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美术活动不光是培养孩子的美术技能,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孩子进行美术创作的相关因素,提出应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能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美术创作环境。
关键词:幼儿美术创作;心理环境;评价环境;审美环境;场地环境
随着对《幼儿园工作规程》的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让环境育人”等这些理论,已被幼教同仁所接受。而我在担任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时,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美术技能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也许并不是必须具备的素质。然而,孩子在美术活动中所培养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却会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长期作用。那么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悦,能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美术创作环境,不仅是整个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还对更好地达到幼儿园美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幼儿美术创作的环境范围
一个良好的美术创作环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环境:幼儿的人格教育和健康的心理氛围;②评价环境:让幼儿感到安全,不担心客观评价的教师的态度;③审美环境: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④场地环境:适合幼儿创作的场地。这四个方面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创作过程中,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只有尊重幼儿的意愿,创设一个能使幼儿自如地表现自己能力的环境,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去享受美和表现美,才能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属于幼儿自己的艺术活动,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影响教师创设美术创作环境的因素
1.教学目的局限性强
很多教师在教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一般都是把某一具体的图案当作目标,如在教小班幼儿画太阳时,一般要求幼儿选择红色画太阳,这样就容易使幼儿误认为用红色画太阳是唯一的方法;二是把认识近大远小、重叠、渐变等抽象概念当作目标,如在教中班幼儿运用大小对比的方式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就容易使幼儿产生“小图像必定表示远方物体”的印象,从而导致思维混乱。
2.过多讲究“简单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技法练习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力,其表现力的水平也各有不同。有些教师比较看重孩子近期的作品成果。教师既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也为了体现本班幼儿的美术技能水平,往往将自己的完美愿望附加在孩子身上,妨碍孩子去创造自己的图式,反复地让他们练习一些美术技能。我们也常发现,许多幼儿的绘画作品有一种怪现象,同一个孩子在艺术班和幼儿园或幼儿园和家里,会画出思维水平差异悬殊的作品来。
3.引导幼儿进行创新的方法不正确
由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也不再是什么新的提法。有的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简单地认为“孩子画得与别人不一样”“与老师不一样”就是启发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而孩子常常对这个空洞的要求感到束手无策,结果弄得无从下笔,其实创造新的作品也是需要向别人学习的,需要不断交流的,闭门造车和孤芳自赏只会严重妨碍孩子大胆独特的表现。
4.美术的教学过程千篇一律,欠缺灵活性、创造性
通常的美术教学过程都是由引起兴趣、出示范例、示范讲解、巡回指导、结束评价五个环节组成的。这五个环节都是以完成技能要求为目的。但是幼儿美术教育不仅在于它符合学前教育的需要,也在于它符合幼儿的天性,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当孩子通过手中的笔将美好的愿望、美丽的想像变成可见的作品时,由创作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不是简单地学会了画鸟、画花、画人物所能满足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应为孩子创设他们喜爱的情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大家共同讨论,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独创,再与同伴一起展示判断,这样在一种鼓励创新、激发创造的氛围中自然地完成其他目标。
三、创造适合孩子的美术创作环境的途径
1.创设良好健康的心理环境
幼儿心理环境的准备工作贯穿在幼儿园体、智、德、美各个方面。3~6岁的学前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有远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一位心理健康的孩子,他就会非常愉悦地参与到美术中去,大胆地进行创造。未来的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一个人具有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而我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时必须使孩子保持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氛围。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要帮助孩子在平时多关心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有较好的观察、注意、想象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并能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中各种事物现象的关系;②在美术活动中允许孩子与老师、家长、同伴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表现欲;③鼓励孩子主动参与集体的美术创作活动,敢于在他人面前表现;④在美术活动中,遇到绘画技法问题,要解决而不是光说“我不会”“你帮我画”等话语;⑤对待自己的美术作品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能使自己的作品不断改进,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⑥在美术活动中,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创造目标,并使孩子有一定的信心和耐力,能完整地创造出一幅美的作品,而不是半途而废。
孩子的心理状态是在整个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显露出来的。幼儿美术活动面向全体幼儿,是不可能用一幅作品效果如何来简单衡量的,更不是那些绘画技能好或智商高孩子的专利。
2.创设自由、适当的场地环境
在我刚刚进行美术教学时,我比较看重幼儿作品的效果,而忽视幼儿对美术活动过程的兴趣。每次上课的范画我都很认真地准备,每次绘画要求我都详细提出,然而每一次幼儿创作完后,效果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这使我感到疑惑。一天下午,我准备教孩子画各种飞机,由于配班老师请假,我来不及给孩子摆好桌椅,放好绘画材料。于是在上课时,我就灵机一动,请孩子改变以往整整齐齐坐在黑板前绘画的模式,请幼儿自由选择伙伴、自由选择工具、自由选择座位(可以在餐厅、教室、阳台上进行创作)。这一下,教室里沸腾了,这个说:“黄嘉妮,我们坐在一起画好吗?”那个说:“贾焕,我们在一起画战斗机好吗?”我也不进行干扰,完全以一个参与者身份进行指导,孩子们有的三五个坐在一起、有的单独坐在一起、有的是男孩子和男孩子坐在一起,平常我表扬较多、绘画较好的孩子身边也围坐着几个绘画较差的孩子。虽然孩子们都在小声商量,但由于活动空间大了,反而比集体作画时安静了许多。这次绘画活动结束后,我发现孩子们的作业各有不同,效果比以前好多了。有许多飞机都是孩子们集体创作出来的,而且在涂色上也鲜艳、明亮了许多。一次偶然的活动,让我感到孩子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场地的合理安排是多么重要。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我不断尝试对现场的环境进行改变。
首先,将孩子的桌子摆开(因为我们幼儿园没有专门的绘画教室),分成许多区域(餐厅、教室、阳台),让孩子自由选择绘画的场地,同伴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进行创作。
其次,将美术活动的材料开放,设置自选超市,放置各种纸:如水彩画用的纸、水墨画用的纸、水粉画用的纸以及手工用的废报纸、蜡光纸、卡纸等;各种笔:水彩笔、毛笔、蜡笔、棉签;各种手工制作材料:橡皮泥、剪刀、可一物多用的废旧品等。让幼儿根据美术活动的具体要求,自由地去选择作画材料和工具,教师再与幼儿一起商议出自选超市的规章制度:①你需要多少就拿多少,严禁浪费;②当你不用这种材料或工具时,要将其放回原处,并收拾干净、摆放整齐。
第三,为幼儿开辟一面展示墙,取名为“小小的画室”,请幼儿在作品完成之后,亲手将自己的作品布置在“画室”里,当父亲或客人来到班上时,向他们进行介绍和评价。
3.创设公正与鼓励、理解与支持的评价环境
在美术活动中,欣赏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要面对一大群数量多、不断变化的、发展着的孩子,常常会自然或不自然地对两端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中间层次的孩子关注就相对少些。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表扬最多的一般都是画得较好的幼儿,而其他一些幼儿也需要老师的鼓励。在孩子们的心中,教师的话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当,带有较强的偏见性、主观性,认为平时听老师话的孩子,画就一定好。这样的思想就会引起幼儿的紧张,他们往往会为了迎合教师而放弃自己的独特见解,或以他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绘画行为。那么教师在创设评价环境时应做到:①要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尽可能减少对幼儿的直接评价。教师要多创造机会,启发并引导幼儿参与讨论,让幼儿自己思考判断,逐渐形成自我评价能力,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幼儿的讨论、交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见解,鼓励他们作出与众不同的言行;②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幼儿作品,让幼儿有安全感,能自如地进行创作。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评价是必要的,但评价应客观公正,以正面激励为主,尽可能避免消极的谴责性的评价,以免造成幼儿心理压力,使幼儿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不良心理;③鼓励幼儿不断尝试,给予鼓励性的支持。在日常生活中,表现顽皮、淘气、任性、好奇的孩子,一般都喜欢尝试新的事物,教师在面对这些幼儿时,即使孩子的探索有缺点,尝试是失败的,也应宽容、理解,并通过鼓励、帮助、启发,给予幼儿继续探索的信心和机会,让孩子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4.创设激发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审美环境
美术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力求满足幼儿心灵的高级快感——美感,使精神得到升华和净化,从而使任意“潜移默化”从世俗的现实世界中超脱出来,在对可见、可触的外观的把握中去追求秩序,追求形式美。教师在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创作时,要创设一个能激发他们大胆地去创造美、欣赏美的环境。在整个艺术教育中,美术活动只是向幼儿进行艺术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幼儿的艺术教育不仅包括美术、音乐、文学,还包括大自然环境、人的言行等各方面,那么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其他的艺术手段为幼儿创设审美环境。在美术室的墙上可以挂上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如水墨画、汕画、版赢画、加粉画、素描,让幼儿能欣赏到各种不同的美术作品。带幼儿到户外去欣赏各种美的事物景色,如看日出、找春天、去郊游等,借此丰富幼儿的种种感性知识。在幼儿创作时,根据不同的欣赏世界名曲的环境中自如、轻松地进行创作。还可以借助语言的艺术,为幼儿布置场景,让幼儿根据绘画内容进行情景表演或者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创作素材。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不仅能发展他们的美感和鉴别美、创造美与识别病态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其智力和身体健康的双重发展。
孩子的创造力是不可预料的,让我们为他们创设一个美的空间,使幼儿在创造美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吧!
关键词:幼儿美术创作;心理环境;评价环境;审美环境;场地环境
随着对《幼儿园工作规程》的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让环境育人”等这些理论,已被幼教同仁所接受。而我在担任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时,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美术技能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也许并不是必须具备的素质。然而,孩子在美术活动中所培养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却会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长期作用。那么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悦,能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美术创作环境,不仅是整个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还对更好地达到幼儿园美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幼儿美术创作的环境范围
一个良好的美术创作环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环境:幼儿的人格教育和健康的心理氛围;②评价环境:让幼儿感到安全,不担心客观评价的教师的态度;③审美环境: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④场地环境:适合幼儿创作的场地。这四个方面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创作过程中,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只有尊重幼儿的意愿,创设一个能使幼儿自如地表现自己能力的环境,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去享受美和表现美,才能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属于幼儿自己的艺术活动,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影响教师创设美术创作环境的因素
1.教学目的局限性强
很多教师在教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一般都是把某一具体的图案当作目标,如在教小班幼儿画太阳时,一般要求幼儿选择红色画太阳,这样就容易使幼儿误认为用红色画太阳是唯一的方法;二是把认识近大远小、重叠、渐变等抽象概念当作目标,如在教中班幼儿运用大小对比的方式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就容易使幼儿产生“小图像必定表示远方物体”的印象,从而导致思维混乱。
2.过多讲究“简单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技法练习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力,其表现力的水平也各有不同。有些教师比较看重孩子近期的作品成果。教师既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也为了体现本班幼儿的美术技能水平,往往将自己的完美愿望附加在孩子身上,妨碍孩子去创造自己的图式,反复地让他们练习一些美术技能。我们也常发现,许多幼儿的绘画作品有一种怪现象,同一个孩子在艺术班和幼儿园或幼儿园和家里,会画出思维水平差异悬殊的作品来。
3.引导幼儿进行创新的方法不正确
由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也不再是什么新的提法。有的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简单地认为“孩子画得与别人不一样”“与老师不一样”就是启发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而孩子常常对这个空洞的要求感到束手无策,结果弄得无从下笔,其实创造新的作品也是需要向别人学习的,需要不断交流的,闭门造车和孤芳自赏只会严重妨碍孩子大胆独特的表现。
4.美术的教学过程千篇一律,欠缺灵活性、创造性
通常的美术教学过程都是由引起兴趣、出示范例、示范讲解、巡回指导、结束评价五个环节组成的。这五个环节都是以完成技能要求为目的。但是幼儿美术教育不仅在于它符合学前教育的需要,也在于它符合幼儿的天性,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当孩子通过手中的笔将美好的愿望、美丽的想像变成可见的作品时,由创作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不是简单地学会了画鸟、画花、画人物所能满足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应为孩子创设他们喜爱的情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大家共同讨论,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独创,再与同伴一起展示判断,这样在一种鼓励创新、激发创造的氛围中自然地完成其他目标。
三、创造适合孩子的美术创作环境的途径
1.创设良好健康的心理环境
幼儿心理环境的准备工作贯穿在幼儿园体、智、德、美各个方面。3~6岁的学前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有远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一位心理健康的孩子,他就会非常愉悦地参与到美术中去,大胆地进行创造。未来的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一个人具有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而我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时必须使孩子保持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氛围。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要帮助孩子在平时多关心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有较好的观察、注意、想象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并能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中各种事物现象的关系;②在美术活动中允许孩子与老师、家长、同伴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表现欲;③鼓励孩子主动参与集体的美术创作活动,敢于在他人面前表现;④在美术活动中,遇到绘画技法问题,要解决而不是光说“我不会”“你帮我画”等话语;⑤对待自己的美术作品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能使自己的作品不断改进,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⑥在美术活动中,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创造目标,并使孩子有一定的信心和耐力,能完整地创造出一幅美的作品,而不是半途而废。
孩子的心理状态是在整个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显露出来的。幼儿美术活动面向全体幼儿,是不可能用一幅作品效果如何来简单衡量的,更不是那些绘画技能好或智商高孩子的专利。
2.创设自由、适当的场地环境
在我刚刚进行美术教学时,我比较看重幼儿作品的效果,而忽视幼儿对美术活动过程的兴趣。每次上课的范画我都很认真地准备,每次绘画要求我都详细提出,然而每一次幼儿创作完后,效果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这使我感到疑惑。一天下午,我准备教孩子画各种飞机,由于配班老师请假,我来不及给孩子摆好桌椅,放好绘画材料。于是在上课时,我就灵机一动,请孩子改变以往整整齐齐坐在黑板前绘画的模式,请幼儿自由选择伙伴、自由选择工具、自由选择座位(可以在餐厅、教室、阳台上进行创作)。这一下,教室里沸腾了,这个说:“黄嘉妮,我们坐在一起画好吗?”那个说:“贾焕,我们在一起画战斗机好吗?”我也不进行干扰,完全以一个参与者身份进行指导,孩子们有的三五个坐在一起、有的单独坐在一起、有的是男孩子和男孩子坐在一起,平常我表扬较多、绘画较好的孩子身边也围坐着几个绘画较差的孩子。虽然孩子们都在小声商量,但由于活动空间大了,反而比集体作画时安静了许多。这次绘画活动结束后,我发现孩子们的作业各有不同,效果比以前好多了。有许多飞机都是孩子们集体创作出来的,而且在涂色上也鲜艳、明亮了许多。一次偶然的活动,让我感到孩子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场地的合理安排是多么重要。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我不断尝试对现场的环境进行改变。
首先,将孩子的桌子摆开(因为我们幼儿园没有专门的绘画教室),分成许多区域(餐厅、教室、阳台),让孩子自由选择绘画的场地,同伴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进行创作。
其次,将美术活动的材料开放,设置自选超市,放置各种纸:如水彩画用的纸、水墨画用的纸、水粉画用的纸以及手工用的废报纸、蜡光纸、卡纸等;各种笔:水彩笔、毛笔、蜡笔、棉签;各种手工制作材料:橡皮泥、剪刀、可一物多用的废旧品等。让幼儿根据美术活动的具体要求,自由地去选择作画材料和工具,教师再与幼儿一起商议出自选超市的规章制度:①你需要多少就拿多少,严禁浪费;②当你不用这种材料或工具时,要将其放回原处,并收拾干净、摆放整齐。
第三,为幼儿开辟一面展示墙,取名为“小小的画室”,请幼儿在作品完成之后,亲手将自己的作品布置在“画室”里,当父亲或客人来到班上时,向他们进行介绍和评价。
3.创设公正与鼓励、理解与支持的评价环境
在美术活动中,欣赏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要面对一大群数量多、不断变化的、发展着的孩子,常常会自然或不自然地对两端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中间层次的孩子关注就相对少些。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表扬最多的一般都是画得较好的幼儿,而其他一些幼儿也需要老师的鼓励。在孩子们的心中,教师的话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当,带有较强的偏见性、主观性,认为平时听老师话的孩子,画就一定好。这样的思想就会引起幼儿的紧张,他们往往会为了迎合教师而放弃自己的独特见解,或以他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绘画行为。那么教师在创设评价环境时应做到:①要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尽可能减少对幼儿的直接评价。教师要多创造机会,启发并引导幼儿参与讨论,让幼儿自己思考判断,逐渐形成自我评价能力,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幼儿的讨论、交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见解,鼓励他们作出与众不同的言行;②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幼儿作品,让幼儿有安全感,能自如地进行创作。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评价是必要的,但评价应客观公正,以正面激励为主,尽可能避免消极的谴责性的评价,以免造成幼儿心理压力,使幼儿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不良心理;③鼓励幼儿不断尝试,给予鼓励性的支持。在日常生活中,表现顽皮、淘气、任性、好奇的孩子,一般都喜欢尝试新的事物,教师在面对这些幼儿时,即使孩子的探索有缺点,尝试是失败的,也应宽容、理解,并通过鼓励、帮助、启发,给予幼儿继续探索的信心和机会,让孩子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4.创设激发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审美环境
美术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力求满足幼儿心灵的高级快感——美感,使精神得到升华和净化,从而使任意“潜移默化”从世俗的现实世界中超脱出来,在对可见、可触的外观的把握中去追求秩序,追求形式美。教师在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创作时,要创设一个能激发他们大胆地去创造美、欣赏美的环境。在整个艺术教育中,美术活动只是向幼儿进行艺术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幼儿的艺术教育不仅包括美术、音乐、文学,还包括大自然环境、人的言行等各方面,那么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其他的艺术手段为幼儿创设审美环境。在美术室的墙上可以挂上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如水墨画、汕画、版赢画、加粉画、素描,让幼儿能欣赏到各种不同的美术作品。带幼儿到户外去欣赏各种美的事物景色,如看日出、找春天、去郊游等,借此丰富幼儿的种种感性知识。在幼儿创作时,根据不同的欣赏世界名曲的环境中自如、轻松地进行创作。还可以借助语言的艺术,为幼儿布置场景,让幼儿根据绘画内容进行情景表演或者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创作素材。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不仅能发展他们的美感和鉴别美、创造美与识别病态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其智力和身体健康的双重发展。
孩子的创造力是不可预料的,让我们为他们创设一个美的空间,使幼儿在创造美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