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因究果,理趣盎然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djy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清流一中,福建 三明 365000)
  【摘要】因果关系是论证要处理的主要关系。因果分析方法是议论文写作中的最常见思维方法。应用好因果分析可以使我们的议论理趣盎然,有很强的说服力,使整篇文章的结构既显德充实饱满,又跌宕生姿。本文对此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议论文;析因究果;具体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中,都存在着因果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因果联系又是一种必然的联系,当原因存在时,结果必然会产生。因果分析就是在被研究对象的先行情况中,把作为事物原因的现象和其他非原因的现象区别开来,或者在被研究对象的后行情况中,把作为结果的现象和其他现象区别开来。可见因果分析可以分为原因分析和结果分析两类。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认识活动的重要内容。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宁可找一个因果的解释,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因果分析的重要性。
  所谓因果分析是指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主要由观点确立、提出理由、论据支持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材料作文开头进行因果分析,由材料探因分析能很自然的进而得出结论,确立论点。比如有一偏材料作文,作文的材料描述“铁如何被锈蚀”让学生据此写一篇议论文,在作文的构思立意阶段,我们就可以利用上因果分析思维。
  例文:
  锈是铁原子在空气氧化而产生铁的变异,或者说是铁的病态。这司空见惯的小毛病之所以能将铁“吃掉”,就是因为人们对他的存在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于是小毛病为断扩大,天长日久,就把铁蚀掉了。
  物性如此,人类何尝不是这样。
  人的身上经常会有一些缺点和错误,如果人不能或不敢正视这些“锈”,听不进批评意见,终将铸成大错,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锈能吃铁警示我们:要严于律己,防微杜渐。
  在道理论证过程中利用因果思维也使文章的议论鞭辟入里,从结果来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就是找出事物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这就起到了证明论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作用,完成道理论证。如下面来自学生习作的一个文段就很好的说明了这点。
  例文:
  我们为什么要主动迎接压力呢?压力能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与动力,激发我们的斗志和思维。当人感受到身边的压力时,他就会有紧迫感,就会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解除压力,从而不断奋进,不断拼搏,并且激发我们的斗志与思维。
  那因果分析有哪些具体方法呢?我觉得以下方法很实用。
  一、求同法
  求同法:简言之,在若干场合中,其他因素都不同,只有一个因素是相同的,却产生了相同或不同的结果,那么可以判定这个因素就是这个结果的原因。
  比如,举中国古代的司马迁、曹雪芹,现代的朱自清,外国的塞万提斯等人为例,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国籍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个性等等都不相同,但有一因素是相同的,即他们都处于逆境而不气馁,勤奋努力,最终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此可以归纳得出:处于逆境而不气馁,勤奋努力,是他们最终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逆境中奋斗也能使人成才。
  二、求异法
  求异法:求异法是指在若干个场合中,其他因素都相同,只有一个因素不相同,却产生了某种相同或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一个因素就是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
  例文: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三、探源法
  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静止的存在,事件起源自然有它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附着,如果我们忽视,我们甚至有可能犯“以今非古”的常见议论错误,更遑论议论的深刻性了。探源法是指我们探析事件产生的历史原因,文化原因,使文章有一定深度。
  例文:
  民俗与环保应动态平衡
  据媒体报道,日前,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扩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范围,实现市县域全覆盖,包括乡镇和农村,坚决杜绝燃放烟花爆竹现象。但仅在下发通知两天后,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文件,决定收回并停止实施该通知。
  这则“最严鞭炮禁放令”,最终以“朝令夕改”而告终,确实让。人意外。其直接原因或源自该省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的联名上书。可社会对于烟花爆竹的需求,从来不仅仅是一个消费问题。虽然这起事件中,当地民众对于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态度未能突显,但政府部门对于禁令的紧急叫停,或折射了当前环保与民俗之间的某种拉锯尴尬。
  置于当前的环保现状之下,呼吁限制烟花爆竹燃放,确有其必要。但全面禁止燃放,却难免有用力过猛之嫌。毕竟,在民俗与环保之间,本就很难划出绝对的是非界限。
  因果关系是论证要处理的主要关系。因果分析方法是议论文写作中的最常见思维方法。应用好因果分析可以使我们的议论理趣盎然,有很强的说服力,使整篇文章的结构既显德充实饱满,又跌宕生姿。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读完《樱桃》的第一感觉,就像尹树觉得白樱桃的名字那样,又美又怪。满纸美文,现代而又志怪,凄婉而又沉郁,让人自觉意想为一部动漫版的聊斋志异。《樱桃》的故事情节虽未能深深吸引我,但其中尹树的形象和枫林路的景象,却给我一点小小的震颤。  【关键词】《樱桃》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尹树是一个邮递员,一个底层小人物。他也确实是慢条斯理的一个人,其外形也与性格融洽,瘦小
【摘要】本文以《骆驼祥子》为研究对象,先分析“微时代”浅阅读产生的原因,探索读前名著导读课堂形式:以兴趣为起点,立足于语言文字,采用猜读与质疑的形式探究,并提出思考。  【关键词】激趣;质疑; 猜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而学生
【摘要】低年级写话教学应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写话情境,开展各式各样的写话活动,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树立写话信心;引导学生立足教材、立足生活,积累、丰富写话资源。让他们在平等、和谐、轻松的写话氛围中,乐于表达,易于动笔。  【关键词】兴趣;积累;取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
【摘要】文学名著相比于单篇课文,具有更大的容量,是最佳的语言素材和精神食粮。语文教师如能从“读、辨、品、悟”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细致导读,那么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将大有裨益。因为,阅读,有利于夯实语言基础;思辨,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品味,有利于提升审美情趣;感悟,有利于传承文化精髓。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读、辨、品、悟”核心素养;《水浒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摘要】古代汉语有很多种教学方法,古今贯通方法就是其中一种。古今贯通方法指在古今汉语教学中揭示古今汉语之间的关系,探索从古到今汉语演变的方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古今贯通方法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希望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古代汉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方法;古今贯通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古代汉语作
【摘要】所谓课堂气氛,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师生情绪状态的集中表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人文意识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是课堂教学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的营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营造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制约
2020年12月13日,云南腾冲,全国冰球锦标赛最后一天。疫情影响下,沉寂了一整年的中国冰球终于迎来令人瞩目的时刻。  决赛,哈尔滨队和北京体育职业学院队在加时赛后打成2比2,点球决战中,第八轮出场的英如镝低射破门,身穿蓝色战袍的北体职队拿下了金牌。这是北京市的第一个全国冰球锦标赛冠军。  兴奋尚未退去,几名北体职球员的老爸讲述了属于北京的冠军故事。惊喜 偶然也必然  谈到在腾冲夺冠,球员与家长们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个人的说话或写作都是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动机支持的。小学生习作实际上是他们的个体在特定的表达动机的驱动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才能让小学生习作时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呢?本文将作一个具体阐述。。  【关键词】减少统一性;命题多元化;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寻找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弥补了传统课堂存在的缺点,而以微视频为教学资源的教学方式正在各学科中进行着广泛的尝试,对微视频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值得密切关注。  【关键词】微视频;翻转课堂;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现有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学,学习就是传递知识,这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
【摘要】本课题来源于杜甫晚年的代表作。这篇文章表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与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其写景雄伟壮阔,写身世孤苦凄凉抒情却心忧天下。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杜甫 《登岳阳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背景  进入高中阶段,古典诗歌的教学难度越来越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经常一脸无所谓或一脸的茫然,而老师经常变得很尴尬,甚至不知所措。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