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起】
2009年4月1日晚,由英国首相布朗主持、吉米·奥利弗掌勺的G20峰会欢迎晚宴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如何招待这20位分别来自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国家元首?这位“新派食神”别出心裁地把晚宴变成了自家菜园里的一个家庭派对,用番茄和马铃薯,做出可口的西班牙煎蛋饼和烤鸡拼盘;用菜园里现摘的豌豆和蚕豆,变化出创意十足的吐司配烤豆、香炸蚕豆饼、豌豆肉丸意大利面;用几棵绿花菜和紫花菜轻松地做出一道咖喱油炸饼……任何一道菜肴端上餐桌,都足以令早已厌烦浓油赤酱的领导人胃口大开。这次晚宴也让人们回忆起2008年的八国集团峰会。当时东道主日本捧出的是18道奢华的美味佳肴,除了松露汤、螃蟹、鱼子酱、乳羔羊、海胆、熏鲑鱼、金枪鱼等西餐招牌菜,另外还有从美国和欧洲空运来的5种不同的香槟和葡萄酒,以及日本最好的清酒。星级酒店与农家乐式截然不同的两种理念与做法,让笔者想到了目前各级品德教研活动中存在的打造“精品课”现象。
【背景】
何谓精品课?顾名思义,为了在教研活动中达到某种“聚场效应”,作课者经过充足的时间准备,从选课、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试上课到研究修改,大到教学环节,小到举手投足,都精心策划,千锤百炼,以确保上课时得心应手,博得观摩者阵阵掌声和喝彩,这种理想模式的、精致完美的课即为“精品课”。
在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常常观摩到这样的“精品”课堂:上课前,学生已经收集了大量齐全的资料;上课时,教师所用的课件精美眩目,所举的例子极其典型、震撼人心;所用的语言华美之至、极力渲染。其实,笔者近年来在省内外上的各类公开课,就是典型的“精品课”。如《悲愤的吼声》、《筑起我们的血肉长城》这两课,笔者前后共花去7个月的时间酝酿,阅读了100多万字的抗战史料,撰写了几万字的文本解读笔记,真可谓“沤心沥血”。笔者把这样的课比作“星级酒店大餐”。诚然,公开教学要面对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老师,考虑到听课对象的期望,上课环境的独特性,执教老师的示范性等因素,总期望把课做成精品,就像家里来了很多重要的客人,总得拿出诚意来招待——环境要优雅有品位,菜品要色香味俱全。不可否认,这样的“精品课”的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板,一种理想,一个方向,一种启迪与借鉴,当然更多的还有望洋兴叹:“这么完美的课堂,是我一辈子也无法达到的境界啊!”“花这么长时间做一节课,有几个人能行?”当我们冷静地思考现状,就会发现小学品德课程目前在学校中处于弱势地位,许多实际困难导致我们不可能像这些精品课那样演绎教学,而只能选择原汁原味的常态课。那么,怎样花较少的精力上出高质量的品德课?怎样上出常态化的精品课?怎样让学生真正享受科学高效的品德课堂?这些问题最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
在公开课越上越复杂的今天,笔者提倡把课上得简单一些,我们呼唤公开教学应演绎“回归常态”的精品课。我们应该把公开课的目标定位在“课”上而非“公开”上,要在“课”上做文章。这就意味着回归日常、真实的教学状态,用最简单的方式演绎最生动有效的课堂,让大家觉得可看、可学、可用,听了之后产生回去自己也上一上的念头,这样方能体现公开课的教学价值。当然,这里所说的常态课决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随随便便、随心所欲的原生态课。它是建立在充分把握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融入执教者智慧的课。它不追求课堂的完美,而以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为宗旨;它不追求课堂的完整性,而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以引领、指导学生的生活为重点;它不为了课堂的观赏性特意展示教师个人才能,故意回避学生浅稚的回答,而是真切地关注学生的成长。
【策略】
近年来,各种特色的农家乐成了大众消费的主流。原因何在?主要是这类农家乐不像星级酒店那样奢华,环境、菜品、服务等贴近日常生活,老百姓消费得起。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提供的消费回归了生活常态,同时也不失精品味道。因此笔者更愿意把这样的“常态精品课”比作一道富有农家风味、清新可口的家常小菜,追求“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正如吉米·奥利弗认为的那样:“要做出美味,就不要过多修饰,要用最基本的方式来体现食物的味道,即自然天成,原汁原味,不要依靠花哨的器皿和复杂的作料。”笔者觉得要追求回归常态的精品品德课,实现从星级酒店到农家乐的转移,应该还原品德课堂教学的本真面目——真实、平实、朴实。
一、真实——教学资源的常态化
要上好回归常态的精品课,我们在教学资源的运用上就要充分考虑在真实条件下并符合普遍性的原则。研读品德课程标准,字里行间处处凸显着“关注儿童生活,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这就明白地告诉我们真实的教学资源应源于儿童具有普遍性的生活场景,体现儿童的生活常态。纵观现在的一些公开课,我们的教师为了更富有感染力与所谓的典型性,采用的素材可能也来自于生活,却不是儿童所能观察到并深刻感受的生活,更不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
某位教师执教《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伟大,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一辆?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就在缆车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课堂上,老师伴随着一首深情的《天亮了》,动情地讲述着这个“经典事例”,让现场师生潸然泪下。之后,学生畅谈感悟,纷纷说:“这对父母太伟大了!”从表面上看,教学效果可谓“明显”,充分达到了公开课教学的“聚场效应”,追求事例的经典型与情感体验的极致性,这正是教师们上公开课的共性做法。可是面对这份动情,我们不妨理性思考:这个案例对引领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的生活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是的,它很凄美很典型,但对儿童来说其实不成其为“生活”,只能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固然“催落”了学生的眼泪,却没有“催化”学生的生活。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历,必然导致他们无法从中找到“自己的”生活。这样的感动其实意义不大。而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了解到,该班有一位学生由于先天残疾,腿脚行走不便,父母每天都要接送孩子上学,从校门口或搀扶或背到三楼教室,从不迟到,四、五年如一日。这一事例虽然没有生离死别那样让人震撼,却也令人动容。教师如果能用好这个身边的案例,如剥笋般层层展开,引领学生去回忆父母的神情、言语,感受父母的艰辛,聆听父母的心声,把那些被学生忽视的一幕幕自然而然地真实呈现,镌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对他们今后过“有孝心的生活”是不是更有意义呢?
因此,要上好常态化的精品课,这就要求我们品德教师不但要向“生活课堂”迈进,更要注意走入儿童的“真实”生活世界。在关注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结合文本解读,采用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源,而不为追求“完美震撼”的效果,去选择那些如烟花般华丽却虚幻的教学资源。还品德教学以本来面貌——源于学生的生活,又回归学生的生活,并指导学生生活,这样的课堂才是不折不扣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这种理念应成为追寻常态化精品课的重要支撑。
二、平实——教学手段的简洁化
纵观各类公开课教学,其中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就是教学手段的运用(尤其是课件)追求极致。于是很多时候,作课老师在课件制作上卯足了劲,公开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成了“精彩课件展示”,偏离了常态教学追求的本质。因此我们必须思考教学手段的效能取向问题,即如何用简洁高效的手段上好常态化的精品课。其实,这也最能考验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与境界,好比武侠小说中描写的大侠——武功上到一定层次,草木皆兵器。
有一次,笔者听一位老师执教《我家住在新农村》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变化,该教师用课件呈现了十几张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照。由于画面表现力有限,学生看得不是很清楚。而教师为了操作课件,不得不常常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返回讲台前点击鼠标,减弱了对学生的关注。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手段偏离了平实的教学追求。在随后的一堂课上,另一位教师执教相同的课题,在同样的内容上,她如此处理:当堂呈现了向一位农村长辈借来的“农村医疗保险卡”和 “农村医疗保险宣传单”。教师拿着这两样实物游走在学生中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不时走到某位学生身边,请他读读宣传单上的某一段文字。该教师还通过这张“医疗保险卡”的主人——那位农村长辈去年治病的真实事例,让学生清楚地感知了农村医疗保险的变化。当我们审视这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策略时,不难发现第二位教师更具智慧,他的教学能让人领悟什么叫“大道至简”,真正体现了简洁高效的平实境界。
从以上案例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活动越是接近常态,就越富有生命力。因为这样的教学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教学,就是要从课改的精神实质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条件,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接近原生状态,具有质朴的原力,不会因过繁、过度的雕琢和渲染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遵循以生活为本的原则,让教学手段更简洁平实,这是追寻常态化精品课的重要取向。
三、朴实——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近年来,教学的返璞归真成了学术界追求的一个方向。我们的品德课堂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孩子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享受成长的地方。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朴实无华的课堂,它也许不完美,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智慧的拔节和品德的魅力。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即我们日常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在常态下通过科学高效的教学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朴实不仅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回归常态的形式。让课堂教学变得朴实受很多因素的交互影响,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有其独特作用。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提问、评价、过渡语等。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即怎样的教师语言能体现教学的朴实性?大家留意一下很多所谓的“精品课”,往往成了教师的“才艺展示课”,课堂好像是一个歌剧舞台,教师在说着唯美的台词。在课堂进程中,我们可以听到教师那大段大段设计精美、充满激情的语言,在独特的环境中的确每每令人心潮澎湃。可是,我们忽视了一个现实,这些语言也是精品课才有的独特产物,是经过精雕细琢的,并非学生的课堂习得,不能表达学生的内心触动,更不可能在我们日常的常态课堂中出现。试问,一个过日子的人哪有天天说台词的?这样“越俎代庖”的语言强势,使教师成了课堂这方舞台上的主角,学生成了他展示自己才华的配角。如果课堂的展示是以牺牲学生的成长过程为代价,那么,这样的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精品”又有多大的价值呢?追求常态的精品课教学,要求我们教师静下心来,耐心聆听学生的回答,教学提问要切合实际、精准到位,评价语言要精练有效、朴实无华。要注意语言的生活化,和学生真诚交流,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粗浅到精炼、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笔者在执教《我们这样生活》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对白,它体现了教师在语言的朴实无华上进行的探索,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段]说说原始人的生活
(1)衣
师:根据你的调查了解,再看看书本上这几张照片,能否说说原始人穿什么?
生:原始人穿树皮或草衣。
师:这衣服怎么样?
生1:这衣服穿起来会很难受,痒死啦!(众笑)
生2:老师,这衣服保密性不好,只挡下半身,不挡上半身。(众笑)
生3:冬天穿这样的衣服会很冷。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衣服夏天穿还行,要是冬天非冻死不可。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原始人的食物吧!
(2)食
师:原始人一般吃什么?
生1:野果、野兽的肉。
师:我们来猜想一下,原始人是不是每天都有野果吃呢?
生2:不一定,比如冬天可能就吃不到野果。
师:那肉怎么吃呢?
生1:原始人一般把肉架在木棍上,然后放在火堆上烤。
师:我知道,就是烧烤!(众笑!)原始人的生活就是吃烧烤配水果!(众笑)你觉得他们每天都有肉吃吗?
生2:不一定,
师:那是因为什么呢?
生3:很多时候野兽不出来。
生4:因为他们的工具不多,很简单,不容易杀死野兽。
(3)打猎工具
师:原始人打猎用什么工具?
生:木棍、石头……
师:靠这些简单的工具去捕捉那些巨大而凶猛的猎物容易吗?
生:不容易,难度很大。
师:仅仅是不容易吗?还可能有什么危险?
生:有可能他们在捕捉猎物的时候,背后就有猎物冲出来把他们吃了!
师:也就是说,他们有时候会捉不到猎物,还有可能被猎物抓走!(众笑)
……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了解,你觉得原始人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他们的生活过得非常简单,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住得不好。
师:一句话——统统不好!(众笑)
生2:他们的生活过得很差、很艰苦!
生3:老师,我觉得原始人的生活过得说不好也好。
师:说说理由。
生3:因为原始人的爸爸妈妈不会让他们的小孩上这个班那个班的,比我们自由!(哄堂大笑)。
师:哎呀!要是从这一点来说还有点道理,就是不知道原始人会不会送他们的孩子到打猎学校学习如何抓兔子啊!(众笑)
生4:他们的生活过得很艰难,吃不饱,有上顿没下顿的。
……
当我们细细品味上述教学片断,就会发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对话散发着浓浓的生活味,语言朴实无华。但是我们能感觉到在学生稚嫩的回答中不时闪现出智慧与情趣的火光。让我们再次思考农家乐式的教学语言追求,它也许有点土味,但是不失精辟,也许不够严谨与华丽,但是不失幽默风趣,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就像我们童年记忆中妈妈烧的农家菜,每每直入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思绪,这并不需要更多华丽的语言来表述。让教学语言更朴实,这是常态化精品课的重要特点。
从“星级酒店”到“农家乐”,回归常态的精品品德课教学,追求的是“大道至简”的境界。它意味着我们要全身心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着想,抛弃那些表面的繁荣,抛弃教者的自我表现欲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生活负责,上踏踏实实、真真切切的常态课,让品德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使品德教研活动更加真实、平实、朴实。
(作者单位:浙江平阳县中心小学浙江乐清市实验小学)
2009年4月1日晚,由英国首相布朗主持、吉米·奥利弗掌勺的G20峰会欢迎晚宴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如何招待这20位分别来自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国家元首?这位“新派食神”别出心裁地把晚宴变成了自家菜园里的一个家庭派对,用番茄和马铃薯,做出可口的西班牙煎蛋饼和烤鸡拼盘;用菜园里现摘的豌豆和蚕豆,变化出创意十足的吐司配烤豆、香炸蚕豆饼、豌豆肉丸意大利面;用几棵绿花菜和紫花菜轻松地做出一道咖喱油炸饼……任何一道菜肴端上餐桌,都足以令早已厌烦浓油赤酱的领导人胃口大开。这次晚宴也让人们回忆起2008年的八国集团峰会。当时东道主日本捧出的是18道奢华的美味佳肴,除了松露汤、螃蟹、鱼子酱、乳羔羊、海胆、熏鲑鱼、金枪鱼等西餐招牌菜,另外还有从美国和欧洲空运来的5种不同的香槟和葡萄酒,以及日本最好的清酒。星级酒店与农家乐式截然不同的两种理念与做法,让笔者想到了目前各级品德教研活动中存在的打造“精品课”现象。
【背景】
何谓精品课?顾名思义,为了在教研活动中达到某种“聚场效应”,作课者经过充足的时间准备,从选课、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试上课到研究修改,大到教学环节,小到举手投足,都精心策划,千锤百炼,以确保上课时得心应手,博得观摩者阵阵掌声和喝彩,这种理想模式的、精致完美的课即为“精品课”。
在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常常观摩到这样的“精品”课堂:上课前,学生已经收集了大量齐全的资料;上课时,教师所用的课件精美眩目,所举的例子极其典型、震撼人心;所用的语言华美之至、极力渲染。其实,笔者近年来在省内外上的各类公开课,就是典型的“精品课”。如《悲愤的吼声》、《筑起我们的血肉长城》这两课,笔者前后共花去7个月的时间酝酿,阅读了100多万字的抗战史料,撰写了几万字的文本解读笔记,真可谓“沤心沥血”。笔者把这样的课比作“星级酒店大餐”。诚然,公开教学要面对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老师,考虑到听课对象的期望,上课环境的独特性,执教老师的示范性等因素,总期望把课做成精品,就像家里来了很多重要的客人,总得拿出诚意来招待——环境要优雅有品位,菜品要色香味俱全。不可否认,这样的“精品课”的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板,一种理想,一个方向,一种启迪与借鉴,当然更多的还有望洋兴叹:“这么完美的课堂,是我一辈子也无法达到的境界啊!”“花这么长时间做一节课,有几个人能行?”当我们冷静地思考现状,就会发现小学品德课程目前在学校中处于弱势地位,许多实际困难导致我们不可能像这些精品课那样演绎教学,而只能选择原汁原味的常态课。那么,怎样花较少的精力上出高质量的品德课?怎样上出常态化的精品课?怎样让学生真正享受科学高效的品德课堂?这些问题最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
在公开课越上越复杂的今天,笔者提倡把课上得简单一些,我们呼唤公开教学应演绎“回归常态”的精品课。我们应该把公开课的目标定位在“课”上而非“公开”上,要在“课”上做文章。这就意味着回归日常、真实的教学状态,用最简单的方式演绎最生动有效的课堂,让大家觉得可看、可学、可用,听了之后产生回去自己也上一上的念头,这样方能体现公开课的教学价值。当然,这里所说的常态课决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随随便便、随心所欲的原生态课。它是建立在充分把握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融入执教者智慧的课。它不追求课堂的完美,而以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为宗旨;它不追求课堂的完整性,而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以引领、指导学生的生活为重点;它不为了课堂的观赏性特意展示教师个人才能,故意回避学生浅稚的回答,而是真切地关注学生的成长。
【策略】
近年来,各种特色的农家乐成了大众消费的主流。原因何在?主要是这类农家乐不像星级酒店那样奢华,环境、菜品、服务等贴近日常生活,老百姓消费得起。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提供的消费回归了生活常态,同时也不失精品味道。因此笔者更愿意把这样的“常态精品课”比作一道富有农家风味、清新可口的家常小菜,追求“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正如吉米·奥利弗认为的那样:“要做出美味,就不要过多修饰,要用最基本的方式来体现食物的味道,即自然天成,原汁原味,不要依靠花哨的器皿和复杂的作料。”笔者觉得要追求回归常态的精品品德课,实现从星级酒店到农家乐的转移,应该还原品德课堂教学的本真面目——真实、平实、朴实。
一、真实——教学资源的常态化
要上好回归常态的精品课,我们在教学资源的运用上就要充分考虑在真实条件下并符合普遍性的原则。研读品德课程标准,字里行间处处凸显着“关注儿童生活,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这就明白地告诉我们真实的教学资源应源于儿童具有普遍性的生活场景,体现儿童的生活常态。纵观现在的一些公开课,我们的教师为了更富有感染力与所谓的典型性,采用的素材可能也来自于生活,却不是儿童所能观察到并深刻感受的生活,更不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
某位教师执教《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伟大,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一辆?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就在缆车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课堂上,老师伴随着一首深情的《天亮了》,动情地讲述着这个“经典事例”,让现场师生潸然泪下。之后,学生畅谈感悟,纷纷说:“这对父母太伟大了!”从表面上看,教学效果可谓“明显”,充分达到了公开课教学的“聚场效应”,追求事例的经典型与情感体验的极致性,这正是教师们上公开课的共性做法。可是面对这份动情,我们不妨理性思考:这个案例对引领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的生活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是的,它很凄美很典型,但对儿童来说其实不成其为“生活”,只能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固然“催落”了学生的眼泪,却没有“催化”学生的生活。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历,必然导致他们无法从中找到“自己的”生活。这样的感动其实意义不大。而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了解到,该班有一位学生由于先天残疾,腿脚行走不便,父母每天都要接送孩子上学,从校门口或搀扶或背到三楼教室,从不迟到,四、五年如一日。这一事例虽然没有生离死别那样让人震撼,却也令人动容。教师如果能用好这个身边的案例,如剥笋般层层展开,引领学生去回忆父母的神情、言语,感受父母的艰辛,聆听父母的心声,把那些被学生忽视的一幕幕自然而然地真实呈现,镌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对他们今后过“有孝心的生活”是不是更有意义呢?
因此,要上好常态化的精品课,这就要求我们品德教师不但要向“生活课堂”迈进,更要注意走入儿童的“真实”生活世界。在关注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结合文本解读,采用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源,而不为追求“完美震撼”的效果,去选择那些如烟花般华丽却虚幻的教学资源。还品德教学以本来面貌——源于学生的生活,又回归学生的生活,并指导学生生活,这样的课堂才是不折不扣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这种理念应成为追寻常态化精品课的重要支撑。
二、平实——教学手段的简洁化
纵观各类公开课教学,其中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就是教学手段的运用(尤其是课件)追求极致。于是很多时候,作课老师在课件制作上卯足了劲,公开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成了“精彩课件展示”,偏离了常态教学追求的本质。因此我们必须思考教学手段的效能取向问题,即如何用简洁高效的手段上好常态化的精品课。其实,这也最能考验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与境界,好比武侠小说中描写的大侠——武功上到一定层次,草木皆兵器。
有一次,笔者听一位老师执教《我家住在新农村》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变化,该教师用课件呈现了十几张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照。由于画面表现力有限,学生看得不是很清楚。而教师为了操作课件,不得不常常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返回讲台前点击鼠标,减弱了对学生的关注。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手段偏离了平实的教学追求。在随后的一堂课上,另一位教师执教相同的课题,在同样的内容上,她如此处理:当堂呈现了向一位农村长辈借来的“农村医疗保险卡”和 “农村医疗保险宣传单”。教师拿着这两样实物游走在学生中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不时走到某位学生身边,请他读读宣传单上的某一段文字。该教师还通过这张“医疗保险卡”的主人——那位农村长辈去年治病的真实事例,让学生清楚地感知了农村医疗保险的变化。当我们审视这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策略时,不难发现第二位教师更具智慧,他的教学能让人领悟什么叫“大道至简”,真正体现了简洁高效的平实境界。
从以上案例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活动越是接近常态,就越富有生命力。因为这样的教学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教学,就是要从课改的精神实质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条件,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接近原生状态,具有质朴的原力,不会因过繁、过度的雕琢和渲染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遵循以生活为本的原则,让教学手段更简洁平实,这是追寻常态化精品课的重要取向。
三、朴实——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近年来,教学的返璞归真成了学术界追求的一个方向。我们的品德课堂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孩子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享受成长的地方。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朴实无华的课堂,它也许不完美,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智慧的拔节和品德的魅力。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即我们日常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在常态下通过科学高效的教学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朴实不仅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回归常态的形式。让课堂教学变得朴实受很多因素的交互影响,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有其独特作用。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提问、评价、过渡语等。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即怎样的教师语言能体现教学的朴实性?大家留意一下很多所谓的“精品课”,往往成了教师的“才艺展示课”,课堂好像是一个歌剧舞台,教师在说着唯美的台词。在课堂进程中,我们可以听到教师那大段大段设计精美、充满激情的语言,在独特的环境中的确每每令人心潮澎湃。可是,我们忽视了一个现实,这些语言也是精品课才有的独特产物,是经过精雕细琢的,并非学生的课堂习得,不能表达学生的内心触动,更不可能在我们日常的常态课堂中出现。试问,一个过日子的人哪有天天说台词的?这样“越俎代庖”的语言强势,使教师成了课堂这方舞台上的主角,学生成了他展示自己才华的配角。如果课堂的展示是以牺牲学生的成长过程为代价,那么,这样的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精品”又有多大的价值呢?追求常态的精品课教学,要求我们教师静下心来,耐心聆听学生的回答,教学提问要切合实际、精准到位,评价语言要精练有效、朴实无华。要注意语言的生活化,和学生真诚交流,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粗浅到精炼、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笔者在执教《我们这样生活》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对白,它体现了教师在语言的朴实无华上进行的探索,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段]说说原始人的生活
(1)衣
师:根据你的调查了解,再看看书本上这几张照片,能否说说原始人穿什么?
生:原始人穿树皮或草衣。
师:这衣服怎么样?
生1:这衣服穿起来会很难受,痒死啦!(众笑)
生2:老师,这衣服保密性不好,只挡下半身,不挡上半身。(众笑)
生3:冬天穿这样的衣服会很冷。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衣服夏天穿还行,要是冬天非冻死不可。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原始人的食物吧!
(2)食
师:原始人一般吃什么?
生1:野果、野兽的肉。
师:我们来猜想一下,原始人是不是每天都有野果吃呢?
生2:不一定,比如冬天可能就吃不到野果。
师:那肉怎么吃呢?
生1:原始人一般把肉架在木棍上,然后放在火堆上烤。
师:我知道,就是烧烤!(众笑!)原始人的生活就是吃烧烤配水果!(众笑)你觉得他们每天都有肉吃吗?
生2:不一定,
师:那是因为什么呢?
生3:很多时候野兽不出来。
生4:因为他们的工具不多,很简单,不容易杀死野兽。
(3)打猎工具
师:原始人打猎用什么工具?
生:木棍、石头……
师:靠这些简单的工具去捕捉那些巨大而凶猛的猎物容易吗?
生:不容易,难度很大。
师:仅仅是不容易吗?还可能有什么危险?
生:有可能他们在捕捉猎物的时候,背后就有猎物冲出来把他们吃了!
师:也就是说,他们有时候会捉不到猎物,还有可能被猎物抓走!(众笑)
……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了解,你觉得原始人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他们的生活过得非常简单,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住得不好。
师:一句话——统统不好!(众笑)
生2:他们的生活过得很差、很艰苦!
生3:老师,我觉得原始人的生活过得说不好也好。
师:说说理由。
生3:因为原始人的爸爸妈妈不会让他们的小孩上这个班那个班的,比我们自由!(哄堂大笑)。
师:哎呀!要是从这一点来说还有点道理,就是不知道原始人会不会送他们的孩子到打猎学校学习如何抓兔子啊!(众笑)
生4:他们的生活过得很艰难,吃不饱,有上顿没下顿的。
……
当我们细细品味上述教学片断,就会发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对话散发着浓浓的生活味,语言朴实无华。但是我们能感觉到在学生稚嫩的回答中不时闪现出智慧与情趣的火光。让我们再次思考农家乐式的教学语言追求,它也许有点土味,但是不失精辟,也许不够严谨与华丽,但是不失幽默风趣,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就像我们童年记忆中妈妈烧的农家菜,每每直入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思绪,这并不需要更多华丽的语言来表述。让教学语言更朴实,这是常态化精品课的重要特点。
从“星级酒店”到“农家乐”,回归常态的精品品德课教学,追求的是“大道至简”的境界。它意味着我们要全身心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着想,抛弃那些表面的繁荣,抛弃教者的自我表现欲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生活负责,上踏踏实实、真真切切的常态课,让品德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使品德教研活动更加真实、平实、朴实。
(作者单位:浙江平阳县中心小学浙江乐清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