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引领学生以数学的视角去发现和提出问题
1.1 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内容时,可以围绕“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小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设计一系列数学方程应用题,如要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创设数学情境,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情境是提供给学生思考空间的智力背景,因此所设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熟悉的情境呈现给学生的刺激性数学材料信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语重心长的质疑猜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相关数学问题。在课堂内外鼓励学生多问,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求简单的平均数”一课,在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后,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一片海域(出示图片),平均水深5米,有一艘轮船吃水深度4米,这艘轮船能不能安全通过这片海域?为什么?这样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并非某一具体数据的特定情况:“平均水深5米”并不是指每个地方的水深都是5米,有的地方的水深可能超过5米,有的地方的水深可能低于5米,遇到水深低于4米的时候,轮船就通不过了;当最低水深高于4米时,轮船就能通过这片海域。教师再追问:如果这艘轮船一定要通过这片海域,有什么办法?这样还可以渗透航海中的设置灯塔、确定航线等科学知识。既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意义,又能联系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1.3 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内容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教师先不要回答,而是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2 教会思维方法,提高提问技能,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检验一个人是否有问题意识的重要尺度。学生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不知“疑”在何处,“惑”在何方。因此,除要培养“敢问”的精神,提供“能问”的平台外,在课堂上还要循循善诱。这就要求教师去启发诱导,做好提问示范,“授之以渔”,逐步训练和培养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只有这样才会由“敢于问”向“善于问”“勤于问”的方向发展。
1)对于数学基本概念的教学,要从关键词或适用条件上提出问题。例如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去掉小括号的条件(0除外)行不行?
2)对数学方法,可以从发散思维(即多通道)的角度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时,往往可以找出多种不同的方法,但结论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比较,确定最优方案。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技能的常用而有效的途径。
3)对数学习题,可以通过变式改编(即交换条件和结论)提出新的数学问题。过去这些事情都是由教师来做,现在要尽量放手让学生来做。
3 完善评价方式,让提出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将提出问题能力纳入学生评价,发挥其导向和激励作用,改变数学教学中高分低能、题海战术的现象;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引导数学教育切实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其终身负责。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中心校)
1.1 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内容时,可以围绕“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小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设计一系列数学方程应用题,如要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创设数学情境,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情境是提供给学生思考空间的智力背景,因此所设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熟悉的情境呈现给学生的刺激性数学材料信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语重心长的质疑猜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相关数学问题。在课堂内外鼓励学生多问,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求简单的平均数”一课,在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后,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一片海域(出示图片),平均水深5米,有一艘轮船吃水深度4米,这艘轮船能不能安全通过这片海域?为什么?这样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并非某一具体数据的特定情况:“平均水深5米”并不是指每个地方的水深都是5米,有的地方的水深可能超过5米,有的地方的水深可能低于5米,遇到水深低于4米的时候,轮船就通不过了;当最低水深高于4米时,轮船就能通过这片海域。教师再追问:如果这艘轮船一定要通过这片海域,有什么办法?这样还可以渗透航海中的设置灯塔、确定航线等科学知识。既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意义,又能联系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1.3 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内容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教师先不要回答,而是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2 教会思维方法,提高提问技能,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检验一个人是否有问题意识的重要尺度。学生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不知“疑”在何处,“惑”在何方。因此,除要培养“敢问”的精神,提供“能问”的平台外,在课堂上还要循循善诱。这就要求教师去启发诱导,做好提问示范,“授之以渔”,逐步训练和培养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只有这样才会由“敢于问”向“善于问”“勤于问”的方向发展。
1)对于数学基本概念的教学,要从关键词或适用条件上提出问题。例如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去掉小括号的条件(0除外)行不行?
2)对数学方法,可以从发散思维(即多通道)的角度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时,往往可以找出多种不同的方法,但结论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比较,确定最优方案。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技能的常用而有效的途径。
3)对数学习题,可以通过变式改编(即交换条件和结论)提出新的数学问题。过去这些事情都是由教师来做,现在要尽量放手让学生来做。
3 完善评价方式,让提出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将提出问题能力纳入学生评价,发挥其导向和激励作用,改变数学教学中高分低能、题海战术的现象;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引导数学教育切实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其终身负责。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