,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在学校掀起了阅读名著的浪潮,为校园名著阅读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有效地促使学生深入到文本当中去,与作者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教师能够熟悉名著内容,对于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益处。比如,有位教师在讲《童年》时,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即“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当学生畅所欲言时,教师自然补充相关情节,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情节中人物所表现的性格。这样,师生教学相长,互为补充,使课堂节奏紧凑,互动热烈。
在师生共读名著中,有位教师在读书过程中一旦有所感悟,则作批注;他也建议学生多作批注,然后,师生可就批注进行交流。这也是一种互动,是思维火花的碰撞。
二、让学生“超前”阅读名著
每次讲解名著前,教师应让学生提前一两个星期去看书,去准备自己布置的思考任务。若等到要讲名著时,才匆忙地让学生阅读,那么,学生是来不及看完整本名著的。这样也势必会使课堂教学大打折扣。每学期期末可让学生在假期先去阅读下学期必读的名著。每学期的开学初,是各个科目作业最少的时候,也是学生相对轻松、空闲时间比较多的时候,所以,教师应在学期初布置学生阅读相关名著。
三、让学生带着任务读名著
让学生阅读《水浒传》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英雄”的小作文。教师收集优秀作品并打印出来,在课堂上分享精彩纷呈的作品,也可以在期末把这些宝贵的作品作为珍藏版礼品奖励学生。此外,教师可让学生把阅读时想到的问题及时写下来,如,“孙悟空可以一个筋斗云把师父背到西天取经,为何还要辛辛苦苦地行走十万八千里呢?”“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所向无敌,为何在取经路上经常连一个普通的妖怪都打不过呢?”等问题。然后,学生可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并汇总交流成果。
四、举办名著阅读趣味活动
举行《水浒传》名著竞赛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在PPT里设置了一些抢答题。比如,“《水浒传》中林冲、吴用等的绰号是什么?”“绰号为神行太保的英雄是谁?”“书中有两位打虎英雄,是谁呢?”答对的一组加分,最后分数最高的一组可以获得相关的奖品。
举办名著阅读辩论赛。如,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之后,教师把全体学生分为两队。正方辩题是“汤姆索亚是一个好孩子”,而反方辩题是“汤姆索亚是一个坏孩子”。这样,学生在激烈而自由的辩论中能学以致用,能更熟悉名著内容,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穿插分角色朗读环节。如,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众酒客调笑、戏弄孔乙己时的话语;教学《智取生辰纲》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老都管公开反抗杨志的矛盾激化的情节……
举行课本剧表演。如,让学生表演范进发疯的精彩情节,表演孙侦探敲诈祥子的凄惨片段,表演梁山好汉声东击西、浑水摸鱼,巧下药从而智取生辰纲的机智环节……
笔者认为,有时在教学中用潮汕方言来讲故事,也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讲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故事时,把普通话和潮汕话结合起来,故事显得活灵活现。
这样的活动使课堂氛围变得非常热烈开放,既解放了教师,又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五、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
很多名著中的精故事情节,往往被改编拍摄成经典电影。因此,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进行教学。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学生喜欢的电影有《汤姆索亚历险记》《水浒传》《城南旧事》等。 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有的教师穿插播放《三国演义》里隆中对的视频片段,使得学生对刘关张和诸葛亮的表演印象深刻;教学辛弃疾的词时,用辛弃疾带50人冲进金国军营擒拿张安国的电影片段来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投入课堂的心。当然,有的电影由于拍摄年代久远,(下转第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