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条”与袁世凯帝制野心关联并无事实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3966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4
  中日“二十一条”是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的,该条约是日本政府经过长期策划而形成的,是日本侵华战略发展的必然结果。尽管袁世凯在谈判交涉过程中进行了抵制,但最后达成的协议仍然做出了较大让步。这种让步是弱国外交的必然后果,与袁世凯的帝制野心无关。
  中华革命党人的文件资料认为:“二十一条”交涉时袁世凯为了要日本承认其称帝而缔结的,袁氏事前与日本方面进行过暗中交易。1915年3月10日,中华革命党党务部长居正发布了《党务部通告第八号》内成:“据个中消息,此次交涉之由来,实由夫己氏称帝,要求日本承认,日本政府欲先得相当之报酬,要求夫己氏,夫己氏隐许诺之,故有条件之提出。”其中“夫己氏”指袁世凯。随后在4月下旬,中华革命党总务部长陈其美的秘书黄实将关于“二十一条”交涉更详细的通告窃送国内和在新加坡旧金山等地的华人,通告说明了如下意思:袁世凯想通过有贺长雄等人与大隈首相的死人关系,请求日本政府赞助他称帝,打算秘密承认,但由于外国报纸披露了“二十一条”,袁氏迫于国内压力才不得不与日本拖延谈判。在5月初日本发出最后通牒后一两天,孙中山向在东京的革命党散发了《揭破中止交涉之黑幕以告国人》的檄文,该文对“二十一条”起因的描述较前面两则通告详细得多,其中特别提到了中日交涉开始前袁氏曾与日本公使日置益密谈,袁氏要求日本承认他称帝并驱逐在日本的中华革命党,日本公使因此而提出“二十一条”,该文还认为“二十一条”是由日本公使首先递交中国外交部,后由外交部请命于袁氏,然后才开始交涉。
  针对革命党人的指责,应该说缺乏文獻依据,而且有违史实的。首先,文件认为“二十一条”是由日本元老首先提出的,实际并非如此,元老出于对战后国际竞争的考虑,力主“日本应与英法俄实行精诚团结,以此为基础怀柔统一中国之人物(即袁世凯)”,他们不但不赞成对袁世凯采取高压方式,而且还批评加藤外相“似以解决悬案中之未了事宜为满足”的对华外交“缺乏远见”,英雌元老虽然也主张在中国获取政治经济上的各种权益,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又如,文件认为袁世凯接到“二十一条”后打算秘密承认,但由于外国报纸披露了“二十一条”,袁氏迫于国内压力才不得不与日本拖延谈判,但实际上,袁世凯接到“二十一条”时,只是对日本公使表示:“容详细考虑,再由外交部答复。“绝对没有私下承认之意。至于拖延谈判,那本就是交涉过程中的手段技巧。
  从袁世凯接到“二十一条“前后的表现来考量,应该相信其余日本并无私下交易。胶澳战争结束后,袁政府曾两次照会日本公使日置益,声明自行取消战区,并表示”本无征求同意之必要“,对日本表示了强烈的立场,日本正是借此而提出了”二十一条“。日置益想袁氏递交”二十一条“时,要求他”绝对保密,尽速答复“,然而袁氏却”极力拖延,希望得到外国特别是美国的外交支援。“2月2日,美国报纸首先披露了”二十一条“,而授意泄露的则是袁世凯本人。在中日交涉中,袁世凯除了指示谈判的人员对日本的要求尽力抵制外,还派顾维钧随时与英美公使联系,通报情况,以获国际支持,另外,袁氏派日籍顾问有贺长雄赴日远动各派元老,以从日本内部减轻中方谈判压力。从日本最后放弃第五号要求等方面来看,袁世凯的决策达到了部分成效。从中可以看出,袁氏于日本并无私下交易。
  袁世凯作为民国大总统对二十一条原件、修正本以及日本提出最后通牒文本,在涉及重要关节处都进行了批注以及圈点。在对于第五条涉及领土主权,日本将在中国势力扩张至长江中下流域等条款,袁世凯均“坚决不议”。同时袁世凯在指挥中方交涉战略时,在日方强势的压迫之下尽量拖延,采取了各种手段如更换官员、对涉及条款锱铢必较等,以赢得列强介入的时间。针对日方的秘密交涉,在拖延过程中将涉及条款透露给欧美列强,聘日本顾问游说日方政要。只是欧美列强的反对并无法阻止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吞的企图,全民的抗争亦没有对日本产生有效阻力,日本政府又下了最后通牒,袁世凯才被迫在修改过的条约上签字。
  从建立至1916年,中华民国新建,而日本已稳步踏进强国行列。袁世凯在交涉之初对中日双方的力量分析的相当透彻:“究其致强之由,则以国民教育为根本,而明耻教战,即寓於教育之中;故人人以当兵为义务,以战死为殊荣。就其近年军事言之,征发陆军,可达百万,海军战舰,以逾六十万吨,席其方张之势,日思拓地殖民。彼为刀俎,我为鱼肉,实逼处此,岌岌可危,厝火积薪,早成险象。前清末造。政失其纲,泄沓成风,无人远虑,加以亲贵用事,贿赂公行,各私其家,何知卫国?迨至武昌起义,举朝失措,列疆响应,瓦解土崩。”在这种双方实力悬殊的不公平交涉中,只能尽最大努力将损失和耻辱稍稍减少。在同一历史状况之下,任谁人也是无力回天,“二十一条”的被迫签订时不可避免的。若是把“二十一条”的签订当作是袁世凯出卖国家权益,应该是没有历史依据的。
  在“二十一条”签署之后,袁世凯曾密谕政府官员:“处此竞争世界,公理强权,势相对恃,人有强权可逞,我无公理之可言,长此终苦,何以为国?经此次交涉之后,凡百职司,痛定思痛,应如何刿鉥心神,力图振作?傥仍复悠忽,事过辄忘,恐大祸转瞬即至:天幸未可屡邀,神州陆沉,不知死所!予老矣,救国舍身,天哀其志,或者稍缓须臾,不至亲见灭亡。顾此林林之众,齿少於予者,决不能免,而子孙更无论矣!予为此奇痛之言,万不愿予言之竟中。诚以存亡呼吸,断非予一手足之烈,所可转旋,持危扶颠,端资群策。我国官吏,积习太深,不肖者竟敢假公济私,庸谨者亦多玩物丧志,敌国外患,漠不动心;文恬武嬉,几成风气。因循敷衍,病在不仁;发墨鍼盲,期有起色。所望凡百司职,日以亡国灭种四字,悬诸心目,激发天良,屏除私见,各尽职守,协力程功,同官为僚,交相勗勉,苟利於国,生死以之。其有亲民之责者,尤当随时设法劝导人民,使蚩蚩者氓,咸晓然於各国之大势,国民之义务。但能治人者事事以循名责实为归,受治者人人以视国如家为志。能由此道,则中国可强,我人民及身与子孙可免亡国之痛,此则予所独居深念,寝馈不忘者!但坚忍始可图成,虚撟足以害事,京外各官,当规劝僚属,申儆人民,忍辱负重,求其在己!切勿妄逞意气,空言嫚骂,非徒无益,反自招损。务各善体此意,努力为之。今之言革命者,动称排满,试思满洲以一二百万人入住中国,国祚尚近三百年,我汉族以四万万人,如不能久主其国,人必视我汉族为天生受役之性质,无人类自立之资格,讵非奇耻!我汉族皆神明之胄裔,诘以斯言,能甘心忍受否?其忘其忘,系於苞桑,惟知亡,庶可不亡,凡百司职,其密誌之!此谕。” 其字里行间对交涉失败,国势走向以及如何自省发奋以图强国之道进行深切剖析,言辞中肯。可以看出“二十一条”的签署对袁世凯的刺激很大,加上袁世凯自朝鲜平叛以来与日本的数次交锋,其对日本的恨恨之意溢于言表。
  从上面的史实中可以发现中华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指责并无依据,只是牵强附会,“二十一条“提出的起因于袁世凯帝制野心无关。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在信息传播、舆论形成及强化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危机信息传播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换,网络舆情所呈现出的主体多元性、影响广泛性、类别
中图分类号:G623.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现象。能找出图形中的平行线。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地认识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培养学生一定的操作技能,发展空间观念,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平行线  2、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演示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近日,中国曲协在充分调研、全面了解曲艺发展现状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基层曲艺工作不断向前的指导性意见,《中国曲艺家协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曲协工作指导方案》(
期刊
美术课,就其本身而言,聋生是喜欢的,是感兴趣的,这是美术课的有利因素.但这种原始的兴趣毕竟是短暂的,如不及时加以培养,时间一长,兴趣也会丧失.而聋生,由于先天或后天各种因
中国曲艺艺术的形式繁杂多样,各曲种都有属于自己的观众群体,观众被从事曲艺的演员们尊称为“衣食父母”.正是这些群体的存在,曲艺才得以传承和发展,新的曲艺作品和表现形式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模型建构是根据相似性原理通过模拟的方法制成研究对象的模型,用模型来代替被研究对象,模拟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验研究。模型建构是生物学教学中一种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教学方法。而目前许多教师认为课本中的模型建构活动并不是非做不可,这是实际教学时模型建构活动开展不够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在课程标准中已经将模型建构提升为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模型建构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二課第二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理解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以村长的困惑为情景层层推进,通过案例、情境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社会
期刊
那个教师不好胜,那个学生不争先.作为一名教师,不好胜就等于玩忽职守,就意味着误人子弟;作为一名学生,不争先就等于放弃机会,就意味着高考失利.无论是好胜也好,争先也好,首先
一、教学目标rn1、知识与技能:rn①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rn②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土的位置关系;rn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