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阶段是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孩子幼年期,就像一块轻粘土,你把它捻成方的,它就是方的,你把它捻成圆的就是圆的,可见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本文从幼儿教育中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入手,阐述如何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幼儿教育;现象分析;对策探究
幼儿是父母的希望,更是一个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幼儿教育在人的一生教育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对于幼儿教育阶段,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将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乃至直接关系到将来的学习有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入手,让他们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爱讲卫生的习惯和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习惯等等。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呢?
一、幼儿教育中,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分析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但没有引起教师的注意,甚至部分幼儿行为习惯已经影响平时的学习与生活。对于这些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的幼儿来说,个人认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學习与生活,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
1.早晨懒床的习惯。由于很多家长对幼儿教育不够重视,总觉得幼儿教育可有可无,造成了幼儿经常迟到、早退、甚至不请假,这些原因造成了很多幼儿早晨懒床的习惯,特别对于冬天,天气一冷点,或者下雨天,很多幼儿会找理由懒床不到学校,一旦形成这样的习惯,就会造成了幼儿懒惰的思想。形成这样的习惯,纠正过来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有反复的现象。作为家长,应明确孩子每天需要睡眠多长时间,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晚上可以设置闹钟提醒幼儿到点了要主动睡觉,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2.不讲究卫生的习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于卫生习惯不是太理解,更不懂得卫生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幼儿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甚至有些卫生习惯对于他们的身体有一些伤害,比如,幼儿对于洗头的习惯,往往操作不当,会将化学物质流入眼睛,造成疼痛,这样就形成了幼儿一洗头就紧张,甚至惧怕洗头。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让他们懂得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让幼儿对洗脸、刷牙充满好奇心的初期,就开始引导、帮助他洗脸、刷牙,并对于造成伤害性的操作实践,有一定的预防方法。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们会养成自觉爱讲卫生的习惯。
3.挑食偏食。在园表现为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里。挑食孩子往往边吃边玩,吃一顿饭常常超过一小时,不仅影响营养的摄入,甚至会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吸收,若不纠正,可使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调整座位的办法来管理,把一些吃饭慢的孩子放到吃饭快的孩子身边,这样孩子看到他周围的同学都吃的那么香,就会受到感染,慢慢的吃饭也就快起来。再者表扬吃饭快的宝宝,老师可以那他们来做榜样,这样就会刺激吃饭慢的小朋友。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老师要进行督促、观察并夸奖,比如说:“今天某某小朋友吃饭比昨天有进步,大家一定要向某某小朋友学习,做一个聪明懂事的好孩子”。最后培养孩子自主吃饭的能力,家长不要总是追着喂,对于挑食严重的宝宝,家长可以给他做些特色的饭菜,比如饭菜颜色鲜艳些,或者把饭菜做成一些动物形状,这样可以提高孩子对吃饭的兴趣。
4.不愿上学。进入幼儿园初期,他们对幼儿园各种不同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但随着新鲜感的逐步褪去,他们开始讨厌上学,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和常规,很多幼儿不能承受,从而造成了很多幼儿产生不愿意上学的念头。很多幼儿在进幼儿园一段时间后,不适应园里的学习与生活,进入幼儿园门口就开始大闹起来,出现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症。其实孩子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教师要教育他们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听从教师的管理,也不能独占玩具、必须有一定的约束力,教师要多通过思想开导他们,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除此之外,幼儿还有其他类型的不良习惯,比如,与幼儿不能友好相处,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撒谎的习惯;课内课外乱发脾气的坏习惯等等。
二、幼儿教育中,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应该从平时的教育教学点滴做起。其中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动脑筋的习惯、相互友好谦让的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等。教师要将这些习惯渗透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之中,并从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重要性,给幼儿启蒙教育阶段便懂得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重要作用。下面结合个人平时的教学实践,肤浅地谈谈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通过教学活动与趣味性的游戏的结合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幼儿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能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观念,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比如,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教师可以将不讲卫生造成的健康危害通过学生的模仿游戏展示出来,给他们思想启发,教育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能含糊其词;教育幼儿要有礼貌,可以让幼儿将讲礼貌通过幼儿具体的事例展示出来,教育幼儿哪些是讲礼貌,哪些是不文明的。
2.通过让幼儿反复训练,形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通过大量重复的训练,在实践训练中,让他们树立良好的习惯,可以通过每日活动,每日训练等环节多次训练,不仅帮助他们形成意识,还应该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多次训练多种不同的习惯养成,可以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与强化。
3.通过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提高育儿效果。在班级中树立典型,以他们为榜样,通过示范引领作用,教育其他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有一位幼儿主动排队,这时教师可以树立典型,让其他幼儿向他学习,从而教育其他幼儿在排队时时常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常规纪律现象。俗话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的养成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对于幼儿教育阶段,是培养他们良好习惯得最佳时期,教师不仅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让良好的习惯伴随幼儿一生。
综上所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的最基础工程。孩子的良好行为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只有三方面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塑造出一个身体健全的、健康的幼儿。好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点一滴养成的。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干细,天下难事,必作干易”。所以培养好习惯得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从小就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吧!
【参考文献】
[1]顾荣芳.幼儿对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认知[J].学前教育研究,2008(4).
[2]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于纠正[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3]李丽,陈天英,施兰萍.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J].山东教育,2002,1.
【关键词】幼儿教育;现象分析;对策探究
幼儿是父母的希望,更是一个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幼儿教育在人的一生教育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对于幼儿教育阶段,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将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乃至直接关系到将来的学习有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入手,让他们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爱讲卫生的习惯和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习惯等等。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呢?
一、幼儿教育中,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分析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但没有引起教师的注意,甚至部分幼儿行为习惯已经影响平时的学习与生活。对于这些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的幼儿来说,个人认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學习与生活,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
1.早晨懒床的习惯。由于很多家长对幼儿教育不够重视,总觉得幼儿教育可有可无,造成了幼儿经常迟到、早退、甚至不请假,这些原因造成了很多幼儿早晨懒床的习惯,特别对于冬天,天气一冷点,或者下雨天,很多幼儿会找理由懒床不到学校,一旦形成这样的习惯,就会造成了幼儿懒惰的思想。形成这样的习惯,纠正过来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有反复的现象。作为家长,应明确孩子每天需要睡眠多长时间,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晚上可以设置闹钟提醒幼儿到点了要主动睡觉,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2.不讲究卫生的习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于卫生习惯不是太理解,更不懂得卫生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幼儿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甚至有些卫生习惯对于他们的身体有一些伤害,比如,幼儿对于洗头的习惯,往往操作不当,会将化学物质流入眼睛,造成疼痛,这样就形成了幼儿一洗头就紧张,甚至惧怕洗头。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让他们懂得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让幼儿对洗脸、刷牙充满好奇心的初期,就开始引导、帮助他洗脸、刷牙,并对于造成伤害性的操作实践,有一定的预防方法。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们会养成自觉爱讲卫生的习惯。
3.挑食偏食。在园表现为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里。挑食孩子往往边吃边玩,吃一顿饭常常超过一小时,不仅影响营养的摄入,甚至会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吸收,若不纠正,可使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调整座位的办法来管理,把一些吃饭慢的孩子放到吃饭快的孩子身边,这样孩子看到他周围的同学都吃的那么香,就会受到感染,慢慢的吃饭也就快起来。再者表扬吃饭快的宝宝,老师可以那他们来做榜样,这样就会刺激吃饭慢的小朋友。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老师要进行督促、观察并夸奖,比如说:“今天某某小朋友吃饭比昨天有进步,大家一定要向某某小朋友学习,做一个聪明懂事的好孩子”。最后培养孩子自主吃饭的能力,家长不要总是追着喂,对于挑食严重的宝宝,家长可以给他做些特色的饭菜,比如饭菜颜色鲜艳些,或者把饭菜做成一些动物形状,这样可以提高孩子对吃饭的兴趣。
4.不愿上学。进入幼儿园初期,他们对幼儿园各种不同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但随着新鲜感的逐步褪去,他们开始讨厌上学,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和常规,很多幼儿不能承受,从而造成了很多幼儿产生不愿意上学的念头。很多幼儿在进幼儿园一段时间后,不适应园里的学习与生活,进入幼儿园门口就开始大闹起来,出现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症。其实孩子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教师要教育他们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听从教师的管理,也不能独占玩具、必须有一定的约束力,教师要多通过思想开导他们,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除此之外,幼儿还有其他类型的不良习惯,比如,与幼儿不能友好相处,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撒谎的习惯;课内课外乱发脾气的坏习惯等等。
二、幼儿教育中,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应该从平时的教育教学点滴做起。其中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动脑筋的习惯、相互友好谦让的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等。教师要将这些习惯渗透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之中,并从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重要性,给幼儿启蒙教育阶段便懂得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重要作用。下面结合个人平时的教学实践,肤浅地谈谈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通过教学活动与趣味性的游戏的结合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幼儿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能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观念,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比如,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教师可以将不讲卫生造成的健康危害通过学生的模仿游戏展示出来,给他们思想启发,教育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能含糊其词;教育幼儿要有礼貌,可以让幼儿将讲礼貌通过幼儿具体的事例展示出来,教育幼儿哪些是讲礼貌,哪些是不文明的。
2.通过让幼儿反复训练,形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通过大量重复的训练,在实践训练中,让他们树立良好的习惯,可以通过每日活动,每日训练等环节多次训练,不仅帮助他们形成意识,还应该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多次训练多种不同的习惯养成,可以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与强化。
3.通过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提高育儿效果。在班级中树立典型,以他们为榜样,通过示范引领作用,教育其他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有一位幼儿主动排队,这时教师可以树立典型,让其他幼儿向他学习,从而教育其他幼儿在排队时时常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常规纪律现象。俗话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的养成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对于幼儿教育阶段,是培养他们良好习惯得最佳时期,教师不仅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让良好的习惯伴随幼儿一生。
综上所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的最基础工程。孩子的良好行为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只有三方面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塑造出一个身体健全的、健康的幼儿。好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点一滴养成的。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干细,天下难事,必作干易”。所以培养好习惯得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从小就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吧!
【参考文献】
[1]顾荣芳.幼儿对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认知[J].学前教育研究,2008(4).
[2]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于纠正[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3]李丽,陈天英,施兰萍.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J].山东教育,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