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丽女士主编的《名家谈语文学习》是值得语文教师仔细研读的一本好书,我郑重向大家推荐。
这本书好在哪里?它邀请了当代各行各业最优秀的名家,笔谈他们在中小学是如何学习语文的。从各位名家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学好语文的本质规律,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和权威性。
我反复研读了这本书,并向学校每位语文教师赠送了一本。我读后的感悟是:这些名家所谈学习语文的经验和教训,揭示了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做人要立根本,学语文也应立好根本!那学语文的根本是什么呢?请听听名家们的肺腑之言:
周汝昌,著名红学家。他说:“很奇怪,从小学读的‘白话文’,到今一字‘背’不出;而那些‘文言’名篇杰作,总难忘却——至少还能背出其中的若干警句。这或许是我自己的‘天性’和‘偏好’吧?我不敢妄断。此疑留待专家解说。”
李普,著名编辑、专栏作者。他说:“我想写的是建议读者看重背诵,最好从小开始背诵一些东西,因为我在这方面是吃过大亏的。一则,小时候背熟了的一辈子记得住;二则,更重要的是,记忆力是需要培养,需要锻炼的,背诵是最现成的好办法。”
陈从周,著名古代园林专家。他说:“中国的文章重‘气’,这是与书画、建筑、园林、戏剧、医学等一样的,重‘气’。因此文章要朗诵,要背,得其气势。谚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说的是重在‘熟读’两字。学语文,不读不背不理解,要想做好文章,凭你的语法学得再好,也如缘木求鱼。几千年传下来的传统学习语文的方法,它培养了无数的文人学士,我们不能轻易地抛弃啊!白话文不等于白话,口语代替不了文章。读书没有捷径,最愚蠢的方法却带来最聪明的结果,事物就是这样在转化。”
敏泽,著名美学家、文学理论家。他说:“童蒙时期的心灵,像一张纯净无尘的白纸。他在此时的所习所学,常常永生地刻在他的心灵上,与他的生命相始终。所谓‘器成彩定,难可翻易’。尽管早年我所背诵的东西,并不都是我能够理解的;但由于儿时的记忆特强,这些背诵过的东西到后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理解力的提高,以往不理解的东西理解了,并且像刻在心上一样忘不了,可以烂熟于心地背诵,这对于我后来的学术研究工作,真可以说是受用无穷。凡我幼时读过的古书,几乎都可以招之即来,想到就用,不必临时一一去查书。”
李国文,著名作家、编辑家。他在《“从青年必读书”谈起》一文中说:“我曾写过一篇谈背诵有益的杂感,讲到这种古老的私塾教育,虽然其教学方式完全背离于时代,落伍于生活,但是,学塾的强调背诵,即使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很久很久以后,我也琢磨出来这位老秀才的见解,不无道理。对一个童稚气十足的孩子,给他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真是如让顽石点头,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但确如他所说,书背得多了,人长得大了,知识面也拓展了,还真是‘就自然明白了’。在多多益善的背诵中,达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对此,我是有真切体会的。我主张语文教学中的背诵,从做学生开始,背诵我们这个五千年文化中的精彩篇章,这样持之以恒,不仅仅构成一生享用不尽的文化财富——你要是能背诵出一百首唐诗,比一首也背不出来的人,肯定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而且据科学家研究,人脑,只是不大的部分被使用着,更多的部位实际是在闲置着的。因此,强记硬背,是增强激活开发脑细胞的再好也没有的手段。更何况古汉语的音节,言简意赅,古汉语的语法,短句多,长句少,复合句更少,是最适宜于记忆和朗诵的。”
以上名家的论述,涉及两方面。
其一,周汝昌先生谈到了“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区别,我以为这个问题值得一谈。为什么“白话文到今一字背不出”,而那些文言名篇杰作还能背出若干警句呢?这涉及人的记忆特性问题。我们大脑记忆的特点是什么呢?对短句、对仗句、押韵句记得牢;对长句、没有规律的句子记不牢。而文言文多短句、多对称押韵的诗文,故而记忆深刻。现今流行的白话文,是稀释了的文言,是拉长了的文言,是毫无规律的语言形式,因而人的大脑记不住,记不牢。鉴于此,我建议让学生多背古典诗文,少背或不背今天的白话文!因为浓缩的是精品啊!
其二,名家们谈得最多的是背诵。这一点也是被我们今天广泛忽视,或者说是轻视、鄙视的老传统。当下青年教师最讨厌的是死记硬背。
如果说名家们已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讲了背诵的好处,那我下面从科学的角度谈谈背诵的重要性吧。
从脑科学来说。人的右脑管形象思维,人的左脑管抽象思维,真正的大家都是左右脑同步发展的人。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他的左脑高度发达,同时他的小提琴拉得很棒,右脑同样高度发达。钱学森认为人的思维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人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就绝不是单纯的抽象思维,总要有点形象思维,甚至要有灵感思维。”钱老在给戴汝为、钱学敏同志的信中说:“我近日在想:既然文学创作中要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那我国几千年古老的文学作品不就是三种思维的结晶吗?那我们为什么不从中国的赋、诗、词、曲及杂文小品中学习探索思维学呢?它们是最丰富的泉源呀。”(《钱学森讲谈录》)钱老说得多好呀,从小背诵中华古典诗文,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多种思维,为他们的多维思维奠基呀!
从信息学来说。信息首先得有储存,然后才能调出、输出。现在是电脑时代,年轻人更懂得到电脑“百度”中搜取信息。试想,如果电脑内没有存入相当的信息资源,你到百度去搜索能搜到什么呢?我想起了这么个故事:有位研究生,他突发奇想,把远在山区务农的母亲的姓名输入百度内,一敲搜索,电脑显示:无此人信息。他无比伤感。不是因为世上没有他母亲这个人,而是因为电脑内没有输入他母亲的信息。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让少年背诵、积累历代诗文,就是在少年的大脑内存内输入这些信息,等到用时即可随时搜索,随时调出。千万不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从语言学来说。语言是在大量的积累运用的基础上习得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累的是经典美文,得到的一定是经典美文;积累的是快餐语言,获得的也一定是快餐语言。我们强调童年多背诵积累经典美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希望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达到“读诗使人灵秀”“读诗改变气质”的美好境界。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当我们在人生初始阶段——童年,把学生的语文“童子功”打扎实了,还愁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够丰厚吗?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我推荐的三本书
1.《品中国文人》,刘小川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我们对大文豪都有天然的崇拜,中国历史上文人灿若星河,作者刘小川精选了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曹雪芹等18位世人公认的中国文学大家做深度解读。作者为什么要品中国文人?他认为,中国文人的生存姿态和生存向度对当下中国人的生存是明明白白的精神引领。我在阅读时深深感受到这种引领。
2.《哲学与人生》,傅佩荣著,东方出版社
周国平先生在推介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时说:“哲学课可以是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引人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谁来上是重要的。”傅佩荣先生开设的这门课程,在台湾大学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被学生评为“最佳通识课程”。傅先生对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他讲授的哲学可以让畏惧哲思的女性都心生向往。爱智慧的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3.《过去的教师》,商友敬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我们当下的教师忙备课、忙批改、忙辅导、忙分数……怎一个“忙”字了得!我们忙得琐碎、忙得痛苦、忙得无奈。你想知道过去的教师忙什么吗?他们繁琐吗?苦恼吗?充实吗?梁实秋、季羡林、费孝通、汪曾祺……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遇到过怎样的老师呢?他们的老师是怎么教他们学习的呢?请打开这本书,相信你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这本书好在哪里?它邀请了当代各行各业最优秀的名家,笔谈他们在中小学是如何学习语文的。从各位名家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学好语文的本质规律,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和权威性。
我反复研读了这本书,并向学校每位语文教师赠送了一本。我读后的感悟是:这些名家所谈学习语文的经验和教训,揭示了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做人要立根本,学语文也应立好根本!那学语文的根本是什么呢?请听听名家们的肺腑之言:
周汝昌,著名红学家。他说:“很奇怪,从小学读的‘白话文’,到今一字‘背’不出;而那些‘文言’名篇杰作,总难忘却——至少还能背出其中的若干警句。这或许是我自己的‘天性’和‘偏好’吧?我不敢妄断。此疑留待专家解说。”
李普,著名编辑、专栏作者。他说:“我想写的是建议读者看重背诵,最好从小开始背诵一些东西,因为我在这方面是吃过大亏的。一则,小时候背熟了的一辈子记得住;二则,更重要的是,记忆力是需要培养,需要锻炼的,背诵是最现成的好办法。”
陈从周,著名古代园林专家。他说:“中国的文章重‘气’,这是与书画、建筑、园林、戏剧、医学等一样的,重‘气’。因此文章要朗诵,要背,得其气势。谚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说的是重在‘熟读’两字。学语文,不读不背不理解,要想做好文章,凭你的语法学得再好,也如缘木求鱼。几千年传下来的传统学习语文的方法,它培养了无数的文人学士,我们不能轻易地抛弃啊!白话文不等于白话,口语代替不了文章。读书没有捷径,最愚蠢的方法却带来最聪明的结果,事物就是这样在转化。”
敏泽,著名美学家、文学理论家。他说:“童蒙时期的心灵,像一张纯净无尘的白纸。他在此时的所习所学,常常永生地刻在他的心灵上,与他的生命相始终。所谓‘器成彩定,难可翻易’。尽管早年我所背诵的东西,并不都是我能够理解的;但由于儿时的记忆特强,这些背诵过的东西到后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理解力的提高,以往不理解的东西理解了,并且像刻在心上一样忘不了,可以烂熟于心地背诵,这对于我后来的学术研究工作,真可以说是受用无穷。凡我幼时读过的古书,几乎都可以招之即来,想到就用,不必临时一一去查书。”
李国文,著名作家、编辑家。他在《“从青年必读书”谈起》一文中说:“我曾写过一篇谈背诵有益的杂感,讲到这种古老的私塾教育,虽然其教学方式完全背离于时代,落伍于生活,但是,学塾的强调背诵,即使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很久很久以后,我也琢磨出来这位老秀才的见解,不无道理。对一个童稚气十足的孩子,给他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真是如让顽石点头,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但确如他所说,书背得多了,人长得大了,知识面也拓展了,还真是‘就自然明白了’。在多多益善的背诵中,达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对此,我是有真切体会的。我主张语文教学中的背诵,从做学生开始,背诵我们这个五千年文化中的精彩篇章,这样持之以恒,不仅仅构成一生享用不尽的文化财富——你要是能背诵出一百首唐诗,比一首也背不出来的人,肯定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而且据科学家研究,人脑,只是不大的部分被使用着,更多的部位实际是在闲置着的。因此,强记硬背,是增强激活开发脑细胞的再好也没有的手段。更何况古汉语的音节,言简意赅,古汉语的语法,短句多,长句少,复合句更少,是最适宜于记忆和朗诵的。”
以上名家的论述,涉及两方面。
其一,周汝昌先生谈到了“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区别,我以为这个问题值得一谈。为什么“白话文到今一字背不出”,而那些文言名篇杰作还能背出若干警句呢?这涉及人的记忆特性问题。我们大脑记忆的特点是什么呢?对短句、对仗句、押韵句记得牢;对长句、没有规律的句子记不牢。而文言文多短句、多对称押韵的诗文,故而记忆深刻。现今流行的白话文,是稀释了的文言,是拉长了的文言,是毫无规律的语言形式,因而人的大脑记不住,记不牢。鉴于此,我建议让学生多背古典诗文,少背或不背今天的白话文!因为浓缩的是精品啊!
其二,名家们谈得最多的是背诵。这一点也是被我们今天广泛忽视,或者说是轻视、鄙视的老传统。当下青年教师最讨厌的是死记硬背。
如果说名家们已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讲了背诵的好处,那我下面从科学的角度谈谈背诵的重要性吧。
从脑科学来说。人的右脑管形象思维,人的左脑管抽象思维,真正的大家都是左右脑同步发展的人。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他的左脑高度发达,同时他的小提琴拉得很棒,右脑同样高度发达。钱学森认为人的思维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人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就绝不是单纯的抽象思维,总要有点形象思维,甚至要有灵感思维。”钱老在给戴汝为、钱学敏同志的信中说:“我近日在想:既然文学创作中要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那我国几千年古老的文学作品不就是三种思维的结晶吗?那我们为什么不从中国的赋、诗、词、曲及杂文小品中学习探索思维学呢?它们是最丰富的泉源呀。”(《钱学森讲谈录》)钱老说得多好呀,从小背诵中华古典诗文,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多种思维,为他们的多维思维奠基呀!
从信息学来说。信息首先得有储存,然后才能调出、输出。现在是电脑时代,年轻人更懂得到电脑“百度”中搜取信息。试想,如果电脑内没有存入相当的信息资源,你到百度去搜索能搜到什么呢?我想起了这么个故事:有位研究生,他突发奇想,把远在山区务农的母亲的姓名输入百度内,一敲搜索,电脑显示:无此人信息。他无比伤感。不是因为世上没有他母亲这个人,而是因为电脑内没有输入他母亲的信息。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让少年背诵、积累历代诗文,就是在少年的大脑内存内输入这些信息,等到用时即可随时搜索,随时调出。千万不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从语言学来说。语言是在大量的积累运用的基础上习得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累的是经典美文,得到的一定是经典美文;积累的是快餐语言,获得的也一定是快餐语言。我们强调童年多背诵积累经典美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希望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达到“读诗使人灵秀”“读诗改变气质”的美好境界。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当我们在人生初始阶段——童年,把学生的语文“童子功”打扎实了,还愁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够丰厚吗?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我推荐的三本书
1.《品中国文人》,刘小川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我们对大文豪都有天然的崇拜,中国历史上文人灿若星河,作者刘小川精选了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曹雪芹等18位世人公认的中国文学大家做深度解读。作者为什么要品中国文人?他认为,中国文人的生存姿态和生存向度对当下中国人的生存是明明白白的精神引领。我在阅读时深深感受到这种引领。
2.《哲学与人生》,傅佩荣著,东方出版社
周国平先生在推介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时说:“哲学课可以是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引人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谁来上是重要的。”傅佩荣先生开设的这门课程,在台湾大学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被学生评为“最佳通识课程”。傅先生对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他讲授的哲学可以让畏惧哲思的女性都心生向往。爱智慧的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3.《过去的教师》,商友敬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我们当下的教师忙备课、忙批改、忙辅导、忙分数……怎一个“忙”字了得!我们忙得琐碎、忙得痛苦、忙得无奈。你想知道过去的教师忙什么吗?他们繁琐吗?苦恼吗?充实吗?梁实秋、季羡林、费孝通、汪曾祺……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遇到过怎样的老师呢?他们的老师是怎么教他们学习的呢?请打开这本书,相信你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