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这些智慧的论断表明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新时代的战略要求。而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所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乘时代东风势在必行。高中
数学教师怎样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把创新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呢?
一、教师观念的更新是创新教学实施的前提
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看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创新教学的实施,是现代数学教学观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新形势要求教师必须有新的观念。
1.倡导平等、互动、融洽式的师生关系。布贝尔曾说:“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他的话表明师生关系对教育效果产生的直接影响,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僵硬的、陌生的,教师是“专横”的代言人,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被动的,学习没有热情,效果不好。平等、互动、融洽式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愉悦,知识的快乐。它认为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尊严感和幸福感。
2.倡导课内、课外、生活式的多元空间。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和拓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丰富,决定了学生学习空间的多元化。从课程实践的空间看,班级课堂成为实施课程的阵地之一,生活更是学生驰骋理想的百花园。“教室—家庭”两点一线的传统学习空间,在课程改革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新课程倡导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相融合,让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采集“真经”,如走向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及乡土资源;走向街头,探访陌路人,收集街头文化,制订研究课题;走向厂矿,建立实践基地,储备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和谐课堂的构建是创新教学的成长土壤
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环境是一团死气,显然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师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人际环境,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建立和谐课堂,它是创新教学成长的土壤。
1.倡导轻松、和谐、愉悦式的课堂气氛。情感的信息功能和调节功能,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会微妙地影响学习质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是培养这种情感的主要途径。它能够使学生轻装上阵,抛弃思想上所有的包袱,大胆展现自我,撞击智慧的火花,使师生关系更融洽,达到良好教学境界。良好氛围的形成,需要教师思想上爱学生,行动上关心学生,语言上风趣幽默,评价上友好鼓励,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洛克思想的体现,它使学生在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增强独特感受,加深体验和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促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之中。
三、学生素养的培养是创新教学飞腾的翅膀
学生在高中阶段可提高数学素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事实上,数学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身心和潜在发展。高中生正处在文化的固形期,实施创新教学,挖掘数学中的人文内涵,无疑是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1.倡导创新、开放、灵活式的个性天地。新课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就是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那种高分低能者终将被历史的洪流所吞没。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过于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训练,忽视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训练等,培养和提高有升学希望的少数学生,忽略多数学生的存在。新课程极力倡导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释放,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发挥,拥有自己多彩的个性。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师生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尝试角色换位,开展“今天我是主讲人”、“今天我是评价者”、“这篇内容由我设计”等活动,学生作为主人翁的优越感就会充分体现出来,个性化的各项活动也就应运而生。
2.倡导自由、多向、科学的训练方法。在现行的高中数学新教材上每章节都有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插图,每单元都有一至两篇的阅读材料或研究性课题,这些材料告诉我们,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通。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倡导自由、多向、科学的训练方法,所以,创新的数学方法的训练引导尤其重要。比如说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得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总之,对于数学学科而言,王梓坤院士曾指出:今日的数学对国家的贡献不仅在于国富,还在于民强。数学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数学思维与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全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是21世纪的通行证。数学也是21世纪公民的重要素质。新理念开拓了新的教育旅程,体现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开放式教学必定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我们与新课程携手,以踏实而创新的脚步来打开素质教育全新的视角,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数学教师怎样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把创新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呢?
一、教师观念的更新是创新教学实施的前提
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看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创新教学的实施,是现代数学教学观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新形势要求教师必须有新的观念。
1.倡导平等、互动、融洽式的师生关系。布贝尔曾说:“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他的话表明师生关系对教育效果产生的直接影响,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僵硬的、陌生的,教师是“专横”的代言人,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被动的,学习没有热情,效果不好。平等、互动、融洽式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愉悦,知识的快乐。它认为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尊严感和幸福感。
2.倡导课内、课外、生活式的多元空间。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和拓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丰富,决定了学生学习空间的多元化。从课程实践的空间看,班级课堂成为实施课程的阵地之一,生活更是学生驰骋理想的百花园。“教室—家庭”两点一线的传统学习空间,在课程改革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新课程倡导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相融合,让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采集“真经”,如走向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及乡土资源;走向街头,探访陌路人,收集街头文化,制订研究课题;走向厂矿,建立实践基地,储备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和谐课堂的构建是创新教学的成长土壤
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环境是一团死气,显然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师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人际环境,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建立和谐课堂,它是创新教学成长的土壤。
1.倡导轻松、和谐、愉悦式的课堂气氛。情感的信息功能和调节功能,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会微妙地影响学习质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是培养这种情感的主要途径。它能够使学生轻装上阵,抛弃思想上所有的包袱,大胆展现自我,撞击智慧的火花,使师生关系更融洽,达到良好教学境界。良好氛围的形成,需要教师思想上爱学生,行动上关心学生,语言上风趣幽默,评价上友好鼓励,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洛克思想的体现,它使学生在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增强独特感受,加深体验和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促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之中。
三、学生素养的培养是创新教学飞腾的翅膀
学生在高中阶段可提高数学素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事实上,数学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身心和潜在发展。高中生正处在文化的固形期,实施创新教学,挖掘数学中的人文内涵,无疑是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1.倡导创新、开放、灵活式的个性天地。新课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就是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那种高分低能者终将被历史的洪流所吞没。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过于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训练,忽视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训练等,培养和提高有升学希望的少数学生,忽略多数学生的存在。新课程极力倡导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释放,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发挥,拥有自己多彩的个性。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师生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尝试角色换位,开展“今天我是主讲人”、“今天我是评价者”、“这篇内容由我设计”等活动,学生作为主人翁的优越感就会充分体现出来,个性化的各项活动也就应运而生。
2.倡导自由、多向、科学的训练方法。在现行的高中数学新教材上每章节都有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插图,每单元都有一至两篇的阅读材料或研究性课题,这些材料告诉我们,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通。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倡导自由、多向、科学的训练方法,所以,创新的数学方法的训练引导尤其重要。比如说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得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总之,对于数学学科而言,王梓坤院士曾指出:今日的数学对国家的贡献不仅在于国富,还在于民强。数学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数学思维与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全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是21世纪的通行证。数学也是21世纪公民的重要素质。新理念开拓了新的教育旅程,体现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开放式教学必定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我们与新课程携手,以踏实而创新的脚步来打开素质教育全新的视角,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