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要求。而目前一些农村小学的语文学习状况依然令人深思:听课不会作笔记;学课文只知写字词、记段落、背中心;写作文想一句写一句;当众发言结结巴巴;朗读课文唱腔拖调、添字漏字;写字龙飞凤舞;不善使用工具书,不善收集资料……这些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1.重视指导方法
  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密切相关,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自觉地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就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经常向学生传授一些便于养成良好习惯的学习方法:(1)圈点批注学感受。就是在读书时,重要的字、词、句、段落作记号,写感受,如生字难词圈起来,关键词语下面加点,用“——”画中心句,用“▲▲”画关键词语等等。读到动情处,觉得不吐不快,便书写感受,可少到一个标点“!”或一个“好”字,多到三五十字或写成一篇读后感。等学生能自觉运用此法时也就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2)做卡片。为培养学生积累资料的习惯,我教给学生做卡片的方法,要求:有标题,有出处,有日期,内容不限。特别是字词卡很有特色:选硬质纸张,大小如书页,每组课文一张,写清课题、单字、词语、熟语,并分行排列。这样,卡片成了活页笔记,方便实用。同时,阅读课外书也可以做有关的知识卡片。卡片的使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积累资料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的习惯。(3)常列计划、定目标。为了及时甚至提前完成教学任务,我常列一些小教学计划,我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让他们每天晚上都给自己订个学习小目标:第二天早上读哪一课,再预习哪些内容,读哪本课外书,收集哪些资料等;每周日打算好下周侧重于哪方面知识的学习,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复习哪些知识或内容,在学习上赶超哪些同学等。这样做,让学生在学习上有的放矢,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又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2.强调反复练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需要反复练习,只有在多次反复的基础上才能养成习惯。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每天阅读一篇优秀作文,每周的日记中.必须包含一篇观察日记。这样来培养学生积累、观察、动笔的学习习惯;每日慢写20字,改变了学生书写潦草的习惯;每晨精彩朗读10分钟,逐步改变了学生读课文不注意语态、表情的习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要养成习惯,就要严格要求,定期检查,反复训练,不能一曝十寒。
  3.注重及时鼓励
  习惯的养成离不开鼓励诱导,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更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学生往往知难而退,难于坚持,教师就要善于奖励模范、鼓励后进,让学生尝到甜头,产生兴趣,如定期进行字词卡、读书笔记、作文集锦、观察日记展览等,给学生注入形成良好语文习惯的动力。
  总之,在教学中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犹如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总是想办法让每一节课都有很好的效果。这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之上,必须建立在较好的师生互动的基础之上。实践证明,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课是最有效益的课,也是成功的课。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师生互动起来呢?这就必须具体研究和分析影响师生互动的一些因素。    一、情感因素    情感是影响师生互动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它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小学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要重视情感交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著名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树的造型,尝试运用镂空剪纸的方式剪出树的枝干和叶脉。  2.学会运用漏印版画的方式,表现心中的小树林。  3.幼儿能有序地进行操作,感受小树林的美。  活动准备  白纸、黑卡纸、复写纸、剪刀、铅笔、PPT图片、拓包、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树的造型和色彩  1.引导幼儿观察树的特点。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了一片小树林,  (出示PPT)仔细看一看,树都长得
感悟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情感经历,一种审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在《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活动中,借助声音、图像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走进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效地感悟了文本中渗透的意境美、流动美、自然美、和谐美。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在1933年乘
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六年制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小学低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但是由于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不像表音文字那样简便易学,导致我国孩子学习文字的难度远远超过国外同龄孩子,造成了我国孩子阅读的起步远远落后于国外。如何在低段学生识字少理解弱的情况下让他们及早开始阅读,培养课外阅读
在教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时,对于“从玉米粒到玉米花”这一活动,我们是这样设计并展开教学的:  师:能用什么方法将生玉米粒变熟呢?  生:用火烤、用水煮、用油炸、用锅炒。  师:方法真多!这儿有酒精灯、烧杯、铁勺、玉米粒等材料,你们将选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把它变熟?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我们想用火烤,需要酒精灯、火柴、铁勺、牙签、玉米粒。实验时,手拿着塑料柄,轻微晃动铁勺,或用牙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潜在的个性。《新课程标准》也积极倡导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去观察、体验、感悟、探究,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因此,我在品德教学中确立生活化、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探索学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一些电视或报刊书籍的预告,它往往只是给你展现几个精彩的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片断,可就那么一瞬间就把你的兴趣和注意力牢牢地抓往了,以至于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其实教师也如同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不就成了兴致浓厚的观众了吗?我在教学中就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讲读课文前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    在
活动目标  1. 能结合土豆的外形特点通过黏、贴等方法进行装饰。  2. 发现生活中常见物品所蕴含的趣味,提高美的感受力。  活动准备  1. PPT课件。  2. 土豆、活动眼睛、玉米粒、超轻黏土、剪刀、(去尖头)牙签、双面胶。  3. 模拟小火车造型的展示台。  活动过程  一、提出“爱漂亮”的话题,引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一位小客人,我们看看它是谁?  出示课件:一只喜欢照镜
活动目标  1. 了解海绵宝宝的外形特征,运用合适的材料,用剪、印刻、拼接等方式制作海绵宝宝早餐吐司。  2. 借助模板设计出海绵宝宝的姿态,并用食物摆放出背景。  3. 体验制作过程的趣味,产生为爸爸妈妈制作早餐的欲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看过关于海绵宝宝的动画片,对海绵宝宝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了解。  物质准备:吐司片、黄瓜、秋葵、奶酪片、紫菜、火腿片等,剪刀、水果刀、各类模具刻刀,餐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