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综合了其他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其强调学科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养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本文主要阐述以课本剧为载体搭设语文综合性学习平台的途径和方法。
引导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不是为改编而改编,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是为学生学语文服务的。改编剧本不强调一蹴而就,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随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逐步准确、深入而完善。下面将以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改编为剧本的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改编过程:
第一步:提炼文章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通过此活动指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中主要人物。
从课文原文与剧本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剧本有格式要求,要写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写清简要介绍、故事梗概,写清人物语言以及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这其中有些内容是可以从文中摘录的,但是有些内容课文中没有明确介绍,需要学生通过读文认真思考,然后独立概括,如故事梗概;有些内容是需要学生通过读文理解用心揣摩的,如人物关系、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有些内容是需要查找课外资料来补充的,如故事发生的历史年代、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剧本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概括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理清人物关系、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的平台。
第二步:分步改编剧本。
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或根据剧情需要、场景转换等,把一个完整的故事划分为几幕,然后分步改编。比如《揠苗助长》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古时候有个农夫,整天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他天天到田里去看,总觉得禾苗长得太慢了。”改编时可以通过内心独白表现他急于求成的心理活动。(如下表)
1.抓住文中“巴望”一词引导学生体会农夫盼望小禾苗快快长大的急切心理 。
学生想到:农夫连做梦都想着禾苗长高。
2.接着创设矛盾冲突,一边是农夫巴望小禾苗快点儿长高,一边是小禾苗慢慢地生长,焦急的农夫看着禾苗总也不见长高,他又是怎样想的呢?
学生想到:农夫想不能再等待了,要帮助小禾苗长高。
3.在前面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写一写农夫的心理活动。
4.交流分享,修改完善。
最终,这部分剧本是这样呈现的。
《揠苗助长》剧本片段
一大早,农夫扛着锄头,兴冲冲地来到田里。
农夫
一、“课本”变“剧本”,读与写巧妙衔接
引导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不是为改编而改编,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是为学生学语文服务的。改编剧本不强调一蹴而就,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随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逐步准确、深入而完善。下面将以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改编为剧本的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改编过程:
第一步:提炼文章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通过此活动指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中主要人物。
从课文原文与剧本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剧本有格式要求,要写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写清简要介绍、故事梗概,写清人物语言以及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这其中有些内容是可以从文中摘录的,但是有些内容课文中没有明确介绍,需要学生通过读文认真思考,然后独立概括,如故事梗概;有些内容是需要学生通过读文理解用心揣摩的,如人物关系、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有些内容是需要查找课外资料来补充的,如故事发生的历史年代、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剧本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概括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理清人物关系、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的平台。
第二步:分步改编剧本。
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或根据剧情需要、场景转换等,把一个完整的故事划分为几幕,然后分步改编。比如《揠苗助长》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古时候有个农夫,整天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他天天到田里去看,总觉得禾苗长得太慢了。”改编时可以通过内心独白表现他急于求成的心理活动。(如下表)
1.抓住文中“巴望”一词引导学生体会农夫盼望小禾苗快快长大的急切心理 。
学生想到:农夫连做梦都想着禾苗长高。
2.接着创设矛盾冲突,一边是农夫巴望小禾苗快点儿长高,一边是小禾苗慢慢地生长,焦急的农夫看着禾苗总也不见长高,他又是怎样想的呢?
学生想到:农夫想不能再等待了,要帮助小禾苗长高。
3.在前面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写一写农夫的心理活动。
4.交流分享,修改完善。
最终,这部分剧本是这样呈现的。
《揠苗助长》剧本片段
一大早,农夫扛着锄头,兴冲冲地来到田里。
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