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板书“画”起来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7n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板书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精心设计的板书应当是形式优美、重点突出、高度概括的微型教科书。本文从思维导图的角度,畅谈了在板书设计上需精心设计形式、锤炼简化文字、运用丰富色彩,从而让每一幅板书成为学生独特的“记忆参照物”。
  [关键词]思维导图 板书
  一、长期以来的板书“印象”
  什么是板书?《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这本书上是这样描述板书的: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板书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更有众多的教育者提出:精心设计的板书应当是形式优美、重点突出、高度概括的微型教科书。
  但是,如何板书呢?工作以后,听过各级、各类的展示课、示范课,看到各式各样的板书:大部分数学老师的板书是“黑板白字”,且内容抽象、形式单一,课课如此,毫无新意,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使得原本逻辑性、推理性较强的数学课变得死气沉沉,犹如一潭死水;有一些教师做法极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课程知识统统写在黑板上,黑板上密密麻麻全是字,拥挤不堪,重难点难以分辨;还有一些教师则“惜字如金”,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只有寥寥几字,甚至连本节课的课题都不写,给学生留下一片空白。长此以往,我的板书也走入了为了板书而板书,为了自己的心安而板书,至于板书对学生是否有用从不深究。
  二、国外“Mind mapping”的启示
  思维导图最早来源于“世界记忆之父”——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他认为思维导图是在学习中发现的一种“打开大脑潜能的强有力的图解工具”。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如达·芬奇,在他的笔记当中经常使用图形、代码和连线。这些“涂鸦”使笔记变得生动活泼,受此启发托尼·巴赞创立了思维导图。
  由此,我受到了启发:为什么不用具体、形象的思维导图来画板书呢?其实,国内也早有一些教育者提出“板画”,这是一种形象地、直观地传授教学信息的形式。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时如果我们把抽象的语言、公式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创设出一种让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一定会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于是,我开始了尝试……
  三、我的板书我做主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绘画的直观手段是一种发展儿童的观察力和发展思维的力量,由于视觉、听觉、感觉同时进行,在儿童的意识里就形成了一种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记忆的东西。因此,我精心设计形式,锤炼简化文字,运用丰富色彩,期望让每一幅图成为学生独特的“记忆参照物”。
  (一)老师,我能记住了
  一年级的学生年纪小,常常记不住上课的内容,怎样让他们牢牢记住上课所学的知识呢?我想,板书的形式很重要,学生的兴趣也很重要。因此,在课前,我通常会和学生聊聊家常。上《十几减8、7》的这一天,正好下雨,于是我们商量,今天就画把雨伞。教材中例题是15-8,学生门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算法:想加算减、平十法、凑十法,于是用三个伞柄连出了三种算法,最终就形成了这样的板书(见图3.1)。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说这是一把“怪物伞”,本来枯燥乏味的数学一下子生机盎然起来,学生们对三种方法的印象也特别深刻,在后面的学习中提起这把“怪物伞”时,他们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减法的三种算法。
  紧接着在《十几减8、7》的练习中,我又画出了两棵树(如图3.2)。一棵树是“十几减8”,另一棵树是“十几减7”,树干上列举了相关的算式,同时把学生们找到的算法写在上面,用一片小小的树叶加以强调,最后添上几棵花草作为点缀,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两棵“智慧树”,上面有我们自己发现的数学奥秘。更有学生兴奋地告诉我:“老师,今天你上课的内容我全都记住了,这都要归功于两棵‘树学’大树!”
  在教学《十几减6、5、4、3、2》的时候,我更得心应手了。我根据教学的内容把所有的算式整齐罗列,然后让学生们观察算式,有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算式越来越少,提议:我们就画个楼梯吧。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板书,学生们称之为“数学阶梯”(如图3.3)。我更是把自己的美好祝愿送给了他们,希望他们“更上一层楼”。
  就这样,通过一幅幅形式多样的思维导图,我和学生们完成了减法这一单元的学习,然后我布置了家庭作业,希望他们回家后熟悉这一些算式,许多学生都把算式画成了图送给我,我想,正是这样一种独具匠心的板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二)特殊的符号,特别的记法
  文字是一种符号,但它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常常是板书的主体。但是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文字的无力。因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不认识我们需要表达的大部分汉字,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少写文字,用其他的符号来代替。例如,教学《数的顺序》这一课时,我按照教学的内容把板书分为四部分:熟悉百数表,根据百数表比较数的顺序,用不同的形状框数,发现横着看和竖着看的规律。在全课总结的时候,我告诉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你们用心记住百数表,能根据百数表来完成一些比较的练习,通过动手操作去框数、填数,当然最重要的是观察思考发现横着看和竖着看的规律”,为了突出教学的目的,我打算在四个分支上分别写“用心记”“用笔填”“动手框”“找规律”,后来联系学生的实际一想,即使我寫了,学生还是看不懂字。因此,就想出了用这样的四种符号来代替:
  尽管只是一些小小的符号,但立刻让学生明白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当然,在教学时,还可以使用多种符号或者与线条相配合,使板书简洁明了,使人印象深刻。
  (三)灵动的色彩
  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能引起知觉,唤起味觉,兴奋大脑皮层,促进神经活动,和谐心理发展,对学生来说,这就是一种强化记忆的方式。因此,板书设计应追求色彩合理搭配,同时应发挥色彩的强调作用,外加其他颜色可以突出重点、难点、疑点、要点、特点。
  在板书时,我常以白色为主,和谐配以其他颜色,做到色彩相宜、主次分明。如图3.5,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画了一幅“数学迷宫”,用白色粉笔书写基本的例题,用红色粉笔书写关键语句“先看十位”“十位相同看个位”“三位数大于两位数”,同时对于每一题,在要比较的数位上用红色粉笔加以标注,以提醒学生注意。最后,用两种颜色的粉笔加粗描出“迷宫”的边框,整幅板书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学生当场就能记住这一部分知识。
  同样,在其他的板书中,我也常常注意适当地使用不同色彩,构成一幅幅含义深刻、重难点突出的板书。
  王松泉先生曾说板书是:反映学习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这话虽是比喻,但却生动地解释了小学数学课堂板书的深刻价值。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也曾说过:小学数学课堂板书是一种艺术,既要醒目,又要悦目。好的板书,往往是教者对教材的一种“再创造”。课堂板书虽不大,但只要我们知其善用,同样能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不是机器,教育学生不是生产零件,“整齐划一”的教育如同批量生产,反而会压抑个性,泯灭学生创造性。教学应当遵循个性化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善待学生差异,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理清他们的逻辑思路。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个性化品质与人格的健全,个性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 善待差异 因材施教 迎合意向 个性学习  笔者经常去听一些教师的随堂课,有时
1.牛系列  下午两点多一点,我已开始切肉。切牛肉。有雪花肉、腱子肉、里脊肉、百叶、岗弦、蜂窝肚,还有牛腩、牛蛋、牛鞭……今晚的烹饪尽量简单化,核心要义是原汁原味,就是直接下炉子,吃火锅。具体哪些人出席晚宴,阿流没讲,他是昨夜十一点才给我打电话,预告今晚有重量级客人,并明确了晚宴菜肴——牛系列。若是从菜肴名称去理解,来客自然都是牛人,当然也不会再牛到哪里去了,都是阿猫阿狗了。阿猫阿狗,什么意思呢?
一、导入,概括主要内容、梳理小说情节  1.导入,复习小说三要素  同学们,语文课本的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单元导读告诉我们:“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单元导读中还告诉我们学习小说要注意语文要素——人物、环境、情节。通过对《桥》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就是要通过环境、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篇短篇小说,它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写的,齐读课题——《穷人》。  
课题研究于老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毋庸置疑。一般而言,大多数幼儿园只有少量省(市)级立项课题,一个课题核心组也只有少数成员。因此,对于老师来说,课题不过是少部分人的“好事”。这种“好”,大抵和一个有“名分”(立项)的课题所能带来的职称、荣誉称号等息息相关;而这样的“好事”,不可能每个人都摊上。于是,在还没有认真反思课题研究是什么,一线老师可以做什么课题,以及怎样开展课题研究之前,老师们已经把自己拒于“课
测量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日常生活使用最广泛的应用之一。在我们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育体系中,往往让幼儿单纯认识量概念、时间概念,未能系统性地认识测量领域。我们认为,即使是早期数学教育,也应该遵循测量的本质特征和学科性特点来理解。  测量的本质是比较,测量的核心内容有两个,一是计量,一是参考系。  计量,称为度量衡,是长度、容积、重量的计量,主要工具为尺、斗、秤。计量是现代的度量衡,是量值准确一
新媒体的出现给幼儿园带来了新的活力,它的作用表现为:一是及时发布各类通知;二是展示幼儿园精彩活动讯息;三是记录幼儿活动瞬间;四是提供交流沟通平台;五是宣传科学育儿经验。基于以上新媒体的作用,我们认为新媒体的使用不在于量而在于质。那在使用新媒体时应注意什么呢?  首先,在时间上采用定期和不定期发布。有些内容是需要及时发布的,如各种活动的通知,让活动参加对象第一时间知晓;幼儿园活动讯息讲究实效性,应当
“话匣子”是一款电子互动玩具,结构简洁,功能明确,使用方便。孩子们喜欢叫它“会说话的盒子”。  玩具价值分析  “话匣子”是一个长方形盒子。正面有30个数字按键,侧面有录音和播放按钮。主要用途是录音和播放,只需同时按下数字按钮和录音按钮,就能对着收音孔说话进行录音。简单的操作给了幼儿更多探索空间,适合中大班幼儿的学习发展规律,也有助于幼儿自主游戏、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如,利用话匣子来听故事,可以培
x  【摘要】一线教师进课堂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已有知识的程度,做到科学预设。应时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情感需求,并非简单地将教案“进行到底”。预设应该踏实做到“备学生”,生成应做到“有学生”。  【关键词】动态 课堂 科学 预设 教学方法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
[摘要]本文紧扣语文学习的核心言语习得,提出言语习得组块教学,即针对一个言语习得内容,用一组类似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整体学习,组成一个言语学习板块,使学生言语习得落地生根。并以二年级上册的对话言语为内容,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组块理解是言语习得的基础,组块欣赏是言语习得的关键,运用语言是言语习得的归宿。  [关键词]语文教学 言语习得 组块教学  语文是什么?用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名言——“
当下,“以童为本、顺学而导”的课堂正越来越受到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视。但是,作为教学的引领者,还是会有过多呈现教学设计、过度开发文本、过急表现执教者博闻强识的现象。如何使学生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满足他们迫切学习的需求,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最优的学习收获,即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工作者应该经常叩问的,也是应该努力追求的。我校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第十册选学课文《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