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物理学家引发的教育目的观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chen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物理学家,罗素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具有独特的视角,其“人本位”为基础的系统的教育目的观引发了无数后人的思考,也成为我国现今教育目的制定和实施的参考依据。本文从罗素教育目的观出发,剖析了我国教育目的实施中亟须纠正的不足点。
  关键词: 罗素 教育目的观 我国教育目的
  
  罗素,以物理学家的身份为人们熟知。然而,在教育领域,我们同样看到了罗素的身影,其教育思想系统而完善。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中罗素对于教育目的的阐述引发了无数后人的思考,也成了对现今教育目的深入探讨的一个出发点。
  一、罗素之于教育目的
  对于教育目的,罗素认为:“在考察如何施教之前,最好首先对我们所欲取得的成果有一明晰的观念;首先我们必须对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类型持有某种观念,然后才能对我们认为最优良的教育持有明确的意见。”他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想品性,他相信:“只要在身体、情感,以及智力上给予年轻人以适当的关怀,所有上诉品质均可普遍形成。”[1]P27
  教育目的是一个价值问题,在讨论这个价值问题时我们需要一个价值框架,或者说一种价值的坐标系,依据这种价值坐标系,人们可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2]在现今不同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第一种是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持该种价值取向的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个体自然发展,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在有助于个体发展时才有价值。卢梭“自然教育”的思想便是该种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第二种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此观点认为个体只是教育加工的材料,个体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延续,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来衡量。
  分析罗素的教育目的观,从总体上来说是以“人本位”为基础的。他批判传统教育中绝对的“社会本体论”的价值观,认为在这种以学生“达到目的的工具”的价值取向下,国家、教会、校长和父母“没有一个真正考虑了儿童的利益,因为他们都希望儿童服务于与儿童自身利益毫不相干的某个目的。国家想让儿童为它的扩张服务,并希望他们能维护现存的统治方式。教会想让儿童成为支持教会权力扩大的力量。在充满竞争的世界上,校长对其学校的考虑,同政府对其国家的考虑如出一辙,并且他还希望儿童能为学校争得荣誉。父母则想让儿童为家庭争得荣誉”。[3]罗素认为,这种忽视了儿童本身发展的需要的教育,是以一系列的牺牲为代价的。英国公民以理智、同情心、仁慈、想象等品质的丢失为代价换取了统治集团培养标准化公民的成功,而这些牺牲了的品质却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
  然而,罗素并不坚持绝对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取向,而是从理想的人和理想的社会两个方面入手,注重达到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的统一。在教育与人的发展方面,罗素认为只要顺应自然法则,使儿童的本能或冲动得到良好的引导和积极、充分的发展,是可以培养出完美的或理想的人来的。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方面,罗素认为应该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人们普遍需要的品性以实现理想的社会,“一个由最高等级的教育而培养的具有活力、勇敢、敏感和智慧等特征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将于迄今存在的一切社会截然不同,感到不愉快的人必定屈指可数”。[4]P51
  在罗素看来,培养为所有人所应具备的普遍的品性才是根本的教育目的。正如书中所提到的:“我们必须明确:有些品性只宜于为某些特定的人群所独有,还有一些品性应为所有人所具备;我们不能着眼于让每个人都具有诗人气质,来构筑我们的教育。”而活力、勇敢、敏感和智慧这些人们都应具有的品质构成了罗素教育目的观的主要内容。
  二、对我国教育目的的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我国的教育目的确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分析我国的教育目的,其中正包含了罗素教育目的观的两个方面,一是要指明教育要培养出具有何种身心素质的人,即要使学习者在知识、智能、品德、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使学习者形成鲜明的人格个性。二是要对教育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教育培养的人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什么作用。
  诚然,我国的教育目的将教育的发展作了明确而美好的规划,但现实中对“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却存在着诸多亟须纠正的误区。
  1.忽视个性的发展,追求“通才”的教育。
  正如上文中对“全面发展”的解读,我国教育要培养的是普遍具有的良好品质的人,而不是无所不能的“通才”。罗素在书中提出:“我们必须明确:有些品性只宜为某些特定的人群所拥有,还有一些品性则应为所有人所具备。我们需要伟大的执政官员,但同时农夫、磨坊主和面包师也不可或缺。能成为伟人的那些品性,如果成为普遍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恐怕也非人们所情愿见到。我们不能着眼于让每个人都具有诗人气质,来构筑我们的教育。”但是,放眼社会,随处可见的早教班、兴趣培育班,以及个性课程班立志打造的是琴、棋、书、画皆通的“新一代”。或许,孩子报名书画班乃出自其兴趣,但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对琴、棋、书、画都有发自内心的兴趣。罗素说:“习惯和技能仿佛是为本能而开凿的一条水渠,按照水渠的方向,本能可以导向不同的地方。”当家长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寄予子女身上时,本能和个性就被扭曲了。在繁重不堪的学习压力下,儿童过早地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随之愉快被剥夺了,取而代之的是烦恼的到来,在烦恼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儿童的发展之路也变得愈加艰难。个性,是人存在于社会而区别于他人的主要特征,是每个人具有并独有的,若忽视人的个性的发展,而追求整齐划一的“通才”的培养,不仅会使个人失去活力,而且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应试教育下的德智体美发展的不平衡。
  再来看我们的学校教育,不管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多么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主流仍然是应试教育,升学率仍然是压倒一切的硬性指标。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采取“题海战术”的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破坏了学生能力与知识的和谐性。同时,以培养在数学方面有特殊能力的学生为目的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已经在全社会的关注下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这种以发掘某方面特殊才能为目的的培训班占据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发展为代价,在分数的跑道上不顾一切地奔跑,从而破坏了人的德智体发展的和谐。张伯芩先生在出任南开大学校长时,便留意到智育不可忽视与其他诸如德育、体育的和谐发展而单独强调。他提出,学校的教育并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读书写字,而是要促进学生品格的完全;要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培养具有自制能力,能通力合作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时局的人才。在张伯芩先生的努力下,南开大学的学生显得富有朝气和活力,并在之后的办学中始终发扬着德智体和谐教育的精神,成为中国教育界的典范。目前,不少学生心理素质差,人际交往存在障碍,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不能说与现行的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方式无关。在饱尝了这些现象所导致的苦果后,我们不得不在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的关系上进行反思: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本能的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和多样性,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和个性潜能,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4][英]伯特兰·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2]熊华生.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维度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7).
  [3][英]伯特兰·罗素.自由之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郭冰.中国教育目的60年——演变与反思[J].中国教师,2009,(11).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非滔滔不绝地说,学生默默聆听,而在于引导启迪。”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解读课文,即把“为教师好教”,以教师为本体、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转变为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为了学生好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
摘 要: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就业素质导向”问题。在就业问题上必须推进和实施“素质就业”,把就业的素质当作目标、尺度和育人方向,改变实践中的偏移性做法,对学校、企业、学生进行正确导引,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把人才的“高素质”摆在突出地位,转变育人机制,开放办学,完善学生素质构成,促进校企合作发展。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素质就业 高职教育     “以
摘 要: 本文通过思考开与关之间的平衡,来阐述教与学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思考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 开关平衡 创新教学 复习引入 新课讲授 课后小结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各方面信息发展迅速,使得当今的教学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各方面比较广泛的知识融合,让学生可以全面系统地认知和掌握。通过开与关即讲与学之间的平衡,阐述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一、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吕叔湘先生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当代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就是阅读。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而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奠
摘 要: 目前,在游戏教学中,不重视思想教育、教法单调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兴趣。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游戏教学必须适合中小学生的特点,突出思想教育,练习手段有所变化,游戏组织活泼有序。文章认为,注入思想内容,使游戏教学充满活力;教法灵活多变,使游戏教学更具魅力;游戏组织活而不乱,使游戏教学更具特色,是游戏教学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游戏 运用   
摘 要: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文章从学生管理的现状出发,为两个管理板块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切入点,并将其结合起来,探索出校园心理剧应用在学生宿舍管理中的优势,对改变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现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校园心理剧 宿舍管理 应用    校园心理剧是在莫雷诺医生创作的心理剧基础上发展而来,它通过特殊的舞台表演形式,呈现某些问题,让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难度很大,但也有一定的技巧,只要能够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善于抓住句子的敏感点,即句中那些容易造成句子出现错误的关键词语,在考场上就能够应付自如。  一、看句中是否有联合短语  若句中有联合短语,要考虑以下几个角度。  1.能否并列  例: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旅客,旅客们
摘 要: 作者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低年级美术教育的方式,让美术课丰富起来。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教学方法 小学低年级    一、恰当使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情境能把学生带入到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之隅反,则不复也。”生动地说明情
在实际历史教学中,“经济原因类公式”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整合学科知识。  什么是“经济原因类公式”?我概括为“三前提四条件”来方便学生记忆。  什么是“三前提四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备因素可以归纳为“三前提四条件”。  (1)三前提:一是社会是否稳定,战乱和政局动荡都会破坏经济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否建立(即资本主义制度是否确立);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否调整。  (2)四条
摘 要: 小学升初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作者对小学生的作文现状和初中生的作文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记叙文写作方面作了探讨,以使学生对写该类文章有所启发。  关键词: 初一新生 作文教学 记叙文    刚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的初一学生,他们对中学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困惑,按理说有太多的感受和想法,这个时期的作文,应该是感觉最敏锐、写得最有真情实感的,但是每次的作文都让人大跌眼镜——写得空洞、苍白且虚情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