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要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课堂师生互动。有效的课堂互动不以活动的频繁为标志,不以课堂的气氛为尺度,而是将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参数;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但关键在教师。
【关键词】师生互动 设置情境 有效课堂
新课标的推进,大大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但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只有有效的互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设条件。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其一,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地以活动的频繁为标志,也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尺度,而是将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参数;其二,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但构建课堂上的有效师生互动,关键在教师。那么,教师要如何做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有效的课堂呢?
一、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促进学生思考
教师通过设置思考的情境,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思考之中,使学生精神集中专一,思考问题系统深入。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之中主动参与,或独立思考,或讨论问题,不知不觉中萌发了参与意识,培养了参与精神,形成了参与能力,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着积极的效应。这种情境的设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因为这样,教师所营造的情境才更具有新颖性、独特性,从而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那么,如何创设使学生思考的情境呢?首先,教师要善于导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可以在导语部分提出,也可以出现在一节课的其他环节;可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能引出重点、难点的“导火线”式的问题。而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的过程——这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触发点,也是师生互动的触发点,学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以后,再回到问题上来,就能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从宏观上审视教学内容,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例如,我在讲授《江南的冬景》这一课时,先给学生展示了江南的图片,使学生进入到优美的情境中。然后结合书后的活动体验1,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本描写了哪些美丽的景物画面?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的过程。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知识深层理解。所谓深层理解,指的是学生对所学的新内容已经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提取它来构建新知。通过想象和联想,学生可以合理地、深入地解读文本,所以教师要多多设置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请你解说具体些。”“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请你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你从几个角度思考了这个问题?”
学习《我与地坛》,我问学生:作者与地坛有什么关系?你是从哪些文字中体会到的?这就需要学生在优美的文字后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地坛似乎和作者很有缘分,不仅生活在地坛附近而且它是作者病后理想的倾诉对象。作者说,“它像是等我而来”,发出了命运不由己的感慨,结合上下文,地坛已经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和灵魂依托。史铁生笔下的地坛——荒凉但并不衰败,看第5段小虫的描写,小虫虽小,而且身处荒芜之地,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而活着,在眼前霎时出现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小虫们顽强的生命力。史铁生观察之仔细令人难以想象,纸上的昆虫,在他的笔下都赋予了生命,我想这也是作者对生命思考的一种体现吧。作者在地坛中,想着生、死,最后终于得出解答,“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日子”,“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可见作者是在地坛中得到了生命启迪和人生感悟。这样学生自然就从对地坛环境的关注深入到对生命感悟的探讨上来了。
二、教师要不断搭建“脚手架”,让学生顺着进入更新的领域
学习能力不是老师教的,它是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学生能力的培养要依赖教师搭建“脚手架”,使学习不断深入。那么,在高效的师生互动关系中,教师充当什么角色呢?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的高级伙伴。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学生,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教师始终是学生的伙伴,只不过是个“高级”的伙伴,这个“高级”主要体现在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而又非常自然地对课堂活动进行调控。所以,对于课堂上的问题,教师不可以直接说出答案,教师能且只能搭建“脚手架”,把学生导入新的领域。也就是说,老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能起提示、启发、点拨的作用,不可包办一切,课堂上的问题要由学生自主达成共识,自主解决。
例如:在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我先给学生讲了海子的人生经历,讲了海子在1986年3月26日,在山海关的铁轨上卧轨自杀的事情,讲他死时身边只有《新约全书》、《瓦尔登湖》等几部书,并为他们复印了海子的一些诗作,然后,我问了一个问题:这样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地进行了思考讨论,概括出了海子一生的三个梦想:流浪生活中的远方之梦,诗歌王国中的王者之梦,现实生活中的田园之梦。并且对海子卧轨自杀做出了多种诠释:有的认为两条铁轨永不相交,意味着海子心中的理想与现实永远分离,而他正是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它们编在一起;而另一些学生认为,火车在海子看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这正是海子一生所反抗而又失败的东西,他的死是同现代文明的最后一次交锋;更有同学认为,铁轨延伸向远方,火车驶向远方,火车对他来说就是开往春天的地铁,他也要让自己沉睡在这条通向远方的路上,让它带着自己的血、自己的梦想,一路高扬着朝圣的长旗,奔向远方。“提供新的理解角度”也就是搭建“脚手架”,它消除了学生的沮丧,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思考,保护和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成为大家在学生遇见障碍时普遍的做法。
综合以上的分析,要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在把握好双边活动的基础上,既要设置高水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又要不断地搭建“脚手架”,促进学生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互动,创设有效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中学。
【关键词】师生互动 设置情境 有效课堂
新课标的推进,大大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但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只有有效的互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设条件。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其一,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地以活动的频繁为标志,也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尺度,而是将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参数;其二,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但构建课堂上的有效师生互动,关键在教师。那么,教师要如何做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有效的课堂呢?
一、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促进学生思考
教师通过设置思考的情境,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思考之中,使学生精神集中专一,思考问题系统深入。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之中主动参与,或独立思考,或讨论问题,不知不觉中萌发了参与意识,培养了参与精神,形成了参与能力,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着积极的效应。这种情境的设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因为这样,教师所营造的情境才更具有新颖性、独特性,从而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那么,如何创设使学生思考的情境呢?首先,教师要善于导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可以在导语部分提出,也可以出现在一节课的其他环节;可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能引出重点、难点的“导火线”式的问题。而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的过程——这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触发点,也是师生互动的触发点,学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以后,再回到问题上来,就能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从宏观上审视教学内容,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例如,我在讲授《江南的冬景》这一课时,先给学生展示了江南的图片,使学生进入到优美的情境中。然后结合书后的活动体验1,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本描写了哪些美丽的景物画面?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的过程。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知识深层理解。所谓深层理解,指的是学生对所学的新内容已经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提取它来构建新知。通过想象和联想,学生可以合理地、深入地解读文本,所以教师要多多设置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请你解说具体些。”“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请你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你从几个角度思考了这个问题?”
学习《我与地坛》,我问学生:作者与地坛有什么关系?你是从哪些文字中体会到的?这就需要学生在优美的文字后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地坛似乎和作者很有缘分,不仅生活在地坛附近而且它是作者病后理想的倾诉对象。作者说,“它像是等我而来”,发出了命运不由己的感慨,结合上下文,地坛已经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和灵魂依托。史铁生笔下的地坛——荒凉但并不衰败,看第5段小虫的描写,小虫虽小,而且身处荒芜之地,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而活着,在眼前霎时出现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小虫们顽强的生命力。史铁生观察之仔细令人难以想象,纸上的昆虫,在他的笔下都赋予了生命,我想这也是作者对生命思考的一种体现吧。作者在地坛中,想着生、死,最后终于得出解答,“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日子”,“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可见作者是在地坛中得到了生命启迪和人生感悟。这样学生自然就从对地坛环境的关注深入到对生命感悟的探讨上来了。
二、教师要不断搭建“脚手架”,让学生顺着进入更新的领域
学习能力不是老师教的,它是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学生能力的培养要依赖教师搭建“脚手架”,使学习不断深入。那么,在高效的师生互动关系中,教师充当什么角色呢?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的高级伙伴。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学生,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教师始终是学生的伙伴,只不过是个“高级”的伙伴,这个“高级”主要体现在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而又非常自然地对课堂活动进行调控。所以,对于课堂上的问题,教师不可以直接说出答案,教师能且只能搭建“脚手架”,把学生导入新的领域。也就是说,老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能起提示、启发、点拨的作用,不可包办一切,课堂上的问题要由学生自主达成共识,自主解决。
例如:在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我先给学生讲了海子的人生经历,讲了海子在1986年3月26日,在山海关的铁轨上卧轨自杀的事情,讲他死时身边只有《新约全书》、《瓦尔登湖》等几部书,并为他们复印了海子的一些诗作,然后,我问了一个问题:这样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地进行了思考讨论,概括出了海子一生的三个梦想:流浪生活中的远方之梦,诗歌王国中的王者之梦,现实生活中的田园之梦。并且对海子卧轨自杀做出了多种诠释:有的认为两条铁轨永不相交,意味着海子心中的理想与现实永远分离,而他正是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它们编在一起;而另一些学生认为,火车在海子看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这正是海子一生所反抗而又失败的东西,他的死是同现代文明的最后一次交锋;更有同学认为,铁轨延伸向远方,火车驶向远方,火车对他来说就是开往春天的地铁,他也要让自己沉睡在这条通向远方的路上,让它带着自己的血、自己的梦想,一路高扬着朝圣的长旗,奔向远方。“提供新的理解角度”也就是搭建“脚手架”,它消除了学生的沮丧,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思考,保护和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成为大家在学生遇见障碍时普遍的做法。
综合以上的分析,要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在把握好双边活动的基础上,既要设置高水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又要不断地搭建“脚手架”,促进学生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互动,创设有效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