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你一双欣赏的慧眼,绽放创造思维火花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l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美术欣赏课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美术欣赏课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熟悉美、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进而创造美的重要环节,在美术欣赏活动课中,一些学生常常把自己的喜悦、快乐、悲哀、烦恼都倾注出来,使之成为他们自己内心的语言,他们时而自言自语,时而互相对话,表述欲望比较强烈,据此,我把美术活动与训练学生练习思维能力有机地揉合到一起,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观察中的思维联想
  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创造想象,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在欣赏课中扩大学生欣赏的范围,特别是对不同艺术形式作品的欣赏,每一堂美术课都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欣赏和观察,观察是记性为原料的智力活动,想象力即思维联想与创造性的关系密切,观察力越强,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喜悦,是智慧的喜悦,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这个世界而又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学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正是和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既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现。而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在幻觉中产生,从再现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再现。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的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意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力”图样,体现的恰是梦想与现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所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首先要尊重青少年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其创造力的重要方面。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观察为基础的,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艺术对象的形象结构、颜色等特征,并用语言进行表达。每个学生的个性发挥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发掘每个学生的感悟潜力,多给学生一点主动参与的机会,对于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是非常有利的。美术学科所包含的门类众多,且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均有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要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艺术欣赏在开拓视野方面尤为重要。开拓学生的视野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因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能启发人的思维,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想象创造力中的多元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只有思维上先有创造性,在实践中才能谈及在能力上有创造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美术欣赏教学中应该积极发挥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应该坚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尤其对思维方式的引导,同时注意思维方式的迁移。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研究艺术家的创作构思,并对创作意图以及艺术风格的演变等进行分析。以美术作品为立足点,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情感想象,多角度地感受艺术形象,不要让教师的审美表述成为唯一的审美标准。教师在讲解了方法以后不用做示范,让学生自己总结并寻找更多的方法,这样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这样让学生在造型上减少了束缚,发挥了想像力,展示了自己的个性,表现出各自的创造性。我们可以看出创造能力首先取决于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核心。在教学中,应少给学生一些条条框框,不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左右学生的思维方式,多给他们一些自由,以便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比如在一些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欣赏过程中,除了组合、体量、造型、色彩、装饰等艺术手法的欣赏外,还可以增加一个“宫殿建筑中艺术与文化思想的关联”的讨论题,充分调动学生展开讨论,不管是赞美还是批判,只要有根有据,尽量加以肯定或者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阐述明白,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自信,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其多元的思维习惯和审美能力。
  三、对话式欣赏教学拓展思维空间
  课堂中的欣赏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审美合作,是平等的参与和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在欣赏时的表现,教师不能象法官一样给予是与否的判定,对美术作品多作交流和探讨应该是欣赏教学的理想态势。就美术欣赏而言,针对每一幅美术作品,“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在一千个人的心中可能就有一千种不同的美。艾斯纳也指出:“任何一个艺术总是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确切地告诉学生是他还是她们的解释才正确。” “对话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从自己的见解出发,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是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开展“对话式教学”的课堂气氛应当是民主的、宽松的和积极的;整个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合作交流、民主讨论、知识开放的课堂组织形式,它具有充分的民主性、知识的开放性和学生广泛地参与等特点。只有在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摆脱其他先验的窠臼,在讨论和相互观照的过程中真实地抒发他个人的见解和情感。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广泛吸取相关领域的知识,从美学和哲学中寻找切合點,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去影响和完善他们的审美素养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我们美术欣赏课的目标和追求,当然美术教育培养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欣赏过的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不是对美术作品的量的累积,而是从中感悟艺术形象内在的意,以次磨练自身的思维习惯和情感想象能力。但要使美术欣赏能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还有待于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更深层次地加以研究和实践,要上好美术欣赏课,最终还是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课前设计、课堂组织以及语言引导等。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他们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必要条件。该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在关注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前提下,培养他们的语言学习理解能力和学习使用能力,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培养学生语言学习能力能够帮助他们获取更为丰富的语言学习方法,便于他们形成多元的学习认知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生;语言学习;使用  外语习得理论认为,学习者依据课
期刊
新课程进行到今天,的确让我们的教学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还是不难发现,我们一些教师在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理解和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教师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新”,而忽视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导致部分课堂教学环节陷入误区。  误区一:教学只求“表面热闹”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留心一下现在的语文公开课,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场面。老师发话:下面请同学四人
期刊
【摘要】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偏重于应试的教学理念,即偏重认知的传统教育观,使得本该生动活泼、情意盎然的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就应该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妙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达到一种情感的愉悦。以真情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融,以文本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以探讨促使学生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从而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心灵
期刊
【摘要】发散思维自1959年由吉尔福特提出后,引起了很多教育者和心理学家的兴趣,但几十年来,纵观国内的有关研究,一般将其视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发散思维;思维方式  一、发散思维的内含  发散思维,亦称分散思维,辐射型思维,求导思维等等。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从已有信息出发,沿不同方向思考,寻求多种符合要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发散思维者在独创性、适应灵活性、自发性、构思的流畅性、联想的流
期刊
【摘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做到既切实“减负”,又能确保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受影响不呢?本文从课堂教学、课外引导以及教法改革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切实实现“学习负担降下来,学习成绩提上去”的目标。  【关键词】减负;增效;自主学习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求教师要从高耗低效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对一些称为“废品”的课堂
期刊
【摘要】以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为例,体会国画艺术欣赏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  【关键词】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中国画;齐白石;审美  中国画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她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體现了中华
期刊
新课程理念要求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做教学的有心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是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
期刊
【摘要】古诗鉴赏课究竟应该怎样上?具体流程怎样设计?重点是什么?深度广度应该怎样把握?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的古诗鉴赏要求能否一样……在听了许多高二老师的古诗鉴赏课后,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关键词】古诗鉴赏;教学重点;关键点  一位老师讲读《长安晚秋》时把这首古诗界定为“登高类”古诗,具体指导登高类古诗一般表达不得见用之愁,忧国忧民之心,功成身退之志,思归思乡之情,知音难觅之憾,贬谪异乡之苦,吊古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根据新课改要求,对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的运用进行了初步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运用  实践能力作为学生适应社会、展现自我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是学生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表现。当前,具有较强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探究型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所紧缺和需要的人才。加之,新课程标准在高中数学学科中的深入应用和广泛实施,培养具有实践特性的学生,已经
期刊
【摘要】实践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实现课程功能向生活回归。将生物知识中的健康知识部分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和体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业务成长。  【关键词】裴斯泰洛奇;和谐教育;高中;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课  裴斯泰洛奇主张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看作是教育要完成的两个相互联系的任务,要求学校努力做到知和行的统一。在教学中尝试着将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