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学科教学离不开语言的解析与运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但不知何时,语文学科知识教学出现一些“断裂带”——“重文轻语”。学生的语言知识在学段与学段之间的衔接上出现了一些“瑕疵”,学生知“文”不知“语”,语文课堂缺少了语文的味道。遇到几个知名作家,大谈作者生平;遇见几篇好文章,深挖主题思想。语文课简直成了一场文学的饕餮盛宴。语文课,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静静雕琢。回首过往,那些编选精当的课文,慢慢咀嚼,总会有回味隽永、欲罢不能的襟怀油然而生。语言是语文课的精髓,教师应用心品读鉴赏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文课堂。
一、品细节,析语言
语言是语文学科的特质,教学中师生与文本对话实质是一场思想的交流和会晤。教师应从细处落笔,掌控作者情感抒发的着力点,深入文本,向纵深延展,分析语言的妙处,从而渐入佳境。如:“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鲁迅《药》)按照小说情节演进过程来看,属于故事的开端:“买药”一节。对这一细节分析,着力点有二:一是动词的使用;二是标点符号。
“动词是语言的骨头,是建筑的材料。”(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施事与受事本是一组相对的语义概念,与动作的发出者、接受者相关联。教师可以从六个动词入手,动作的发出者完全系“黑的人”,他占据主动地位,连贯、娴熟、老练地发出:“抢、扯、裹、塞、抓、捏”。而受事者“华老栓”,明显被这些一贯的动作驱使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人血馒头”这笔交易就是在这样一种场合下完成的。再探,分号将六个动作截取为两段。“抢、扯、裹、塞”的语义中心指向是“人血馒头”;“抓、捏”指向的是“钱”。施事者一串连贯的动作,最终指向是“钱”。革命烈士的鲜血,被这样的两个人,以一场交易,草草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讽刺背后的悲叹,在语言深层结构分析中带出的张力,彰显着作者情感寄予的力度。
二、析语法,炼语言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言便是语文课堂的内核,脱离了语言解析的语文课堂会是什么样子?一旦遇到几个知名的作家作品,猛然下料,大谈特谈思想成就,孰不知,学生认知水平可能根本无法与“思想”接轨。活生生的语文课,便成了文学批评课。囿于应试,不考不教,造成学生语言知识的薄弱,大学老师责怪高中,高中老师责怪初中,试问,这样的恶性循环何时休?
锤炼语言,学习方法,巧妙运用应该是分析语言的常态。如:“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从语法角度分析这个语句:状语倒装。倒装的目的是强调,简单地说,谁倒装强调谁。正常语序是: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显而易见,小屋与山的位置关系:清新、自然。同理类推,“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状语倒装,强调的是: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就像达尔文发现的有机界发展规律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不难理解作者恩格斯对逝者的赞颂与评价。
用语法知识分析语句,锤炼语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是偏偏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东西,理应发扬光大的知识,却少得可怜。语法知识的缺失,势必给语文学科教学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不难理解,笔者在学生时代就学的文章,转而为人师,这篇文章还“霸占”着大中小学教材,何故?从语法角度审视,经典永远是经典。
三、抓文眼,悟语言
“文眼”是窥探文章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更是理解文章内涵、精神的一把钥匙。如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对于此联,教师可能专注于描写的景物有哪些?更甚者,课后练习也是这样设计的。景物包括:“细草、微风、岸、危樯、夜、舟”。但是,“独”字怎么理解?诗的内涵就在这个字上。“独”字就是引领诗歌情感内涵的筋节。旅途中的夜晚,诗人踽踽独行,“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旷达气象衬托诗人的“独”。
再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水,一去不复返,隐喻时间。再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以愁绪喻流水。所以,才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李白《行路难》)再一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诗人李白开篇就以“愁”字起笔,感喟时间易逝,无路请缨,一股愁情就已萦绕心间,挥之不去,这时的酒杯也就被诗人当作了媒介,一吐心中块垒。恰逢三两知己,“与尔同销万古愁”。“思想离开了词的表达,只是一团没有定形的、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不难发现,探究“文眼”对厘清作者情感抒发的“内燃点”和感情的基调大有好处。
四、借修辞,看语言
巧妙运用修辞手段可以给语言增色,这个道理谁都知晓。但语文学习,最终指向“用”,也就是“表达交流”。叶圣陶说:“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徐志摩《再别康桥》)从字面梳理,“金柳是新娘”。常规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作者的笔端,反过来使用,将“物”看做“人”,仿佛依依惜别的不是母校而是人一样,足见诗歌语言的奥秘所在。
再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风”诉诸人的触觉器官;“清香”一词由嗅觉器官感知;“歌声”一词由人的听觉器官感知。三个词语的连续使用,让读者的感觉器官融会贯通,恰巧达到了通感的修辞效果,正如杜牧《秋夕》中的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一般,“夜色”“凉”在通感修辞手法的基础上,给语言赋予了情真意切的表现力。语言学习最终还是要会运用,学生要“学会”借助修辞方法,为文章增色,这一方法的取得,在于语言分析的领悟。
除此之外,语言的表现力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评析与鉴赏,比如修饰语、限定词、模糊语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教学的成效非一日之功,这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坚守、总结、历练。语文课堂须向45分钟要效率。在师生共赢共建的格局下,借助评析语言之“石”,定能攻语文课堂教学实效之“玉”。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15000)
一、品细节,析语言
语言是语文学科的特质,教学中师生与文本对话实质是一场思想的交流和会晤。教师应从细处落笔,掌控作者情感抒发的着力点,深入文本,向纵深延展,分析语言的妙处,从而渐入佳境。如:“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鲁迅《药》)按照小说情节演进过程来看,属于故事的开端:“买药”一节。对这一细节分析,着力点有二:一是动词的使用;二是标点符号。
“动词是语言的骨头,是建筑的材料。”(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施事与受事本是一组相对的语义概念,与动作的发出者、接受者相关联。教师可以从六个动词入手,动作的发出者完全系“黑的人”,他占据主动地位,连贯、娴熟、老练地发出:“抢、扯、裹、塞、抓、捏”。而受事者“华老栓”,明显被这些一贯的动作驱使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人血馒头”这笔交易就是在这样一种场合下完成的。再探,分号将六个动作截取为两段。“抢、扯、裹、塞”的语义中心指向是“人血馒头”;“抓、捏”指向的是“钱”。施事者一串连贯的动作,最终指向是“钱”。革命烈士的鲜血,被这样的两个人,以一场交易,草草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讽刺背后的悲叹,在语言深层结构分析中带出的张力,彰显着作者情感寄予的力度。
二、析语法,炼语言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言便是语文课堂的内核,脱离了语言解析的语文课堂会是什么样子?一旦遇到几个知名的作家作品,猛然下料,大谈特谈思想成就,孰不知,学生认知水平可能根本无法与“思想”接轨。活生生的语文课,便成了文学批评课。囿于应试,不考不教,造成学生语言知识的薄弱,大学老师责怪高中,高中老师责怪初中,试问,这样的恶性循环何时休?
锤炼语言,学习方法,巧妙运用应该是分析语言的常态。如:“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从语法角度分析这个语句:状语倒装。倒装的目的是强调,简单地说,谁倒装强调谁。正常语序是: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显而易见,小屋与山的位置关系:清新、自然。同理类推,“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状语倒装,强调的是: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就像达尔文发现的有机界发展规律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不难理解作者恩格斯对逝者的赞颂与评价。
用语法知识分析语句,锤炼语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是偏偏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东西,理应发扬光大的知识,却少得可怜。语法知识的缺失,势必给语文学科教学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不难理解,笔者在学生时代就学的文章,转而为人师,这篇文章还“霸占”着大中小学教材,何故?从语法角度审视,经典永远是经典。
三、抓文眼,悟语言
“文眼”是窥探文章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更是理解文章内涵、精神的一把钥匙。如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对于此联,教师可能专注于描写的景物有哪些?更甚者,课后练习也是这样设计的。景物包括:“细草、微风、岸、危樯、夜、舟”。但是,“独”字怎么理解?诗的内涵就在这个字上。“独”字就是引领诗歌情感内涵的筋节。旅途中的夜晚,诗人踽踽独行,“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旷达气象衬托诗人的“独”。
再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水,一去不复返,隐喻时间。再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以愁绪喻流水。所以,才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李白《行路难》)再一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诗人李白开篇就以“愁”字起笔,感喟时间易逝,无路请缨,一股愁情就已萦绕心间,挥之不去,这时的酒杯也就被诗人当作了媒介,一吐心中块垒。恰逢三两知己,“与尔同销万古愁”。“思想离开了词的表达,只是一团没有定形的、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不难发现,探究“文眼”对厘清作者情感抒发的“内燃点”和感情的基调大有好处。
四、借修辞,看语言
巧妙运用修辞手段可以给语言增色,这个道理谁都知晓。但语文学习,最终指向“用”,也就是“表达交流”。叶圣陶说:“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徐志摩《再别康桥》)从字面梳理,“金柳是新娘”。常规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作者的笔端,反过来使用,将“物”看做“人”,仿佛依依惜别的不是母校而是人一样,足见诗歌语言的奥秘所在。
再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风”诉诸人的触觉器官;“清香”一词由嗅觉器官感知;“歌声”一词由人的听觉器官感知。三个词语的连续使用,让读者的感觉器官融会贯通,恰巧达到了通感的修辞效果,正如杜牧《秋夕》中的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一般,“夜色”“凉”在通感修辞手法的基础上,给语言赋予了情真意切的表现力。语言学习最终还是要会运用,学生要“学会”借助修辞方法,为文章增色,这一方法的取得,在于语言分析的领悟。
除此之外,语言的表现力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评析与鉴赏,比如修饰语、限定词、模糊语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教学的成效非一日之功,这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坚守、总结、历练。语文课堂须向45分钟要效率。在师生共赢共建的格局下,借助评析语言之“石”,定能攻语文课堂教学实效之“玉”。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