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2011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总体进展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二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新农村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和“三化”同步推进战略,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统领,紧紧抓住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两大重点,强化领导、科学规划、周密安排、强力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开创新时期“三农”工作新局面和加快吉林振兴、实现富民强省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作和成果,主要体现6个方面。
(一)标兵村、样板村群打造更加靓丽,示范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各地紧紧围绕示范村建设,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全面加强了农村路、水、电、气、房和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11年全省1000个示范村,新上项目总数达到3792个,其中农业项目521个,工业项目141个,商贸项目102个,旅游项目41个,基础设施项目1517个,公益事业项目552个,环境整治项目1255个,其他项目150个。新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屯239个,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7个,休闲旅游景点35个,新建高效农业示范区100个,棚膜蔬菜园区227个,畜禽养殖小区354个,新建村办企业65家,农贸市场37个,新增劳务输出6.22万人。多数村已由偏重粮食向粮、牧、特、商、工、劳均衡发展转变,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合作化发展的新局面。为了增加示范性和带动性,各地在工作上还注重打造标杆,实行集群建设,全省示范村中标兵村达到300个左右,先进村达到400个左右,达标村达到300个左右,分别占示范村总数的30%、40%和30%。以市(州)为单位,打造集中连片、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样板村群28个,平均每个市(州)达到3个左右。全省涌现出像吉林市大荒地村、农安县陈家店村、梨树县霍家店村、通化县赶马河村等一大批新农村建设靓丽典型,2011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贵州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坦桑尼亚和纳米比亚政府官员前往我省考察新农村建设典型。在2011年省政府绩效考评中,我委新农村建设得到最高加分。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更加扎实,农村脏乱差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农村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任务,加大农村沿铁路线、公路线、旅游线和环城“三线一环”环境整治力度。以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队伍、保障工作经费、建立农村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切入点,以整修农村道路、修建排水沟、新建院墙大门、搞好绿化美化为着力点,以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普及卫生厕所、清理农村柴草垛、抓好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填埋、加强农村小流域治理和建设文化休闲广场为突破点,实施组织攻坚、集中突击、常年建设、建管并重的农村环境整治大会战,取得了显著效果。2011年全省新修村道、屯道和巷道6907公里,新修路边排水沟和小流域浆砌石6262公里,新改建围墙6128公里,新建公厕、室内水冲厕所和户外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17.6万个,新购置垃圾箱和新设垃圾处理场点21691个,配备垃圾转运车2059台,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12个,绿化美化自然屯6801个,安装路灯亮化自然屯1048个。
(三)专项资金带动效应更加明显,新农村建设投入实现新突破。在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辐射引导下,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和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按照资金项目投入渠道不改、使用方向不变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和打捆使用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2011年,全省各地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3.2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6.31亿元,占11.9%,各级部门和单位帮扶投入2.85亿元,占5.4%,整合项目1565个、资金19.36亿元,占36.4%,社会和个人捐助投入4984万元,占0.9%,村集体和农民投入24.18亿元,占45.4%,农民投工投劳累计达到226.1万个。较好地解决了资金投入的瓶颈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展开。
(四)强有力帮扶制度更加完善,合力共建新农村氛围越来越浓。全省坚持实行市带县、城帮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推动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配套,坚持千名领导干部、千个部门单位、千户企业帮扶建设1000个示范村,坚持把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与省委开展的“三帮扶”和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紧密结合,形成强大帮扶合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1年全省共有2714名领导、3829个帮扶部门和单位、2777名指导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参与帮扶企业达到4645家。其中,参与帮扶的大型企业192家,中型企业317家,小型企业4136家。省、市、县、乡各级领导及其部门负责同志到点现场办公累计达到9572人次,平均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有2名以上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工作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市、县两级共召开帮扶工作会议1048次,落实建设项目2120个,省级帮扶资金达到8446万元,市级帮扶资金达到2290万元,县级帮扶资金达到1.78亿元,乡镇和社会等帮扶资金达到2266万元。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制度不断持续深化,合力共建氛围也越来越浓郁。
(五)宣传培训工作更加深入,不断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去年,各级新农村办公室把搞好宣传培训作为重要工作抓在手上、紧抓不放,创新工作方式,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宣传培训格局。组织实施万名村干部培训计划,共举办5期培训班,每期10天、19讲,做到了不少一人、不漏一个课时,培训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2000名,培训工作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全省累计举办各类新农村建设培训班2569期,培训人数达到5.06万人次。为了扩大宣传,组织省电视台新闻频道和乡村四季频道专题播发新农村建设19条,中央和省级报刊、杂志刊发52条。去年年底,吉林电视台新闻频道以头版头条在“2011美好吉林”专题中播放新农村建设成果,配合全省农业农村会议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综述专题报道,总结了经验,宣传了典型,展现了新农村建设靓丽风采。组织修建省级示范村标牌756个,征集新农村建设标语口号65条,组织粉刷9085条,对村内街道、桥涵、广场、人工湖等命名21765处。按照产业兴村、市场活村、人才强村、旅游富村等10种类型,总结了全省165个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编辑了新农村建设《百村集萃》,文字总量达到40多万字。
(六)组织推动措施更加有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为加强领导、强化推动、促进工作,全省上下从三个方面加强了工作推动。在工作部署上,省委省政府去年7月在吉林市召开了由省、市、县、乡、村5级领导干部参加规模达到600多人的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总结新农村建设典型25个,打造高标准新农村建设现场10个,制作专题片5部,会议规模之大、典型之多、效果之好,超过以往。此外,省里还成功地组织召开了新农村建设项目申报会议、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座谈会议、省农委帮扶双阳区项目对接会议、年终1000个示范村项目建设汇报会议、标兵村等4类村审定会议等。各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都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并通过召开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现场会议和环境整治推进会议等形式,认真落实省里会议精神,做到了及早研究、及时部署、尽快落实。在工作督导上,省里先后开展了年初项目申报核实检查、年中项目实施情况跟踪督查、年末项目建设和各项工作验收评比,做到了环环紧扣、督导到位,不仅及时发现和总结各地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而且还研究和探索了新农村建设规律性东西;不仅及时推动了各地工作,而且还有效解决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各地也都采取现场观摩、联合检查、统一汇报、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强工作推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去年,我们还完成了卫生厕所、新农村建设专项投入、农村保温房建设等项工作的调研,形成专题报告,得到了省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在表彰奖励上,按照省政府规定3年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一次表彰的要求,在去年吉林市现场会议上,省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100个先进单位和149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尤其是我们争取到2个市(州)政府的表彰,这是在其他省政府表彰当中少有的;在今年吉林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我们又以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对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82个省(中)直先进单位和114名优秀指导员进行了表彰,这次表彰省委省政府5位领导签字,重视程度和含金量都很高;在今年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省25个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和优秀单位进行了表彰,列入农业综合、安全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三项表彰之一,产生了积极反响。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县(市、区)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也都加大了表彰奖励力度,起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鼓舞干劲、推动工作的作用。
总的看,全省新农村建设形势是好的,呈现出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事业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干群关系融洽、农村安定有序的局面。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第一,切实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加大组织工作力度,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过去一年我省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是省委省政府尤其是省农委党组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高度摆位、高位操作,下真功夫,花大力气,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格局。第二,切实落实帮扶工作制度,引导和集聚社会增加投入,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的重要支撑。多年来我省形成的一整套帮扶工作制度和有效推进机制,对于凝聚各级党委政府的力量,凝聚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凝聚社会各方面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力量,形成了上下有序衔接、左右互助联手、多方合力攻坚的大好局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展开,帮扶工作制度日臻完善、不断强化、深入民心。第三,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发挥好各级办公室职能作用,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的重要基础。这些年,我们各级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的扎实深入、成果丰硕,与我们建立工作顺畅、高效有序的工作机构,健全富有开拓创新、敢争一流业绩的工作队伍直接分不开的。应该说,我们这支队伍思路清晰,经验丰富,能征善战,特别能打硬仗,在新农村战线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肯定和表扬。第四,切实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加强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监管,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的重要保障。在打造新农村建设亮点的时候,我们丝毫没有放松对项目建设质量、规模和进度的监管;在不断增加投入的时候,我们丝毫没有放松对专项资金规范、安全和科学使用的监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时候,我们丝毫没有放松干部队伍廉政、勤政和自律建设。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管理办法、管理措施和管理要求,坚持落到实处,防止走过场,这是我们多年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和项目监管的基本经验,也是保证新农村建设平稳运行的根本法宝。
我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新突破,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弥足珍贵。所有这些与我们各级新农村办公室以及全体人员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奋斗直接分不开的,凝聚着大家的辛勤劳动和辛苦付出,在此,我代表省农委党组和省新农村办公室,向工作在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在回顾和总结一年来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地方党委和政府尤其是新农村办公室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工作推动力度不大,没有作为,不敢作为,难以有大的作为,工作一般化,缺少主动和开创精神;新农村建设开展极不平衡,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差距越拉越大,不仅体现在村与村、乡与乡之间,更体现在县与县、地区与地区之间;新农村建设投入明显不足,有的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专项资金制度,甚至连工作经费、交通工具都得不到保障,很难深入开展工作;有的地方重视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开发和展示,忽视对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的监管,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关于2012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安排
今年是我省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十分重要的一年。第一批千村示范即将结束,第二批1000个示范村建设开始选点布局,农村环境整治将进入新的阶段,是承前启后、阶段总结的重要时点,也是新农村建设在较高起点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因此,今年全省的新农村建设要认真贯彻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体方针,以实际成果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和推进“三化”战略为指导,牢牢把握生产发展和改善民生两个重点任务,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新农村建设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重中之重位置;要加大资金投入,精心打造一批高标准、高质量标兵村、样板村群和先进县;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整体改善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要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帮扶工作机制、专项资金和项目监管制度;要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廉洁勤政的新农村工作队伍。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高标准推进,精心打造亮点。今年新农村建设进入了第七个年头,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备了上规模、上水平的条件。今后,全省新农村建设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下大力量打造精品,努力培育亮点,实行连片、集群、组团建设。要重点建设一批投入大、基础设施完善、公益事业配套、产业发展基础雄厚、文化生活丰富的标兵村,今年全省标兵村总量要达到400个以上,每个县(市、区)都要创建6~8个标兵村,有条件的可以多打造一些标兵村。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以市(州)为单位精心打造样板村群,每个地区要打造示范作用强、建设标准高、辐射带动面宽的样板村群3—5个。对于过去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面大、建设基础好的县(市、区),今年要继续加大投入,提高建设标准和覆盖面,力争建成一批在全省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对于建设标兵村、样板村群和先进县工作突出的地方,在下一批选点布局和专项资金分配上给予倾斜支持。
(二)加强基础建设,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在于基础建设,关键在于建章建制,根本在于改变农民生活习惯。今年全省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要改变以往清理垃圾、柴草垛等环境卫生的简单整治,以及清理完之后出现反弹、年年清理、年年脏乱、循环往复的状况。要加强村屯道路、路边排水沟、院墙、大门的统一整治,达到整齐美观;要加强农村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魅力村庄;要加强农村垃圾清理,实现统一收集、转运和填埋,大力推进城镇环卫下乡;要加强农村水源保护,防止出现畜禽粪尿、垃圾、工业废水污染水源;要加强农村人畜分离,集中建设畜禽养殖小区,防止出现畜禽粪便污染农村空气;要大力推广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发挥其卫生环保、减少蚊蝇滋生、切断疾病传染源的优势,净化农村环境;要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新式采暖设施,重点推广大型秸秆气化站、大型沼气池和秸秆固化颗粒燃料,改变秸秆污染农村环境的状况,同时抓好秸秆统一堆放点的建设。要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完善村屯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整治农村环境要与环保部门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土部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林业部门推行村屯绿化工程、卫生部门普及卫生厕所活动、发改和农业部门推广清洁能源项目紧密结合、联手运作,努力在综合整治、联合整治、集中整治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全力做好帮扶工作。开展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凝聚各方面力量合力共建新农村的主要抓手,也是破解资金投入不足瓶颈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全党全社会共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责任,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毫不动摇、一以贯之抓好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当前,在帮扶工作中要着力克服长期厌战、无所作为的畏难情绪,克服走过场、不下真功、不求实效的应付心理,克服额外负担、推卸责任的不正确思想。要继续落实好全省1000名领导、1000个部门单位、1000户企业帮扶1000个示范村的工作责任,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位;要强化帮扶工作的资金、项目、人才、技术、政策、信息等方面的协调和落实,做好衔接和项目落地工作,确保帮扶解决实际问题;要积极协调帮扶工作领导和牵头部门,加强工作调度和督促检查,推动他们带领帮扶团组及时做好帮扶工作;要加强对帮扶工作的考核评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各方面帮扶工作的积极性;要坚持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广泛参与,以及村企合建、军民共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新农村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形成帮扶工作合力;要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和省委开展的“三帮扶”活动紧密结合,互促共进,合力建设,取得实效。今年春耕结束后,省里要举办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培训班,对全省帮扶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四)狠抓宣传培训,进一步创建良好氛围。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全党全社会以及农村各个方面,必须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力共建新农村。今年在宣传培训方面,要下足功夫,务必取得实效。一是要高标准完成万名村干部培训。今年培训重点是开展“三帮扶”活动新农村建设较好的村,沿公路线、铁路线、旅游线和环城环境整治重点村,农村产业发展潜力大、经济基础比较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好、民俗文化发展较好的村,下一轮启动实施“千村示范”工程的村。计划培训5期,培训2000名,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1423名,2011年省委组织部选聘大学生村官577名。要求各地抓好培训人员选定、报名、组织和管理工作,确保今年培训工作圆满顺利完成。二是广泛开展新闻媒体宣传。各地要总结和推广一批方向性强、示范作用好、辐射带动宽的新农村建设典型,在各级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宣传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各地要注重与中央各大新闻媒体的联络和协调,力争把我省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宣传到全国,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加强对新农村成果的展示宣传。今年各地要继续加强对示范村标语口号粉刷、立牌标识和对街路、桥涵、广场、人工湖等重要建筑的命名工作,每个示范村至少要立1个醒目的标牌,粉刷2~3条标语,所有的建筑都要命名。省里结合对第一批示范村的验收,将评选出一批新农村建设标兵村、先进村和先进县(市、区)。
(五)切实加强管理,保证新农村建设健康运行。一定程度上讲,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突出抓好两件事,一个是抓好建设,打造新村亮点;一个是加强管理,保证平稳运行。这两大任务,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不仅是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必然需要,也是我们各级新农村办公室履职尽责的客观要求。经过调查研究,去年省里出台了新农村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意见,这是在总结多年管理经验和着眼未来一个时期管理需要出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合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我们要全力抓好落实。关于这方面工作要求,一会儿我还要重点强调。
(六)抓好第一批示范村验收,实施启动第二批选点布局。这项工作将在下半年开始。对于第一批1000个示范村的验收,省里要尽早拿出验收办法和工作方案,各地可根据省里的要求先进行自我验收,本着拾遗补缺、缺啥补啥的原则,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达到示范村建设标准。验收时既要查看三年的工程实施情况,看进度、看规模、看质量,也要看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还要查阅相关账目,必须保证账物相符、账目规范,不准出现任何问题。启动的第二批1000个示范村,要求示范村具有经济基础好、投入能力强、管理水平高、村班子过硬等条件,同时也要考虑区域、民俗、文化、旅游等相关特点,既要照顾面,又要重点考虑打造交通便利、建设水平高、组团发展并可能打造成为样板村群的一些村,这样选点布局更有利于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有利于示范和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七)强化组织推动,全面完成各项任务。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起点高、要求高,工作繁重,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全力以赴合力攻关,保证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级新农村办公室要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工作人员具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度,领导要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总纲,紧抓不放,坚决克服忽视新农村、放松新农村、削弱新农村摆位问题。要积极当好参谋,切实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引导和推动当地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重视新农村、研究新农村,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摆在“统领”和“重中之重”的位置,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学习省内省外先进经验,寻求破解本地新农村建设之策,落实推动本地新农村建设之法,创新思路,开阔思维,开动头脑,不断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要积极争取投入,各市(州)和县(市、区)都要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都要争取保障工作经费,努力形成各级财政投入为骨干带动社会各方面投入的机制。要加强考核评比,今年省政府已将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到对各市(州)政府和长白山管委会绩效考核范畴,各地要严格按照考核的内容、标准和要求完成任务,同时要层层建立考核评比制度,通过考核评比推动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要组织召开好各级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现场会议,通过会议参观典型、交流经验、部署工作、强化推动。今年省里的现场会议已经拿出方案,待与省有关领导汇报后再进行落实。
三、关于2012年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的申报工作
按照省农委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吉农综字〔2012〕42号文件,即:关于印发《吉林省2012年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要求,2012年省继续安排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申报范围:被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1008个示范村。补助项目目录:共9类,主要是农村道路建设,包括村道、屯道、巷道的水泥路、油路、铺砖建设;桥涵建设;排水排污工程建设,包括路边排水沟、屯内小河流两岸整治等类疏浚排水工程;清洁能源建设,兴建集中供气的大型秸秆气化站,新建的补助120万元,改造或扩建的补助50~70万元;休闲广场和多功能室,包括场地整治、设施配备、宣传栏、村部及培训会议室、文体娱乐多功能活动室等;垃圾处理场点建设,包括垃圾堆放场所、垃圾处理场、垃圾转运车等;卫生厕所,粪尿分集式环保型厕所,每户补助200元;农户围墙大门改造,支持示范村改造农户围墙,统一格式,美观实用,大门每户补助300元,围墙每米补助200元;太阳能路灯。
为了做好今年的项目申报工作,就有关问题做如下说明:
第一,补助项目目录。今年同去年比较,减掉了自来水补助项目,增加了村多功能室即村部及培训会议室、文体娱乐多功能活动室等建设项目,增加了卫生厕所、农户围墙大门改造、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主要基于这两年示范村自来水改造任务已经完成,对村部、围墙大门改造、太阳能路灯建设有强烈需求,同时考虑到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在我省特别适用,因此增减了这些项目。
第二,实行定额补助。对于新建的秸秆气化站每座补助120万元,实际需要在200万元以上,省里补助了60%,对于改扩建的秸秆气化站项目,根据实际需要每座补助50~70万元。对于新建的卫生厕所,实际造价1000元左右,由于每个国家补助500元,省卫生部门补助200元,缺口在300元左右,因此省新农村专项资金补助200元,这样有利于整村推广。农户院墙大门改造需要资金量较多,考虑到是农民自有财产,因而省补助金额占总体造价的1/3左右,即院墙每延长米补助200元,大门每个补助300元。
第三,注意掌握尺度。对于申报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要严格掌握,严控申报,要求示范村必须有足够的配套资金,所在县(市、区)财政必须配套30万元,并且要求村管理能够特别到位的,方可申报。
第四,实行项目捆绑。省专项资金委员会规定“专项资金的使用要相对集中,不撒‘芝麻盐’,单个项目在40万元以下的原则上不再安排”,这是硬性要求。各地要以县(市)为单位进行捆绑立项,以申报指南的9类项目进行捆绑整合,如,道路建设项目就是将各个示范村申报的道路建设项目捆绑为一个以县(市)为单位的项目,一般一类项目申报示范村个数要在3个村以上,申报补助资金超过40万元。各地在申报时一定注意,没有达到这个规模就协调各村进行项目调整。
第五,坚持实事求是。除了大型秸秆气化站补助资金较多外,其他项目补助金额也就在20万元左右,各示范村要按这一支持额度设计建设项目,不准出现好高骛远、多申请专项资金问题。原则上每个村只允许报1个项目,对于有的村必须报2个项目的,虽然项目增多,但批复的资金和申报1个项目的完全等同,增加项目不增加支持额度。今后,对于各村不切实际上报项目,而需要调整的,省里一律不予调整,把专项资金缴回。
第六,严格申报程序。村申报项目要经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集体决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做到公开公示。乡镇签署意见,县(市、区)和市(州)农业、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新农村办公室和省财政厅。上述程序要认真履行,手续不全的,视为无效。
第七,时间节点要求。按照省专项资金委员会规定,各类专项资金务必在6月底前拨付到位,每滞拨1个月削减专项资金规模的10%。因此,省里要求在3月10日前完成项目申报,这样在3月5日前各地就要把申报项目报到市(州),市(州)审核通过后,直接报省。长白山管委会也要按照上述时间节点进行操作。对于不按时上报项目的,视为自动放弃,省里不再作项目补助安排。
四、关于切实加强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展开,加强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管理,发挥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加强管理入手,确保专项资金安全使用,建设项目规范运行。今年,省审计厅将对全省2009~2011年三年的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进行集中审计,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强自查自管自纠,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对于加强管理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要高度重视。市(县)两级新农村办公室要把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的管理牢牢的抓在手上,主要领导要重视到位,靠前指挥,亲自研究、部署和落实。分管领导和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要身体力行,深入一线,查看项目,查阅账目,做到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要监管到位。分级分类管理意见已经明确,千村示范以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和项目监管必须做到100%到位,不能有任何的纰漏和打折扣的地方。省、市、县三级督查人员拧成一股绳,按照责任分工,分阶段进行督查检查、集中汇报、研究工作、解决问题。特别是市(州)新农村办公室要发挥好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要多深入实际,经常到点检查,做到各村情况了然于胸。
第三,要建章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工程监理制度、项目进度和质量检查制度、项目验收制度、项目建后管理制度、专项资金规范管理制度、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要逐项研究,深化细化实化,加强操作层面的落实,确保各项制度完善,发挥制度约束、促进和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第四,要规范运作。在专项资金使用上,要专款专用,及时拨付,不准挪作他用,更不准将专项资金透支转化为工作经费、职工福利等;在项目建设上,既要及时开工,又要履行相关手续,既要注重工程进度,更要注重工程质量,防止出现因工程质量不达标而承担责任问题;在建设主导上,要坚持以农民和村两委为主,乡镇和有关部门积极提供支持和帮扶,但不准插手干预工程和项目建设。今年,省农委和省财政厅要对省级示范村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和管理,并建立奖惩机制,落实相关责任。
第五,要安全生产。省里已经下发了对大型秸秆气化站安全生产和管理的通知,对选址条件、设施配套、人员配备、运行制度、监管要求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各地要抓好落实。尤其是要加强对有秸秆气化站的示范村干部和村民的安全教育,加强操作培训,确定专人技术指导,保证不出现安全事故。各级新农村办公室在检查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将大型秸秆气化站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检查内容,经常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省里已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纳入到年终考核中来,作为衡量各地新农村建设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希望引起大家重视。
第六,要廉洁自律。省里规定各级新农村办公室和督查人员要严格遵守“三不准”廉洁自律规定,即:不准利用职务之便介绍、插手、干预或统一组织工程项目建设;不准索要或收取示范村、工程承包方、材料供应商等各种钱物;不准出现不履行工作职责、程序和对上虚报、瞒报等问题,对于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省里报告。这三不准是硬性规定,省里和地方的同志都要严格遵守,加强自律。
这次会议很重要,研究的内容很多,提出的目标很高,落实的任务很重。让我们在省农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戮力同心、协调配合、全力工作,扎扎实实完成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开创全省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省新农村办 供稿)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二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新农村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和“三化”同步推进战略,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统领,紧紧抓住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两大重点,强化领导、科学规划、周密安排、强力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开创新时期“三农”工作新局面和加快吉林振兴、实现富民强省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作和成果,主要体现6个方面。
(一)标兵村、样板村群打造更加靓丽,示范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各地紧紧围绕示范村建设,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全面加强了农村路、水、电、气、房和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11年全省1000个示范村,新上项目总数达到3792个,其中农业项目521个,工业项目141个,商贸项目102个,旅游项目41个,基础设施项目1517个,公益事业项目552个,环境整治项目1255个,其他项目150个。新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屯239个,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7个,休闲旅游景点35个,新建高效农业示范区100个,棚膜蔬菜园区227个,畜禽养殖小区354个,新建村办企业65家,农贸市场37个,新增劳务输出6.22万人。多数村已由偏重粮食向粮、牧、特、商、工、劳均衡发展转变,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合作化发展的新局面。为了增加示范性和带动性,各地在工作上还注重打造标杆,实行集群建设,全省示范村中标兵村达到300个左右,先进村达到400个左右,达标村达到300个左右,分别占示范村总数的30%、40%和30%。以市(州)为单位,打造集中连片、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样板村群28个,平均每个市(州)达到3个左右。全省涌现出像吉林市大荒地村、农安县陈家店村、梨树县霍家店村、通化县赶马河村等一大批新农村建设靓丽典型,2011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贵州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坦桑尼亚和纳米比亚政府官员前往我省考察新农村建设典型。在2011年省政府绩效考评中,我委新农村建设得到最高加分。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更加扎实,农村脏乱差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农村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任务,加大农村沿铁路线、公路线、旅游线和环城“三线一环”环境整治力度。以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队伍、保障工作经费、建立农村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切入点,以整修农村道路、修建排水沟、新建院墙大门、搞好绿化美化为着力点,以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普及卫生厕所、清理农村柴草垛、抓好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填埋、加强农村小流域治理和建设文化休闲广场为突破点,实施组织攻坚、集中突击、常年建设、建管并重的农村环境整治大会战,取得了显著效果。2011年全省新修村道、屯道和巷道6907公里,新修路边排水沟和小流域浆砌石6262公里,新改建围墙6128公里,新建公厕、室内水冲厕所和户外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17.6万个,新购置垃圾箱和新设垃圾处理场点21691个,配备垃圾转运车2059台,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12个,绿化美化自然屯6801个,安装路灯亮化自然屯1048个。
(三)专项资金带动效应更加明显,新农村建设投入实现新突破。在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辐射引导下,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和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按照资金项目投入渠道不改、使用方向不变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和打捆使用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2011年,全省各地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3.2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6.31亿元,占11.9%,各级部门和单位帮扶投入2.85亿元,占5.4%,整合项目1565个、资金19.36亿元,占36.4%,社会和个人捐助投入4984万元,占0.9%,村集体和农民投入24.18亿元,占45.4%,农民投工投劳累计达到226.1万个。较好地解决了资金投入的瓶颈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展开。
(四)强有力帮扶制度更加完善,合力共建新农村氛围越来越浓。全省坚持实行市带县、城帮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推动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配套,坚持千名领导干部、千个部门单位、千户企业帮扶建设1000个示范村,坚持把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与省委开展的“三帮扶”和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紧密结合,形成强大帮扶合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1年全省共有2714名领导、3829个帮扶部门和单位、2777名指导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参与帮扶企业达到4645家。其中,参与帮扶的大型企业192家,中型企业317家,小型企业4136家。省、市、县、乡各级领导及其部门负责同志到点现场办公累计达到9572人次,平均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有2名以上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工作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市、县两级共召开帮扶工作会议1048次,落实建设项目2120个,省级帮扶资金达到8446万元,市级帮扶资金达到2290万元,县级帮扶资金达到1.78亿元,乡镇和社会等帮扶资金达到2266万元。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制度不断持续深化,合力共建氛围也越来越浓郁。
(五)宣传培训工作更加深入,不断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去年,各级新农村办公室把搞好宣传培训作为重要工作抓在手上、紧抓不放,创新工作方式,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宣传培训格局。组织实施万名村干部培训计划,共举办5期培训班,每期10天、19讲,做到了不少一人、不漏一个课时,培训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2000名,培训工作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全省累计举办各类新农村建设培训班2569期,培训人数达到5.06万人次。为了扩大宣传,组织省电视台新闻频道和乡村四季频道专题播发新农村建设19条,中央和省级报刊、杂志刊发52条。去年年底,吉林电视台新闻频道以头版头条在“2011美好吉林”专题中播放新农村建设成果,配合全省农业农村会议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综述专题报道,总结了经验,宣传了典型,展现了新农村建设靓丽风采。组织修建省级示范村标牌756个,征集新农村建设标语口号65条,组织粉刷9085条,对村内街道、桥涵、广场、人工湖等命名21765处。按照产业兴村、市场活村、人才强村、旅游富村等10种类型,总结了全省165个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编辑了新农村建设《百村集萃》,文字总量达到40多万字。
(六)组织推动措施更加有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为加强领导、强化推动、促进工作,全省上下从三个方面加强了工作推动。在工作部署上,省委省政府去年7月在吉林市召开了由省、市、县、乡、村5级领导干部参加规模达到600多人的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总结新农村建设典型25个,打造高标准新农村建设现场10个,制作专题片5部,会议规模之大、典型之多、效果之好,超过以往。此外,省里还成功地组织召开了新农村建设项目申报会议、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座谈会议、省农委帮扶双阳区项目对接会议、年终1000个示范村项目建设汇报会议、标兵村等4类村审定会议等。各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都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并通过召开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现场会议和环境整治推进会议等形式,认真落实省里会议精神,做到了及早研究、及时部署、尽快落实。在工作督导上,省里先后开展了年初项目申报核实检查、年中项目实施情况跟踪督查、年末项目建设和各项工作验收评比,做到了环环紧扣、督导到位,不仅及时发现和总结各地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而且还研究和探索了新农村建设规律性东西;不仅及时推动了各地工作,而且还有效解决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各地也都采取现场观摩、联合检查、统一汇报、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强工作推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去年,我们还完成了卫生厕所、新农村建设专项投入、农村保温房建设等项工作的调研,形成专题报告,得到了省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在表彰奖励上,按照省政府规定3年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一次表彰的要求,在去年吉林市现场会议上,省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100个先进单位和149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尤其是我们争取到2个市(州)政府的表彰,这是在其他省政府表彰当中少有的;在今年吉林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我们又以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对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82个省(中)直先进单位和114名优秀指导员进行了表彰,这次表彰省委省政府5位领导签字,重视程度和含金量都很高;在今年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省25个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和优秀单位进行了表彰,列入农业综合、安全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三项表彰之一,产生了积极反响。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县(市、区)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也都加大了表彰奖励力度,起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鼓舞干劲、推动工作的作用。
总的看,全省新农村建设形势是好的,呈现出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事业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干群关系融洽、农村安定有序的局面。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第一,切实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加大组织工作力度,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过去一年我省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是省委省政府尤其是省农委党组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高度摆位、高位操作,下真功夫,花大力气,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格局。第二,切实落实帮扶工作制度,引导和集聚社会增加投入,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的重要支撑。多年来我省形成的一整套帮扶工作制度和有效推进机制,对于凝聚各级党委政府的力量,凝聚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凝聚社会各方面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力量,形成了上下有序衔接、左右互助联手、多方合力攻坚的大好局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展开,帮扶工作制度日臻完善、不断强化、深入民心。第三,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发挥好各级办公室职能作用,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的重要基础。这些年,我们各级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的扎实深入、成果丰硕,与我们建立工作顺畅、高效有序的工作机构,健全富有开拓创新、敢争一流业绩的工作队伍直接分不开的。应该说,我们这支队伍思路清晰,经验丰富,能征善战,特别能打硬仗,在新农村战线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肯定和表扬。第四,切实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加强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监管,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的重要保障。在打造新农村建设亮点的时候,我们丝毫没有放松对项目建设质量、规模和进度的监管;在不断增加投入的时候,我们丝毫没有放松对专项资金规范、安全和科学使用的监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时候,我们丝毫没有放松干部队伍廉政、勤政和自律建设。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管理办法、管理措施和管理要求,坚持落到实处,防止走过场,这是我们多年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和项目监管的基本经验,也是保证新农村建设平稳运行的根本法宝。
我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新突破,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弥足珍贵。所有这些与我们各级新农村办公室以及全体人员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奋斗直接分不开的,凝聚着大家的辛勤劳动和辛苦付出,在此,我代表省农委党组和省新农村办公室,向工作在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在回顾和总结一年来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地方党委和政府尤其是新农村办公室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工作推动力度不大,没有作为,不敢作为,难以有大的作为,工作一般化,缺少主动和开创精神;新农村建设开展极不平衡,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差距越拉越大,不仅体现在村与村、乡与乡之间,更体现在县与县、地区与地区之间;新农村建设投入明显不足,有的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专项资金制度,甚至连工作经费、交通工具都得不到保障,很难深入开展工作;有的地方重视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开发和展示,忽视对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的监管,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关于2012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安排
今年是我省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十分重要的一年。第一批千村示范即将结束,第二批1000个示范村建设开始选点布局,农村环境整治将进入新的阶段,是承前启后、阶段总结的重要时点,也是新农村建设在较高起点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因此,今年全省的新农村建设要认真贯彻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体方针,以实际成果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和推进“三化”战略为指导,牢牢把握生产发展和改善民生两个重点任务,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新农村建设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重中之重位置;要加大资金投入,精心打造一批高标准、高质量标兵村、样板村群和先进县;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整体改善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要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帮扶工作机制、专项资金和项目监管制度;要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廉洁勤政的新农村工作队伍。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高标准推进,精心打造亮点。今年新农村建设进入了第七个年头,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备了上规模、上水平的条件。今后,全省新农村建设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下大力量打造精品,努力培育亮点,实行连片、集群、组团建设。要重点建设一批投入大、基础设施完善、公益事业配套、产业发展基础雄厚、文化生活丰富的标兵村,今年全省标兵村总量要达到400个以上,每个县(市、区)都要创建6~8个标兵村,有条件的可以多打造一些标兵村。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以市(州)为单位精心打造样板村群,每个地区要打造示范作用强、建设标准高、辐射带动面宽的样板村群3—5个。对于过去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面大、建设基础好的县(市、区),今年要继续加大投入,提高建设标准和覆盖面,力争建成一批在全省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对于建设标兵村、样板村群和先进县工作突出的地方,在下一批选点布局和专项资金分配上给予倾斜支持。
(二)加强基础建设,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在于基础建设,关键在于建章建制,根本在于改变农民生活习惯。今年全省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要改变以往清理垃圾、柴草垛等环境卫生的简单整治,以及清理完之后出现反弹、年年清理、年年脏乱、循环往复的状况。要加强村屯道路、路边排水沟、院墙、大门的统一整治,达到整齐美观;要加强农村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魅力村庄;要加强农村垃圾清理,实现统一收集、转运和填埋,大力推进城镇环卫下乡;要加强农村水源保护,防止出现畜禽粪尿、垃圾、工业废水污染水源;要加强农村人畜分离,集中建设畜禽养殖小区,防止出现畜禽粪便污染农村空气;要大力推广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发挥其卫生环保、减少蚊蝇滋生、切断疾病传染源的优势,净化农村环境;要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新式采暖设施,重点推广大型秸秆气化站、大型沼气池和秸秆固化颗粒燃料,改变秸秆污染农村环境的状况,同时抓好秸秆统一堆放点的建设。要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完善村屯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整治农村环境要与环保部门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土部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林业部门推行村屯绿化工程、卫生部门普及卫生厕所活动、发改和农业部门推广清洁能源项目紧密结合、联手运作,努力在综合整治、联合整治、集中整治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全力做好帮扶工作。开展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凝聚各方面力量合力共建新农村的主要抓手,也是破解资金投入不足瓶颈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全党全社会共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责任,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毫不动摇、一以贯之抓好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当前,在帮扶工作中要着力克服长期厌战、无所作为的畏难情绪,克服走过场、不下真功、不求实效的应付心理,克服额外负担、推卸责任的不正确思想。要继续落实好全省1000名领导、1000个部门单位、1000户企业帮扶1000个示范村的工作责任,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位;要强化帮扶工作的资金、项目、人才、技术、政策、信息等方面的协调和落实,做好衔接和项目落地工作,确保帮扶解决实际问题;要积极协调帮扶工作领导和牵头部门,加强工作调度和督促检查,推动他们带领帮扶团组及时做好帮扶工作;要加强对帮扶工作的考核评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各方面帮扶工作的积极性;要坚持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广泛参与,以及村企合建、军民共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新农村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形成帮扶工作合力;要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和省委开展的“三帮扶”活动紧密结合,互促共进,合力建设,取得实效。今年春耕结束后,省里要举办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培训班,对全省帮扶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四)狠抓宣传培训,进一步创建良好氛围。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全党全社会以及农村各个方面,必须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力共建新农村。今年在宣传培训方面,要下足功夫,务必取得实效。一是要高标准完成万名村干部培训。今年培训重点是开展“三帮扶”活动新农村建设较好的村,沿公路线、铁路线、旅游线和环城环境整治重点村,农村产业发展潜力大、经济基础比较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好、民俗文化发展较好的村,下一轮启动实施“千村示范”工程的村。计划培训5期,培训2000名,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1423名,2011年省委组织部选聘大学生村官577名。要求各地抓好培训人员选定、报名、组织和管理工作,确保今年培训工作圆满顺利完成。二是广泛开展新闻媒体宣传。各地要总结和推广一批方向性强、示范作用好、辐射带动宽的新农村建设典型,在各级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宣传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各地要注重与中央各大新闻媒体的联络和协调,力争把我省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宣传到全国,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加强对新农村成果的展示宣传。今年各地要继续加强对示范村标语口号粉刷、立牌标识和对街路、桥涵、广场、人工湖等重要建筑的命名工作,每个示范村至少要立1个醒目的标牌,粉刷2~3条标语,所有的建筑都要命名。省里结合对第一批示范村的验收,将评选出一批新农村建设标兵村、先进村和先进县(市、区)。
(五)切实加强管理,保证新农村建设健康运行。一定程度上讲,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突出抓好两件事,一个是抓好建设,打造新村亮点;一个是加强管理,保证平稳运行。这两大任务,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不仅是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必然需要,也是我们各级新农村办公室履职尽责的客观要求。经过调查研究,去年省里出台了新农村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意见,这是在总结多年管理经验和着眼未来一个时期管理需要出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合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我们要全力抓好落实。关于这方面工作要求,一会儿我还要重点强调。
(六)抓好第一批示范村验收,实施启动第二批选点布局。这项工作将在下半年开始。对于第一批1000个示范村的验收,省里要尽早拿出验收办法和工作方案,各地可根据省里的要求先进行自我验收,本着拾遗补缺、缺啥补啥的原则,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达到示范村建设标准。验收时既要查看三年的工程实施情况,看进度、看规模、看质量,也要看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还要查阅相关账目,必须保证账物相符、账目规范,不准出现任何问题。启动的第二批1000个示范村,要求示范村具有经济基础好、投入能力强、管理水平高、村班子过硬等条件,同时也要考虑区域、民俗、文化、旅游等相关特点,既要照顾面,又要重点考虑打造交通便利、建设水平高、组团发展并可能打造成为样板村群的一些村,这样选点布局更有利于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有利于示范和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七)强化组织推动,全面完成各项任务。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起点高、要求高,工作繁重,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全力以赴合力攻关,保证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级新农村办公室要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工作人员具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度,领导要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总纲,紧抓不放,坚决克服忽视新农村、放松新农村、削弱新农村摆位问题。要积极当好参谋,切实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引导和推动当地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重视新农村、研究新农村,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摆在“统领”和“重中之重”的位置,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学习省内省外先进经验,寻求破解本地新农村建设之策,落实推动本地新农村建设之法,创新思路,开阔思维,开动头脑,不断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要积极争取投入,各市(州)和县(市、区)都要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都要争取保障工作经费,努力形成各级财政投入为骨干带动社会各方面投入的机制。要加强考核评比,今年省政府已将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到对各市(州)政府和长白山管委会绩效考核范畴,各地要严格按照考核的内容、标准和要求完成任务,同时要层层建立考核评比制度,通过考核评比推动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要组织召开好各级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现场会议,通过会议参观典型、交流经验、部署工作、强化推动。今年省里的现场会议已经拿出方案,待与省有关领导汇报后再进行落实。
三、关于2012年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的申报工作
按照省农委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吉农综字〔2012〕42号文件,即:关于印发《吉林省2012年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要求,2012年省继续安排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申报范围:被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1008个示范村。补助项目目录:共9类,主要是农村道路建设,包括村道、屯道、巷道的水泥路、油路、铺砖建设;桥涵建设;排水排污工程建设,包括路边排水沟、屯内小河流两岸整治等类疏浚排水工程;清洁能源建设,兴建集中供气的大型秸秆气化站,新建的补助120万元,改造或扩建的补助50~70万元;休闲广场和多功能室,包括场地整治、设施配备、宣传栏、村部及培训会议室、文体娱乐多功能活动室等;垃圾处理场点建设,包括垃圾堆放场所、垃圾处理场、垃圾转运车等;卫生厕所,粪尿分集式环保型厕所,每户补助200元;农户围墙大门改造,支持示范村改造农户围墙,统一格式,美观实用,大门每户补助300元,围墙每米补助200元;太阳能路灯。
为了做好今年的项目申报工作,就有关问题做如下说明:
第一,补助项目目录。今年同去年比较,减掉了自来水补助项目,增加了村多功能室即村部及培训会议室、文体娱乐多功能活动室等建设项目,增加了卫生厕所、农户围墙大门改造、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主要基于这两年示范村自来水改造任务已经完成,对村部、围墙大门改造、太阳能路灯建设有强烈需求,同时考虑到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在我省特别适用,因此增减了这些项目。
第二,实行定额补助。对于新建的秸秆气化站每座补助120万元,实际需要在200万元以上,省里补助了60%,对于改扩建的秸秆气化站项目,根据实际需要每座补助50~70万元。对于新建的卫生厕所,实际造价1000元左右,由于每个国家补助500元,省卫生部门补助200元,缺口在300元左右,因此省新农村专项资金补助200元,这样有利于整村推广。农户院墙大门改造需要资金量较多,考虑到是农民自有财产,因而省补助金额占总体造价的1/3左右,即院墙每延长米补助200元,大门每个补助300元。
第三,注意掌握尺度。对于申报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要严格掌握,严控申报,要求示范村必须有足够的配套资金,所在县(市、区)财政必须配套30万元,并且要求村管理能够特别到位的,方可申报。
第四,实行项目捆绑。省专项资金委员会规定“专项资金的使用要相对集中,不撒‘芝麻盐’,单个项目在40万元以下的原则上不再安排”,这是硬性要求。各地要以县(市)为单位进行捆绑立项,以申报指南的9类项目进行捆绑整合,如,道路建设项目就是将各个示范村申报的道路建设项目捆绑为一个以县(市)为单位的项目,一般一类项目申报示范村个数要在3个村以上,申报补助资金超过40万元。各地在申报时一定注意,没有达到这个规模就协调各村进行项目调整。
第五,坚持实事求是。除了大型秸秆气化站补助资金较多外,其他项目补助金额也就在20万元左右,各示范村要按这一支持额度设计建设项目,不准出现好高骛远、多申请专项资金问题。原则上每个村只允许报1个项目,对于有的村必须报2个项目的,虽然项目增多,但批复的资金和申报1个项目的完全等同,增加项目不增加支持额度。今后,对于各村不切实际上报项目,而需要调整的,省里一律不予调整,把专项资金缴回。
第六,严格申报程序。村申报项目要经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集体决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做到公开公示。乡镇签署意见,县(市、区)和市(州)农业、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新农村办公室和省财政厅。上述程序要认真履行,手续不全的,视为无效。
第七,时间节点要求。按照省专项资金委员会规定,各类专项资金务必在6月底前拨付到位,每滞拨1个月削减专项资金规模的10%。因此,省里要求在3月10日前完成项目申报,这样在3月5日前各地就要把申报项目报到市(州),市(州)审核通过后,直接报省。长白山管委会也要按照上述时间节点进行操作。对于不按时上报项目的,视为自动放弃,省里不再作项目补助安排。
四、关于切实加强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展开,加强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管理,发挥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加强管理入手,确保专项资金安全使用,建设项目规范运行。今年,省审计厅将对全省2009~2011年三年的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进行集中审计,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强自查自管自纠,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对于加强管理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要高度重视。市(县)两级新农村办公室要把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的管理牢牢的抓在手上,主要领导要重视到位,靠前指挥,亲自研究、部署和落实。分管领导和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要身体力行,深入一线,查看项目,查阅账目,做到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要监管到位。分级分类管理意见已经明确,千村示范以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和项目监管必须做到100%到位,不能有任何的纰漏和打折扣的地方。省、市、县三级督查人员拧成一股绳,按照责任分工,分阶段进行督查检查、集中汇报、研究工作、解决问题。特别是市(州)新农村办公室要发挥好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要多深入实际,经常到点检查,做到各村情况了然于胸。
第三,要建章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工程监理制度、项目进度和质量检查制度、项目验收制度、项目建后管理制度、专项资金规范管理制度、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要逐项研究,深化细化实化,加强操作层面的落实,确保各项制度完善,发挥制度约束、促进和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第四,要规范运作。在专项资金使用上,要专款专用,及时拨付,不准挪作他用,更不准将专项资金透支转化为工作经费、职工福利等;在项目建设上,既要及时开工,又要履行相关手续,既要注重工程进度,更要注重工程质量,防止出现因工程质量不达标而承担责任问题;在建设主导上,要坚持以农民和村两委为主,乡镇和有关部门积极提供支持和帮扶,但不准插手干预工程和项目建设。今年,省农委和省财政厅要对省级示范村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和管理,并建立奖惩机制,落实相关责任。
第五,要安全生产。省里已经下发了对大型秸秆气化站安全生产和管理的通知,对选址条件、设施配套、人员配备、运行制度、监管要求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各地要抓好落实。尤其是要加强对有秸秆气化站的示范村干部和村民的安全教育,加强操作培训,确定专人技术指导,保证不出现安全事故。各级新农村办公室在检查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将大型秸秆气化站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检查内容,经常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省里已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纳入到年终考核中来,作为衡量各地新农村建设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希望引起大家重视。
第六,要廉洁自律。省里规定各级新农村办公室和督查人员要严格遵守“三不准”廉洁自律规定,即:不准利用职务之便介绍、插手、干预或统一组织工程项目建设;不准索要或收取示范村、工程承包方、材料供应商等各种钱物;不准出现不履行工作职责、程序和对上虚报、瞒报等问题,对于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省里报告。这三不准是硬性规定,省里和地方的同志都要严格遵守,加强自律。
这次会议很重要,研究的内容很多,提出的目标很高,落实的任务很重。让我们在省农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戮力同心、协调配合、全力工作,扎扎实实完成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开创全省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省新农村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