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武术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同时科学性很强的体育活动,武术担负着发展素质教育的重任。但是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有数量越来越庞大,他们大部分受到家长的过度保护,依赖心理强、遇事容易退缩、不能吃苦又怕劳累等。因此,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尤其是武术课,这成了体育教师中的一个难题。如何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利用武术教学的独特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落实呢?现结合教学实际,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学生;体育课;武术;教学实际
一、利用武术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中国传统武术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源远流长,它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魂。武术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人们所喜欢。学生从小观看关于武术的影视剧,多多少少对武术有着一定憧憬与向往。但是单一、枯燥的练打结合模式并不能在课堂中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武术教学时,除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外,还可以充分发挥武术的自身优势,引入趣味武术来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1.讲解武术理论知识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悠久的中国文化,其中最灿烂的一朵便是中华武术。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单单在民间流传的武术拳种就有几百种,其中更不乏精彩绝伦的拳术套路以及各种器械套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武术丰富的理论知识,点燃学生对武术历程的探究之情,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走进武术的悠久文化内涵。在这基础上,教师充分把握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起他们的好奇心“练好武术,是否能飞檐走壁?”然后教师进行武术教学,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尽可能地讲清楚每一个动作的完整名称,以身示范展示好每一步的动作要领,这时的学生带着探究与好奇的心情,更容易对手、眼、身、步、腿的使用方法了然于心。同时,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武术教学中,适当地添加进生动有趣、又颇具传奇色彩的武术小故事,比如,少年张三丰,少林将军许世友等故事。以故事激趣,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武术学习。
2.融武术套路的教学于游戏中,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难以集中精神学习枯燥无味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进行武术套路的讲解和练习。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引入另外一种方式与武术教学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游戏活动从表面看是细小的,但是如果能够被教师充分利用,便能创造出巨大的教育价值。针对小学生爱玩、贪玩的心理特点,融武术套路的教学于游戏中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给学生设置小组合作比赛,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全班分成十一组,四位学生可以攻击另外小组的四位学生,在脚不能移动的情况下,攻击一组可以冲拳或者推掌,被攻击一方可以灵活的躲闪,以两分钟时间为限,不被打到为胜。然后两个小组互换身份,攻击方成为被攻击方,被攻击方成为攻击方,重新开始。这样的游戏充分地利用了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又蕴含着无数的教育契机,很好地把武术教学融进其中。学生在游戏中很好地掌握了武术的动作要领,提高武术的技能技巧。
3.重实用性与明星效应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对武术的认知不清楚,更多的学生认为武术只是一个花架子,好看却不实用。如果真正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危险,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性较强的运动方式比如,跆拳道、泰拳等更能迎战危险。这就造成了武术日益成为被学生冷落的一项体育运动或者学生在学习武术时也是敷衍了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明确:练习武术不仅可以锻炼一个人的速度、耐力、柔韧度,还能够培养刻苦耐劳、砥砺前进、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传授更多的武术套路中实用攻防的内容,进一步解开学生心目中对武术的误解,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武术不仅仅有好看的“皮囊”,还有有趣的“灵魂”。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多给学生讲讲比如“吃苦的李连杰”“走向国际的成龙”等故事,以明星为榜样,以实用为内驱力,真正地达到“我想学武术,我要学武术”的状态。
二、搞好课堂武术教学,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武术的练习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是对武术的不尊重。要想学到真正的武术知识和武术技能,需要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做到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正是对德、智、体、美、劳中“体”的很好诠释,让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素质上都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1.培养良好体态,强身健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科学和实践证明,体育锻炼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健康的体魄是发展德智体美的基础。人的身体素质发展包括柔韧性、力量、速度、平衡耐力等,首先,武术练习注重“内练精神气、外练筋骨皮”对学生身体的锻炼是全面性的。其次,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他们的骨骼不易脆,但是长期处于一个姿势容易变形。小学生更是平时不注意,喜欢低头走路,容易形成含胸、驼背等不良身体姿态。而武术套路的练习,可以进一步纠正学生不良的身体姿势,防止骨变形,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展示出学生的精神气貌,并让学生受益终生。
2.培养学生的生活上独立自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宠溺使得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几乎为零。而武术为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武术的练习必须是学生亲力亲为,无法依赖他人,同时对学生有着严格的训练制度,让学生逐渐摆脱懒散、拖延等行为习惯。武术练习讲究修身养性,对学生的生活规律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磨练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坚韧不拔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高,自尊心也在不断地增强,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碰到挫折便垂头丧气。长期的武术训练在磨练小学生意志,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重视武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展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突出的特点就是对道德修养的重视。所以,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习武以德为先”的思想应该贯穿于课堂的始末,真正地培养出一批尊师重道、见义勇为、诚实守信、严于律己的学生。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武术文化素来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练武不怕苦”的说法,由此可见,武术的练习是对学生意志锻炼一个极大的挑战,更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吃苦和努力。所以,练习武术,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品质。
综上所述,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广大奋战在一线的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提高武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努力搞好小学体育课的武术教学,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实施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萍.学校体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2]郑玉,郝伟为.武术套路运动干预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调查[J].当代体育科技,2016(19).
[3]李先长.我国中小学体育课武术教材教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
【关键词】学生;体育课;武术;教学实际
一、利用武术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中国传统武术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源远流长,它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魂。武术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人们所喜欢。学生从小观看关于武术的影视剧,多多少少对武术有着一定憧憬与向往。但是单一、枯燥的练打结合模式并不能在课堂中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武术教学时,除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外,还可以充分发挥武术的自身优势,引入趣味武术来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1.讲解武术理论知识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悠久的中国文化,其中最灿烂的一朵便是中华武术。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单单在民间流传的武术拳种就有几百种,其中更不乏精彩绝伦的拳术套路以及各种器械套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武术丰富的理论知识,点燃学生对武术历程的探究之情,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走进武术的悠久文化内涵。在这基础上,教师充分把握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起他们的好奇心“练好武术,是否能飞檐走壁?”然后教师进行武术教学,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尽可能地讲清楚每一个动作的完整名称,以身示范展示好每一步的动作要领,这时的学生带着探究与好奇的心情,更容易对手、眼、身、步、腿的使用方法了然于心。同时,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武术教学中,适当地添加进生动有趣、又颇具传奇色彩的武术小故事,比如,少年张三丰,少林将军许世友等故事。以故事激趣,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武术学习。
2.融武术套路的教学于游戏中,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难以集中精神学习枯燥无味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进行武术套路的讲解和练习。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引入另外一种方式与武术教学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游戏活动从表面看是细小的,但是如果能够被教师充分利用,便能创造出巨大的教育价值。针对小学生爱玩、贪玩的心理特点,融武术套路的教学于游戏中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给学生设置小组合作比赛,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全班分成十一组,四位学生可以攻击另外小组的四位学生,在脚不能移动的情况下,攻击一组可以冲拳或者推掌,被攻击一方可以灵活的躲闪,以两分钟时间为限,不被打到为胜。然后两个小组互换身份,攻击方成为被攻击方,被攻击方成为攻击方,重新开始。这样的游戏充分地利用了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又蕴含着无数的教育契机,很好地把武术教学融进其中。学生在游戏中很好地掌握了武术的动作要领,提高武术的技能技巧。
3.重实用性与明星效应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对武术的认知不清楚,更多的学生认为武术只是一个花架子,好看却不实用。如果真正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危险,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性较强的运动方式比如,跆拳道、泰拳等更能迎战危险。这就造成了武术日益成为被学生冷落的一项体育运动或者学生在学习武术时也是敷衍了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明确:练习武术不仅可以锻炼一个人的速度、耐力、柔韧度,还能够培养刻苦耐劳、砥砺前进、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传授更多的武术套路中实用攻防的内容,进一步解开学生心目中对武术的误解,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武术不仅仅有好看的“皮囊”,还有有趣的“灵魂”。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多给学生讲讲比如“吃苦的李连杰”“走向国际的成龙”等故事,以明星为榜样,以实用为内驱力,真正地达到“我想学武术,我要学武术”的状态。
二、搞好课堂武术教学,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武术的练习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是对武术的不尊重。要想学到真正的武术知识和武术技能,需要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做到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正是对德、智、体、美、劳中“体”的很好诠释,让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素质上都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1.培养良好体态,强身健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科学和实践证明,体育锻炼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健康的体魄是发展德智体美的基础。人的身体素质发展包括柔韧性、力量、速度、平衡耐力等,首先,武术练习注重“内练精神气、外练筋骨皮”对学生身体的锻炼是全面性的。其次,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他们的骨骼不易脆,但是长期处于一个姿势容易变形。小学生更是平时不注意,喜欢低头走路,容易形成含胸、驼背等不良身体姿态。而武术套路的练习,可以进一步纠正学生不良的身体姿势,防止骨变形,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展示出学生的精神气貌,并让学生受益终生。
2.培养学生的生活上独立自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宠溺使得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几乎为零。而武术为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武术的练习必须是学生亲力亲为,无法依赖他人,同时对学生有着严格的训练制度,让学生逐渐摆脱懒散、拖延等行为习惯。武术练习讲究修身养性,对学生的生活规律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磨练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坚韧不拔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高,自尊心也在不断地增强,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碰到挫折便垂头丧气。长期的武术训练在磨练小学生意志,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重视武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展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突出的特点就是对道德修养的重视。所以,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习武以德为先”的思想应该贯穿于课堂的始末,真正地培养出一批尊师重道、见义勇为、诚实守信、严于律己的学生。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武术文化素来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练武不怕苦”的说法,由此可见,武术的练习是对学生意志锻炼一个极大的挑战,更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吃苦和努力。所以,练习武术,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品质。
综上所述,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广大奋战在一线的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提高武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努力搞好小学体育课的武术教学,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实施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萍.学校体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2]郑玉,郝伟为.武术套路运动干预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调查[J].当代体育科技,2016(19).
[3]李先长.我国中小学体育课武术教材教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