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aog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自“诗三百”,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其间诗歌创作不绝如缕。人们忘情于优美的诗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情壮志之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隐遁山林之章,亦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羁旅思乡之作,更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尸骨”感世遣怀,哀伤民生之音。其感情真挚动人,其辞藻耐人寻味。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学习、去品味呢?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天天要求背诵一首。教师没有精心备课,指导时随意提几个问题,草草了事。有的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教师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然而,现今不少语文课堂教学依然要求学生采用”死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的老三套做法,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所以我认为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策略:
  一、将资源进行整合,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思乡”主题来说,有李白的《静夜思》,作者通过遥望那皎洁的月亮来抒发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作者隔江眺望,遥想那绿草如茵,姹紫嫣红的江南美景,但何日才能回到那魂牵梦绕的家乡呢?作者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传统教学方式,逐一进行教学,逐字逐句地引导学生理解,进而把握整首诗的主题。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2、把握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毛泽东的《咏梅》后,出示陆游的《梅花》,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写的事物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愤懑抑郁,一个是乐观豪迈的。此时,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卜算子·咏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的陆游,他一贯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就表现了这一情绪。这样,让学生比较阅读,学生“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重视朗读,在诵读中悟情
  学习诗歌离不开诵读,古人曾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诵读诗歌,增加文学积淀,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或教学媒体)声情并茂的朗诵,不仅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诗歌中的意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情感上感染学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诗人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杜甫的《春望》,教师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诵不仅可把诗人对国家危难的深刻忧虑和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表达出来,同时把学生的情感带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教师在范读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朗读,主要对朗读技巧进行适当的点拨,使学生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朗读技巧。
  三、意境想象再现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感受提供了空间。如我曾听过的《望庐山瀑布》一课,教师指导学生研读诗歌之前先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让学生感知瀑布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到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也来到这般景象前,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香炉峰上团团雾气在阳光中变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缭绕的仙境中。”……接着,教师问:你在仙境中看到眼前的瀑布像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挥舞的银纱。”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学生反应积极,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借助电教媒体启发学生思维,发挥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进而深刻地理解诗歌内容。
  四、品味语言,享受诗美
   诗容聚了一个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以最精练的形式融现实与理想、时间与空间、感性与理想、情趣与教育于一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引导学生读诗,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解开诗人的心灵密码,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江雪》一诗的学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第一二行诗句中的“鸟飞绝”中的“绝”、“人踪灭”中的“灭”的理解,勾画出天寒地冻、飞雪飘漫的天地;通过对每行诗的开头一字连成的“千万孤独”的感悟,营造出空旷、凄凉的境界。末句的一个“钓”字可谓全诗的“诗眼”,通过对“钓”字的品味,揭示出寂寥中的生机,平常中的蕴涵,触摸到诗人纯净高远的内心。正是紧密结合语境而对言语作细细的咀嚼,于吟诵中赏析作者在语言过程中“辛苦经营”的功力,才使学生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深入,从而受到灵魂的洗礼,精神的振奋。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曾说:“爱诗懂诗从诗美艺术中汲取精神素养,这对于儿童的‘精神成人’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的确,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诗歌教学因此显得格外重要,成功地教学一篇诗歌是一种艺术创造,祝愿我们的教学研讨,引领小学语文的课堂改革,使诗歌学习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照亮儿童心灵的天空,让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快乐。
其他文献
意识是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而档案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这一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也是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性质、价值的认识。档案意识在档
摘 要: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应用广泛的专业,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是构成这一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有效进行职业高中计算机教育,提高其教育水平及教学效果是我们必须进行思考的,使其能够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为社会输送有用的计算机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课程设置 非智力因素    计算机专业从一开始出现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一门热门专业,各行各业几乎都离不开它。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
国土资源业务工作涵盖很广,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还有不少部门和人民群众不够了解,我将国土资源业务工作概括成“三个一”的管理,即“一方地、一块宝、一张图”.rn所谓“一方地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受兴趣的影响。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他就会全力以赴的去学习并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则会应付了事。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就要首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做个有心人,挖掘和总结培养学生兴趣的最优方法,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藏文;教学;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内驱力
期刊
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共有事业单位100多万个,事业编制人数为3100多万。预算管理不仅影响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到我国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为此,
期刊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称营改增)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探究式学习活动和新课程教学功能的探讨,探讨了政治课堂教学问题情境设计的多种方法。阐明应注意情境的全面性、真实性、情感性、问题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方式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轻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不善于提问、很少提问,更提不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
摘 要: 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针对银川市中老年爱好者参与乒乓球运动现状,主要包括中老年爱好者参与乒乓球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场地情况、活动的频率、活动的方式,以及出现的损伤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从而为推动银川市中老年年乒乓球活动的开展及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银川市 乒乓球 中老年 活动现状 对策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