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文本的愉悦--用罗兰?巴特的文本论分析君特?格拉斯的《猫与鼠》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符号学家罗兰?巴特认为,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紧密联系随着历史环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文学中的语言符号会越来越多丧失许多最初的指称意义。巴特提出“作者之死”的观点,对作品和文本进行区分,创造了文本这一新概念,认为写作开始于读者,开始于作品创作完成之日。每一个文本都是永久进行的、此时此地的写作。这样的文本分析采取开放的思路,否定作者赋予作品唯一阐释的权利,注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将阅读过程由传统的演绎过程发展为意义的生产过程。按照罗兰?巴特的观点,德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的中篇小说《猫与鼠》是可写之文,因为它一经发表就引起轩然大波,对其的评论褒贬不一。小说有限的叙述视角也在文本中留下许多空白点,留给读者非常多的想象空间。本文从小说所受的争议和文中的空白点出发,从罗兰?巴特的文本论角度对《猫与鼠》进行阐释,肯定了小说的美学价值。
其他文献
漠语詞集中的同羲现象極為常見,同羲词在古、现代漠語中的地位皆不容忽视.今就兩组同羲词:“趋”舆“走”, “超”舆“越”,對其進行意羲的分析,看其由古至今地演變,並從中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以下简称 《纲要》) 中指出,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 要遵循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 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
互文性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作为理论对批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互文性的角度探讨中外不同时期的两篇文本,分别是美国19世纪作家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黑猫》,和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自2012年10月正式颁布至今已有三周年。在全国幼教同仁如火如荼地践行?指南?精神三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本刊特邀请了泉州幼儿师范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幼儿的行为、活动充满情绪色彩,有些心理学者甚至认为幼儿就是“情绪的俘虏”.情绪对幼儿的生长发育、生活学习乃至个性品质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012年教育部刊发的?
现如今提及狗,人們可能立即想到很多含貶羲的词語,而不會把它和古代的“圆腾祭祀、狩獵戰争”骈蘩在一起.由于狗在馴化前有狡猾、凶狠的本性,在馴化后又因對主人有较强的依赖
区域活动是指“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