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教学的方法研究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jmb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不重,只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持之以恒的锻炼下去,一定时间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一定会有提高。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点教学,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040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而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他们的写作能力。在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普遍存在问题,他们往往不能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导致在做作业时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样,学生进入高年级后,他们就会感觉语文学习起来越来越困难,久而久之就会对语文失去信心,对其产生反感,影响他们的语文的学习。
  一、加强学生的词句训练
  只有把课文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字都理解以后,学生才能对这篇课文的主要內容有所了解,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而对于那些学过的词语句子,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用这些已学的词语句子重新造句组词,时间久了,他们就能更好地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和句子量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时候多积累词语,掌握理解词语。这样,当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词语句子以后,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就能对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
  在要求学生掌握词语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注意让学生学以致用,注重让学生理解记忆同时要让他们学会运用;第二,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让他们去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能积累一定量的的词汇,等到他们需要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得心应手了。
  另外,常用的词语、基本的句式,都要引导学生着重认识,同时在课堂上老师要经常让学生开口说,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语文词汇句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有轻重的讲解各个词语,比如有的词语很简单,那么教师对这部分词语一笔带过;有的词语比较困难,学生无法一次性记住,那么教师就要注意把这部分词语融入到今后的教学中来,让学生反复接触反复记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就能掌握了。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逐步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语文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一些。
  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在上课新课之间,教师要让学生提前预习。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学会预习,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之一,也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生还不会预习,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当他们在预习的时候,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让他们对课文的基本内容有一个了解,预习了以后,学生应该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不多,所以一般来讲一篇课文中会有很多学生不认识的生字,在预习的时候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利用字典查阅相关字,让他们在课前就能对生字有所掌握。
  随着这样持久的练习,学生脑子里的词汇量就会增多,即使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没有记住这些词语,可只要反复的让他们接触这些词语,一段时间后他们就能记住了。同样的,在预习的时候其实就是学生在阅读,这样也就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帮助。
  然后教师在进行新课时,要上好精读课。当学生已经提前预习好以后,接下来教师就要开始讲解新课了。在进行新课的讲解时,教师要注意对文章内容的详细讲解,这样也就能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了。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分段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在自己朗读或者听别的同学在朗读的时候能够对文中的基本内容进行巩固复习,这样一来对于文中他们不懂的字词又加深了一次印象,也就能让他们进一步掌握理解所讲的文章了。
  教师教学时,要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该精读部分就要详细讲解,该略读部分就要一带而过。同时,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课本中的文章,而是要结合课堂外的课文,让学生在学习本篇课文的时候也能了解相关类型的其他文章,以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善于质疑,启发学生
  一个人带着问题阅读,他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越多,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当一个学生脑子里存在问题的时候,他就会去思考,他就会去试着找到问题的答案,在阅读中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启发他们学会质疑。这样一来,当学生在阅读一篇课文的时候,他们会不断地在脑子里产生问题,那么他们也就更有动力阅读这篇课文,直到自己找到答案为止。
  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光给学生提出问题,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只会回答,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完全打开,他们只是在被动的思考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去创造问题。在讲解新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他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通过一篇文章的讲解,我们就该做到让学生学到了一定的有关阅读的方式技巧,让他们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要想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就要注意让学生学会问问题,让他们主动的来学习。当教师在让学生预习的时候,其实这就是一种让他们提高的方式,因为在预习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独立思考问题了,所以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上课期间去引导他们创造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比较好了。
  小学时期,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扩充自己的词汇量,积累大量的词汇语句以便为高一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来制定教学计划开展自己的教学。另外,在讲解课文的时候一定要先让学生预习,然后再进行新课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把握新的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任虹.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突破点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5).
  [2]陆燕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
  [3]何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6(06).
其他文献
一、教学案例  上课前无意中在《湖州晚报》旅游板块看到一篇题为《暮色西塘》的文章,感觉文笔优美,且韵味十足,因此打算在上课时给学生读一读。  上课开始后,先给学生朗读了此文,学生听后颇为感叹,于是借机分析文章,随机上了一堂作文课。  师:同学们听了此文后,有什么感受?  生:文章古朴,典雅,令人回味。  师:我们附近也有著名的古镇,很多同学都去过,也写过感想,为什么写不出作者的这种味道呢?  (学
近年来,我市在教学比赛、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涉及人员众多的许多大型活动中,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快而有效地对每一个人的教学能力作出较为公正的评估,通常采用上微型课的方式来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有时面对几百人,甚至一两千人的众多场面,要采用普通上课的形式,场地、学生、时间等条件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要求的,而微型课恰恰不受上述限制,能够较好地达到预定目标。  微型课,顾名思义,就是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应是生活化的,教育即生活. 在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中如何使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呢?本文从以生活话题导入新知、链接生活实例讲解新知、开展实践活动应用新知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从而使学生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  【关键词】 数学教学;生活课堂;实施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
函数最值问题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一直是新课标高考的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在新课标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函数最值问题的解决方法,下面就该问题的常用解法,分类浅析,以供参考.  一、定义法  例1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R,有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存在常数M,使得对任意x∈R,有f(x)≤M,则M是函数f(x)的最大值;  ②若存在x0∈R,使得
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将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如何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课本中的大部分例题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许多中考试题源于此又高于此。正确引导学生对例题展开一些探究,适当引申拓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索
【摘要】类比推理是讲解数学的一种常用的方法.欧拉曾说“类比是大胆的创造”.类比既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更能培养其创造精神.  【关键词】类比推理;四面体;数学教学  在讲解正四面体的时候,一学生由熟悉命题“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大胆推理:四个面面积相等的四面体是正四面体.这个问题倒是让人觉得有意思.我们来探究一二:  1.若一个四面体的四个面的面积相等,则此四面体为四面全等的四面体  由
作文评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兴趣及水平的提升。良好、适度的评改是一种智慧,它需要深入作者内心,追求情感共鸣。“对话”是一种独特的意识和哲学观的体现,是后现代艺术视觉的追求,是中国古代老庄哲学的现代化体现,把“对话”理念引入作文评改体系中是其在情感交流与精神构建上的独特作用使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尊重人的主体意识的新时代育人理念的体现。    一、还给学生作文评改的主动权    对话教学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