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召开了“小学语文课内外实践学习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室主办,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承办。本次活动试图传递这样的思考:如何打破学生学习语文的封闭状态,建立学习语文的开放状态,以寻求《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提出的“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整合不够充分”等问题的解决途径。
对语文学习封闭状态的忧思
近段时间,许多学校关注语文教学中课内外关联的研究,这是对旧有语文教学封闭状态的挑战。这种封闭状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从“课文”到“课文”
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反复理解,对文中的人、事、物、景一品再品……导致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总徘徊于课文之中。课文是什么?课文本是“例子”,如果只帮助学生读懂“例子”,必然失去课文一半的价值。怎样利用课文打开学生的视野、思维、语言,让学生从读懂到模仿,从模仿到创造,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从“语文”到“语文”
语文教学中只有“语文”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刻意划清界限,对其他学科唯恐避之不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有关系吗?其实,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学科,语文与其他学科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学好各门课程以至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从这种关联的视角出发,语文教学要遵从语文学科的特点,但不能止于语文,还需要与相关学科建立联系。
3.从“课堂”到“课堂”
课堂里播种、耕耘、收获,学生的一切发展似乎都要在课堂里实现,这让我想到鲁迅在写《少年闰土》时的一句话:“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渐渐发现,走出课堂并不是摒弃课堂,也不是简单的行为上的走出,最重要的是思想要跳出课堂的小圈子,走进生活、社会这个大世界,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封闭状态的学习,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丧失了思维和语言的张力与活力,使得语文学习少了一些趣味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对语文学习开放状态的探索
历经多年,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在刘燕君校长的带领下,研发了“以促进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戏剧综合实践课程”,在多学科联动、活化语文方面寻到了行之有效的途径。归纳起来,学校对语文学习开放状态的途径构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大家借鉴。
1.语文学习生活化
语文之于生活,恰如鱼儿之于江河,语文离不开生活,恰如鱼儿离不开江河,因为语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方面,我们需要让生活助推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表达。正如教师教学《乡下人家》,如果没有乡村生活的体验,又怎能读出房前屋后、种花种瓜、养鸡养鸭的情致?又怎能读出晚霞晚风、高谈阔论的情趣?我欣赏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让生活体验先于课文阅读,用生活体验实现对文字温度的触摸。即使进入文字的阅读,学生也不应与生活形成割裂,因为这种由外而内的融入,能使课文中的文字色彩不再单调,使学生的思维不再拘泥于一格。关于生活对表达的助推,叶圣陶早有论述:“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所以,语言的表达是基于生活的,习作、口语交际教学,如果没有生活情境的融入和学生对于生活现象的感悟,必定会走向一纸空论。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让语文走进生活。该校多年进行的诗韵文化对于生活的浸润,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六年级的学生毕业在即,在《学写毕业赠言》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古诗文积累运用到写毕业赠言中,让具有凝练之美与含蓄之美的诗文成为表情达意的载体。课堂上,即将转回自己家乡继续求学的小翁同学运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千古名句表达对同学的不舍之情;青青同学用“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送出自己对老师的美好祝福……用诗意的语文装点生活,人生将变得何等丰富!当然,语文走进生活,不仅是为了获得一种生活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形成认识生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教学一篇寓言,能够放弃一些一味地解词、一遍遍地说故事中的道理的时间,让学生用这样的寓言解读一种生活现象,形成一份新闻评论;如果教师教学《落花生》,能够放弃一味地评价花生、评价道理,让学生用父亲说理时独到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让学生面对各种事物时有话可说,那么,语文将有可能对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2.语文学习艺术化
据了解,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构建了三级学生实践体验社团,班班有剧组、年级有剧社、学校有金帆话剧团。戏剧的创作与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造性阅读与表达的兴趣。学生不再单纯地把自己作为读者,而是再创造者,从而推动阅读走向更高境界,即创造性阅读。
如果略作梳理,这种创造的过程大致可以呈现几个步骤:首先为入文过程,给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的空间。如《要下雨了》是一年级教材中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教师先请学生自由读文,走进这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中去看看,要下雨了,小白兔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其次为入境过程,往往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在头脑中建立画面感。再次为入心过程,教师往往通过想象或联想,帮助学生打开体恤文中人物情感的途径。再如《要下雨了》一课中,教师抓住“闷得很”展开情境对话。教师对学生说,“小鱼们,我特理解你们,要下雨了,气压很低,水中缺氧,你们都闷得喘不过起来了。那你怎样读才能让我们感受到你的痛苦呀?”学生的情感就这样悄然释放出来。最后为创造过程,高年级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剧本创作、海报创作和推介发布;低年级要模仿创作和演绎。还是《要下雨了》一课,教师让学生想一想其他小动物在下雨前有什么表现,并请学生模仿课文内容,试着与同伴一起合作表演。由此可见,创造过程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源于基本教学内容但又高于基本教学内容的再创造。
将所学内容进行加工创造,是语文学习走向艺术化的前提,因为有了这个前提,我们便打消了戏剧会不会带来“为了表演而表演”的顾虑。显然,教师们已经深入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并以此活化语文学习过程,助力语文学习创造力的发生,而不是只求形式的翻新。基于这个前提,我们再走进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会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变得开放并鲜活起来了。例如,彰显语文学科特点的、侧重口语交际训练的《剧目推介课》,教学对象是来自中、高年级的各剧组的演员,在《剧目推介课》上,以“请您来看剧”的形式开展口语交际学习与实践活动。学生在这样的口语交际课上具备了真实的情绪,因为这些剧目从选择、创作、排练、展演都是学生亲身实践形成的;具备了真实的话题,因为学生有深入的感悟和体验过程;具备了真实的沟通,因为以剧组的形式推介,前期大家的参与保证了后期的关注与真实沟通;具备了真实的语言,情动而辞发。欣赏这节课时,我能感受到真实的语言才是惊人之语。可以这样说,戏剧创作与实践为口语交际中的思维和语言发展提供了更丰富、更真实的机会。
3.语文学习多元化
语文学习渠道多元化,语文学习资源多元化,是本次活动呈现的又一特色。
时至今日,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依靠一本教材、固守一门学科的学习,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小学语文学习的需求。首先,开发多种学习资源势在必行。学生如果只看教材,没有相关背景、相关人物、相关言论、相关历史,甚至是相关戏剧文化的积累,又怎会如此传神地塑造诸如西门豹、巫婆、官绅、潘东子等人物形象呢?活化人物的关键是内化所有信息。把这些相关信息进行关联的过程,是何等珍贵的语文学习过程啊!其次,建立学科关联的学习势在必行。真实的语文学习过程岂可窄化为语言文字的获取,《田忌赛马》能不能与数学思维对接起来?《琥珀》能不能与科学思维对接起来?《闪闪的红星》能不能编入音乐教材?《彩色的非洲》能不能与地理知识对接起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借用一句话“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兼容并蓄,方能去芜存菁、生生不息”,虽然谈的是文化,但对学科教学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呢?
一次研讨活动,沉淀下来的是我们对“活化语文学习”太多的思考。
栏目编辑 王雪莉 肖佳晓
对语文学习封闭状态的忧思
近段时间,许多学校关注语文教学中课内外关联的研究,这是对旧有语文教学封闭状态的挑战。这种封闭状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从“课文”到“课文”
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反复理解,对文中的人、事、物、景一品再品……导致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总徘徊于课文之中。课文是什么?课文本是“例子”,如果只帮助学生读懂“例子”,必然失去课文一半的价值。怎样利用课文打开学生的视野、思维、语言,让学生从读懂到模仿,从模仿到创造,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从“语文”到“语文”
语文教学中只有“语文”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刻意划清界限,对其他学科唯恐避之不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有关系吗?其实,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学科,语文与其他学科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学好各门课程以至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从这种关联的视角出发,语文教学要遵从语文学科的特点,但不能止于语文,还需要与相关学科建立联系。
3.从“课堂”到“课堂”
课堂里播种、耕耘、收获,学生的一切发展似乎都要在课堂里实现,这让我想到鲁迅在写《少年闰土》时的一句话:“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渐渐发现,走出课堂并不是摒弃课堂,也不是简单的行为上的走出,最重要的是思想要跳出课堂的小圈子,走进生活、社会这个大世界,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封闭状态的学习,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丧失了思维和语言的张力与活力,使得语文学习少了一些趣味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对语文学习开放状态的探索
历经多年,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在刘燕君校长的带领下,研发了“以促进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戏剧综合实践课程”,在多学科联动、活化语文方面寻到了行之有效的途径。归纳起来,学校对语文学习开放状态的途径构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大家借鉴。
1.语文学习生活化
语文之于生活,恰如鱼儿之于江河,语文离不开生活,恰如鱼儿离不开江河,因为语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方面,我们需要让生活助推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表达。正如教师教学《乡下人家》,如果没有乡村生活的体验,又怎能读出房前屋后、种花种瓜、养鸡养鸭的情致?又怎能读出晚霞晚风、高谈阔论的情趣?我欣赏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让生活体验先于课文阅读,用生活体验实现对文字温度的触摸。即使进入文字的阅读,学生也不应与生活形成割裂,因为这种由外而内的融入,能使课文中的文字色彩不再单调,使学生的思维不再拘泥于一格。关于生活对表达的助推,叶圣陶早有论述:“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所以,语言的表达是基于生活的,习作、口语交际教学,如果没有生活情境的融入和学生对于生活现象的感悟,必定会走向一纸空论。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让语文走进生活。该校多年进行的诗韵文化对于生活的浸润,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六年级的学生毕业在即,在《学写毕业赠言》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古诗文积累运用到写毕业赠言中,让具有凝练之美与含蓄之美的诗文成为表情达意的载体。课堂上,即将转回自己家乡继续求学的小翁同学运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千古名句表达对同学的不舍之情;青青同学用“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送出自己对老师的美好祝福……用诗意的语文装点生活,人生将变得何等丰富!当然,语文走进生活,不仅是为了获得一种生活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形成认识生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教学一篇寓言,能够放弃一些一味地解词、一遍遍地说故事中的道理的时间,让学生用这样的寓言解读一种生活现象,形成一份新闻评论;如果教师教学《落花生》,能够放弃一味地评价花生、评价道理,让学生用父亲说理时独到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让学生面对各种事物时有话可说,那么,语文将有可能对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2.语文学习艺术化
据了解,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构建了三级学生实践体验社团,班班有剧组、年级有剧社、学校有金帆话剧团。戏剧的创作与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造性阅读与表达的兴趣。学生不再单纯地把自己作为读者,而是再创造者,从而推动阅读走向更高境界,即创造性阅读。
如果略作梳理,这种创造的过程大致可以呈现几个步骤:首先为入文过程,给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的空间。如《要下雨了》是一年级教材中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教师先请学生自由读文,走进这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中去看看,要下雨了,小白兔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其次为入境过程,往往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在头脑中建立画面感。再次为入心过程,教师往往通过想象或联想,帮助学生打开体恤文中人物情感的途径。再如《要下雨了》一课中,教师抓住“闷得很”展开情境对话。教师对学生说,“小鱼们,我特理解你们,要下雨了,气压很低,水中缺氧,你们都闷得喘不过起来了。那你怎样读才能让我们感受到你的痛苦呀?”学生的情感就这样悄然释放出来。最后为创造过程,高年级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剧本创作、海报创作和推介发布;低年级要模仿创作和演绎。还是《要下雨了》一课,教师让学生想一想其他小动物在下雨前有什么表现,并请学生模仿课文内容,试着与同伴一起合作表演。由此可见,创造过程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源于基本教学内容但又高于基本教学内容的再创造。
将所学内容进行加工创造,是语文学习走向艺术化的前提,因为有了这个前提,我们便打消了戏剧会不会带来“为了表演而表演”的顾虑。显然,教师们已经深入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并以此活化语文学习过程,助力语文学习创造力的发生,而不是只求形式的翻新。基于这个前提,我们再走进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会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变得开放并鲜活起来了。例如,彰显语文学科特点的、侧重口语交际训练的《剧目推介课》,教学对象是来自中、高年级的各剧组的演员,在《剧目推介课》上,以“请您来看剧”的形式开展口语交际学习与实践活动。学生在这样的口语交际课上具备了真实的情绪,因为这些剧目从选择、创作、排练、展演都是学生亲身实践形成的;具备了真实的话题,因为学生有深入的感悟和体验过程;具备了真实的沟通,因为以剧组的形式推介,前期大家的参与保证了后期的关注与真实沟通;具备了真实的语言,情动而辞发。欣赏这节课时,我能感受到真实的语言才是惊人之语。可以这样说,戏剧创作与实践为口语交际中的思维和语言发展提供了更丰富、更真实的机会。
3.语文学习多元化
语文学习渠道多元化,语文学习资源多元化,是本次活动呈现的又一特色。
时至今日,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依靠一本教材、固守一门学科的学习,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小学语文学习的需求。首先,开发多种学习资源势在必行。学生如果只看教材,没有相关背景、相关人物、相关言论、相关历史,甚至是相关戏剧文化的积累,又怎会如此传神地塑造诸如西门豹、巫婆、官绅、潘东子等人物形象呢?活化人物的关键是内化所有信息。把这些相关信息进行关联的过程,是何等珍贵的语文学习过程啊!其次,建立学科关联的学习势在必行。真实的语文学习过程岂可窄化为语言文字的获取,《田忌赛马》能不能与数学思维对接起来?《琥珀》能不能与科学思维对接起来?《闪闪的红星》能不能编入音乐教材?《彩色的非洲》能不能与地理知识对接起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借用一句话“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兼容并蓄,方能去芜存菁、生生不息”,虽然谈的是文化,但对学科教学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呢?
一次研讨活动,沉淀下来的是我们对“活化语文学习”太多的思考。
栏目编辑 王雪莉 肖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