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以往本人(可能也有不少教师)曾经采用过“强制”“高压”的手段:考试不及格,罚抄考卷;不会背诵,罚抄课文;作业没完成,下课后留下来补做等。此法表面上的确也收到了一些暂时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好像积极主动多了。但一段时间后,“旧症”又复发起来,有的甚至干脆任凭教师处罚,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样被动学习反而有增无减。多年的教学使我认识到,要想改变此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必须从根本上去解决“我要学”的原动力问题,从学语文的“源头”抓起,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并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语文中去,达到“我要学”的效果。
一、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语文”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学语文,学好语文为生活服务。”这些道理我们都耳熟能详。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有两种误区:一是不少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语文与生活割裂开来,以致学生对学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模糊,产生学语文的畏惧心理;二是有的教师为教课文而教课文,导致学生认为“学语文就是学课文”,就是听老师讲课文罢了。这种学语文的“方法”肯定不理想。一种是害怕学,一种是想学却难以学好。
如果让我们的学生只读课本中的那几篇文章,而且有的文章内容距我们现在的时代甚远,能不索然寡味?又如何会有“我要学”的心理?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例子”与生活“联姻”,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让学生捞到学语文的“源头活水”,掌握学语文的“法宝”,消除畏惧心理。比如,学生听流行歌曲、看电视听广播等,我们可引导他们认识其中的歌词寓意、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等就是学习语文。在教学中,我们无论教哪个知识点,哪种文体,哪篇文章,都可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教新闻、消息这种文体的课文,可与当天的电视|新闻联系起来分析课文;在教形声字时,可联系生活中写错别字的现象来比较,找出问题所在;在教学《满井游记》,可组织学生游览本地的某一景点,仿写片断作文;教学《扁鹊见蔡桓公》这篇课文时,这课文主要是通过蔡桓公讳疾忌医,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我们可以联系到学校、班级的个别学生不听老师或家长的劝告,最后误
入歧途的事例,让学生去感受、感悟,并进而指导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素养。总之,我们在传授知识时,要有意识地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平常的所见所闻、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都可以在语文学习中得以再现。使学生明白自己作为生活中的一员,其实语文就在自己身边。学生找到学语文的“源头法宝”后,我们可进一步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学好语文,将来才能为生活服务的道理。同时,也明白了学好语文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也是自己生活的需要。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必须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的优化,决不能是简单的“打花拳”“变花样”,搞所谓的“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现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开阔,活泼好动又富于幻想。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语文活动中,产生了“我要学”良好的学习态势。
毋庸讳言,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了,但应试教育仍在作祟: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照样“满堂灌”,担心哪个地方没讲到,考试时万一考到了怎么办等等。于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成了“接收机”。这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根本不可能会有“我要学”的学习动机。说到底,我们必须坚决彻底地摒弃应试教育,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之路。例如:在分析课文篇章结构时,划分层次段落,归纳层意段意,对理清作者的思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必要的。但如果担心“应试”方面的问题,按“教参”肢解课文,刻板传授,难免又陷入了情趣索然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相反地,选择对层次段落分析有分歧的问题,组织辩论,让辩论各方陈述自己的见解和理由,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在教茅盾《白杨礼赞》一文时就采用了此法,在初步了解课文之后,我让学生深入品读课文,要求“紧扣‘不平凡’三字,把文章分为五部分,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部分的内容。”全文九段,但分法却不统一,学生分的结果也出现了三四种不同分法。我就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持一种见解,在课堂上展开辩论。结果,同学们各执一端,各抒已见。下课铃响了,还言犹未尽,沉浸在辩论的氛围中不肯罢休。在此基础上,我告诉学生,对文章分段有分歧是正常现象,只要能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即可。这堂课就这样通过教师的“导”,学生主动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要多引进学语文的“源头活水”,在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手段上多下功夫,让“我要学”真正成为现实。
一、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语文”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学语文,学好语文为生活服务。”这些道理我们都耳熟能详。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有两种误区:一是不少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语文与生活割裂开来,以致学生对学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模糊,产生学语文的畏惧心理;二是有的教师为教课文而教课文,导致学生认为“学语文就是学课文”,就是听老师讲课文罢了。这种学语文的“方法”肯定不理想。一种是害怕学,一种是想学却难以学好。
如果让我们的学生只读课本中的那几篇文章,而且有的文章内容距我们现在的时代甚远,能不索然寡味?又如何会有“我要学”的心理?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例子”与生活“联姻”,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让学生捞到学语文的“源头活水”,掌握学语文的“法宝”,消除畏惧心理。比如,学生听流行歌曲、看电视听广播等,我们可引导他们认识其中的歌词寓意、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等就是学习语文。在教学中,我们无论教哪个知识点,哪种文体,哪篇文章,都可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教新闻、消息这种文体的课文,可与当天的电视|新闻联系起来分析课文;在教形声字时,可联系生活中写错别字的现象来比较,找出问题所在;在教学《满井游记》,可组织学生游览本地的某一景点,仿写片断作文;教学《扁鹊见蔡桓公》这篇课文时,这课文主要是通过蔡桓公讳疾忌医,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我们可以联系到学校、班级的个别学生不听老师或家长的劝告,最后误
入歧途的事例,让学生去感受、感悟,并进而指导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素养。总之,我们在传授知识时,要有意识地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平常的所见所闻、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都可以在语文学习中得以再现。使学生明白自己作为生活中的一员,其实语文就在自己身边。学生找到学语文的“源头法宝”后,我们可进一步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学好语文,将来才能为生活服务的道理。同时,也明白了学好语文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也是自己生活的需要。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必须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的优化,决不能是简单的“打花拳”“变花样”,搞所谓的“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现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开阔,活泼好动又富于幻想。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语文活动中,产生了“我要学”良好的学习态势。
毋庸讳言,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了,但应试教育仍在作祟: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照样“满堂灌”,担心哪个地方没讲到,考试时万一考到了怎么办等等。于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成了“接收机”。这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根本不可能会有“我要学”的学习动机。说到底,我们必须坚决彻底地摒弃应试教育,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之路。例如:在分析课文篇章结构时,划分层次段落,归纳层意段意,对理清作者的思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必要的。但如果担心“应试”方面的问题,按“教参”肢解课文,刻板传授,难免又陷入了情趣索然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相反地,选择对层次段落分析有分歧的问题,组织辩论,让辩论各方陈述自己的见解和理由,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在教茅盾《白杨礼赞》一文时就采用了此法,在初步了解课文之后,我让学生深入品读课文,要求“紧扣‘不平凡’三字,把文章分为五部分,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部分的内容。”全文九段,但分法却不统一,学生分的结果也出现了三四种不同分法。我就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持一种见解,在课堂上展开辩论。结果,同学们各执一端,各抒已见。下课铃响了,还言犹未尽,沉浸在辩论的氛围中不肯罢休。在此基础上,我告诉学生,对文章分段有分歧是正常现象,只要能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即可。这堂课就这样通过教师的“导”,学生主动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要多引进学语文的“源头活水”,在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手段上多下功夫,让“我要学”真正成为现实。