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性中找共性,提高高中数学学习实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amsh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对于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数学最累的学生。那些将很多时间与精力放在数学学习上的学生,收到的效果却与预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还是在于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不同。高中数学中的知识内容多、知识难度大,如果没有一个优质高效的学习方法作为数学学习的钥匙,便很难实现学习实效的提高。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总结,笔者发现,从个性中寻找共性,是提高高中数学学习实效的捷径。
  一、从函数问题中寻找共性规律
  谈到高中数学教学,不得不提函数问题。在整个高中数学学习内容中,函数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与难度空间。多种类的函数形式及多变化的思考方式,给很多学生的学习造成了障碍,有的学生甚至一看到函数问题就产生畏惧心理,常常不知如何下手。这便需要教师从中作出引导,为学生的顺利学习铺路。
  例如,在函数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容易将思维禁锢在同一种函数形式之内,不擅长打通不同种函数之间的关联,为函数问题的解答提升了难度。于是,笔者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解答这一问题:请求出y=函数能够取得的最大值。仅从已知函数本身进行思考,解题难度相当之大。于是,笔者启发学生,能否观察已知函数特点,借助其他函数进行代换呢?由题干可知,1-x≥0且2 x≠0,可以得出,x∈[-1,1]。根据定义,便可以设x=cosθ,0≤θ≤π,原函数则可化为y==,然后将其视为过点M(cosθ,sinθ)与点N(-2,0)直线的斜率进行求解,思路一下子明晰了不少。可见,这种综合多种函数形式进行求解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函数作为一个掌握起来确有难度的知识内容,应当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在实际教学中,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函数教学都应停下脚步,为学生设计一次关于解答函数问题的专题课程,对目前所学的函数知识进行总结,并将相应函数问题解答的方式予以提炼,以共性通用方法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便于其记忆与应用。
  二、从不等问题中寻找共性规律
  总体来看,不等问题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最大的,但是不少学生仍然认为,不等问题当中的知识点分布比较零碎,虽然不像主体内容那样具有显著的难度,但若想在这部分问题解答中不丢分,还是较难实现的。其实,不等问题中的共性规律也不少,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
  例如,在复习不等式内容时,有这样一道比较典型的习题:已知,x,y满足条件2x y≥4x-y≥1x-2y≤2,那么,设z=x y,则z的最值情况怎样取得?实际上,这道习题的难度并不大,只需要根据已知条件作出三条直线的图像,根据不等关系找到相应平面区域,再另z=0,将该直线在上述平面区域中移动,找到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可。这种作出已知区域、移动待定图形找最值的解题方法,在不等式问题中是广泛适用的。
  经过这次规律的发掘,学生恍然大悟,自己在平时解答不等问题时,确实常常使用这样的方法,只是缺少及时的总结,导致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没有一个明确的思维导向。若是想到这种方法,问题便得以解答,若是没有,解题便陷入了僵局。现在,把握住了这个共性方法,学生在遇到不等问题时,会有条理地以此思路分析问题,从而快速准确地找到问题解答之法。
  三、从应用问题中寻找共性规律
  应用问题是各类数学练习与测试中的“常客”,是学生必须攻克和掌握的题目形式。尤其到了高中阶段,应用问题中往往会结合多种知识点进行考查,很多学生感到应用问题的解答难度似乎比直接呈现的数学问题更大。其实,应用问题的解答方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例如,在解析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曾经遇到过这样一道习题:已知,某部队的两个观察点分别设在A、B两处。当有炮弹爆炸时,两处观察点听到声音的时间差为3s。若声音的速度为340m/s,那么,满足上述条件的炮弹爆炸点分布具有何种规律呢?很显然,这种规律一定是能够通过某种函数加以描述的。如果设炮弹在M点处爆炸,观察点A于t秒后听到声音,观察点B则在t 3秒后听到声音,便可以得出如下表达式:|MA| - |MB|=340t-340(t 3)=1020,双曲线的特点便很显然了。接下来,只要以A、B为焦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上图),双曲线的轨迹方程也就不难得出了。遇到复杂的应用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善于以图形来结合。
  上述例子中,只是应用问题解答方法中的一个共性规律。应用问题的提问方式与考查内容千变万化,解题规律自然不止一种。教师可以按照上述做法,找到不同类型的代表性习题,分别为学生总结规律。学生再次遇到应用问题时,便可以及时拿出这些“武器”予以应对了。
  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透过个性问题寻找共性,并不是一件复杂困难的事情,只需要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勤于总结的双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起这样一种意识: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道习题。因为,每一道习题背后,都蕴藏着相应的思维方法,而这种思维方法,也许就能提炼成为该类问题的解决方式。从个性中找共性,能够大大提升每一道习题的思考价值,同时通过该共性方法,以不变应万变,适用于同类型的诸多问题解答。这样的学习方法,既是应对高中数学中的繁杂知识内容所必需,更是提升高中数学学习实效的法宝。
其他文献
新课标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造高效的小学作文课堂。本文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探讨。  作文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情境,通过具体的事例拓展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挖
期刊
摘 要: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理论和实践应用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
摘 要: 在推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缺乏情境教学、学生阅读积累少、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要转变此种情况,必须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实际、增强教学效果上下工夫,从而推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更深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困境 开展对策  随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出现了脱离教学现状盲目推进,忽视存在问题片面推进,拘泥作文教学理念、淡却自身实际等现象,对学生巩固作文知识、提高作文水
紫杉醇是由欧洲紫杉的树皮和针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抗癌新药,多西紫杉醇是半合成的紫杉醇衍生物,两者同属紫杉烷类抗癌药。多西紫杉醇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主要作用于细胞有丝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