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77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教好小学数学呢? 教学多年,我谈谈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的特点之一是高度的抽象性,在数学中抽象地保留了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而舍弃了其他一切,所以看上去已失去了和生活的联系。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恰当适时地介绍数学史及古今中外数学家的卓越成就,使学生看到数学的发展过程,并充满激情和使命感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当插入一些数学发展的历史故事、一些有名的数学趣题,使学生看到数学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例如:讲到圆周率时,可介绍我国有许多数学家对数学的发展有过很大的贡献,不少成果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如三国时魏人刘徽的“割圆术”、南朝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确定的圆周率、祖暅发现的“祖暅原理”,现代数学家华罗庚依据研究推广的“优选法”,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高峰上遥遥领先。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数学研究的卓越成就,需要我们这一代去继承和发展。陈景润的研究成果在世界领先,但距“哥德巴赫猜想”这一金字塔尖明珠还有一步之遥,摘取这一明珠的希望还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在探索中学好数学。
  二、培养独立思考问题是关键
  正确的数学学习能训练人的思维方法,完善人的品格。数学是一门具有严谨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因此,学习数学需要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合理性及条件的等价性等。因此,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严密思考、言必有据、实事求是、不轻率盲从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而且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是需要一定的毅力和热情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还可以通过学习一题多解、推广命题,难题巧解等手段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的磨刀石,多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迎难而上,经受挫折,克服困难,充分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三、创设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真实情境,因为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的真实性也容易启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所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有可能实现的情境至关重要。同时情境的多样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且可以在可能完成的任务中表达自己的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案例:一位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归纳法”时,通过模球演示,引入归纳法。一上课,教师从袋子里摸出来的第一个是红玻璃球。第二、三、四、五个均是红玻璃球,问:“这个袋子里是否全是红玻璃球?”学生:“是。”继续摸,摸出一个白玻璃球,问:“是否全是玻璃球?”学生相互争论,高度兴奋(少部分):“是。”再摸,摸出一个乒乓球(大笑),教师问:“是否全是球?”学生:“不一定。”小结:“这个猜想对不对?若知道袋里的东西是有限的,则迟早可以摸完,当把袋里的东西全摸出来,当然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但当东西是无穷的时候,那又怎么办?”(静)“如果我约定,当你这一次摸出的是红玻璃球的时候,下一次摸出的也肯定是红玻璃球,那么袋子里是否全是红玻璃球?”学生:“是。”这种试验操作有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
  四、培养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指抽取出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或特征,舍弃其他非本质的属性或特性的思维形式。抽象思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先天的素质,更重要的还在于后天的培养。以生活问题为载体,抽象出数学知识。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图式。只有在学习者仔细思考时才会导致有意义的学习。”他强调说,学习的结果,不只是知道对某种特定刺激做出某种特定反应,而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如来自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刺激),也不是内部因素(如个体的生理成熟度),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例如,这是一节“平均分”的课,随着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小溪叮叮咚咚的流水声,出示滨海公园的图片,又出示了许多好吃的。这时全班有些沸腾了,有的学生高喊:要春游了,要春游了!这时教师适时引导,说:“学校为我们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该怎么分呢?”在小组合作分吃的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什么是平均分,为什么要平均分?有一组少了一个面包(老师特意安排的),不能平均分。这组的一个学生就一直追着老师要面包,还叨唠着:再给我一个面包,要不就不公平了。老师充分利用了这个课堂生成,让全班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平均分。
  总之,要教好小学数学,是要多方思考的。在内容上应该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使数学成为生活数学和社会数学;在功能上应该重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使数学成为人文数学;在教法上应该加强学生的操作与实践活动,使数学成为做的数学和实践数学。简言之,小学数学应该是学生自己的数学。
其他文献
单光子激光测距系统采用高灵敏度的单光子探测器作为接收器件,更易实现高密度、高覆盖率的目标采样,是未来激光测距系统的发展方向.漂移误差作为限制单光子激光测距精度提高
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而在这四种技能中,听是最基础的技能,它不仅是获取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然而,听力训练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为了听力训练真正有成效,寻找训练方法就显得很重要。  一、要做好听前准备活动  在做听力练习前,要先有思想准备。如内容涉及时间、价格等题时,要在听时格外注意有关时间
小学英语教材的语篇长度逐步增加,内容趋于丰富,所涉及的词汇、语法及文化背景知识更为丰富,教学要求也更高,在进行语篇教学时就要涉及多维度的活动,以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帮助学生实现从语言的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换,从而促进多项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语篇教学中,笔者经过整理与归纳,有以下几种语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活动。  一、回答问题,明确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每篇语篇都是听读训练的好材料。在语篇教学中,教师
【摘 要】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并对之进行研究,它是一种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富有生活情趣的环节,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生活味;应用性;趣味性;人文性关怀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