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走向“经验”、“总结”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23654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2012年4月份,在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角的认识”,这是小学苏教版数学第四册的内容,我也是第二次教学此内容了. 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五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此内容. 结合以往的学习情况,对于其中的两个环节的设计,第一是有关导入是否直接利用教材中的实物导入,第二是在难点有关比较角的大小如何突破上进行了反复地斟酌,适当地做了一些改变,和我以往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对比.
  【案例过程】
  一、关于导入的两种设计方法
  上课时,我将导入做了以下精心设计,让每两人准备一个黑袋子,里面装了五个图形的硬纸板:正方形、长方形、圆、五边形、三角形.
  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 (学生一听到游戏,立刻眼神发亮,兴趣十足)同桌两人,一人拿着黑袋子,注意不能看到里面哦. (师做个摸东西的动作示范下)另一个人,把手伸进去,看哪两个人的动作最快,从中摸出“圆”. 生开始活动,很快就有同学喊:我摸到了. 课堂气氛比较高涨.
  师:有的同学的速度可真快哦,真厉害. 我想采访一下,你有什么诀窍?生:在摸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是“圆”.
  师:为什么就感觉那个是圆呢?其他的摸到手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呢?生:其他的戳手. 生:其他的都有角.
  师:请每人再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图形,摸摸看,再摸摸圆,对比一下,有戳手的地方吗?生激动地指着“角”.
  师从学生中拿出“三角形”,左手拿着三角形,右手拿着圆,让你选择这两个图形中的一个用来将气球戳破,你选哪个?生异口同声地说:三角形.
  师追问:为什么?生:三角形有个尖尖的角好戳,容易戳破,而圆却没有.
  师:的确是这样. 用手摸摸这个尖尖的地方,是不是有点扎手?这个尖尖的戳人的地方叫角,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角. 同时在旁边板书:尖尖(这是学生感悟出来的角的特征). 再从生活中的桌子、闹钟上抽象出角,进一步教学.
  【分析:利用学生喜欢的比赛形式导入,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出角的概念,初步感悟角的基本特征,显得比较自然,学生感兴趣,教学效果好. 】
  二、关于难点比较“角”的大小的两种设计方法
  片段一 在教学过角的基本特征后,教材中安排的是三个闹钟,分别是7时、3时、12时10分. 师动态演示三个钟面转动的过程,并抽象出三个角.
  师: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 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基本上能区分,并总结出:角的大小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再利用剪刀的大小巩固认识,并总结角的大小与长短无关.
  【分析:这是本课中的难点,这样的设计,学生能区分,但是并不能印象深刻,尤其是“角的大小与长短无关”这一观点,并不能得到直观印象的加深,而是灌输性的教学,理解的并不透彻,在后面的练习中容易出错. 】
  片段二 在教学完角的特征后,安排学生动手做角,然后请一名学生上黑板用小棒摆一个角. 老师拿着两条边,掰开,变大,再变小. 总结出角的大小与张开的大小有关,学生尝试. 师:下面,请睁大眼睛咯,老师准备变个魔术,名称叫“接尾巴”(给其中的一条边增加一根小棒),角的大小变了吗?生犹豫地说:没变.
  师:再给另一条边接个尾巴. (指着中间表示角的圆弧)怎么样?变了吗?生肯定地说:没有.
  师再接一根小棒,再同样指着问:变了吗?同样地去做了好几次,直到学生习惯了在我还没有接的时候就说:没变. (此时,效果已经达到了) 师问:为什么我把“小尾巴”接了那么长,你们还是说角的大小没有变呢?难道是还不够长?生:与长短无关. 生:接的再长都没有用. 生:角的大小与长短无关.
  然后在总结角的大小特征之后,每名学生再利用折的纸扇练习变大变小,再安排教材中的三个闹钟中的角,比较大小,作为巩固练习.
  【分析: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游戏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角的大小与长短没有关系,显得比较自然. 让学生在观察直观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总结,印象深刻. 】
  【案例反思】
  一、在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角的概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五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所以我从学生已经认识的五个平面图形入手,用学生感兴趣的“摸圆”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能够快速地摸出圆,说出在摸圆过程中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出“角”的概念,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体悟到角的特征,有尖尖的点是顶点.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来接受角的形象,这样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加强操作,沟通联系,自主发展
  这节数学课上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摸圆,人人动手,思维也随之展开,很容易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快乐的,知识的积累是在不知不觉中总结出来的,同时也有利于揭示几何形体“角”的本质特征. 通过“接尾巴”的现场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三、从“经历”走向“经验”“总结”
  在导入时,安排了学生操作的过程,让每名学生经历探索出“角”这一概念的过程,让知识在学生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出现,让学生在经历探索的过程后,利用感悟来的经验总结出角的初步特征:尖. 相对第一种的导入方式,我觉得这种“经历”让学生自己产生“经验”,从而自己去“总结”,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 利用小棒的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接尾巴”的游戏中自己体会角的大小与长短没有关系,从而总结出角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比起第一种安排,学生印象更为深刻,因为这一规律是他们探索发现的结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面对新的要求,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已经在尝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数学教学,那么,在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上如何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呢?  一、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练习总是和教学如影随形,设计的练习是为了学生掌握本节课的什么知
【中图分类号】O156.2  【文献标识码】A  一、前 言  数学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围绕着考试转,更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以数学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致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既枯燥乏味又看不到什么实际用途.但数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一些数学知识,更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运用数学的能力.“数学建模”可以说是数学专业为数不多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总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很多学生都成为应试教育下的奴隶——死记硬背型的“人才”。他们当中一部分人对数学知识熟烂于心,但谈及应用便举步维艰;更有
“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的开设是新、老教材区分的重要标志之一,每册新教材都会结合单元内容安排几次实践活动,大家普遍对这样的“单元实践活动”比较重视,因为它有规定的课时,明确的目标,便于检测;但对练习中安排的“习题实践活动”却关心不够,或敷衍了事,或置之不理,编者意图未能得到体现. 一次习题实践活动是很小,如果经营得当,小项目也能取得大效益.  【案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8页三角形的面积练习中,有这
新一轮课改已经进行了八年,我也教了八年的小学数学,经过不断实践,深有感触:在农村小学教数学,要让学生爱学不容易. 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中,普遍认为数学科比较呆板,单调乏味,数学教材内容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花一定的心思,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尤其是在农村,教学条件差,要让学生喜欢上数学,需要老师付出的汗水更多.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意走进数学课堂,乐意在课堂上展
【摘要】文章从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出发,对高职数学学习障碍的分析建立在中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深刻反省中学阶段教学的弊端,找到高职数学学习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并由此提出一些克服学习障碍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数学;学习障碍;对策      对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所有从业者和参与学习的高职生都会有深刻的认识,那就是枯燥、乏味、没有成就感。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觉得这应该是学生对于高等数学学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增加了新内容,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教师要明确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把握渗透的契机,真正使学生既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培养能力.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困惑;思考  我们常说:“学数学的人与别的人不同,他们在想问题和做事时常常喜欢追求数量精确性,过程严谨性,条理简约性及思考与表达的高度概括性. ”说到底
在初中阶段的文化课程学习中,学生普遍面临着三多一少(所学课程多、学习内容多、课堂容量多、课后巩固时间少)的学习压力,这就造成了部分学力不足的学生奔波往返于各个课程之间,疲于应付的学习现状.   这样的一种学习特征在知识点多、难点多、考点多的初中数学学习中尤其明显. 结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笔者认为解决这一学习矛盾的最重要的阵地还是在课堂,也就是老生常谈的向45分钟要效益.   一、什么是效益
课程改革多年,其中的教材内容已日新月异,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时代的发展需求.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就增设“找规律”的知识. 下面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的“周期性规律”谈谈教学体会.   一、循序渐进,分层教学  为了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材在编排过程中十分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难度由浅入深,要求逐步提高,坡度的设计有效分散了难点,缓解了学生的认知负担.   首先,引导学生“找规
【摘要】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开头难”. 一个有创意的开头能迅速激发阅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因此,初中数学课堂可以通过一些有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出专业复杂的初中数学知识,让枯燥的初中数学教材变得生动有趣.  【关键词】 初中数学;提问方法;创新;兴趣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开头难”. 有很多教师抱怨,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的热情不高,每次上课前看到同学们无精打采的样子,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传授知识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