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读三法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ama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引读能触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往返回复、一咏三叹的朗读中走进文本深处,营造出感人至深的课堂氛围。当然,引读必须引到点上,引得恰到好处。
  
  一、“一咏三叹”,引在重点词语处
  
  将词语作为感悟的支点交给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方法。扣住重点词语引读感悟会让学生不仅理解词语的内涵,还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如在教学《白鹅》一文时,为了使学生理解白鹅吃饭“三眼一板”,我并没有让学生去生硬地解释词语,逐句分析,而是采用引读的方式进行教学:
  师:白鹅是怎样吃饭的呢?
  生: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师:是呀,它每次吃饭时都是(引读)——(生读上一句)
  师:第二口还是(引读)——(生又读上一句)
  师:下一口还是(引读)——(生再读上一句)
  师:白鹅吃起饭来真是一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呀。
  学生通过一次次重复读这句相同的话,很是呆板,越读越令人口蒋爱凤发笑,就好像看到这只白鹅一次次重复的吃饭动作,憨态可掬,同时也自然地体会到了白鹅吃饭“三眼一板”的特点。
  又如《普罗米修斯》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不知过去了多少年……”对于句中“多少年”这个抽象的数字,我是这样进行引读设计的:
  师:一天过去了,虽然铁链紧锁、烈日暴雨、恶鹰啄食,但他——
  生:“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师:一年过去了,虽然还是铁链紧锁、烈日暴雨、恶鹰啄食,但他——
  生:“还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师:十几年过去了,虽然仍是铁链紧锁、烈日暴雨、恶鹰啄食,但他——
  生:“依然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这样的引读,不但让学生理解了“多少年”的意思。更让学生体会到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在情景交融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以读导悟、悟中会情的目的。
  
  二、“以情传情”,引在情感触发点
  
  语文本身就需要一种对生命的感动。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要以文本为依据,深入挖掘文本中丰厚的情感因素,找准文章的情感触发点,用自己的有声语言,合理、有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引入文本的情感世界。
  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通过创设情境引读,从而使学生披文入境,悟情抒情。
  师:(满含眷恋之情)在车站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有说不完的离别话,诉不完的离别情。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在彼此挥泪惜别之际,“呜——”火车启动了。八年相处建深情,而此时此刻即将离别,千言万语涌在心头,千句万句都并作了一声呼唤一
  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师:火车徐徐地开出,那隆隆的车鸣牵动着志愿军的心,今朝分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此时他们心中唯有希望——
  生:“列车啊,请你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曾经在这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师:战士们深深地依恋着朝鲜的山和水,依恋着朝鲜的亲人们,然而火车却风驰电掣般地向前驶去。战士们赶紧把头探出车窗,只见大娘、小金花等朝鲜亲人依然伫立在车站上,不停地挥手告别,此时战士们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模糊了他们的双眼。要想对朝鲜的亲人再说上几句心头话,然而距离遥远,战士们只能默默地在心里呼喊——
  生:“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通过如此层层引读,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那种割不断的血肉深情。
  又如,王自文老师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时,设计了以下引读: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还对他们盼啊,盼啊!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
  师:一年过去了,读!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生齐读这一句)
  师:10年过去了——(生齐读这一句)
  师:65年过去了——(生齐读这一句)
  师:可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仅14个字,但这14个字却饱含着沦陷区人民的血泪煎熬与殷殷苦盼,是数十年沧桑历史的高度浓缩。如何解读?这不能靠讲解,也不能靠分析,只能靠读,在读中想象、体悟。在读的处理上,王老师没有让学生为读而读,而是对时间进行巧妙“切割”,将23739天用“1年”“5年”“10年”“65年”分段再现。在教师低沉而激越的引读中,学生入境入情地跟读。65年漫长的苦难历史,犹如一幅连绵的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徐徐展开……这样的诵读,可谓字字血,声声泪,是沦陷区人民对敌人暴行和昏庸朝廷的血泪控诉。
  
  三、“意象联结”,引在想象空白中
  
  意象联结就要是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联想因素,引导学生在联想中读书,在读书中联想的一种教学方法。读中联想,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将课文内容转变成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读出真情实感。读后联想,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学习深度与层次。人教版六下年级古诗《竹石》中的“千磨万击”是文本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其背后的情味和意蕴都将在这个“意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我在教学“走近诗人”环节中,先让学生想象诗人郑板桥所遭受的“千磨万击”,然后在学生想象、交流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引读:
  师:同学们,如果说竹子所遭受的千磨万击主要是一些风雪欺压、泥石流等自然环境的磨难,那么诗人郑板桥所遭受的千磨万击又是些什么呢?他一生可能有过哪些坎坷?
  生:因为郑板桥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可能会受到同僚的排挤。
  生: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包括早年丧子,考试落第等。
  生:因为郑板桥为官清正,两袖清风,所以他一生非常贫寒,最后靠卖画为生。
  生:当百姓受灾时,郑板桥不顾上司阻拦,开仓救济,触怒了上司被罢官。
  师:是啊,当郑板桥考试落第、痛失亲人时,他说——
  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师:因为郑板桥刚正不阿,受到同僚排挤时,他还是坚定地说——(生齐读这一句)
  师:当百姓受灾,郑板桥不顾上司阻拦,开仓济粮被罢官时。他还是大声地对世人说——(生齐读这一句)
  凭借“千磨万击”这个意象,通过反复引读,让学生投身物我之间,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一步一步引领学生感受文本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
  又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掌声》一课,在让学生朗读第一次掌声的相关语句后,提问:“那一刻”指的是哪一刻?(学生理解不到位,教师配乐旁白,让学生闭眼想象)就在四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英子低着头,眼圈红红的,她一摇一晃地,一瘸一拐地,艰难地朝讲台前挪动。顷刻间,整个教室显得异常安静,我们似乎听到英子急促的心跳。这不足十米长的教室,此刻对英子来讲,好像怎么走也走不到头,一秒过去了,两秒过去了,五秒……十秒……四十秒……终于,英子终于站定了……你看到了吗?看到什么了?
  生1:我看到英子走得很艰难。
  生2:我看到英子脸红红的,快哭出来了。
  师:“那一刻”英子的心情怎样?此时,她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1:很紧张。
  生2:忐忑不安。
  生3:此时,她最需要鼓励。
  根据学生交流,师作如下引读: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女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一”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诗意语文,不是知识的堆砌物,因为它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案例中教师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成功地将“那一刻”演绎成形象鲜明的画面,再通过挖掘空白和巧妙引读,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想象去感受文本的气息,聆听文本的声音,把握文本的脉动和心跳。
其他文献
文坛大家贾平凹先生有一篇文章,说的是“舍得”。在贾先生看来,世界是阴与阳的构成,人在世上活着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诚如先生所言:会活的人,或者是成功的人,其实是懂得这两个字的: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平凹先生不愧是个参悟透了人生奥妙与玄机的人。的确,“舍得”二字,其实已经包括了人生全部的真知。  教学其实也是一样。上好课,教好学生的方法很多,其中的一种就是舍。因为有所舍,所以有所得。下
聊课是时下比较热门的一种教研方式。笔者以为,聊课应当通过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师生完全摒除各自的角色,在每一个“人”的平等交流——聊天中,让语文向教室里所有的角落流淌;聊课能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中,没有长幼尊卑,没有谁对谁错,一种平等的“人”的感觉,使每一个人的心灵受到鼓舞:聊课中,每一个人都在思考,都争取表现,都受到启迪,每一个人既是语文知识的输出者,也是语文知识的接受者。聊课,展现出了
在日常交往中,听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善于倾听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好习惯。知识的学习需要倾听,学习质量的提高需要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吸取自己没有的知识,在思考问题中锻炼自己的
一个确定的n元数码的排列,其逆序数是不难求得的;反之,"已知逆序数,求有多少个n元置换"的问题要复杂得多.从最小数码的位置着手,充分利用逆序数是定数,给出一种解决此问题的
有学者认为,小学语文是文字教学,初中语文是文章教学,高中语文是文学教学,大学语文是文化教学。更有一些一线教师矫枉过正,孤立地看待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所指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视人文精神、诗意感性为“洪水猛兽”,陷入改革非此即彼的“钟摆现象”。  《课标》的真实语境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