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虽然在传统文化中有着诸多的不适应这个时代的东西,但是也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去探寻、传承的东西。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是值得我们去进行积极开发的。在文中就结合思想政治课,探讨了如何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价值,以期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价值;思想政治课
如果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看,思想品德课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道德观点,还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再提供点什么?笔者以为,除了一般道德观点外,提升自我的道德涵养,追求内心的善也应该成为政治学科的核心价值,而这一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因此,笔者尝试着将传统文化引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人生也是发展的
现代理性的恶性膨胀,造成了当代人生存价值和意义的迷失。经济理性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由大众传媒带动的时尚潮,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感性欲望,同样也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消费、娱乐、校外辅导都被商品化了,甚至参加公益活动的部门证明印章都可以花钱买到。人们习惯于按照市场价值来设计自我,往往注重收入、财富,甚至以物质取代道德,精神、德性、情感乃至整个内心世界被轻视甚至“荒漠化”。物质财富的富有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浮躁、焦虑、烦恼、忧郁、孤独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其根本危害是人生存价值和意义的迷失。为此,笔者在讲授“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框时,在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之后,为了给学生更大的人生启迪,补充了儒家的人生价值观,谈谈人生也是发展的。
孔子对超然于此岸的事很少表现出兴趣。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鬼神是彼岸世界的对象,死则意味着现实人生的终结,相对于二者而言,人及其现实的存在(生)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儒家既不像存在主义(海德格尔)那样把死视为本真之我的实现形式,也不像后来的道教那样因畏死而追求个体的长生久视。孔子从生命的自然延续与历史延续(文化延续)中寻找有限的超越与存在的价值(人生的价值)。 孔子对孝非常注重,“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笔者以为,“孝”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文化特征,因为哺育幼子动物也具备,“孝”是人所特有的仁道,它是对生命从何而来的文化回答,它的深沉文化内涵便是生命的绵延。在孝的形式下所表现的对生命绵延的注重,既超越了人的有限性,同时又摆脱了宗教将人生价值寄托于彼岸世界的灵魂延续,超越了对生命价值的虚无主义态度,使人的生命价值落实到现实的、具体的历史过程之中。
二、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时更要坚信人生的前进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的现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本来应有高尚追求的精神家园被粗俗化、占有式的物质欲望所替代。当传统文化中的善、德性、理想等价值观念受到现代性的消解、放逐、吞噬,人们突然感到物质世界的富裕却没有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却感到更失落、困惑和不安。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当代青年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笔者例举了传统文化中的两个经典事例。
司马迁受腐刑、下蚕室,本可一死了之。却忍辱负重,“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彰于后世也”。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文”这个字的意义看得高于形体生命,高于一切世俗荣辱之上的,是司马迁。第一次将生命的精神不朽意义,人格的真正尊严,寄托在文化创造之中,给予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的,是司马迁。第一次自觉地用创造的、积极的态度,去战胜屈辱、战胜逆境、战胜人生大不幸,自己去拯救自己,让生命放出光来的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司马迁。这就是他“成一家之言”一句话背后所包含的无限深远、无限崇高的思想意义,是中国思想史中关于生死观、荣辱观的一个非常大的见解。 很少有人知道西汉有多少位皇帝,更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了,但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光芒能穿越2000多年的时空,今天我们阅读《史记》依然读到司马迁的人格修养、人生理想和精神境界,坚定的人生信念与曲折的人生道路似乎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行不悖。
三、精神修炼也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无论是认知领域还是道德领域,人的每一点进步都不可能是脱离身体的,因为“践行先于接受,阅读先于运用,情感先于认知,表意先于结构,率性先于控制,释放先于灌输,游戏先于逻辑”。所以,无论信息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主体的精神修炼离不开身体产生的情感、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同情、尊重、包容、欣赏等人格养成都不是靠“存在之思”、“道义呼唤”或“范式转换”,而必须在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中,在现实的物质性的社会实践中,进行精神世界的量的积累。
孔子对人格培养的阐述,可以看出不断学习对人生发展的意义,这种量的积累使本然之我与理想之我之间具有一种连续性。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所谓“生而知之者”不过是一种假设,他并不认为会有什么人真能生而知之。孔子非常强调后天学习,反对“不知而作”,他的学习包括“多闻”与“多见”两个方面。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多闻”即选择接受前人已有的知识,属于间接认识;“多见”是积累经验,属于直接的感性认识。孔子不仅肯定感性认识的对获取知识的作用,而且重视理性思考。孔子有一次问子贡说:你们认为我是“多学而知”(博闻强记)的人吧?子贡回答:是这样,难道不对吗?孔子说:不对,我是“一以贯之”的。“一以贯之”是一种理性思考,即有一个统一的原则把所学知识贯穿起来。学习与思考不可割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正是这种不断学习、思考,孔子被认为是博学的人,其境界深不可测。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价值,是笔者在领会并完成了国家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试图增加自己课堂教学的学科核心价值,让教学不仅是国家意志的贯彻,而且教师有教学的内在目的性。当笔者在做这一尝试时,发现我的教学改革热情从来没有这么高涨,一节课可能会失败,但总在期盼下一节课能成功。
参考文献:
[1] 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3页.
[2] 胡晓明.中国思想史话[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第42页.
[3] 唐松林,范春香.身体:教学世界蕴藏其中[J].教育研究,2012(4):98-102.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价值;思想政治课
如果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看,思想品德课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道德观点,还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再提供点什么?笔者以为,除了一般道德观点外,提升自我的道德涵养,追求内心的善也应该成为政治学科的核心价值,而这一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因此,笔者尝试着将传统文化引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人生也是发展的
现代理性的恶性膨胀,造成了当代人生存价值和意义的迷失。经济理性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由大众传媒带动的时尚潮,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感性欲望,同样也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消费、娱乐、校外辅导都被商品化了,甚至参加公益活动的部门证明印章都可以花钱买到。人们习惯于按照市场价值来设计自我,往往注重收入、财富,甚至以物质取代道德,精神、德性、情感乃至整个内心世界被轻视甚至“荒漠化”。物质财富的富有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浮躁、焦虑、烦恼、忧郁、孤独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其根本危害是人生存价值和意义的迷失。为此,笔者在讲授“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框时,在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之后,为了给学生更大的人生启迪,补充了儒家的人生价值观,谈谈人生也是发展的。
孔子对超然于此岸的事很少表现出兴趣。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鬼神是彼岸世界的对象,死则意味着现实人生的终结,相对于二者而言,人及其现实的存在(生)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儒家既不像存在主义(海德格尔)那样把死视为本真之我的实现形式,也不像后来的道教那样因畏死而追求个体的长生久视。孔子从生命的自然延续与历史延续(文化延续)中寻找有限的超越与存在的价值(人生的价值)。 孔子对孝非常注重,“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笔者以为,“孝”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文化特征,因为哺育幼子动物也具备,“孝”是人所特有的仁道,它是对生命从何而来的文化回答,它的深沉文化内涵便是生命的绵延。在孝的形式下所表现的对生命绵延的注重,既超越了人的有限性,同时又摆脱了宗教将人生价值寄托于彼岸世界的灵魂延续,超越了对生命价值的虚无主义态度,使人的生命价值落实到现实的、具体的历史过程之中。
二、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时更要坚信人生的前进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的现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本来应有高尚追求的精神家园被粗俗化、占有式的物质欲望所替代。当传统文化中的善、德性、理想等价值观念受到现代性的消解、放逐、吞噬,人们突然感到物质世界的富裕却没有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却感到更失落、困惑和不安。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当代青年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笔者例举了传统文化中的两个经典事例。
司马迁受腐刑、下蚕室,本可一死了之。却忍辱负重,“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彰于后世也”。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文”这个字的意义看得高于形体生命,高于一切世俗荣辱之上的,是司马迁。第一次将生命的精神不朽意义,人格的真正尊严,寄托在文化创造之中,给予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的,是司马迁。第一次自觉地用创造的、积极的态度,去战胜屈辱、战胜逆境、战胜人生大不幸,自己去拯救自己,让生命放出光来的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司马迁。这就是他“成一家之言”一句话背后所包含的无限深远、无限崇高的思想意义,是中国思想史中关于生死观、荣辱观的一个非常大的见解。 很少有人知道西汉有多少位皇帝,更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了,但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光芒能穿越2000多年的时空,今天我们阅读《史记》依然读到司马迁的人格修养、人生理想和精神境界,坚定的人生信念与曲折的人生道路似乎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行不悖。
三、精神修炼也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无论是认知领域还是道德领域,人的每一点进步都不可能是脱离身体的,因为“践行先于接受,阅读先于运用,情感先于认知,表意先于结构,率性先于控制,释放先于灌输,游戏先于逻辑”。所以,无论信息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主体的精神修炼离不开身体产生的情感、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同情、尊重、包容、欣赏等人格养成都不是靠“存在之思”、“道义呼唤”或“范式转换”,而必须在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中,在现实的物质性的社会实践中,进行精神世界的量的积累。
孔子对人格培养的阐述,可以看出不断学习对人生发展的意义,这种量的积累使本然之我与理想之我之间具有一种连续性。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所谓“生而知之者”不过是一种假设,他并不认为会有什么人真能生而知之。孔子非常强调后天学习,反对“不知而作”,他的学习包括“多闻”与“多见”两个方面。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多闻”即选择接受前人已有的知识,属于间接认识;“多见”是积累经验,属于直接的感性认识。孔子不仅肯定感性认识的对获取知识的作用,而且重视理性思考。孔子有一次问子贡说:你们认为我是“多学而知”(博闻强记)的人吧?子贡回答:是这样,难道不对吗?孔子说:不对,我是“一以贯之”的。“一以贯之”是一种理性思考,即有一个统一的原则把所学知识贯穿起来。学习与思考不可割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正是这种不断学习、思考,孔子被认为是博学的人,其境界深不可测。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价值,是笔者在领会并完成了国家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试图增加自己课堂教学的学科核心价值,让教学不仅是国家意志的贯彻,而且教师有教学的内在目的性。当笔者在做这一尝试时,发现我的教学改革热情从来没有这么高涨,一节课可能会失败,但总在期盼下一节课能成功。
参考文献:
[1] 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3页.
[2] 胡晓明.中国思想史话[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第42页.
[3] 唐松林,范春香.身体:教学世界蕴藏其中[J].教育研究,2012(4):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