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对运算的基础知识不仅应‘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清楚地意识到实施运算中的算理;学生只有理解了计算中的道理,才能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才能正确地、迅速地运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计算的程序性问题,更要让学生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运算知识的内部联系。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呢?我们可以把渗透数学思想作为抓手,统领运算教学,通过对运算的谈论:“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等问题,帮助学生知“法”明“理”,积累数学计算经验,提高运算能力,发展思维。
一、抓住“转化”思想,知所以然
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抓住数学本质,对数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由此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达成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的效果,这是提高学生后续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的主要方法。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7.98÷4.2=?,我们必须结合具体的现实情景,理解算式的含义,以“大问题”引导学生谈论“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不仅让学生明确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更要深层次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中的作用——把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换成相同的度量单位来计算,真正理解算理,沟通“小数除法”知识的内部联系,进一步将知识内化和应用。
又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12] [14]=?,学生通过画图、折纸等实践操作,明确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由此进一步谈论“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明确计算方法,更进一步明确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加减。随后,教师必须将此算理延伸到小数、整数的加减法中,沟通加减法计算的内在联系,数学思维得以训练,继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增强学生数学素养。
总而言之,若想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必须让学生通过尝试、交流,亲历转化的过程,理解“为什么转化”、“怎样转化”的问题,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知其所以然。
二、亲历探索过程,以“算”明“理”
对算理的理解是建立在实际应用之上的,单纯的理论了解是无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小学课堂探索的过程,就是学生寻找转化方法的过程,学生通过反复地实践和探索,可以更深一层地懂其“法”,明其“理”。
依托情景,数形操作,将新的知识转化成已有的知识,在转化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刻理解算理,更能培养学生思维迁移的能力。例如在研究1.5÷0.5的问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情景进行探究:
素材一:一个糖果0.5元,1.5元可以买几个?
素材二:1.5里面有几个0.5,你能圈一圈吗?(图1)
“素材一”依托情景,化新为旧,学生利用单位换算,把元变为角,小数除法自然转化成整数除法,问题得以解决,这一转化过程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和方向;“素材二”通过数形结合的实践操作,让学生画一画、圈一圈、算一算,找到算法,借助小数的意义,建立直观模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算理;“素材三”让学生自主探究,利用规律,迁移引申,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自觉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新问题,意识到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学生通过三个素材的学习,循序渐进地寻找“转化”的方法,在温故中知新,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从易到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其实就是“授人以渔”的过程,这也是帮助学生掌握算法、领会算理的重要途径。
三、提升思维品质,以“理”促“算”
《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不仅仅只是在教给学生正确、基本的计算程序,更应该使学生掌握一系列的计算策略。”在教学中必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实践进一步理解算理,并且可以通过算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运算效率,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以“理”促“算”。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十以内加减法》中2 3=?,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运算学习,不只是停留在视觉和操作的表征,更要帮助他们建立“部分—部分—整体”(图2-4)的模型,以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更好地理解运算过程,促进运算能力的提高。
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核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学会思考,通过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积累运算经验,以期迁移到其他各个领域。
算理是算法的依据,算法使算理具体化。在运算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计算方法,更要明确算理,两者相辅相成。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在落实算理指导的时候必须遵从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地总结、反思中成长,以“算”明“理”、以“理”促“算”,提升运算能力。
【作者单位: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江苏】
一、抓住“转化”思想,知所以然
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抓住数学本质,对数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由此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达成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的效果,这是提高学生后续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的主要方法。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7.98÷4.2=?,我们必须结合具体的现实情景,理解算式的含义,以“大问题”引导学生谈论“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不仅让学生明确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更要深层次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中的作用——把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换成相同的度量单位来计算,真正理解算理,沟通“小数除法”知识的内部联系,进一步将知识内化和应用。
又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12] [14]=?,学生通过画图、折纸等实践操作,明确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由此进一步谈论“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明确计算方法,更进一步明确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加减。随后,教师必须将此算理延伸到小数、整数的加减法中,沟通加减法计算的内在联系,数学思维得以训练,继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增强学生数学素养。
总而言之,若想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必须让学生通过尝试、交流,亲历转化的过程,理解“为什么转化”、“怎样转化”的问题,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知其所以然。
二、亲历探索过程,以“算”明“理”
对算理的理解是建立在实际应用之上的,单纯的理论了解是无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小学课堂探索的过程,就是学生寻找转化方法的过程,学生通过反复地实践和探索,可以更深一层地懂其“法”,明其“理”。
依托情景,数形操作,将新的知识转化成已有的知识,在转化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刻理解算理,更能培养学生思维迁移的能力。例如在研究1.5÷0.5的问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情景进行探究:
素材一:一个糖果0.5元,1.5元可以买几个?
素材二:1.5里面有几个0.5,你能圈一圈吗?(图1)
“素材一”依托情景,化新为旧,学生利用单位换算,把元变为角,小数除法自然转化成整数除法,问题得以解决,这一转化过程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和方向;“素材二”通过数形结合的实践操作,让学生画一画、圈一圈、算一算,找到算法,借助小数的意义,建立直观模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算理;“素材三”让学生自主探究,利用规律,迁移引申,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自觉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新问题,意识到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学生通过三个素材的学习,循序渐进地寻找“转化”的方法,在温故中知新,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从易到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其实就是“授人以渔”的过程,这也是帮助学生掌握算法、领会算理的重要途径。
三、提升思维品质,以“理”促“算”
《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不仅仅只是在教给学生正确、基本的计算程序,更应该使学生掌握一系列的计算策略。”在教学中必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实践进一步理解算理,并且可以通过算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运算效率,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以“理”促“算”。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十以内加减法》中2 3=?,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运算学习,不只是停留在视觉和操作的表征,更要帮助他们建立“部分—部分—整体”(图2-4)的模型,以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更好地理解运算过程,促进运算能力的提高。
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核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学会思考,通过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积累运算经验,以期迁移到其他各个领域。
算理是算法的依据,算法使算理具体化。在运算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计算方法,更要明确算理,两者相辅相成。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在落实算理指导的时候必须遵从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地总结、反思中成长,以“算”明“理”、以“理”促“算”,提升运算能力。
【作者单位: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